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烏克蘭銀行存款利率在13%以上,把人民幣兌換成外幣去哪裡存款或者理財?

深度瞭解下


你認為的利率高確實高,但你不要忘了,和人民幣相比,中間還存在匯率問題,前兩年有的國家貨幣匯率下降了百分之五六十,你能保證不貶值或者甘願承擔風險的前提下,那就另當別論了。


路邊社透露


想要在烏克蘭存款獲利,你得先把人民幣換成烏克蘭格里夫納,目前烏克蘭基輔好像有中國銀行還是建設銀行有一個兌換點,把人民幣兌換成格里夫納之後,你就可以存進烏克蘭的銀行。



烏克蘭存款利率高達13.78%,讓人羨慕不已。

目前烏克蘭的存款利率是相當高的,本幣活期存款年利率為7.83%,一個月定期存款為7.23,1-3個月年利率達11.01%,3-6個月定期存款為12.87%, 6個月到12個月年利率達13.78%,一年以上存款利率,這是13.11%。



看到這個存款利率,估計很多人都驚掉了下巴,這個利率比目前國內的存款利率要高很多,比如目前國內活期存款的利率只有0.35%左右,相當於烏克蘭的活期存款利率是我國活期存款利率的22倍,就算是國內最高的定期存款利率也只有5.5%左右,而烏克蘭最高的是13.78%,相當於國內最高存款利率的2.5倍。

更關鍵的是烏克蘭存款利率不僅利率高,而且期限短,流動性很高。

所以很多人就開始有想法了,能不能把人民幣兌換成烏克蘭格里夫納,然後把錢存到烏克蘭銀行當中獲取高額利息呢?

理論上是存在這種可能的,比如100萬存個半年時間,按照13.8%的利率計算,可以獲得13.8萬利息,就算半年時間匯率下跌5%,那你還有8.8%的利率可以賺錢,這個收益率還是很豐厚的。

但其中存在的風險也是很大的,只有經歷過烏克蘭顏色革命的才知道其中的道理。

把錢存進烏克蘭銀行雖然利率高,但風險也很高。

目前烏克蘭存款利率之所以很高,其實跟他國內的貨幣貶值有很大的關係,所以表面上看烏克蘭的存款利率很高,但實際上存在著很大的風險,有可能你獲得了13.8%的利率,但在其他因素的影響下,你也可能出現虧損的情況,這種風險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個就是匯率風險。

目前烏克蘭之所以存款利率很高,因為烏克蘭格里夫納貶值比較嚴重,而且匯率波動比較大,弄不好13.8%的存款利率都不夠匯率降低造成的損失。

之前有媒體曾經報道過,烏克蘭城市街頭銀行取款機兩旁會有巨大的電子幕牆,顯示著當地貨幣格里夫納與主要外幣的兌換匯率。

為什麼銀行要在機關局旁邊放著巨大的電子屏幕呢?當地人解釋說,因為匯率變動較大,所以要實時提醒顧客,可見這個匯率波動得有多大,所以風險是相當高的。

不過根據最近幾年克里夫納對美元的匯率波動趨勢來看,其實波動的幅度不是很大,所以給操作的空間還是比較大的。



第二個風險是稅費風險。

之前有中國人到烏克蘭去投資,就遇到過一個很大的麻煩,就是錢賺到了,但怎麼把錢轉回中國是一個很麻煩的事情,烏克蘭外匯管制很嚴格,如果企業要將利潤匯出就需要納稅,有時附加稅可高達30%-40%,這是針對企業的,但我估計個人把存款利息匯回國內,也應該要繳納相關的稅費,要是真那樣的話,13.8%的存款利率扣除40%之後,也就只剩下8.28%了。當然還有其他未知的費用也有可能被扣除。

第三個是政治風險。

大家都知道,目前烏克蘭的國內局勢相當動盪的,政局很不穩定,烏克蘭當前正處於一個選擇走什麼道路的一個關鍵時期,隨時都有可能發生政變,萬一哪天真的發生政變,再來一個顏色革命,那銀行都有可能出現倒閉的風險,要真是那樣的話,不要說收益,就連本金估計都拿不回來了。


