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NBA季後賽球員沒有工資,球員為何還要努力打進季後賽?

胖嘟嘟


NBA球員都是拿年薪的,所以比賽場次多少也和最後的工資沒有直接聯繫,那麼為什麼大家都想努力打進季後賽呢?


1.季後賽的關注度更高,常規賽的話大概只有鐵粉才會去看喜歡球隊的每場比賽,而季後賽東西部分別集結了從常規賽脫穎而出的8支球隊,強強對決當然會吸來更多的觀眾,球員也只有在季後賽中努力發揮,才能讓更多的觀眾認識注意到自己,用高超的技術贏得觀眾的呼聲才是一名球員蛻變成球星的開始,簡單來說,季後賽是球員大秀自己的最後平臺,助球隊過關斬將會讓你更加受歡迎,得到關心你的肯定。

2.季後賽曝光率高,全球觀眾都在盯著電視屏幕,在季後賽你打出的優秀數據可比常規賽逆天表現重要的多,在季後賽的亮眼表現很容易被球隊關注到你,將來你的身價也會隨著這些優秀表現不斷提升,巨薪合同也會隨之而來,又何嘗不是另一種加薪呢?

3.季後賽奪冠意義重大,說到這裡我就心疼我大艾弗森,強如艾弗森卻生涯無冠,這是多麼遺憾的一件事,對於許多球星來說,自己的薪水其實富富有餘,所以他們更想要的是那座獎盃和那個冠軍戒指……我在季後賽看到過太多淚水了,一些老將在決賽惜敗感嘆即將退役卻生涯無冠,又或是勝利終場時激動的眼淚,榮譽加身,退役也就沒有了遺憾……

所以季後賽對於球員來說可不是見到那的幾場比賽而已,那些都是對他們一個賽季或是整個生涯的總結。

智聯校園 張小勇學生回答

智聯校園:求職 | 學習 | 活動 | 吐槽 | 故事 | 專屬大學生的聚集地


智聯校園


我相信,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期望和想要達成的目標。作為一個籃球運動員來說,拼盡全力去贏得比賽,去爭取更高的榮譽,這是我們的本能。

我們都知道,作為一個團隊,我們需要去做到更好。為了更高的目標,我們需要更加團結。我覺得當你為一支偉大的球隊效力時,你會不自覺地投入到比賽中去,努力地去衝擊季後賽,爭取在這種頂級的比賽中脫穎而出。因此,所有那些有著團隊精神和更高目標的球員,都會為了季後賽而去拼搏。

沒錯,我們現在已身處季後賽,東部第八的順位。這個排名我們只能去歸咎於自身的原因。在常規賽後半段的時候,球隊的狀態還是十分的懶散。我們本來應該要努力去為季後賽爭取一個更有利的順位,但我們這個賽季沒有做到。

季後賽已經開始,從現在起我們都回到了同一起跑線上,球隊的每一個人都全力以赴。我們還有很多方面需要去努力。現在我們面前有一個絕好的機會,我們必須去抓住這個機會。我們的目標依舊是希望能給奇才隊帶來一個NBA總冠軍。

季後賽的競爭是十分激烈的,你會感受到每場比賽的重要性。 每個人腦子裡都繃著一根弦的。 起初你會覺得緊張,但是上場後努力去拼,兌現汗水,這種畏懼感就會隨之消失。然後你就會完全專注到比賽中來。

隨著季後賽開打,我想對球迷們說些心裡話:感謝大家全年支持,我對此發自內心的感謝。 感謝你們一直在我們身邊,我們一定會努力的。

I believe we all have individual expectations and individual goals we want to accomplish. As a basketball player, it is our mindset to make every effort to win the game and strive for great honors.

We all know that, as a team, we need to get better. I feel like you have a great basketball team to root for—a team that’s going to work hard and compete at an elite level from the jump. So having individuals who are team-oriented and goal-driven, that’s a perfect combination for us.

