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原以為三毛會是一代佳人,卻沒想到丈夫的離去,帶走了她生的希望


原以為三毛會是一代佳人,卻沒想到丈夫的離去,帶走了她生的希望

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裡都是在流浪。——三毛

三毛在沙漠上發表了她的第一部作品,《撒哈拉沙漠的故事》。"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不是屬於三毛的撒哈拉沙漠,她的撒哈拉沙漠是這樣的:"我每想你一次,天上便落下一粒沙,從此便有了撒哈拉沙漠。"

三毛逐漸的展露自己的文采,原以為她會成為一代佳人。卻想不到她丈夫的一次意外帶走了她生活的希望。後來三毛在臺灣醫院上吊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童年陰影

三毛祖籍是浙江,出生於重慶,隨後與父母到臺灣。三毛原名陳懋平,後來她自己覺得懋字太難寫,乾脆自己改名為陳平。

原以為三毛會是一代佳人,卻沒想到丈夫的離去,帶走了她生的希望

三毛的爸爸是律師,母親也是知書達理的富家小姐。因為受母親的影響,三毛從小就有文學天賦,但對數字不是特別敏感,這也導致每次考試數學考零分。某天她發現老師考試用的題目都是教材後面的習題,三毛就想到既然學不會,那就一題一題的背吧。

後來的測驗三毛都考的很好,但是老師也發覺不對勁了。於是當場把她叫來做題,三毛自然是不會做的,老師認為她是作弊,為了懲罰她。當眾在她的眼睛旁畫了一個紅色的圈,自此幼小的三毛的自尊心便碎了一地。受到了這樣的屈辱,三毛自然不願意去學校

即便是小孩子,她的內心也是需要呵護的,所以她的父母就給她辦休學。三毛的父母為了讓女兒重獲自信,給她買了很多書籍,希望她能重新站起來。慢慢地三毛進入了文學的世界裡,在文學的殿堂中她打開了她心裡的窗戶。在父母細心的呵護下,三毛也慢慢的能夠與人交流。三毛也迴歸了學堂,經過她的努力,

三毛考上了大學,選擇了自己喜歡的哲學系

原以為三毛會是一代佳人,卻沒想到丈夫的離去,帶走了她生的希望

相識

在大學時期,為了方便出版文章,再加上喜歡看《三毛流浪記》,所以她給自己取了一個筆名——三毛。三毛也是在這段美好的大學時光裡與荷西相識,這個男人給了三毛愛情的滋潤,帶給她生活的美好。

他們第一次相見是在三毛的朋友家,雖然三毛比荷西大8歲,但荷西卻對三毛一見鍾情。荷西不斷的追求三毛,三毛最初只是以為這個小學弟鬧著玩。直到一次,荷西對三毛說想要娶她為妻。三毛看著他的模樣真摯有了一絲心動……但三毛還是覺得自己和荷西不可能,於是她拒絕了荷西。

荷西沒有放棄,他最後和三毛說:讓三毛等他大學畢業,再等他服兵役兩年。三毛覺得六年太長,說不定的事情很多,也沒有答應荷西。

原以為三毛會是一代佳人,卻沒想到丈夫的離去,帶走了她生的希望

後來兩人便沒有聯繫,三毛身邊也不缺追求者。後來三毛遇見了未婚夫,他是一位教授。正當三毛準備結婚的時候,一場意外帶走了她的未婚夫。三毛第一次的婚姻就這樣結束了,這使她產生了一些抑鬱的情緒。

相守

在這時候三毛想要去流浪,去散散心。她也想到了荷西,心中免不了有些期盼。

她在友人家重遇荷西,荷西對她還是一如既往的喜歡。在友人家荷西向她求婚了,這次三毛沒有拒絕。荷西與三毛在一起後,無意間三毛看雜誌圖片的時候,被撒哈拉沙漠吸引了,於是她隨口說想要去撒哈拉沙漠。

