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2 袁术为什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登基称帝?他到底有什么资本?

在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尚未有鼎足之势,三国中所有人的“爸爸”袁术做了一件让人瞠目结舌的事情。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袁术在寿春称帝,建号仲氏。其实在这个时候,东汉王朝早已名存实亡,群雄都是一面当婊子一面立牌坊,表面上打着汉朝臣子的旗号,暗地里割据一方做土皇帝。但袁术却把袁家四世三公建立起的贞节牌坊砸了个粉碎,直接登台唱主角了,是什么给了他这么大的勇气?

袁术为什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登基称帝?他到底有什么资本?

(图为袁术剧照)

其实要说资本,袁术还真有。袁术称帝时正是他势力的巅峰,袁术在公元194年至197年是汉末最强的诸侯,在董卓死后袁绍尚未崛起之际,袁术是这个时代实至名归的NO.1。

袁术的根据地大部分在淮南,当时淮南地区相较于中原地区战乱较少,百姓富庶。袁术立足淮南分别像三个方向扩张自己的势力,西北方向,豫州的汝南(袁术老家)、陈国、沛国三个郡被袁术占据。东北方向,袁术在转战淮南之后与昔日的盟友陶谦交恶,并趁陶谦新死,刘备继任的时候联合吕布击败刘备,击败刘备后袁术占据了徐州的广陵郡还有下邳郡的一部分。东南方向派孙策进军江东,除了西边的荆州,袁术在孙坚死后无法战胜刘表,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再加上扬州的6个郡,袁术当时的地盘横跨扬、豫、徐三州,控制了10个郡,和周围的割据势力一比,袁术简直是一个庞然大物。

袁术为什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登基称帝?他到底有什么资本?

(图为袁术的剧照)

地盘大影响力自然也就大,掌握长安朝廷的李傕派人与袁术结好,豫州的黄巾军与袁术联合,徐州的吕布也选择与他联合,泰山的诸寇(昌豨、臧霸等人)也与他虚与委蛇,袁术可是实打实的是他们的“爸爸”。

而相比于袁术的春风得意,汉献帝则就有点狼狈不堪了。在董卓死后,他的余党李傕郭汜等人攻占了长安,汉献帝成了李傕郭汜的傀儡,不甘向命运屈服的献帝选择东归,准备逃离李郭二人的魔爪,在东归的途中,在曹阳涧献帝被李傕郭汜追上,护卫献帝的杨奉、董承被击败,献帝仓皇渡过黄河,生死未卜。也正是这个“好消息”刺激了袁术称帝的野心。是啊,汉献帝被李傕郭汜击败,谁知道他是生是死,但袁术肯定是想他死的,他巴不得天下无主,自己好“顺应天命”。

袁术为什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登基称帝?他到底有什么资本?

所谓的“顺应天命”是一句谶语:“代汉者,当涂高也”。这句话可以说是袁术称帝的指导思想。汉代推行“五德学说”,东汉对应的是“火德”,而袁氏出自陈姓,舜帝之后对应土德。五行相生“火生土”,按照这个顺序,刘氏应该被袁氏取代。当时谶纬之学盛行,袁术在潮流的引导下对自己的命运进行了大胆的估算,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证明了,天命不是在他这一边的。

袁术称帝时应该是信心满满的,汉朝衰微不堪,自己不仅兵精粮足又暗合天命(代汉者,当涂高也),自己这个皇帝怎么也是实至名归的吧!可他恰恰忘记了最重要的一点,当皇帝不光要有强大的实力,还要有民心归附,而民心所向的重要原因就是德行。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依旧以臣事商朝,汉朝衰微不似桀纣,袁氏德行却并没有达到比肩周文王的地步,袁术却相信谶纬之说,自欺欺人,强行称帝,最后沦为别人的笑柄。

--------------------------------------------------------------------------------------------------------------------------------------------------------------谢谢阅读,欢迎订阅收藏与转发!本站作品都是本人的原创作品,请勿转载,谢谢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