貸款教授


全球各經濟體的貨幣不同,貨幣政策也不一樣,這就導致有的國家和地區利率高,有的利率卻很低。


前天看財經新聞,瑞士信貸將對200萬瑞士法郎以上的存款實施0.75%的負利率,對於持有量超過1000萬瑞士法郎的企業客戶,將執行0.85%的負利率。企業客戶從今年11月15日開始執行,個人客戶從2020年1月1日開始執行,這意味在瑞信的大額存款不但沒有利息,反而要交給銀行保管費。

烏克蘭的情況截然相反,現在烏克蘭3-6個月的存款利率為14.13%,6-12個月存款利率為14.69%,12個月以上存款利率為13.96%。由此可見,烏克蘭存款利率不但很高,而且中短期利率還高於長期利率,看著非常划算。

由此對比,很多人覺得,那是不是到烏克蘭存款獲得的收益更高呢?該不該把錢換成烏克蘭格里夫納?答案是否定的,你想一下,如果確實這樣的話,全世界的熱錢都會跑向烏克蘭,格里夫納早漲的沒譜了,而實際的情況是烏克蘭的外匯儲備只有214億美元,沒有多少人願意把錢放到烏克蘭。

如果打個通俗的比喻,每個國家的金融系統好比一個鹽水池子,每個池子裡的水含鹽量是不樣的,他們之間相對封閉,不是完全互通的,這樣就出現每個水池裡的水高度和濃度不一樣,因此喝起來效果也不同。如果要兌換,需要按含鹽量進行,這就好比貨幣的匯率。

儘管烏克蘭池子裡的水高度比較高,但是,這樣水的濃度就會降低,如果你不是在烏克蘭生活,兌換成其他國家的水就會發現,到烏克蘭跑了一圈,錢不但沒有增加,反而有可能減少了,這是不同國家之間貨幣匯率換算造成的。

即便你在烏克蘭生活,你會發現,烏克蘭的通貨膨脹也不會讓你手裡的錢快速升值,現在烏克蘭的年通貨膨脹率大約是9%左右,而且在2018年這個數值大約在16%,2015年最高達到60%,這樣的通貨膨脹率和波動幅度,再高的存款利率也無法保證資金升值。

所以,世界各個經濟體無論利率是高是低,都和自身的經濟狀況有關,利率高並不見得是好事,過高的利率往往意味著嚴重的泡沫;當然,負利率也不是好事情,說明該國經濟發展停滯;利率的頻繁波動也不是好現象,往往預示著該國經濟出現動盪;只有利率相對穩定,與經濟發展保持同步才是比較穩健的。


互金直通車


烏克蘭銀行存款利率高,就跑到烏克蘭去存錢,這個辦法的確不錯。但烏克蘭年息13%的利率還不算太高,而阿根廷開出的年利率是65%,比烏克蘭還要高。也就是說,你存1萬元進去,理論上說,就能拿回6500元人民幣。不過現實生活中,實際操作的人並不多,因為投資風險太大。那麼問題究竟出在哪兒了呢?

首先,利率再高,也經不起這些國家貨幣貶值之苦。從表面上看,烏克蘭或阿根廷的銀行開出利息高,我們完全可以把人民幣兌換成這些國家的貨幣,再把錢存過去,獲得更高的利益。但這裡面還有一個匯率風險。目前烏克蘭格里夫納貶值嚴重,而阿根廷比索一夜變廢紙的可能性都不能排除,即使這兩個國家銀行給出利率再高,也經不起持有這些國家貨幣貶值之苦。

