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是自視過高嗎?

焱焱qwer


根據《資治通鑑》第六十五卷的記載,是有這麼點意思的。

建安十二年,也就是赤壁之戰的頭一年,劉備三顧茅廬,《資治通鑑》說的是“每自比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潁川徐庶與崔州平謂為信然。”也就是說,諸葛亮把自己比作管仲、樂毅,但是當時除了徐庶和崔州平外,並沒有得到世人認可。

當然,諸葛亮作為一個讀書人,又對天下局勢瞭然於胸,卻深藏隆中,自然是關心天下大事,渴望建立一番功勳的,只是他沒有找到明主,正所謂“良禽擇木而棲”嘛,從志向上來講,他定然有管仲、樂毅那樣輔佐明君、匡扶社稷、拯救黎民、千古流芳的雄心壯志,這個無可厚非。

那麼,從才能上講,他有沒有能夠支撐他那偉大志向的才能呢?我個人覺得,有,但還不足以實現他的理想。

首先,戰略有誤。他的隆重對策,為劉備謀劃了三分天下之路,這對當時連根據地都沒有的劉備而言,確實是一個偉大的戰略規劃,而劉備以隆重對策為指導思想,也確實得荊州、取益州,建立了蜀漢政權,與曹魏和東吳三分天下。然而,隆重對策也有其侷限性,甚至是錯誤的地方,而這個錯誤,也導致蜀漢止步於漢中,無法再北上半步。諸葛亮在《隆中對》說“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蜀漢本就弱小,還採取分兵作戰的思路,無法集中優勢兵力,這就是毛主席為什麼說諸葛亮六出祁山乃至蜀漢不能北定中原的原因,這是戰略上的思悟。

其次,戰術有誤。諸葛亮在軍事上的表現,集中在劉備死後,七擒孟獲與六出祁山,七擒孟獲對他來講是小菜一碟,可六出祁山時,他又過於謹慎。當然,我不是說謹慎不好,畢竟蜀漢弱小,諸葛亮不敢冒險。可就是這過度求穩的性格,可能讓他失去有利戰機。在首出祁山時,魏延提議奇襲夏侯楙,進而西定咸陽,但諸葛亮覺得很冒險,沒有聽。而後,面對張郃大軍,不親自坐鎮,反而讓沒什麼實戰經驗的馬謖去守街亭,導致慘敗。再有,諸葛亮幾次北伐,明知糧草是最大問題,卻沒有早先解決問題,直到最後一次北伐時,才顧及此事,就地屯田。

第三,為政有誤。諸葛亮最讓人敬佩的就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可成也是它,敗也是它。作為丞相,而且輔佐的是扶不起的劉阿斗,他凡事都親力親為,這絕不是什麼好事,他應該做的是適當放權,抓大放小,調動部下的主觀能動性,激發部下的聰明才智,騰出時間和精力去抓那些關鍵性的東西,解決那些關鍵性的矛盾問題。

個人一點粗淺的見解,如果大家不同意,噴的時候,溫柔點哈!


小白讀資治通鑑


諸葛老學長名氣大得很,對其自比管仲、樂毅這一點,打小就很崇拜。看了《三國演義》後,那直接就跪啦。

不過呢,多少看了一點史書後,感覺不是那麼回事。現在看來,諸葛亮好像有些言過其實,名不副實。

不清楚諸葛亮要跟管仲、樂毅比啥,諸葛亮沒出山前,自然沒有成就可言;出山之後,其成就也遠不能與二位相提並論。與管仲論忠君吧,管仲就沒把國君放眼裡;與樂毅比委屈吧,諸葛亮一般人還不想伺候。

那就只能說,諸葛亮自以為治理天下能與管仲相比,平定天下可與樂毅並論。

但諸葛亮話是說了,也有人相信,但畢竟沒有做到哦,豈不自視甚高呢?

