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0 2018成都全球創交會昨日落幕 交易額突破305億

2018成都全球創交會昨日落幕 交易額突破305億

昨日(5月20日),為期三天的2018成都全球創新創業交易會(以下簡稱成都創交會)落下帷幕。截至5月19日,本屆成都創交會實現成交總金額305.48億元,同比增長27.15%。

在這場全球“創新創業盛宴”中,成都的聲音愈加響亮。當前,成都正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著眼開放型高質量經濟體系建設,堅持把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作為推動城市戰略轉型的重大抉擇,作為重塑城市競爭優勢的關鍵之舉,率先成立新經濟發展委員會,制定精準政策體系,搭建共贏合作平臺,創新要素供給模式。

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書記範銳平在5月18日舉行的創交會開幕式主旨演講中說,新經濟已成為助推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引擎,勾勒出新時代經濟變革轉型的壯闊圖景。成都應時而謀、順勢而為,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浪潮中,致力成為新經濟的話語引領者、場景培育地、要素集聚地和生態創新區,成為最適宜新經濟發展的城市。

“在高質量發展時代,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範銳平說,我們的抉擇,源於民族復興賦予的城市使命、科技創新引領的城市轉型、對外開放帶來的城市機遇和城市特質形成的獨特優勢。我們要以經濟形態的變革推進創新驅動的實踐,以發展方式的變革催生新舊動能的轉換,在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實現城市轉型的新作為。

成都將加快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更加聚焦新經濟產業生態培育,更加聚焦新經濟產業要素供給,更加聚焦新經濟應用場景構建,更加聚焦新經濟治理體系完善,探尋新經濟發展的成都路徑,推動成都率先實現高質量發展。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成都新經濟迅猛發展,去年新增新經濟市場主體3.66萬戶,新經濟總量指數緊隨北京、上海、深圳之後,位列全國第四位。

新趨勢

經濟擴張期將至

新經濟需向生產領域邁進

2017年,中國經濟增速超出預期。一時間,有關中國經濟觸底反彈的觀點不斷湧現,以此為基礎的新經濟也開始快速發展。

在被視為全球創新驅動發展“風向標”的成都創交會上,長江學者、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的一番論斷引人矚目:目前從出口增長、稅收增長等指標來看,中國經濟進入了新一輪的景氣週期,預計未來7年將是我國的經濟擴張期。

在成都創交會現場,許多嘉賓指出,中國新經濟的發展需要從以模式創新為主向以技術創新為主轉變。姚洋認為,在新趨勢面前,“中國創新”亦需向世界提供更多新經濟的發展路徑。

作為中國新經濟指數聯合創始人,復旦大學博士、財新數聯首席經濟學家陳沁統計發現,由於資本和市場等多方的原因,中國目前主要是消費型新經濟,但現在對生產型新經濟發展的需求已變得尤為迫切。一個例子是,在芯片領域,這種“頭重腳輕”的模式已造成供給的不足。不過,生產型新經濟沒有消費型新經濟那麼大的應用場景,它的投入會有比較大的風險。要承擔這些風險,就需要更多政府引導的產業基金來提供支撐。

這也引發了對“獨角獸”培育方式的反思。準“獨角獸”企業眾人科技集團董事長談劍峰認為,不能僅靠估值來判斷一個企業是不是“獨角獸”。“獨角獸”企業的價值應該是它的未來,要看它未來的技術、產品是否能夠改變我們的生活。

那麼,在未來,哪些領域的技術革新可以真正改變我們的生活,併為新經濟的發展路徑提供指引?這其中,最引人矚目的可能是生物科技。

在科技部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副院長王宏廣看來,過去的幾次科技革命,解決了人類的體力和腦力的替代問題,但生物技術引起的科技革命,是直接延長壽命,所產生的效益是其他任何科技革命沒有辦法解決的。不過,他強調,真正的基礎科學不突破,商業模式都是小聰明。

新模式

為新經濟賦能

多要素融合促創新成果落地

在成都創交會期間,如何讓科技資源為企業所用、如何利用創新推動產業發展之類的話題被反覆討論。

以政策手段催生聚集效應是陳沁給出的建議。他認為,當通過合適的產業政策,在某些產業聚攏人才和資本並加以生產時,會產生學習效應。生產越多,學習效應越強,邊際成本下降得可能也就越快。由此,生產型新經濟將產生與現階段消費型新經濟對資本同樣的,甚至是更強的吸引力。