再者,除了匯率波動風險之外,把錢存在這些國家的銀行裡,如何能將錢帶回國內也是問題,因為烏克蘭是要對外匯流出進行控制的,也就是說這些國家為了維持國內資金的穩定,防止境外資本的大規模撤離,對國內資金流出要實行高稅率的。一般企業或個人的利潤稅率就高達30%40%。這樣的話,即使在烏克蘭銀行賺到了的相對較高的利息也所剩不多了。

最後,政治風險。最近幾年,烏克蘭政府和俄羅斯的衝突持續增加,形勢極其嚴峻,一旦發生戰爭,你的資金很可能會灰飛煙滅。同時,烏克蘭本身政局不穩定,經歷過顏色革命,那天如果再次發生政變,說不定你手裡的烏克蘭的格里夫納就成了一堆廢紙。所以,一些高利率國家在政治上的變數太大,即使推出高利率,也使海外投資者望而卻步。

其實,不管烏克蘭也好,還是阿根廷也罷,如果沒有投資風險,他們根本也不需要開出這樣的“絕望式利率”,因為,這些國家一年的GDP都處於負增長,經濟體系也根本承受不了這麼樣高利率。而一旦到了境外投資者集中變現的時候,這些國家違約或延遲還債的概率是很大的。所以,歐美國家開出的利率雖然很低,但這些國家經濟穩定。而社會和經濟不穩定的國家利率雖然很高,投資者的風險也在驟然上升,弄得不好真有可能是血本無歸。


不執著財經


我們假設2018年1月1號存了10萬人民幣到烏克蘭銀行,算算1年後2019年1月1號,我們能拿到多少人民幣?

1、2018年1月1號10萬人民幣等於多少烏克蘭格里夫納?

按照2018年1月1號美元對人民幣匯率,美元對烏克蘭格里夫納匯率,10萬人民幣等於43.21萬烏克蘭格里夫納

2、43.21萬烏克蘭格里夫納在烏克蘭銀行存一年,利息本金多少?

利息+本金=49.16萬元,按照2019年1月1號的匯率折算成人民幣12.22萬,人民幣年化收益率為22.2%,比一年期的烏克蘭存款13.79%還要高,這是由於烏克蘭格里夫納對人民幣升值了。

我們在尋求外幣理財時,如果對方國家的存款利息高,還要分析對方國家的貨幣升值情況,相同情況下,我們把人民幣存入津巴布韋銀行一年,1年到期拿回的津巴布韋元折換成人民幣估計連一塊麵包都買不了,因為津巴布韋貨幣已經貶值比紙還便宜。


互金圈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目前烏克蘭格里夫納兌換人民幣比例為4,你拿著100萬人民幣兌換了400萬的格里夫納,放在銀行存款,一年後,你的財富變成了452萬格里夫納,可是這時候格里夫納兌換人民幣比例為5,兌換成人民幣90.2萬,結果一年後,你不僅沒賺到錢,還虧了10%。這就是匯率。

世界上不會有無緣無故的愛,也不會有無緣無故的恨,不會有無緣無故的高利率,也不會有無緣無故的低利率,如果你覺得烏克蘭未來的匯率會上升,那麼你完全可以這麼做,可是如果你對此不瞭解,只是覺得利率高就去存,這裡可得給你打個預防針。

至於如何操作,方法很多,不過對於烏克蘭這種小國家來說,可能涉及的金融機構不多,銀行是一個途徑,另外一個是基金,或者可以買賣外匯,建議諮詢專業的理財師。


以股易金


這是個非常有意思得話題,若不考慮其他因素,這真是天下最好的生意了。假設我從銀行貸款1000萬出來,利率6%,然後想辦法把錢轉到烏克蘭存銀行,利率13%,妥妥的收益率7%,一年70萬,oh my god!太哈皮了!

但是,這種美妙的事情需要極強得專業技術,普通人我們很難實現跨過利率套現,因為有以下幾個風險我們的知識不足以規避。

風險一:匯率的不確定。

匯率波動是最大的風險,如果烏克蘭與人民幣匯率一直穩定上升,那麼將是最理想得事。反過來那就悲劇了,賺的7%可能都不夠匯率貶值。

舉例,我從銀行貸款1000萬出來,利率6%,然後花了1%手續費把錢弄到烏克蘭存了一年,開開心心賺了13%-7%=6%,理想情況是再花1%手續費轉回國,最終賺5%即50萬。

但是,如果烏克蘭匯率貶值了10%,那麼就慘了,淨虧5%!