Yes, We’re in the playoffs. we’re the eighth seed. Yes, we have nobody to blame but ourselves for our positioning. At the end of the regular season, we were really sluggish. We want to get off to a great start, which is something we didn’t do last year.

Playoffs, we’re all starting from the same place. We’re granted the same opportunity that the team opposing us is granted. That’s a goal of ours. We still have a lot of work to do. That said, there is a great opportunity in front of us, and we have to take advantage of it. That’s our goal to carry out throughout the year and hopefully bring a championship home to D.C.

With the playoffs, everything intensifies. You feel the magnitude of the games. Everyone knows what’s at stake. At first you’re nervous, but once you run up and down the court a few times, the jitters go away. Then it’s just a full out, competitive brawl, and you’re locked in.

As the playoffs get underway, I want to say this to our fans: You have been unbelievable all year, and your loyalty—I can’t tell you how much we appreciate it. Thank you for always being there for us, and get ready to kick it up a thousand for the playoffs.


比爾BradleyBeal3


萬水千山總是情,關注一波行不行!

恐怕很多球迷確實不知道NBA的季後賽是不會單獨發放薪資給球員的,也就是說打入季後賽的球員他們並沒有因此賺取更多薪資。不過,NBA球員還是非常向往季後賽的,因為季後賽對他們來說意義非凡。

工作成就和認可

NBA的球員即便是底薪也能夠拿到100多萬美元,一些符合條款的球員甚至可以拿到240萬美元的底薪,隨著NBA的發展今後底薪恐怕也會越來越高。所以,在物質上NBA球並不缺乏。但是,從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的角度分析,NBA球員也需要被認可,需要成就,為了滿足這樣的需求他們自然要奮力爭奪那座金燦燦的奧布萊恩杯。現在國內很多90後被人認為動不動就辭職,一方面是薪資問題,另一方面就是工作得不到認可,經常做一些無用功,對於年輕人來說3、4年的工作仍然得不到認可換個方向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了。

獎金

NBA的季後賽雖然沒有發放工資,但是卻有獎金。NBA的獎金氛圍兩部分,一方面是聯盟發放的獎金,另一部分則是球隊的獎金。當然,NBA是有很嚴格的規定,這些球隊的獎金一般就是指球隊與球員在簽訂合同的時候訂立的,其中一些球員的條款中就有球隊打入季後賽能夠拿到一部分薪資,所以也不能完全說進入季後賽是沒有工資的,畢竟一些獎勵條款讓球員有動力進入季後賽甚至是爭奪總冠軍。

隱形福利

NBA的超級明星自然無論是否打入季後賽或者拿到總冠軍都會獲得大合同和廣告合同。但是對於一些小角色來說,他們也需要依賴球隊戰績的BUFF為自己獲取更多利益。騎士隊的德拉維多瓦、莫茲科夫原本都只有幾百萬美元的合同,甚至連中產都不到,也就是略高於底薪。不過,在騎士隊逆轉擊敗勇士拿下總冠軍之後,莫茲科夫和德拉維多瓦的命運也得到了改變。雄鹿隊馬上為德拉維多瓦送上一份千萬年薪的大合同,而莫茲科夫更是拿到了4年6400萬美元的溢價合同,可以說打入季後賽或者拿到總冠軍都會為合同年的球員新合同提供BUFF。

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歡迎關注薄荷貓籃球世界。


薄荷貓籃球世界


這個問題你可以從利益關係方面剖析,這樣結果就非常明朗了,NBA中30支球隊相信所有的目標都只有一個,那就是拿到總冠軍,總冠軍意味著什麼?一方面是你實力的認可,另一方面是你所創造出的價值以及你所潛在的收益。

首先,NBA的工資制度實際上是非常森嚴的,你打得好,你就會得到一份頂薪,你打得不好,你就工資低甚至被裁。當然像一些球星在小合同中打出大身價的也不是沒有,典型的就是庫裡,在小合同中打出MVP級別的身價,然後拿到了頂薪合同。

