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0 請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請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印度人有句名言:

無論你遇見誰,他都是對的人;

無論發生什麼事,那都是唯一會發生的事;

不管事情開始於哪個時刻,都是對的時刻;

已經結束的,就已經結束了。

如果事與願違,請相信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請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一、學會與無常共處

蔣勳說:人與人之間,除了生離,就是死別。

仔細想想,這居然是事實。

人和人之間再好,也會分離,再好的關係、再深的感情也終會煙消雲散。

這是一個命定的結果。

不同的是,或早或晚、可預見和不可預見而已。

公元1057—1066年,不到十年的時間,蘇軾分別喪母、失妻、喪父。他的至親之人相繼離他而去。

蘇軾和蘇轍兩兄弟從此相依為命,相互扶持,友愛一生。

蘇軾曾給蘇轍寫到: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祈願兄弟二人不再分離。

蘇轍在烏臺詩案中,用自己的官職求換哥哥一命。

《宋史》裡評價兄弟二人:患難之中,友愛彌篤,無少怨尤,近古罕見。

生命的無常不是讓我們沉浸在痛苦中不能自拔,而是告訴我們珍惜朋友、珍惜家人、珍惜當下。

不要賭氣、不要等待,抓緊每一刻去愛,因為我們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那個先來。

請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二、最美好的東西只能用劇痛去換

詩人不幸詩家幸。

這個世界上,所有最美好的詩篇都是歷經磨難之後,用生命全部的力量綻放出的花朵。

只有磨難,才能讓詩歌通達天地,不膚淺、不媚俗,擁有直擊心靈的力量。

詩人就像是蚌,他捱過的磨難越多,結出的珍珠就愈發璀璨。

蘇軾一生大起大落,半生飄零,受盡了命運的波折。

京師顯揚,本來是春風得意,誰料雙親、妻子相繼離世。

反對新法,烏臺詩案被貶黃州。

得罪小人,被貶海南。

飄零四海,小兒子夭折在貶謫的路上,朝雲死在海南。

命運給了他最深的惡意,他回過身,把自己的生命刻成最美的詩篇。

命運好像是一個高超的石匠,蘇軾好像是他最美的作品。

歷經千鑿萬劍,日夜打磨,終於光明如鏡,照耀千古。

請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三、隨遇而安

生命裡的所有境遇都有它的理由,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不要抱怨,不要悔恨,懂得隨遇而安。

蘇軾的本意是要在朝堂輔佐天子,做出一番事業。

但是因為與王安石交惡,被迫離京外放。

從杭州、密州、徐州、湖州,接近十年,他都沒有機會回到京城,回到政治中心。

他不再執著於“致君堯舜上”。

在地方上革除時弊,賑濟災民、興修水利、政績斐然。

每次離任,人們擔酒相送,感激他的恩德。

被貶黃州,他耕田為業,打著牛角,和鄉民一起唱改編的《歸去來兮辭》。

被貶惠州,他改良當地的生產農具,減少疾病的發生率。

被貶海南,他穿著黎族的衣服,給他們興辦教育,開化民風。

無論人生多坎坷,他都能做到寵辱不驚,他順應環境,適應環境,無論到哪裡,都能幫助他人,完善自己。

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放下我執,隨遇而安。

內心強大,處處都是舞臺。內心安寧,處處都是風景。

蘇軾晚年修習佛法,臨終之時,友人勸他心中努力想著西方極樂世界,這樣靈魂才可以飛昇淨土。

他回答說:著力即差。

隨心、隨性、隨緣,隨遇而安。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