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人民幣升值後,購買力卻卻越來越低呢?

人民幣升值後,購買力卻卻越來越低呢?


在市場上買大米時,發現此時大米已經是2.20元/斤,她記得這種大米在2005年為1.20元/斤,因此,可算出該大米的物價指數為1.83,13年期間年平均上漲6.4%。就購買大米的能力而言,與2005年的1000元相比,2018年的1000元已縮水,即人民幣購買力下降呢了。

現在中國銀行購買外匯時,現在當前匯率已是6.3757元人民幣兌換1美元,用1000元可購入156.8美元。13年前8.28元人民幣兌換1美元,當時1000元人民幣只能購得120.77美元。13年來,人民幣對美元累計升值超過29.8%。今天,人民幣可換更多的美元,就交換美元而言,匯率上升使人民幣越來越值錢了。

這就是物價上升帶來的人民幣對內貶值和匯率上升帶來的人民幣對外升值。 貨幣購買力和匯率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貨幣購買力指單位貨幣在某一價格水平下能購買商品及支付服務費用的能力。匯率則指兩種貨幣的兌換比率。在生活中,人們感覺到,在國內,人民幣越來越不值錢;而在國外,人民幣越來越值錢。其實,前者是講人民幣在國內的購買力,後者則關涉匯率。

人民幣升值後,購買力卻卻越來越低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