而阿里雲西南總部副總經理李宗燦則再次提及“賦能”的概念——以阿里云為例,賦能就是將其新的科研技術與傳統產業結合,合作渠道可能是“城市大腦”,也可能是已搭建成型的物聯網。

對賦能的需求同樣存在於資本層面。如深圳東方富海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瑋所說,中國需要的是“賦能的錢”。換言之,投資要有生態體系方面的考量。錢不是用來炒概念的,而是要用來實現“投資+服務”。此次成都創交會創新推出的模擬證券交易大廳、觸摸屏交互技術查詢創業項目等內容,為此提供了基本的想象空間。

歐盟駐華代表團公使銜參贊馬君澤以歐洲議會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舉例表示,通過數十年的探索,這種制度鼓勵對資源的開源,通過信息交流、產業合作,確立更多“標準必要專利”,讓技術能夠真正轉化成“知識經濟”。

對於科技創新的源頭——高校院所而言,技術與產業結合則需要自身“放下身段”,不僅要充當創新技術的生產者,還需要同時是培訓者、教育者。美國斯坦福大學常務副教務長保羅·馬卡介紹的“斯坦福模式”正是如此。在擴大高校與城市合作領域,斯坦福大學推動其科研項目和企業、大學合作,不僅“培養”企業管理層,同時還為政府提供培訓,以此打通體制機制的“中梗阻”,讓科研成果落地企業的效率更高,讓合作更為長久。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傳統的政府與校院企合作模式,往往是一種由“政府給優惠、高校供項目”的買賣關係。而在成都,這種傳統的發展模式正在向“政府給機會、校院企作為”的城市合夥人關係轉變。5月19日,成都簽約首批7名“產業功能區”首席科學家,分屬成都7個產業園。

優秀的科學家,無論是技術支撐還是影響力方面,對產業園區的發展都起著關鍵作用。在四川大學校長李言榮看來,大學需要把學校的多學科人才聚集高地等與孵化器、加速器和產業園結合起來,培養出更多產學研研究成果。

新機遇

成都引力再顯

智慧城市帶來更大合作空間

隨著新的探索不斷落地,成都發展新經濟的優勢也不斷彰顯,對新經濟要素的“磁場效應”愈加顯現。

據成都創交會主辦方提供的數據,截至5月19日,本屆創交會已實現各類交易成交總金額達305.48億元,同比增長27.15%。其中,不少都是新經濟項目——比如,安謀科技(中國)有限公司(即ARM中國)與四川天府新區成都管委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計劃共同建設ARM集成電路設計服務平臺、ARM中國西部研發中心、ARM教育研發總部和ARM智慧小鎮(天府新區-ARM聯合創新示範園區)等項目。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去年成都便提出“新經濟六大形態”“七大應用場景”,以新技術為驅動、以新組織為主體、以新產業為支撐、以新業態為引擎、以新模式為突破,到2022年,基本形成具有全球影響力和區域帶動力的新經濟產業體系。數據顯示,2017年成都新增新經濟市場主體3.66萬戶,新經濟總量指數緊隨北京、上海、深圳之後,位列全國第四位。

成都提出,要以經濟形態的變革推動創新驅動的實踐,以發展方式的變革催生新舊動能的轉換,在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實現城市轉型的新作為。

在成都眼中,經濟發展是一場不進則退、慢進亦退的競賽。而此次創交會,為成都發展新經濟搭建了更多發展平臺。比如,在5月18日舉行的“中歐創新創業投資峰會”上,就舉行了中歐區域合作基金成都專項基金合作諒解備忘錄簽約、國際風投俱樂部中國中心落地合作、中歐技術交易中心服務機構落地三場簽約儀式。

更大的發展空間亦在交流中不斷打開。在加拿大多倫多、德國紐倫堡、澳大利亞悉尼和韓國金泉等城市相關負責人看來,其正在推進的“智慧城市”建設需要更多“頭腦風暴”,而成都正是最佳選擇。此番,多倫多市一口氣與成都簽署了包含3個協議的經濟文化合作意向書。該市議員邁克爾·托馬斯·湯普森希望以此為契機,與成都展開更多合作探索。

將至已至,未來已來。正如成都對新經濟的態度,“哪裡氣候適宜,土壤肥沃,哪裡就會孕育新經濟之芽,盛開新經濟之花,結出新經濟之果”。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