再者,季後賽意味著什麼,球隊主場的門票大賣,球隊品牌效益的提高,這些都是球隊股份持有者所在乎的,通俗點說,球隊成績越好,他們能拿到的錢就越多。當然也有反例,比如奪冠的騎士,球隊老闆就賠錢了,一方面是因為克利夫蘭是個小城市,一方面球隊圍繞詹姆斯所組建的超級球隊,花的錢太多,奢侈稅交的飛起。這種情況在歷史上都是罕見的。

季後賽更進一步,也意味著球員身上產生的廣告效益越多,像一些大公司都會贊助你到個人,就是給你錢,用他的東西。更大的舞臺意味著更大的曝光率,這對於一些公司,尤其是體育公司,比如耐克阿迪的競爭,就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在了球員代言的身上。

綜上,打進季後賽,對於一個球星的未來發展以及實際利益都是巨大的,更何況身為職業球員,誰會不渴望榮譽呢?


籃中世界


不能說沒有工資,進入季後賽每一輪NBA都是有獎金的,像季後賽球隊就會拿到20萬美金的獎金、次輪獎金24萬、分區決賽41萬、不小心拿了冠軍247萬美元,另外還有價值幾十萬的總冠軍戒指(獎金數額以上賽季為例)。

這筆錢可能對於小部分球星來說是小錢,但對於大部分球員來說,這是一筆非常可觀的收入。以去年勇士隊為例,他們最終拿到410萬美元獎勵,大體上每位球員可以分到27萬美元。



最主要的競技體育的勝利精神。

NBA球員成功的標準是什麼,就是獲得總冠軍。這是每一個球員最主要、最核心的的目的。

想要拿到總冠軍就必須要進入季後賽,這正是為什麼每位球員都非常努力的原因。

NBA歷史上有很多球員一直在追逐總冠軍,為此不惜放棄高額工資,或者因此背上罵名。例如韋斯特就是為了總冠軍放棄了1000萬的工資而加盟馬刺隊。

另外即使球隊獲得不了總冠軍,球員也會在爭取每一場的勝利,因為沒有人會想要失敗,就像一些擺爛的球隊,球員也一直在爭取勝利,很少有球員會直接參與到球隊的擺爛事業中。


大方體育


這個問題問得好,相似的問題還有贏得足球世界盃就沒多少錢,梅西C羅那麼拼幹嘛?

可能很多人還不知道,NBA的薪資合同並沒有將常規賽和季後賽分開算。也就是說一名球員,打不打季後賽都領那麼多錢。 那麼為何這些球員還要拼命在季後賽表現呢?



這個事情,其實在足球世界裡同樣存在。眾所周知,代表國家隊出戰是沒有合同工資的,只有少量的出場補助,例如訓練費按200元/天發放。但是為何這些球員還以入選國家隊為榮呢?

一名中國國腳在中超稅後年薪普遍在800萬左右,郜林這種級別的甚至突破1200萬元,非國腳選手能拿到這個數字的一半就算頂天了,這就叫做鍍金。如果能代表國家隊獲得重要榮譽、乃至世界盃冠軍,球員就會為全世界熟知,轉會薪資、商業代言(身價越高經紀人抽傭、球員簽字費越高)就具備更強大的議價能力,譬如2014年世界盃橫空出世的J-羅德里格斯,就憑此加盟皇馬拿到了一份鉅額合同。


現在回到NBA就很好理解了。

美國人的籃球世界,NBA是最高水平,其中NBA季後賽比常規賽重要,總冠軍比常規賽冠軍意義重要,這是NBA的基本法則。能在季後賽打出高光表現,能夠給一名球員帶來巨大加成,續簽合同或者選擇成為自由球員時,都能帶來巨大的價值提升。