01

不看廣告看療效,能力是一回事,但還得看成就哦。

管仲、樂毅可是牛人,其成就是寫在史書上的,恐怕遠在諸葛亮之上。

管仲(約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潁上人(今安徽潁上) ,周穆王的後代。是中國古代著名的經濟學家、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被譽為"法家先驅"、"聖人之師"、"華夏文明的保護者"、"華夏第一相"。

春秋五霸首霸是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那是管仲輔佐建立的霸業。

齊襄公時,國政混亂。管仲、召忽保護公子糾逃到了魯國,鮑叔牙保護公子小白去了莒國。

後來齊國國君被殺,哥倆都想回來做國君。魯國派兵護送公子糾回國,並派管仲率軍前去截殺公子小白。在半路上,管仲一箭射中了小白的帶鉤,小白假裝倒地吐血而死,騙過了管仲。

管仲回來報捷,公子糾很高興,慢吞吞到達齊國後,聽說公子小白已經即位,是為齊桓公。

為了躲避追殺,公子糾就回到了魯國。

齊桓公想把公子糾及其師傅管仲、召忽一起幹掉,鮑叔牙與管仲是好基友,就對齊桓公說:“君上僅僅要治理齊國的話,你師傅我就辦啦;如果你要稱霸的話,非管仲不可啊。”

齊桓公識貨哦,就寫信讓魯侯處死了公子糾,以報一箭之仇的名義,讓管仲回到齊國治罪。

公子糾另一位師傅召忽就為公子糾殉難盡忠啦,但管仲卻不幹。而且還振振有詞,說盡忠是為國家盡忠,不是給哪個人盡忠。

我靠,這是哪裡話啊,不過也貌似很有道理哦。

齊桓公不計前嫌,任命管仲為相國,以鮑叔牙為輔,齊國大治,成為春秋首霸。管仲也被稱作“聖人之師”、“華夏第一相”。

樂毅(yuè yì),生卒年不詳,子姓,樂氏,名毅,字永霸。中山靈壽人,戰國後期傑出的軍事家。

樂毅是戰國時期,燕國名將,最牛逼的是公元前284年,率領趙、楚、燕、韓、魏五國軍隊攻打齊國,連下七十餘城,創造了古代戰爭史上以弱勝強的經典戰例。

不要以為五國聯軍多麼牛叉,面對強大的齊國,他們都是被人任意宰割的羔羊。樂毅就是一頭暴怒的雄獅,帶領這群羔羊戰勝了不可一世的齊國。

但由於燕惠王猜忌,樂毅只好投奔趙國。

曹操在其《述志令》中,也曾經惦記過樂毅、蒙恬,他說:

孤每讀此二人書,未嘗不愴然流涕也。

因為樂毅、蒙恬都是手握重兵的大將,受到君王猜忌,想起他們,曹操就想流淚哦。

諸葛亮未出山之前,顯然不是與管仲、樂毅比這個,自然是自以為能力可與他們相比。如果有人能用他,就可以創造像管仲、樂毅一樣的功績。

那就看看,諸葛亮出山後的表現吧。

02

諸葛亮算得上一代名相,上馬可為帥,下馬能治國,但其成就的確無法與二人相比。

《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

身高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

諸葛亮身高八尺,自比管仲、樂毅,當時的人對他都不感冒,只有崔州平、徐庶跟他友善,認為他不是在吹牛。

這恐怕不是說諸葛亮與管仲、樂毅都是身高八尺,個頭差不多吧,還是說能力相當。劉備三顧茅廬,聽了諸葛亮的隆中對後,認為與諸葛亮就是君民魚水情。於是,魚兒離不開水。

看一下,諸葛亮出山後的大事記吧。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征,劉表病逝,劉琮投降。劉備從樊城南逃,路過襄陽。諸葛亮建議劉備取襄陽,但沒有被採納。

劉備攜帶十幾萬人南行,日行十餘里,被曹操五千精銳騎兵在長坂坡追上,劉備血戰,只帶領諸葛亮、張飛、趙雲等數十騎逃走。此時,有人勸阻劉備提早輕裝前行,劉備不採納,諸葛亮也沒轍。

