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靜心的最好的方法是什麼?

英雄從不落淚386


我們都常說,強者調服其心。靜能生慧,靜水流深……但是如何才能做到靜心呢?

物慾橫流大數據時代,一切變化都太快了。人與人,人與物,人與時空的鏈接越來越快,甚至無縫銜接。所以這個時代,人們的物資生活變好了,節奏變快了,距離卻越來越遠了。壓力大了,心就浮躁,各種焦慮各種問題隨之而來,靜不下來。那我們還如何讓自己靜下心來顯得尤為重要。

首先,改變自己的周遭環境,適時給自己放個假。人是環境的產物,如果我們改不了周圍的人群,那就給自己尋找個舒適的環境,調解一下。車水馬龍,燈火輝煌的大都市無處安放恬靜的內心。可以工作之餘,給自己一段獨處的時間!我喜歡一個人去深山古寺,感受大自然那份原始的寧靜。看看山,賞賞花,聆聽溪水流淌,蟲鳥歌唱。感受從前世外桃源的慢生活。那時候,車馬很慢,路途很遠,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其次,我也會去練書法。剛開始覺得堅持不了,手痠胳膊疼,拿起筆就發抖!後來堅持久了,真的發現練字可以鍛鍊自己的注意力,讓自己內心平靜。當你心不靜時,你是寫不出來的,不要慌繼續堅持,慢慢慢慢我可以連續寫好幾個小時。字如其人,當時的字一定可以反應那刻的心情。後來受益後,我每有煩燥跡象,我就去書房練字!其實,可以根據自己愛好,比如畫畫,比如學樂器,我一直認為,藝術是可以心靈相交的。你的感受,也許別人理解不了,但是你可以用另外一種方式表達出來。說出來,一切都變好了。

最後,我也會選擇讀書。因為書裡面有我們不知道的世界,沒體會過的人生。讀書可以跟書裡那個多人對話,人之所以痛苦煩躁是因為找不到解決問題的答案。所以,去讀書吧,書中一定有你想要的東西……

多點充實,少點浮躁。浮華的時代,我們可以溫情的活著!


迦南子夏


因為情緒有很多層面,我以我的經歷來說,假設我今天面對的是工作上的事使我的情緒非常激動或非常傷心,造成我情緒低落,這時候我會給自己一些空間和時間,喝杯水上個洗手間,我會在這過程中不斷地藉由深呼吸來調整我的情緒。

那如果我的情緒還無法平復呢?

我會思考如果這件事是因為我自己的關係引起我的心情低落,我會將負面情緒抽掉,不要鑽牛角尖,如果是我的錯,我承認錯誤,我知道沒有人是完美的,每個人都有擅長與不擅長的地方,試著轉念。

那如果這件事不是我的錯,可能是有些人就是無法控制脾氣,會將脾氣發洩在同事或親人身上,這時候我會離開當下的環境,十分鐘以上,一方面讓對方冷靜下來,一方面調整我自己的情緒,到附近走走或者找人抒發,但往往人不喜歡別人跟他說太多負面情緒的話,久而久之同事或朋友也會疏遠自己,所以我儘量以自嘲開玩笑方式帶過。

