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為什麼你的腳氣總治不好

為什麼你的腳氣總治不好

@皮膚科醫生王世寧

在皮膚科門診見過太多足癬患者總是反反覆覆治不好,藥膏用了無數支,但過段時間又開始出水皰,並伴劇烈瘙癢,這種情況給患者帶來很大困擾,那麼,為什麼腳氣(足癬)一直無法根治呢?簡單分析一下:

一、為什麼會得足癬

  • 足癬是由致病性真菌引起的足部皮膚病,具有傳染性。在我國,足癬的發病率也相當高。人的足底和趾間沒有皮脂腺,從而缺乏抑制皮膚絲狀真菌的脂肪酸,生理防禦機能較差,而這些部位的皮膚汗腺卻很豐富,出汗比較多,加之空氣流通性差、局部潮溼溫暖,有利於絲狀真菌的生長。此外,足底部位皮膚角質層較厚,角質層中的角蛋白是真菌的豐富營養物質,有利於真菌的生長。足部皮膚受外傷,破壞了皮膚的防禦功能,也是誘發足癬的因素之一。足癬的發病還與生活習慣有關。有些人不注意足部清潔衛生和鞋襪的情況,為真菌提供了良好的孳生場所。
為什麼你的腳氣總治不好

足癬

二、足癬分哪些類型

  1. 水皰型:多發生在夏季,表現為趾間、足緣、足底出現米粒大小,深在性水皰,疏散或成群分佈,皰壁較厚,內容清澈,不易破裂,相互融合形成多房性水皰,撕去皰壁,可見蜂窩狀基底及鮮紅色糜爛面,劇烈瘙癢。
  2. 糜爛型:表現為局部表皮角質層浸軟發白。由於走動時不斷摩擦表皮脫落,露出鮮紅色糜爛面;嚴重者趾縫間、趾腹與足底交界處皮膚均可累及,瘙癢劇烈,多發於第3、4、5趾縫間。常見於多汗者。
  3. 鱗屑角化型:症狀是足蹠、足緣、足跟部皮膚腳趾增厚、粗糙、脫屑,鱗屑成片狀或小點狀,反覆脫落。
為什麼你的腳氣總治不好

真菌感染

  • 局部治療:足癬的局部治療以外用抗真菌藥物為主,用藥的總原則是:根據足癬的類型選擇不同的劑型或聯合方案。
  • 水泡型可選擇無刺激的溶液或軟膏劑型;糜爛型可以先溼敷,再用乳膏等其他劑型,保持局部乾燥非常重要;鱗屑角化型可選擇軟膏等劑型、鱗屑角化型足癬局部藥物滲透性差,致使療效不佳及複發率高,因此,對於鱗屑角化型足癬患者,一般建議療程4周以上或聯合應用系統抗真菌藥物。主要的抗真菌藥物有:咪唑類抗真菌藥物(咪康唑、益康唑、酮康唑等)、丙烯胺類抗真菌藥物(萘替芬、特比萘芬和布替萘芬)。
  • 系統治療:對於皮疹面積較大、局部治療療效欠佳、反覆復發及伴有某些系統性疾病導致免疫功能受損的患者,建議進行系統抗真菌治療。常用口服藥物(特比萘芬和伊曲康唑)。
為什麼你的腳氣總治不好

四、為什麼容易反覆呢?

  • 腳氣主要症狀就是瘙癢,恰恰這個時候會進行治療,因為經過一段時間治療,可能止癢效果會突出表現出來,這個時候很多人會覺得腳氣是好了,其實不然,腳氣真菌寄生在皮膚角質層中生長繁殖,需長期用藥才能殺死它,而藥物的作用暫時性的扼制了細菌的繁殖,所以癢暫停了,一旦藥物停止,在一個合適的環境下,細菌就會迅速的重新繁衍,腳氣也會再次復發。這可以說是腳氣不易根本治癒的重要原因。此外,還有一些原因:1.鞋襪換洗不勤。2.共用洗腳盆及擦腳毛巾。3.常穿運動鞋、旅遊鞋等不透氣的鞋子,而造成腳汗過多。4.愛吃辣椒、生蔥、生蒜等容易引發出汗的食品。5.隨意搔抓。

總之,想要足癬完全根治,必須及時就診並進行規範治療,配合醫囑並調整生活習慣,大多數患者可獲得較好的預後。同時,加強個人日常生活及衛生管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