05.02 李鴻章在歐美不懂禮儀鬧出笑話,在日本他卻兩次讓對方吃虧!

歷史上有人用“權傾一時,謗滿天下”來形容李鴻章。李鴻章的這一生可謂是見證了清朝的被剝削被壓迫的歷史走向和清政府逐漸走向腐敗。李鴻章這一生共簽訂了《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等三十多個條約。這些條約見證了清政府的被壓迫的發展歷程,也見證了李鴻章一生的沉浮。

李鴻章在歐美不懂禮儀鬧出笑話,在日本他卻兩次讓對方吃虧!

李鴻章這一生都在步入仕途,那時年近四十的李鴻章已經是曾國藩手下的一位幕僚長,但是李鴻章與大多數有抱負的有志氣的人一樣,他不甘心自己的地位只是一個幕僚長。這時候,李鴻章的一位來自廣州的友人就幫了他這個忙。李鴻章在這位廣州友人的引薦之下,開始進入了朝廷。漸漸的,李鴻章因為自己的才能開始被慈禧所賞識,並且開始接觸一些比較重要的國事。

李鴻章在歐美不懂禮儀鬧出笑話,在日本他卻兩次讓對方吃虧!

那時候有一位名叫柳原的日本人來到了中國。柳原的到來是為了打探清朝的國情。他說,日本和中國一樣,都是在西方列強的脅迫下,被迫打開自己的國門,於是提出要和清政府建交。其實日本人表面上提出要和清政府建交,實際上就是為了打開中國的國門,方便西方列強的侵略。對於日本人提出的要和中國人簽訂建交條約,當時朝內的很多大臣都不同意,但是李鴻章確認為這是可行的。李鴻章認為,日本與清朝靠的比較近,即使不可以得到日本人的保護,但若簽訂建交條約之後,日本人能與清政府友好相處,也是不錯的。慈禧太后聽取了李鴻章的意見與日本人簽訂了建交條約。簽訂條約之後,日本人認為自己應該與西方列強“利益均沾”要求清政府對自己的利益進行“補償”。這是李鴻章第一次建交失敗。之後,李鴻章又在參加沙俄皇室加冕慶典因為不懂歐美的禮儀給自己鬧了個笑話。

李鴻章在歐美不懂禮儀鬧出笑話,在日本他卻兩次讓對方吃虧!

當然,李鴻章不可能一直沒有用的,要不然外國人不會在簽訂條約的時候,指名道姓的說,只和李鴻章進行簽訂。接下來小編就來為大家講兩件李鴻章這個人再與日本進行簽訂條約的時候,為國家掙足了面子的事情。

第一件事是李鴻章在出使日本的時候,日本天皇為了顯示自己的地位,就用了特別鄙夷的聲音喊李鴻章的名字。這時候李鴻章走到他的面前向他伸出了自己的左手。要知道外國在當時雖然盛行握手,但是伸左手是對其他人的一種不禮貌,日本天皇盯了李鴻章一會,見他沒有換手的想法,就只好憋屈的握了李鴻章的左手。歷史上對於李鴻章知不知道伸左手握手是不禮貌的,也各有各的說法。

李鴻章在歐美不懂禮儀鬧出笑話,在日本他卻兩次讓對方吃虧!

第二件事是李鴻章去日本進行《馬關條約》的簽訂,在回住處的途中,被人用弓箭打破了臉。血沾染了他的黃馬褂上,隨從的侍衛要扔掉,李鴻章沒有允許,而是選擇用這件黃馬褂去日本人那裡換取了減少賠款1萬兩白銀。日本人看著李鴻章受傷的臉,也只能選擇同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