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5 寫印稿技法彙總,實用!

治印最重要關鍵性的過程是“寫印稿”,而寫印稿最重要的問題是整體的構圖問題及印字的處理問題。它象作畫六法之一“經營位置”那樣的重要。所以要求構圖新穎,字字有出入,方方有變化。白石老人篆刻藝術之高明就在這裡。試看他“中國長沙湘潭人也”印中的“人”字,雖然是同一個字,而兩個字的寫法、刀法、構圖,與其他字的配合都不相同。而這個“人”字在兩方印中與整體渾融一起,赫赫有神。

學寫印稿首先要練習寫漢印文字及各種印章文字,從整個字學起,再進一步研究所有印宇的筆劃特點及種類。最好先學寫印字一個時期再開始刻印,邊寫印字邊學刻印也可。

寫印稿構圖三要點:

(一)字體排列要緊湊;

(二)筆劃要勻。筆劃要象書法一樣的均勻,也要有起筆、收筆等輕重筆意。不要隨意忽粗忽細,也不要象寫圖案字那樣過勻過呆板而看不出書法的意味來;

(三)字體要端正。寫印稿要象寫篆隸書法一樣的端正,要橫平豎直,勿將篆、籀寫得象行書草書一樣筆劃向右上傾斜,而造成整體不穩的現象。

寫印稿基本要求:

(一)白文。如漢印式,橫豎劃要在方整中帶有圓意,筆劃轉角處要圓中帶有方意(但不得有稜角)。要粗壯豪爽,忌虛弱臃腫;

(二)朱文。要圓潤挺拔,忌瘦枯無肉;

(三)朱白文相間。一般是筆劃少的用朱文,筆劃多的用白文,要勻稱自然,忌牽強刺目;

(四)古璽式。要字體融洽、構圖舒暢,忌擁擠渙散;

(五)急就章式。要單刀直入,痛快淋漓,忌削改做作。

古代篆刻家有兩句論篆刻“構圖”的名言:“寬可走馬,密不容針”,也就是說字與字間的處理,該寬處要很寬,該密處要很密,不要隨意把空白填滿或排勻,那樣就平凡無味了。如趙之謙所刻的“二金蝶堂”一印;“二”字的空白很寬,“蝶”宇的空白很密,幾乎密得連針都插不進去。但是給我們一種空闊暢快的感覺,增加了構圖的趣味。關於研究篆印其他方面的問題,只要學者不斷地實踐,才能不斷解決問題,初學者可先摹印,由淺入深,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前進。

寫印稿問題:

寫印稿技法彙總,實用!

在構圖中遇到的疑難問題很多,一般有以下幾種:

(一)重複字。一方印若遇到相同的字便會影響整體質量,可採用以下幾個辦法解決:

(1)借用法。可在上一個字的下面點兩個點如“=”或“丨”作為借用上一個宇的符號;

(2)並字法。若遇到三個近似的字如“郭邵都”‘林森樹”“呂品嵓”等,可將其中的兩個字並在一起;

(3)變體法。如一印中遇到多數重複的字如“學習學習再學習”“團結團結再團結”入印,可將相同的字變成不同的寫法,這樣雖是重複宇但無重複的感覺;

(4)借用變體結合法。

(二)多字。多字印構圖較難,可採用以下數法解決:

(1) 插空法。可根據各個字的筆劃多少、空白多少,互相抽空互相讓路法來適當安排,達到整體緊湊、生動、美觀為準;

(2)空白法。也可以將其中一個字或幾個字的筆劃拖長以略填空白;

(3)連字法。可將筆劃較少的兩個字連在一起,乍一看象一個字一樣,以取整齊。

(三)多劃字。在一印中遇有數字筆劃多少懸殊時,可採用以下數法:

(1)並劃法。可將多劃字筆劃加細、筆劃距離加密;

(2)面積大小法。可將多劃字佔用的面積大些,少劃字佔用的面積小些。

(四)單數字。一印中遇有單數字如“三字印”、“五字印”、“七字印”等可採用下法:

(1)單字誇張法。可將其中一個字的形狀加長(也可加寬),誇張的寫法;

(2)連字法。可將其中的兩個字連在一起,象一個字一樣;

