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诸葛亮为何躬耕河南南阳?

南阳崛起之路


提问的人就有问题,提问的强行给别人灌输诸葛亮躬耕于今天河南南阳的观点,可见提问的人是心虚的。



我们都知道诸葛亮自诉的“躬耕南阳”中的南阳和今天的南阳是两个概念,诸葛亮说的南阳是指南阳郡,当时管辖的范围,包括今天河南南部和湖北北部一大片的区域。今天的南阳指的是南阳市,是曾经南阳郡管辖的宛县,比宛县大一些。据说南阳郡和现代的南阳市,它的范围不一样,差别很大。


诸葛亮真正躬耕的地方,在今天的襄阳隆中。因为襄阳城是荆州的治所,襄阳城西20里的隆中是诸葛亮在隐居地,但诸葛亮在襄阳广交朋友。所以诸葛亮虽然在隐居,依然可以了解到很多的时事,才能准确地写出《隆中对》,三分天下。

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旅游业还不是很发达的时候,河南南阳市一直承认诸葛亮躬耕地,在襄阳隆中。但是在90年代开始,南阳方面有部分人想否定这个历史,那当然是不可能实现的,任何编造历史的人都将成为历史的罪人。



目前主要是南阳部分网友在网上发帖,他们根本不知道历史,甚至学历很低,想通过搅浑水就来改变历史,很显然打错了算盘。他们太看不起这帮研究历史的人了,我希望他们能够悬崖勒马,早日收手,免得成为历史的罪人。


襄阳甜


诸葛亮为何躬耕河南南阳?这个问题很复杂,我不是说诸葛亮躬耕地复杂,而是说这个问题复杂,因为在诸葛亮生活的年代或后世朝代,河南跟南阳是平起平坐的,亦或者说南阳跟河南平起平坐的,为何发此一问?要解答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结合当时情况把行政区划搞清楚。

史书记载,南阳历史要比河南早一个朝代,虽说那个朝代只有小几十年的历史,但也不能否认南阳比河南悠久的事实。自秦朝开始,南阳成为中央直管区;河南则是以洛阳为中心的区划,始设于汉朝。

论行政区划地位,秦朝南阳郡是一级行政区,汉朝河南是二级行政区。既然是在谈历史,各抒己见!我认为这个区划也要搞清楚哦,先有南阳郡,后有河南郡,前者设立之初为秦朝直属,后者归汉朝司隶校尉部管理,相差一个级别。

以诸葛亮生活的年代东汉为例,这个时候的南阳郡不再是一级行政区,而是与河南郡平级,南阳郡隶属于荆州管辖,河南郡先后归司隶校尉部、冀州刺史部管辖。

简单点说,南阳郡是南阳郡,河南郡是河南郡,两者是平级的单位,而且南阳郡治在宛县(也有宛城之称),河南郡治在洛阳(及周边),因此个人坚定地认为诸葛亮不是在洛阳躬耕,首先,洛阳作为国都级的存在,京畿重地怎么可能随随便便地让徐州人说种地就种地?

其次,诸葛亮生活的年代,洛阳及河南郡长期混乱,后又被丞相掌权,运用排除法得出结论,诸葛亮不可能在曹操的核心区/统治区种地,只有远离曹操地盘才能安心种地,哪怕是与曹操地盘接壤的区域都会觉得毛骨悚然,距离曹操越远越好才对。最后,我的观点是诸葛亮不会在河南躬耕。

其实,历史上的事情没人能说得清楚,即便是史书也只能当做参考,作为研究的重要资料罢了。举个例子,胆小之人不愿意被别人耻笑,就会假装自己很勇猛,会用各种方式表达出自己不怕敌人,前提是在远离敌人的情况下,可能会跟别人说这有啥好怕的,我曾经在他眼皮子底下吹鼻子瞪眼也没能把我咋的……

言归正传,(南阳)市委宣传部曾以组织研究、编撰、出版的形式发行了一套珍贵的书籍,名曰《诸葛亮小传》,该书记载详细记载了诸葛亮为何躬耕,有空可以拜读一下。书中说诸葛亮叔父去世后,他便和姐弟在隆中盖了几间草屋定居了下来。长辈也不在了,自己作为家中男丁,种地收粮是必然,毕竟一个是姐姐一个是弟弟,山上有野味,水里有鱼鲜,隆中是诸葛亮最难忘十年生活所在地。诸葛亮在荆州南阳郡邓城县隆中生活了十年时间,是他的第二故乡,因故传出“躬耕于南阳”的典籍。

说到这里,我不服气,真的不服气!

凭什么就不能以那些个别说诸葛亮在南阳躬耕的史书为主呢?凭什么今天南阳市就不能代表南阳郡了?

我不是不讲理,我只是有点想不通,我认为古南阳的承继者就是今南阳,就算南阳区划大幅变动,可是当时诸葛亮在南阳郡隆中种地的事实不能忽略,说一千道一万他都是在我们东汉时期的南阳郡躬耕的。而且是为了享受太平生活才来南阳郡躬耕的,跟河南郡一点关系都没有,谢谢理解!



中国南阳本地事


诸葛亮可没说过躬耕河南南阳,他只说过躬耕于南阳,按东汉的地理划分是躬耕于荆州南阳郡,而且现南阳市在元代才命名的“卧龙岗”因前期无历史记载,后期躬耕地证据不足,并没得到国家及文史界的认可,国家给南阳“卧龙岗”景区的定义是诸葛亮纪念地,既不是故居更不是躬耕地。


阿东20200202


前提从何来?谁定的是河南南阳?先入为主?


河洛书蠹1


南阳地理位置不错,北距东汉首都洛阳极近,是首都向南的关塞要冲。南距长沙,南京,荆州要地不远,诸葛亮对时事了如指掌,在南阳隐居,乘势而动,才有了之后的三顾茅庐,三分天下。



李国强律师


读《出师表》有感,顺便回答问题!

烟雨蒙蒙的季节

钟鼓敲响了大汉的挽歌

我只是一介布衣

却要在南阳等待

卧龙没有龙

只有一生的追逐与无奈

姜尚江边直钩垂钓

钓来八百年的基业

我于卧龙

命定的是天下三分

不是我不求闻达于诸侯

而是我只能在南阳

与皇叔牵手

金戈战戟

铁马冰河

待到烟云消散

天下还是那一片天下

江山却不是原来的江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