而我也會找其他事情來轉換心情,把注意力先集中在這件事上,讓剛剛的負面情緒先不要影響我。

我也會在休息時間或下班時間看著喜歡的綜藝節目,讓自己跟著大笑。

而我曾經也因為寵物生病過世,一時無法接受,擔心我的情緒會影響工作,我請了兩天休假,這兩天我有大哭我有一個人去戶外散心,我為牠唸佛經,這些都讓我情緒得以平復。

我希望以上這些平復情緒的方法能幫助你,轉念,從接受到放下,只要一念之間。


Fayeyuki


去年夏天的時候,因為生活上的一些事吧,心理上有些壓抑,體格也急劇的下降。本來以為擁還有“青青的小尾巴”而慶幸的我,卻因為一步沒走好,提前進了老年[捂臉]不得已暫停了我的工作。這樣子身體得清閒,心理卻煩亂得很,想靜一靜卻很難,打坐,誦經,用中藥調理……能夠想到的法子都用過了,效果卻不理想,身體越來越弱,連走幾步路都心跳氣喘,頭暈眼花。簡直成了一個廢人[捂臉][捂臉]後來有好友鼓勵我堅持走路,每天幾公里不要鬆懈。最初的兩天最難受,三天後能夠跑步了。跑得氣喘吁吁,一身臭汗,煩惱減輕了許多,體能也得到恢復。一週後能夠堅持著工作了。所以我說最好的靜心方式是:運動,鍛鍊。


秋色將至


靜心的方式很多,見仁見智,這裡我也談談。

一是無慾。所謂無欲則剛。樹欲靜而風不止。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一個欲字道盡人生百態。人們不能靜下心來,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有慾望,熙熙攘攘皆為名利,功名利祿構成了社會的基本要素。有人為名氣,有人為地位,有人為財富,有人為利祿,也正是這些個追求,才使人們你爭我鬥、爾虞我詐,這些都是左右靜心、左右自我的一種種因素。佛家為何能夠青燈古佛、木魚打坐、潛心修煉,關鍵是他們看破了紅塵百態,無慾而為。

二是無窮。大行德廣,無窮天下。無窮構成了靜心的基礎,無窮既是一種生活態度,也是一種恬淡追求,更是一種極致認識。歲月無窮盡,認識無窮盡,事業無窮盡,學業無窮盡,如何在這無窮無盡的世間百態中,擇善者而從之,則不善者而改之,更是一種智慧、態度、素養和學識。無窮之事,只可用無窮之心,對學業、事業等的追求,適可而止,適度就好,唯如此,才能靜心作為。三是不爭。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楊絳先生的這句話道出了一位老人的睿智和從容,有時候不爭不屑不顧不怨反而能夠成就自己。如佛家所言,當你用力緊握一把沙時只能握住一點,如果放開手掌反而握得更多。其實,這也是种放手的智慧。人們往往越是追求名利,離名利則越遠,而對於那些平心靜氣者、不爭名逐利者、不屑一顧者,卻往往被上天眷戀。
所以說,思無慾、心無窮、業不爭,才能成就靜心、大氣和非凡人生。


山若棋


跑步


阿峰影院


順其自然的釋放


寶寶心理


熬著,做事。


生活百樂


靜心就是專心致志,心無旁騖,兩耳不聞窗外事,忘我。儒家說"中庸",道家說"無為",佛家說"開悟"。

靜心的最好方法就是打坐,佛家曰"坐禪"。坐姿分"單盤"和"雙盤",也可以"散盤"(就是隨便坐)。按照自己最舒服的方式坐好,插上耳機 ,單曲循環《一聲佛號一聲心》,意識宇宙空明,體驗大慈大悲 ,不知不覺的放下萬緣,心懷高遠。或《雲水禪心》,或《高山流水》,心隨音樂一起旅行 ,或翱翔在大海之上 ,或靜聽飛瀑流泉 ,或馳騁在蒼茫草原,或遊走在雪域高原……或觀想自己,將靈魂和肉體剝離,意識隨著自己的靈魂內視自己,觀想自己的眉、眼、口、鼻 ,一絲一發,一氣一息,這時你會發現,自己如玻璃般的透明。

真正入靜後,你會發現,時間是靜止的,世界原來在你心中!無慾品自高,不僅能拿的起,更要放的下。想要心靜,大腦先清空。好好修煉自己,做個萬事皆空的人。在靜心前,可先拉開筋骨,配合《蓮花生大師動功》來做,把身體內濁氣排出體外,而後開始雙盤打坐,聽的是《獅子吼》,耳目內通,感受體內變化,把氣沉入氣海,外界六意不動,如同置身宇宙之中。

