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榴莲的味道是香还是臭?

有料食研所


当今,连中国的许多城市人,都吃起榴槤来了。海外的高级水果舖,也要放一两颗榴槤来当镇店之宝,多数已经裂开,不能吃,作作样子罢了。

榴槤的样子,实在奇特,巨柚般大,浅绿至深绿色,外壳长满短小的尖刺。剥开了,里面分成数格,每一格有一至六粒肉,其中有大粒,秤重量时连壳带核卖,甚不划算。传说日本人佔领马来亚年代,军人也吃上瘾来,到市场,也不抢,用钱去买,原隻秤过之后,吃了肉,再把剩下的壳核秤一秤,才算钱给小贩,当是公道。

是甚么滋味令人那么迷?讨厌的人一闻到就骂臭狗屎,强烈的味道攻鼻。曾经发生过这一回事,七个意大利人游旺角,见有人围著买东西,钻入人群中看究竟,一闻到榴槤,七人之中,晕倒了六个。

真正的榴槤味不可以文字讲解,它的口感有点像芝士蛋糕那么浓厚,有些人曾经用「躲在厕所内吃芝士蛋糕」来形容,十分贴切。

分佈的地区并不算广,少数印度南部地区、菲律宾、印尼、泰国、马来西亚罢了,别处不见。当今地球底部的澳洲也种了,海南岛亦生产,在新加坡旧时见过榴槤树,现在已近乎绝迹。

榴槤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树上熟了,掉地而吃的,是马来种。从树上折下来,待熟后食的,来自泰国。故后者可以输出到世界各地去,而马来种,要掉下来后隔天就吃,不然味道全失,果实也开始发酵变坏了,就不能运出了。

歧视也发生在榴槤身上,爱吃马来种的,认为泰国榴槤根本不入流,不够香,也无苦味。榴槤的苦,产生于甘甜之后,是一种很特别的味觉,最能令人迷。

自以为懂得吃榴槤的人,以只吃马来种自豪,泰国榴槤是不会去碰的。泰国人却笑那些老饕知识太浅,泰国种也分贵贱,最高级的,不是当了沙龙够钱买到,也许要连脚踏车也当掉,才有资金购入。顶级榴槤在树下有守卫荷枪看管,问你服了不服?

我们这些在南洋长大的人,吃过马来种,当然认为它比泰国的好,其实这只是片面的印象,真正讲究下去,马来种之中,也只有槟城罗浮山背地区的最好。在马来西亚有一年一度的榴槤比赛,吉隆坡附近产的甚么苏丹种、XO种、D24种,都公认为比不上罗浮山背的,它多届得到冠军奖,为榴槤王中之王。

到了槟城,特到罗浮山实地观察,一条弯曲的山路,两旁长著各种各式的榴槤。有趣的是,有些长在路边,还张网罩著,等它掉下。又有些园主怕掉下后裂开,用尼龙绳把果实一颗颗绑住,消耗众多的人力,才能收成。

在罗浮山背当地买,品种也不够多。要试尽所有,不必跑到那么老远去,在市内反而齐全。安顺路一块小草地的旁边,停泊著两辆小货车,就是洪福龙的档口了,阿龙卖榴槤又老实价钱又最公道。

「要吃好的明天再来,昨日下了雨,榴槤味淡了。」他会那么劝说,水淮不够好的话。

我到档口坐了下来,向阿龙说:「给我一粒最好的,价钱不是问题。」

「没有甚么是最好,全凭口味。」阿龙说:「要看你想吃哪一种?」

「我怎么知道那么多?」我反问。

阿龙替我选了一粒。他剥榴槤的方法与别人有异,不是用扁尖的棍子钻开,而是看淮隐藏的裂痕,用小刀削出三角形的口来。刀磨得极锐,像在切豆腐,削完之后,依裂痕,很容易就把果实打开。

「这一粒,叫青皮。」阿龙解释。

试了一口,芳香无比,肉也很厚,口感极滑,比蜜糖更甜万倍。

「这一粒,叫Capri,带有酒味。」

果然如饮佳酿,红酒、白兰地、威士忌味,都不如这颗榴槤浓。

「这粒叫榴槤公,这粒叫青花,这粒叫葫芦。」

我一连试过,有的很乾身,有的苦味极重。正如阿龙所说,要指定一个喜好,才能享受到自己最喜欢的味觉和口感。

最后试了下来,我认为天下绝品,是一种叫红虾的。原谅我的文字功力有限,不能详述。我认为所有味觉,都是要你亲身感受过,一一比较出来的。

旁边草地,放了数十粒榴槤,我还以为是不合格,给阿龙丢掉的,一问之下,他回答道:「榴槤刚刚运到,还不够土气,应该让它在草地上躺一躺,才最完美。」

榴槤用手抓吃,留下一股味道,阿龙的档口设有一桶水,水喉一开就流下,他教我把榴槤壳放在水龙头下,让水沿壳顺流下来,再冲手。这么一来,手洗得乾乾淨淨,一点味道也没有,真是神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