(3)刻一字印,遇到筆劃特少的字,寫稿比較困難。如用“山”字刻成一印,印字僅三劃,空洞得很,可以用圖案姓名印方法刻成;

(4)刻三字印,亦可用朱白文相間印;

(5)刻五字印,亦可將兩個宇套在一起,構圖顯得緊湊整齊;

(6)刻七字以上的印,屬於多字印。寫稿時,除將前(或後)一字加長外,在字的空間留下一定的空白,才能顯得空闊舒適,而無擁擠之感。

(五)不整齊的字。若遇有不整齊的字如籀書、行書,草書等,可採用下法:

(1)插空法;

(2)加線法。將空白過大之處邊線加粗,把各字聯繫在一起;

(3)疏密法。有的字可加密,有的字可放遠,加以寬邊聯繫起來,更覺開闊生動;

(六)奇形印。可採用“因地而異”,不損字形的要求來處理構圖。

(七)筆劃過多的字。一印中筆劃過多過勻,往往有呆板的感覺,可採用下法:

(1)筆劃疏密法。將筆劃多的地方加密,可顯得生動;

(2)殘連法。筆劃過多的白文,可將部分筆劃略微刻殘,顯得比較緊湊;

(3)全面安排法。可將過多的直劃分別加以長短、粗細、直斜、硫密、殘整、尖方、借邊等法全面安排處理;

(4)借邊法。可將靠邊的直劃借作邊用。

(八)殘缺。印字殘缺,在古印中是因為年代久遠金屬易爛,自然形成的現象。但在近代篆刻家們的手下,往往以印字的殘缺,加以巧妙的處理,益增篆刻藝術的蒼老渾厚之感。大名家昊昌碩、齊白石便是典型的能手。因此,印文的殘缺並不是任意處理的,若處理不當,會形成整體鬆散無力之病。可殘之處有以下幾點要求:

(1)筆劃過直過勻處可略殘,使構圖更加緊湊;

(2)白文空地過大處可殘,使整體有均衡之感;

(3)粗邊處可略殘,以免呆板;

(4)靠近邊處的直劃可略殘,不但蒼老而且生動。

(九)印邊。善於治印者,對印邊的處理也象印文一樣的慎重,邊沿處理適當益增構圖的美。否則會形成呆板或鬆散的不良影響。王大炘、吳昌碩、齊白石也是善於處理印邊的能手,他的印邊與印文內容完全諧和在一起,使整體更加有神氣。常用的邊沿有以下數種:

(1)細文粗邊。筆劃較少的字可採用粗邊,使整體團聚緊湊;

(2)粗文細邊。細邊不宜過於呆板,邊雖細也要和印字筆法相似;

(3)細文細邊。要象工筆畫一樣的挺秀俊逸,不宜細弱做作;

(4)粗細邊混合。一般近似封泥意味,密筆劃處可用細邊,疏筆劃處可用粗邊;

(5)無邊。較方整粗壯的印字,雖不加邊也有方整有邊的感覺;

(6)朱文兩面粗邊。要求同“粗細邊混合”;

(7)朱文三面粗邊。工細的可用碑額式,蒼老者要求同“粗細邊混合”;

(8)白文一面粗邊。及“白文二面粗邊”,此種多吸取漢官印的寬邊者;

(9)封泥邊。有一面粗邊、二面粗邊、三面粗邊、四面粗邊、對角粗邊、豎面粗邊、橫面粗邊、朱文套邊、白文套邊等等變化很多,構圖要求:以結構緊嚴、印文自然、疏密得當、構圖優美為準。近代有不少名家擅長封泥邊法,如海上名家王大炘的封泥邊法,是值得我們很好學習的。

(十)殘邊要求。邊沿的殘法處理(敲邊刻時,用刀柄輕敲印邊),是刊成一方蒼古印章的方法之一,要求如下:

(1)筆劃密處邊沿可殘,朱文空白處邊沿勿殘;

(2)靠近邊沿的長直劃,邊沿不妨多殘,但橫劃要豎殘,豎劃要橫殘;

(3)粗朱文的細邊不妨多殘,印字更加突出;

(4)雙邊可略殘,顯得自然;

(5)印字個別部分將筆劃衝出邊外,顯得更加別緻。

寫印稿技法彙總,實用!

寫印稿技法彙總,實用!

來自篆刻微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