劉備固執己見是他的事,但諸葛亮不能成功勸阻,就是諸葛亮的責任啦。

問題出啦,總不能只埋怨老闆不聽話吧。

劉備、諸葛亮把隆中對的戰略丟在了長坂坡,就想去交州投奔蒼梧太守吳巨。幸好遇到了專門前來接頭的魯肅,經過魯肅勸說,這才有了孫劉聯盟,有了在赤壁打敗曹操的歷史壯舉。

如果劉備、諸葛亮到了交州,還會有赤壁之戰嗎?恐怕會的,但與諸葛亮就沒有一毛錢關係啦。

如果沒有魯肅的到來,諸葛亮會建議劉備主動與孫權聯盟嗎?恐怕夠嗆。

作為首席謀士,諸葛亮不能僅僅給劉備畫個餅,更重要的是必須有一個具體可行的實施方案。從取襄陽、投吳巨,再到孫劉聯盟戰赤壁,整個過程來看,看不出一點明確的戰略意圖,都是隨機而為,沒有一點套路。

在取西川的問題上,看不到諸葛亮有明確的建言,基本都是龐統的功勞。這就說明,取益州是諸葛亮的設想,但沒有意識到劉璋邀請入川,是千載難逢的時機。此時不為,更待何時?

諸葛亮不積極主張入川,劉備自然就把諸葛亮放在荊州,而把力主入川的龐統帶去。

龐統死後,諸葛亮被召入蜀,但此時局勢已經明朗,只要張飛、趙雲等帶領人馬圍困成都就行啦。

但劉備卻把力主與孫吳聯盟的諸葛亮調入西川,而把主張主動放棄荊州的廖立留在長沙,協助關羽守荊州。這是劉備在人事任命上所犯下的重大失誤。

雖然諸葛亮為廖立做了個大廣告,說廖立與龐統才能相當,是足以輔佐成就大事的人才,但孫權不聽忽悠。呂蒙大軍一到,廖立就直接棄城逃走。

在荊州的問題上,劉備、諸葛亮死死抱住隆中對的戰略不放,而龐統、法正、廖立等人都主張主動放棄荊州,經營西涼、雍州。

從湘水劃界、襄樊之戰、夷陵之戰的結果來看,龐統等人的戰略好像更為合理一些。

直到關羽戰死,荊州全部丟失,諸葛亮這才意識到自己隆中對的戰略,從根本上是有漏洞的。在另一個問題上,豹眼詳細做過分析,這裡就不多囉嗦啦。

更為有意思的是,龐統戰死、法正病亡後,諸葛亮又以廖立誹謗劉備一心經營荊州之事,把廖立流放,最後死在汶山郡。這在《三國志·廖立傳》有具體的記載。

當然啦,劉備不是燕惠王,他沒有讓諸葛亮獨自帶領大軍征戰過;但也不是齊桓公,除了籌備糧草,也沒有完全放手讓諸葛亮治理益州。諸葛亮不能讓劉備言聽計從,本身也就說明了問題,縱然不僅僅是能力問題,但也離不開能力。

把權力弄到手,才能夠做事。不能得到權力,就說明還是能力不夠。韓信能讓蕭何月下去追,本身就是能力的表現。到了“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的地步,還不能左右劉備的決策,就說明諸葛亮溝通能力不夠,不能只把責任推給劉備。

諸葛亮的治國能力是沒得說,但劉備這個皇帝,充其量就是一個益州牧,最多再加上一個漢中太守。那麼諸葛亮這個丞相也就可想而知,在劉備時期也就是個後勤部長,但還不是蕭何那個級別的部長。

或許有人會說,蜀國地盤太小,諸葛亮發揮不出他的能力。那麼,沒有得到更大的地盤,是不是本身就說明了能力不夠呢?曹操被陳宮、呂布抄了後路,就剩下鄄城及兗州的範、東阿二縣,不是也統一了北方,成為三國最大的實力集團嗎?