每個人在情緒激動的時候智商會下降,最容易失去理智,做出一些後梅的事。只有讓靜下心來,以避免勢態擴大。具體方法如下:1,時刻提醒自己,別衝動別衝動,衝動是磨鬼,這時喝口水壓制一下情緒,靜下心來。2,迅速離開是非之地,到個僻靜的地方清靜之地,讓心靜下來。3,看一場電影,聽一首好歌曲,想法讓情緒控制下來,靜下心來。4,做飯或洗衣或收拾屋,找活幹,轉移注意力,讓自己靜下心來。總而言之,必須設法控制,控制,再控制,重要事說三遍,只要靜下心來想一想,那都不是事,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靜心是人尋求自我獨立空間、沉寂自己的最好方式,聽音樂、看書、吃東西、書法、繪畫、運動都是靜心的方法,要靜心首先要讓自己放鬆下來,在放鬆中尋找自我。消沉時,問問自己努力了嗎?什麼地方沒做好?該怎麼改變?反思自己,沉澱自己,完善自己。迷茫時,問問自己目標是什麼?定位自己,設定目標,實現目標。憂傷時,問問自己到底為何憂傷?生活中難道就沒有一件值得讓我高興的事嗎?愉悅自己,放鬆自己,優化自己。絕望時,問問自己為何絕望?失去的東西有多重要?要讓失去徹底擊垮自己嗎?激勵自己,調整心態,重新出發。

“心靜自然涼”,心靜與不靜,全在於自心,在於自我調節。“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詩句道出了靜心的最佳方法,有很深的人生哲理蘊涵在裡面。大詩人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歸隱田園,遠離世俗,雖身處鬧市,亦能超然物外,悠閒自得,怡然自樂。

靜心不是什麼都不想,而是不去胡思亂想。每當你心煩意躁、消極情緒上升時,思緒開小差,不讓大腦在負面的思維路線上越走越遠。在心靜不下來的情況下,要勸自己把思維用在真正有意義的事情上。告訴自己支配不了的東西就順其自然吧。通過不間斷地心理暗示使大腦集中起來,再去做想做的事情。在現實生活很多瑣事中,我們的情感體驗取決於我們的視角,想靜心就不能鑽牛角尖,不能把眼睛盯住不開心的地方不放,要把要解決的問題當作歌舞廳的轉燈,從不同的地去看問題。

積極思考可以促進心靜,心靜反過來幫助積極思考,二者相輔相成,所謂寧靜致遠就是這個道理。這個世界上只有三種事,自己的、別人的、老天的。大道致簡,我們要把眼睛只盯住自己的事,能做到的要千方百計地把它做好,其他的事情順其自然,對生活的想法一定要簡單。

凡是對面來的,都是命裡有的,憂慮並不能阻擋事情的發生。要學會在瑣事中管理自己的情緒,一點一點的修煉。把追求寧靜當著存在的價值。有了目標就有了方向,盯住北斗是為了走出沙漠,而不是為了摘取北斗。我在現實生活中,已經嚐到了理性的甜頭,未來的日子我還會走彎路,但我不會讓北斗離開我的視野,我會從迷途的沙漠中走出來。

靜心不是單純的打坐冥想,而是無論行走坐臥要自省,不因外物而擾,自己堅持本心,如果能做到持之以恆,慢生活,慢態度,最後都會歸於平淡的。


張翼遠


其實我覺得心要想靜下來,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生活經驗。

我是一個退休老人,我的點滴經驗首先是要擺脫功、名、利、祿的困擾,”靜以養心”;不管你的人生成功與否,一切都過去了,而最重要的是“向前看”,餘生要努力做到笑看人生,靜觀世界!

人的一生就像一列開往終點的火車,年輕時沒有時間欣賞沿途的風景,而即將到站的老年為什麼不好好享受這最後的美景呢?最美不過夕陽紅!


用戶7121711163400


看看天空,能讓人平靜下來。環境要靜下來,心也會靜下來。菩提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心靜自然涼,就是你心情不平靜的時候,要讓它靜下來,自己的心,知道怎麼平靜吧?一般來說,佛家和道家在靜心方面做得好。佛家有心經,道家講究道法自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