風險二:資金跨國出去、回來及個人所得稅問題。

小資金去做跨國存款業務顯然不划算,手續這麼複雜,至少也是假設的1000萬起才有實操性。那麼1000萬如何安全的出國,再如何安全的回國,這是一個很大的風險點。

此外,在獲得存款收益之後,烏克蘭是否會讓個人交稅也是個大問題,如果規避不了,交了三四成個稅,所剩也就不多了。

風險三:政治不穩定給市場帶來的風險。

烏克蘭是蘇聯解體後獨立出來的國家,近些年發展特別不好,經濟落後且與俄羅斯關係大多數情況下都不好,政治局勢緊張。這會給烏克蘭造成非常大的不穩定,也十分有可能影響到貨幣政策。

在這樣的背景下,為了一點點利息將錢轉過去,得不償失。

總體而言,表面上看這是一個生財之道,但仔細分析後發現,這條路行不通。若行得通,將錢轉到阿根廷65%將賺的更多!


大南山伯爵,NUS博士後,資深金融科技人士,用專業的知識、大白話的方式為您科普投資理財,讓天下沒有難懂的金融!歡迎關注、留言交流。


大南山伯爵


作為一個財經工作者,從理論上看是可以,只要把人民幣兌換成烏克蘭格里夫納,就可以存進烏克蘭銀行。但現實中有很多問題難以突破,而且還存在各種風險,弄不好可能不僅利息賺不到,反而有可能將存款本錢虧掉。

因為我們將人民幣兌換成烏克蘭格里夫納,他們那兒的利率是挺高,無論是活期利率還是定期利率都比國內的利率高出了很多倍,而且定期存款時間不長,資金流動性較強。但是我們要看到在國外存款存在的風險不少:一是匯率風險,目前烏克蘭貨幣貶值較為嚴重,如果匯率變動大,或許有如阿根廷的貨幣暴跌上千倍,那存入烏克蘭的錢還要賺錢嗎?二是還存在稅費風險,你在烏克蘭存的錢排除貨幣貶值因素之外,又怎麼能將錢帶來國內,因為按照烏克蘭的外匯控制規定,企業或個人匯回利潤納稅可高達30%-40%,這樣的話,在烏克蘭賺到的利息還能剩多少錢?三是存在較大的政治風險,烏克蘭這樣的國家政局很不穩定,經歷過顏色革命,使國家金融經濟不穩定加劇,而如果未來某一天再次發生政變,說不定原來的貨幣被廢棄成了一張廢紙,你的錢還是錢嗎?

因此,將人民幣換算成外匯存入其他國家,千萬不能只看該國存款利率高利,而更應該看該貨幣匯率是否穩定及該國政局是否安寧,在得到貶值穩定和政局穩定的答案後,再考慮將錢存入該國而賺錢。否則只會落得個雞飛蛋打的結局。


開偉觀察


烏克蘭利率雖高,但像以此發財卻不容易。

若你覺得這種方式能夠賺錢,那麼烏克蘭這13%的利率太低,我給你介紹一個發財的機會-去阿根廷。

10月16日,阿根廷央行再次上調指標利率(七天期LELIQ利率)至72.198%,把自己保持的全球最高利率又抬上了一個新的臺階,我記得今年5月份世界盃期間還在40%就已經夠驚人的了。

