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為什麼李世民年輕時身體那麼棒,卻在51歲的時候就死了?

小姐姐講史


李世民作為中國歷史上的千古一帝,開創了貞觀盛世。而他卻在51歲的時候駕崩主要是由一下四點原因造成。

一、征戰沙場,晚年舊傷復發

眾所周知,李世民是靠的武力奪得的政權,無論是唐朝的建立還是玄武門奪權都是李世民真刀真槍拼命拿到了,李世民16歲的時候就入軍征戰,多年的戰場殺敵在他的身上留下了傷疤,那是他輝煌的見證,也是他身體健康的隱患。在加上李世民登基後忙於國事,日夜操勞。導致晚年舊傷復發,雖然對他的生命沒有影響,但是也給他的身體亮起了紅燈。



二、皇子相殘、太子之爭使其鬱悶

我們都知道李世民靠殺害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才當上皇帝的,登基後李世民立長子李承乾為太子。可是李世民卻對嫡次子李泰頗為喜愛,給了他很多超越身份的待遇,這讓李泰產生了錯覺,覺得太子之位自己可以爭取,於是一步步籌劃著自己的陰謀,而太子李承乾知道自己的父親喜歡李泰勝過喜歡自己,於是決定先下手為強,複製自己父親的路子在來一場政變,但由於核心成員的出賣使計劃暴露,政變失敗。皇子們為了皇位的那種殘酷和冷血讓李世民十分傷心,於是李世民廢掉了李承乾的太子身份。李承乾與李泰已經沒有了兄弟之情,若立李泰為太子李承乾必遭殺身之禍,為了避免兄弟相殘的事情在一次發生,李世民改立性格溫和的嫡三子李治為太子。事情雖然平穩度過但在李世民的心中卻久久不能忘懷,始終抑鬱加身,感嘆命運的無常。



三、征戰高句麗失敗,意志沉淪

“太宗之定天下,多以出奇取取,獨遼東之役,欲以萬全制敵,所以無功。”——胡三省

貞觀十九年,朝鮮半島高句麗聯合百濟佔領新羅,並不斷騷擾大唐邊境,新羅乃大唐的附屬國,李世民看見自己的臣國被欺負並感覺高句麗是一個非常大的危險和隱患,於是決定征戰高句麗掃平邊境和平的最大障礙,因為李承乾和李泰爭奪太子之位的事情讓李世民非常傷心,於是李世民決定御駕親征,想通過戰爭的勝利來忘掉兒子們的手足相殘,李世民親率大軍進攻高句麗,但是天子率軍壓制了將士們的才能,所有的命令都由李世民發佈,在起初戰爭進行的很順利,唐軍連戰連捷,征服高句麗根本不在話下,但就在這個時候,李世民犯了一個致命錯誤,當時戰爭進行到關鍵時刻,唐軍已攻克到平壤城下,將士們都建議佔領高句麗都城平壤,覆其根本,則數十萬之眾可不戰而降,但李世民覺得都城守將眾多,拿下沒有把握,於是為了求穩進攻平壤旁邊城市安市城,安市城雖小但易守難攻,唐軍頓兵堅城之下,日夜攻城,長達三個月的時間,死傷大半卻都沒能攻破。此時已經到了深秋,嚴寒在即,再加上高句麗地處偏遠,糧草運行困難。如再不撤軍,恐怕會損失慘重,於是李世民下詔班師,這場戰爭以唐朝失敗告終。此時李世民做了將近二十年的皇帝,早已經沒有了當年在戰場上的銳氣、果敢。過於求穩導致了戰爭的失敗,高句麗戰爭的失敗使李世民那顆澎拜富有激情的心逐漸的平靜了下來,感覺到自己可能真的老了,在國事上還是生活上都逐漸消沉。



四、為求長生,迷戀丹藥

“服胡僧長生藥,遂致暴疾不救。”——《舊唐書·郝處俊傳》

在經歷了舊傷的復發、皇子們的手足相殘、高句麗戰爭的失敗,李世民變得更加抑鬱,再加上年齡的增長身體每況愈下,李世民開始害怕死亡,他作為權力的最高統治者希望皇位能一直在他的手中,於是產生了乞求長生不老的迷信思想,迷戀上了方士煉製的金石丹藥。李世民不僅服用本國道士煉成的丹藥,還從外國引進丹藥。一些大臣們為了迎合唐太宗的這種心理,向他推薦了天竺國(今印度)的一名方士。最終,在貞觀二十三年五月,他自食惡果,因為服用過多的金石丹藥而中毒暴亡。就這樣,一代英主命喪於“長生不老藥”之下,享年51歲。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36141780549914365"}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