最著名的如拉簡-朗多、希伯特,都是靠著季後賽的神勇發揮,與球隊簽下頂薪合同。 打好季後賽可以極大的提升個人議價能力,而常年打不好甚至打不上季後賽,自然也就會減少議價空間,NBA球員對這個道理門清。



足球大玩家


每個球員的合同工資就是指常規賽82場的工資。季後賽是沒有工資的,有的只有NBA聯盟給的獎金和球隊老闆給的獎金。一方面自然是榮譽。另一方面自然是錢。我們就說說錢的部分。

火箭拿下西部第一和聯盟第一。季後賽首輪可平分80萬美元以上

以今年的火箭隊為例子。大家都知道今年的火箭隊勢如破竹,刷新隊史紀錄拿下西部第一和聯盟第一。這樣一來,他們在今年季後賽首輪可以平分來自聯盟的80萬美元獎金。不僅如此,季後賽首輪和次輪的獎金或將超過40萬美元。這對於大都數球員都是即有誘惑,因為手握大合同的畢竟是少數球員。

像傑拉德.格林,若晉級西部次輪他的獎金就會比他的薪水高,這是不是就有說服力了。

季後賽關注度高,球員以此為平臺,去尋求大合同。

像14-15賽季的勇士隊一路晉級總決賽,不過花了僅僅13場比賽。這比起常規賽82場不知短了多久,但季後賽引起的關注度不知道比常規賽高了多少。勇士常規賽門票500美金到總決賽門票15000美金就可見爾爾。

他們隊中的替補中鋒費斯圖斯·艾澤利。場均不過4.5+4,且有嚴重傷病在身。波特蘭開拓者隊竟然為他開出2年1600萬的冤大頭合同。時至今日,艾澤利還未代表開拓者出場過。只能說季後賽的發揮真的能給將來帶來很大的好處。

球星的商業價值,贊助商

季後賽可以說是球員展示自我的平臺。哪支球隊的球員發揮的更好,就能帶領球隊走的更遠,他也將處於鎂光燈之中。相應的曝光機會多了,商業價值也高了。像哈登的13年2億的阿迪球鞋合同。像庫裡的安德瑪天價代言。像杜蘭特的耐克合同。


這些都是球員們初工資外的重要收入,這些都需要靠自己的表現去贏得。無疑季後賽就是最佳的舞臺,所以他們也會格外的拼命。


唐鑄老哥


NBA的工資是看年薪多少,而打不打季後賽的確不影響一名球員的年薪,倒是常規賽的收入可能會因為出席場次的多少等而影響收入。

但是,季後賽有獎金啊。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當年獨行俠進季後賽,因為隆多和球隊之間有矛盾,最後球隊決定不向隆多發放季後賽獎金。雖然可能對於NBA球星來說並不是一筆天價鉅款,但是畢竟也是有一筆額外的收入的。

季後賽的電視轉播、門票收入還有周邊產品收入都不菲,因此球員季後賽打得越久,肯定獎金也就越多。

這是一些直接看的到的收入。對於大牌球星來說,廣告合同裡面可能也有相關的獎勵機制的。而對於所有球員來說,在季後賽表現出色,還有可能意味著你會在將來得到一份大合同。比如德拉維多瓦,本來是歐文的替補,後來歐文受傷得到了上場機會,他也抓住機會拼命表現,在總決賽也有亮眼表現,後來得到了雄鹿給出的大合同(相對於他這個級別的球員來說的大合同)。馬刺西蒙斯,在卡哇伊受傷後先發出場表現不錯,也是拿到了魔術給的大合同。

而對於超級巨星來講,再好的常規賽數據都不如季後賽走到底,打進總決賽,拿到總冠軍。季後賽表現好才會被認可為是真正的巨星,常規賽厲害、季後賽軟腳蝦的話會被質疑巨星的成色。季後賽的紀錄,潛規則來看就是被普遍默認比常規賽含金量高。

無論是從金錢利益上來說,還是從榮譽上來說,打好季後賽都非常重要。所以,球員們“沒工資”也要努力打球爭取進入季後賽。


Nikki Zhang


不想加工資的員工不是好員工,同樣不想打季後賽的球員不是好球員。

對於NBA球員來說,常規賽就相當於投簡歷,季後賽才是真刀真槍的面試!