那麼去阿根廷存錢是不是能發大財?可那不一定。因為你要去存錢,就牽涉到要把人民幣按照匯率換成阿根廷比索,到期後再換成人民幣帶回來的問題。

未來一年的匯率我無法預測,但我們可以參照過去一年的情況,過去一年人民幣對阿根廷比索的匯率,從1:2.6升值到了1:5.6,簡單說升值了一倍,假設維持這個走勢,你現在拿100萬換成260萬阿根廷比索存到阿根廷銀行,一年後得到260*(1+72.198%)=447萬比索,但是想換回人民幣,對不起,按照5.6的匯率,只能換447/5.6=79.95萬人民幣,折騰了一圈還損失了20%。

怎麼樣,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其實如果你學習了經濟學,你就會知道,但凡是高利率,通常都伴隨著通貨膨脹,只要是通貨膨脹,匯率一定下跌,其他國家又不是傻子,你加印鈔票,到我們國家消費還按原來的匯率給你,你加印一億倍豈不是能把全世界都買下來了?

經濟規律看似複雜,但道理都很簡單,你永遠不是唯一的聰明人,賺錢真這麼簡單,全世界投機者早就去了,索羅斯瞭解一下?


鑫財經


將手中的人民幣兌換外幣去高利息國家存款聽起來很不錯,但操作起來是不是靠譜呢?

1.高利率怎麼來的

銀行利率作為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在經濟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2008年金融危機後,全球央行施行量化寬鬆政策,銀行較低利率,隨著近幾年來各國逐漸從金融危機中走出,各國央行也開始慢慢退出QE,緩慢加息。以美聯儲為例,從前年開始美聯儲已經連續9次加息至2.25%-2.5%水平,防止經濟過熱。

除了這個原因外,央行還會為了調控匯率而調整利率水平。當一個國家利率升高的時候,這個國家的貨幣就更值錢,會有很多熱錢湧入市場,導致貨幣升值。因此當一個國家貨幣貶值時,這國央行往往會通過提高利率的方式控制資金外流,防止匯率暴跌。以阿根廷為例,去年6月,由於阿根廷比索暴跌兌美元暴跌,迫使阿根廷央行將基準利率提高到了65%。

2. 換成外幣存入銀行的風險

正如上文所說,如果是防止貨幣貶值而提高利率,那麼利率水平往往高得離譜,而為了調控經濟而提高的利率,往往在比較正常的水平。

當前利率水平較高的國家有委內瑞拉(22.4%),阿根廷(65%),烏克蘭(18%),這些國家都有個共性,要麼經濟極不穩定,要麼經歷過貨幣暴跌。阿根廷從2018年5月3日開始,貨幣暴跌8.5%,5月18日,阿根廷央行迅速將利率上調,到了8月30日,阿根廷央行七天期LELIQ(比索短期票據,只提供給金融機構)上調1500個基點,由45%升至60% ,但阿根廷比索兌美元還是暴跌了10%。

如果在8月10日將人民幣兌換成阿根廷比索的話,18日人民幣兌阿根廷比索的匯率為1:4.27,那麼一萬人民幣兌換後為42700比索,存入銀行的利率為年利率為32.579%,存入一年後連本帶利為56611比索,現在還不知道2019年8月人民幣兌比索的匯率,當前的匯率為1:6.13,即摺合成人民幣一年後連本帶息為9239.23元,還虧了700元。

除此之外,經濟不穩定也會產生不良後果。從2002年起,冰島銀行金融業高歌猛進,玩起了從低利率國家借入資金然後將錢投入高回報率的債市,賺取鉅額利息的把戲。為了吸引更多資金湧入,冰島銀行的利率一度高達15.5%,不少冰島人為了套取更多的錢,從施行低利率的日本銀行借入日元,再兌換成升值了的冰島克朗存入冰島銀行。

到了2009年,冰島銀行的高槓杆終於維持不下去了,三大銀行破產,欠下了上千億美元的外債,將錢存入冰島銀行的英國、荷蘭、德國等國紛紛向冰島政府討債,由於數額巨大,冰島還舉行全民公投,最終以93.2%的壓倒性勝利反對償還欠款。

如果在當時選擇將人民幣兌換成冰島克朗存入冰島銀行,估計連本金都要不回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