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野史:《隆中对》进行到这一步出错了,满满的算计,哪有真情?

诸葛亮出山之前,刘备去了三次相请,诸葛亮看刘备上钩了,就拿出了自己的毕生所学,把巴蜀未来的规划拿了出来,称之为《隆中对》。

至此,蜀国的中坚力量集结完毕,这几个人分别整合了每个人的需求和优势,组成了强有力的竞争者,这个团队以刘备为首,他靠一己之力,博取了皇帝的认可,皇叔的身份得到了皇帝的首肯,所以他起兵,有皇族血统,这叫众望所归;有“衣带诏”,这叫出师有名,所以他们日后伐魏才能高喊“框扶汉室”,这是成事的首要条件,出身很重要,所以刘备做老大。

野史:《隆中对》进行到这一步出错了,满满的算计,哪有真情?

张飞是财团,他变卖了家产才能有资本招兵买马,获得乱世出道的机会,为什么登高一呼就有人跟随你拼命?因为有饭吃,否则和你混还是饿死,那去拼什么命,不如睡一觉饿死更舒服些。关羽是打手,关羽是有人命案在身的,他出力最为合理,有什么需要出头的地方他就会出去,为什么斩华雄关羽去而张飞不去呢?就是这个道理,他没权,没出身,没钱,就得出力,去拼命。诸葛亮出什么,大家肯定会说,他出脑子啊,那他为什么不去曹操和孙权那里出脑子呢?因为这两位不缺脑子,也不会重用他,江东守着凤雏都不要,凭啥来你家求你出山呢?魏国更不用说了,郭嘉暂且不谈,贾诩、荀彧等等谋士比比皆是。诸葛亮多聪明,跟着刘备受重用,而且容易出成绩。

野史:《隆中对》进行到这一步出错了,满满的算计,哪有真情?

《隆中对》写的非常好,为老刘家的发展制定了方针,可是后来哪里出错了呢?就是这一步,下面咱们看看《隆中对》的一句原文:“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这上将是谁?关羽呀!关羽大意失荆州后,还派什么荆州之军进攻宛、洛了?刘备这时候急了呀,那么长的《隆中对》我都干到最后两步了,咋能失败呢?于是刘备就要收复荆州,起兵伐吴,扬言一怒为关羽,却准备了两年之久,怎么看也不像冲冠一怒。结果一口没吃成胖子,自己还一命呜呼了,甚至死的时候去了白帝城,没脸回成都了。

野史:《隆中对》进行到这一步出错了,满满的算计,哪有真情?

诸葛亮感念知遇之恩跟随刘备?刘备只是因为兴趣相投偶然结识关张?关张死后刘备一心为他们复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他没有疑虑?历史的长河中,有几分算计,几分真情,谁能说得清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