簡歷再好,面試像一坨shi,怎麼給你加工資。

再比如,常規賽就是平時約會談戀愛,季後賽才是真正的洞房,戀愛談得好,沒有洞房,怎麼娶回家?

NBA看數據,常規賽數據只是開胃菜,季後賽的數據才是你的主食。

開胃菜再好,主食太爛,也一樣下個賽季要餓肚子。

能在季後賽發光發熱,等下一份合同,妥妥地加錢,大合同立馬送上。

所以,當你還在領著多少工資幹多少活的時候,你就別想著升職加薪了。

當然,這只是我們凡人的想法,對於NBA球員那都不是差錢的主。

重要的還有榮譽,當我們還停留在物質的層面上,人家已經在精神世界裡奮鬥了。

簡單來說,若干年以後,你小孩長大了,你問:老爸,為什麼你一輩子都沒進過季後賽呢。

你能回答說:因為季後賽沒有工資嗎?

那你的心得有多大。

當然了,更高層次的還有享受比賽的樂趣。對於真正的職業球員來說,籃球已經成為他們的生命,然後才是泡妞。

你躺在沙發上開別人打季後賽,熱火朝天的,是不是有一種,妞被別人泡了,自己卻只能眼巴巴地看著。

所以,不關工資的事。

有些事情,你必須做,不管能不能掙到錢,就像你泡妞,不能因為泡妞還要倒貼錢,你就不泡吧!

最後,駿達君誠邀各位醉心泡妞和旅遊的朋友,來三亞駿達車技表演館看一場震撼刺激的車技表演吧!


三亞駿達車技表演


沒有工資這個說法有點問題,正常上班族的工資都是基本工資+獎金的模式,而NBA也不例外,球隊打進季後賽也是有獎金的而且是聯盟有一份獎金球隊也會有一份獎金,所以說季後賽球員沒有工資是不嚴謹的,只能說不影響球員的基本工資


比如2015年的季後賽,據NBA官方網站報道,NBA聯盟公佈了本賽季季後賽獎金池分配方案。2014-2015賽季聯盟的獎金總額達到了1400萬美元,創歷史新高。其中,獲得總冠軍的球隊將得到接近248萬美元的獎勵。


而這僅僅是比賽給聯盟的收入帶來的獎金,而季後賽每多打一場球,給球隊帶來的門票以及其他收入,幾乎都是天文數字,所以才會出現2016年湯普森在西決奇蹟般的表現逆轉雷霆後,勇士老闆在球員通道給湯神跪了,更因為下一場的球票收入就會高達千萬級別,而這些收入都是因為球員的努力帶給球隊的,就像你表現出色給公司創收,自然公司不會虧待你,一份優厚的獎金也是理所應當的


當然這些只是看得到的收入,還有許多看不到的收入。季後賽的出色表現讓球隊再一次去考慮你的下一份合同,這是對未來工資的影響;在季後賽走的越遠,你所獲的的關注就會越高,15年的勇士常規賽表現出色,但是真正走進大眾視野的還是靠季後賽一路過關斬將直到拿到總冠軍,所以季後賽不僅可以檢驗一個球隊的實力,也能讓獲勝的隊伍得到巨大的商業價值,比如庫裡與安德瑪的合同就是13年勇士稍有起色後發生的變化


最後就是球員的好勝心和職業拼搏精神,拿著同樣的工資,別人在球場揮灑汗水參與著更高競技水平的比賽,而自己揮舞著魚竿,多少也會讓他們感到羞愧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