佔據了荊州、益州還有漢中,這比曹操當年可強大多了。

在長坂坡之戰,劉備入川、湘水劃界、漢中之戰、襄樊之戰、夷陵之戰等重大戰略問題上,作為首席謀士,諸葛亮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或者不足。

《三國志·楊洪傳》記載,漢中之戰,那是決定蜀漢命運之戰,劉備命諸葛亮緊急發兵救援,諸葛亮卻跟楊洪商量是否發兵的事。直到楊洪說,就是“男兵女運”也要保住漢中時,諸葛亮才安排發兵。

這其中有複雜的原因,但諸葛亮恐怕還在幻想放棄漢中,保存實力,全力守護荊州。

至此,諸葛亮還沒有意識到他的隆中對是錯誤的,還在固執地堅持。

襄樊之戰失敗後,諸葛亮這才意識到隆中對戰略的不足。於是勸阻劉備進攻東吳,但他依然僅僅強調孫劉聯盟的重要性,沒有檢討隆中對戰略的錯誤。

既然孫劉聯盟如此重要,那孫權為何不顧聯盟的存在,要搶荊州呢?你諸葛亮咋不去勸勸孫權呢?這讓劉備咋能聽得進去呢?

如果諸葛亮說一聲對不起,隆中對咱們搞岔闢啦,或許劉備就聽進去了。

再看一下諸葛亮的五次北伐吧,仗打到那個份上的確不容易,但如果換了樂毅,他會那麼打仗嗎?以弱勝強那才是真本事,以多勝少,即便勝了,又有啥可稱道的呢?

第一次北伐,馬謖失街亭,諸葛亮應該承擔主要責任。本質而言,是諸葛亮的戰略失誤。他依然不承認是自己戰略的錯誤,而把他歸罪於用人不當。以馬謖違背節度為由,把馬謖斬首。

用錯了人也是能力問題,但與做錯了事是有區別的。諸葛亮寧可選擇用錯了人,但不承認做錯了事。

諸葛亮屢屢北伐,儘管收效甚微,但起碼看出,龐統經營西北的戰略是正確的。

雖然諸葛亮拒不檢討,但還是說明了這一點。諸葛亮最後還是放棄了隆中對的戰略,開始經營西北,但為時已晚。從劉備、諸葛亮病逝後,蜀漢依然能夠維繫近三十年,也可以證明龐統等人的戰略,遠遠高明於隆中對。

如果諸葛亮能夠勇於否定自己,及早建議劉備放棄荊州,將關羽的全部兵力及民眾攜帶入蜀,那將是另一番局面。

東吳自然會加強孫劉聯盟,曹操不想孫權做大,就會頻繁的南征。這樣,劉備在西北就有了機會。充分發揮馬超在涼州的聲望,如果能夠佔據涼州、雍州,甚至是關中,這對劉備來說,是一種啥局面呢?

有舍才有得,借人家的荊州不還,豈能久遠?

張魯經營漢中,富得流油,假以時日,劉備也是個大財主。靜待天下之變,揮師東進出關,漢室可興,也並非是一句空話。

總之,諸葛亮的確很了不起,但與管仲、樂毅相比,還是感覺有些不足,起碼成就上有差距。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似乎是過了些,顯得有些不低調。

不過呢,年輕時吹吹牛逼,做做廣告,也是可以理解的。我們不是有時也吹牛逼說比諸葛亮還厲害嘛。不也是大多人都不信,但也有人會信嘛。只不過會信的人更不著調就是啦。

自比管仲、樂毅沒毛病,但他比不了二位也是真的。


豹眼看歷史


諸葛亮確實有這個才能。管仲助齊桓公成就霸業,樂毅曾創下連下70餘城的戰例,都成就了一番事業。諸葛亮天文地理、政治軍事,無一不學,無一不通,從他出隆中後一系列的用兵以及助劉備成就霸業來看,他確定不是在吹牛,他確實有這個才能。他不是自視過高,而是對自己客觀的評價。只不過,對我們中國人來說,內斂習慣了,你有才那要別人說你有才那才行,你不能自己“吹噓”。話又說回來,諸葛亮如果肚子裡沒“貨”,他亂吹牛,一旦“漏餡”,不是自打臉嗎?

正因為諸葛亮有這個才能,所以他必須把自己推銷出去。諸葛亮是一個有抱負的人,他有學識,但這種學識只有用在可用的地方才能見證。諸葛亮要施展這種才華,就得到可用武的地方的去。所以,他自比管仲樂毅,就是想有“慧眼識珠”的人能相信他,聘用他。所以說,諸葛亮也算是一個營銷大師了,並且是一個成功的營銷大師

因此,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絕不是自視過高,而是他急於“出山”完成他的夙願的一個策略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