然而這句輕飄飄的話卻飄進了另外一個人的心裡。荷西為了三毛放下工作,打著包袱帶著三毛去了她心心念唸的撒哈拉沙漠,三毛又驚喜又驚訝。

原以為三毛會是一代佳人,卻沒想到丈夫的離去,帶走了她生的希望

在撒哈拉沙漠荷西給了三毛一個簡單的婚禮,但是平凡之中的不簡單讓三毛心中增加了許多幸福感。荷西在荒漠中尋找了一個完整駱駝的頭骨送給三毛,三毛一直很喜歡。在撒哈拉沙漠的三毛就像沙漠中的綠洲,散發著勃勃生機。

在沙漠中,三毛的靈感也源源不竭,她在荷西的陪伴下日益開朗。他們平時的對話就可以看出來

三毛說:"今天回來,心已經碎了。"

荷西說:"碎的心,可以用膠水把它黏起來。"

三毛說:"黏過後,還是有縫的。"

荷西把三毛的手拉向他的胸口,說:"這邊還有一顆心,是黃金做的,把你那顆碎了的心拿過來,我們交換一下吧。"荷西就這樣一直呵護著三毛,用熾熱的心陪伴三毛。

原以為三毛會是一代佳人,卻沒想到丈夫的離去,帶走了她生的希望

緣盡

三毛在荷西的陪伴下度過六年的美好時光,但由於工作的原因,1976年荷西被調離到一個島上,不得已與三毛的見面縮短到一週一次,三毛在撒哈拉沙漠也待夠了,她不想和荷西這樣一週一次見面,於是她奔赴到島上去陪伴荷西。

天南地北,有著不同的人情風貌,三毛就像當年荷西陪著她一樣,她奔赴島上,靜靜地吹著海風,做一個賢惠的等丈夫回家的女子。不一樣的海邊,不一樣的歲月靜好,總是令人羨慕,但是這一切都是短暫的。一天,三毛接到荷西工作地方打來的電話,電話那頭傳來的消息對三毛而言是這一輩子也無法忘記的——荷西在水下工作不慎出了意外,請家屬過來認領屍體。三毛整個人一下子崩潰了,這一切的美好在荷西死之後就已經結束了,三毛的心碎了也絕望了……

原以為三毛會是一代佳人,卻沒想到丈夫的離去,帶走了她生的希望

那些因為緣分而來的東西,終有緣盡而別的時候。之後的三毛陷入的一種空落落的狀態,她甚至有些半瘋。她守著荷西的屍體,她是多希望他能站起來繼續安撫她,陪伴她,但是這一切都已經不在了。

荷西走了,三毛又開始流浪。她又回到與荷西一起度過快樂時光的撒哈拉沙漠,回到相識相遇的西班牙,她想著荷西喜歡四川,於是她就流浪到四川。

在這裡的她,是一種空洞的狀態,極度壓抑自己,現在在四川還保留著三毛的幾張圖片,從圖片上看這時的三毛是沙漠失去水源的綠洲,乾涸枯燥。

儘管她已經在很努力的活著,但是看見她那一雙漆黑空洞的眼睛,就知道此時三毛已經重度抑鬱,她對生活失去了信念。她的心無處安放,沒有一個理由讓她堅強,她苟延殘喘的回到臺灣治療,但是也沒能挽救她。在離開成都4個月後,48歲的三毛在醫院被發現上吊自殺了。

原以為三毛會是一代佳人,卻沒想到丈夫的離去,帶走了她生的希望

她就像飛蛾撲火,在那一刻她是幸福的

三毛的一生雖然在流浪,但是她的一生比我們我們的十世還要精彩。她去過的地方是我們不可想象的經歷,三毛的書有多少讀者就有多少人生。大家都羨慕三毛的灑脫,羨慕她的桀驁不羈,羨慕荷西與她的愛情生活。但是我們終究不是三毛,看不透她的靈魂,我們只能不悲不喜的去看待她。然後迴歸到自己的生活中對她進行感嘆,也向往著說走就走的旅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