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八旬老人有三儿子不知住哪里,最小的孙子说住草棚,全家恍然大悟

八旬老人有三儿子不知住哪里,最小的孙子说住草棚,全家恍然大悟

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在天边映出朵朵艳霞,红艳艳的一片,甚是看看!情侣开始三三两两出现在梅镇的绕城河边,让坐在此处形单只影的杨杏枝老人尤显突兀。

有人忍不住猜测:或许这个老人在缅怀一段旧情,或许她年轻时也曾经与丈夫在此许下山盟海誓……

她的确曾经是这个小镇上最幸福的女人,但她的幸福并非来自爱情,而是来自亲情。只不过最近比较犯难,因为杨杏枝老人今年已经八十岁了,真的老得走不动了,不想再腾挪地方。可人人都说老来从子,住在哪里她从来不敢多言,只能任由三个儿子商量决定。

杨杏枝老人是一个思想传统的老母亲,没读过什么书,但骨子里的三从四德思想根深蒂固。年轻时母亲让她嫁给谁就嫁给谁,哪知母亲为了给弟弟娶媳妇坑了她,使得她过了十年挨打受骂的生活。中年时丈夫醉酒失足而亡,扔下三个幼子三个老人给她一人照顾,人人都说她这时候该走,可她说:“做不出这种事,嫁了人就该一心一意抚养幼子赡养老人”。为此,杨杏枝一人挣工分填饱七口人的肚子,一年内饿瘦了自己十多斤,完全没了年轻时微胖有福的样子。好不容易熬到了儿子长大成人,熬到了公婆和奶奶相继百年归老,杨杏枝自己也成了老人。她依旧无法自己给自己做主,依旧践行着老来从子的人生信念,不管儿子说什么,她都只会点点头,说句:“好好好,是是是!”

大儿子说:“我是长子,母亲理应与我同住。”

八旬老人有三儿子不知住哪里,最小的孙子说住草棚,全家恍然大悟

二儿子也有自己的道理,“妈生我时难产,她为我差点失去生命,我没办法不报答妈的恩情,所以妈应该跟我住才是。”

三儿子也不肯让,“我是幺儿,妈为我付出最多,何况村里有规矩,老娘多半跟幺儿住,你们没道理跟我抢。”

三兄弟谁也不肯退让,他们兄弟在一边理论,而他们的媳妇则在另一边七嘴八舌。

大儿媳自然帮自己丈夫,扯着大嗓门说话跟吵架似的,“我虽然没文化,但我妈从小教我孝敬老人,妈跟着我住一定受不了委屈……”

二儿媳性子太急,不等大嫂说完便抢了话,“可我跟妈最谈得来,她跟我们住才最快活,我们都想孝敬老人,那可就要替妈着想不是?选择让妈最高兴的活法,这才是对老人好哩。”

老三媳妇慢悠悠的说道:“你们都没我了解妈,照顾老人也没我细心,你们发现没有,妈最爱穿我给她买衣服,最爱吃我给她做的饭菜,所以啊,你们谁也别跟我抢,妈应该跟我们住在一起。”

一家人辩论赛似的争执了四五天,依旧没人肯退一步,最后没办法了,只能按老规矩办,让老人每家住一年,轮着赡养老人。

八旬老人有三儿子不知住哪里,最小的孙子说住草棚,全家恍然大悟

这原本也算是个办法,杨杏枝也高兴几个儿子儿媳如此孝顺,每年年尾一到就主动收拾行李到另一个儿子家住去。只是,如今杨杏枝都八十岁了,跑来跑去三十多年实在是累了。今年杨杏枝八十大寿,说出了想要跟其中一个儿子一直住下去的想法,结果三个儿子又为了让谁照顾母亲的事情争论起来。结果不言而喻,依旧没人肯退让,甚至比当年更加坚定,因为谁都知道母亲这么大岁数了,这次离开了自己家恐怕就……三个儿子都担心自己见不到母亲最后一面,谁也不肯做这个自己心目中的“不孝子”。

看着几个儿子争论不休,杨杏枝悄悄离开了家门,跑到绕城河边坐了半日。她望着天边绚烂的艳霞出神,觉得自己这一生真是像极了天边的云彩——年轻时炙热难受,老了才变得绚丽非常。想到这里,老人便释怀了,做了人生中第一个决定——按照村里的规矩办,跟幺儿一起住。

杨杏枝站了起来,发现三个儿子不知何时站了身后,不知默默看了母亲多久。当老人说出了自己的决定时,两个大儿子没有再说一句话,而是眼里噙满了泪水。他们尊重老人的决定,但心里实在难受啊!

回到大儿家后,一家人坐在大大的圆桌前吃了一顿饭,然后就要给老母亲收拾行李送她到幺儿家去。大儿媳一时没忍住哭了出来,说舍不得婆婆走,说这些年来早就把婆婆当成亲妈了……一时之间,大儿子和二儿子一家人都哽咽了起来。杨杏枝心里也难受,叹口气说道:“我真不知道住哪里了!”

八旬老人有三儿子不知住哪里,最小的孙子说住草棚,全家恍然大悟

幺儿最小的孙子不明所以,随口说了句:“住草棚吧,我们都回乡下去住草棚,太奶奶去年来我家时对着村口的大草棚说过的,那草棚那么大,够我们所有人住的了,奶奶是不是想住草棚啊?”

童言无忌,一个六岁的小男孩说的一句话让全家恍然大悟:何不全家住在一起?

今时不同往日,如今儿子的儿女都已经成家立业,他们也已经退休了,完全可以搬回乡下去和母亲一起养老。

明白过来之后,三个儿子凑钱回老家盖了一座大房子,和母亲住了进去,日出而作——养花种菜、听听老旧的歌曲;日落而息——望月而眠,说说当年的故事!

(百行孝为先,和谐社会孝当先!欢迎评论、收藏、点赞,故事源自生活,图片来自网络,图文无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