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維護全球供應鏈穩定 成都陸空並進推動開放

本報記者 黨鵬 成都報道

2月28日凌晨,已經恢復了繁忙的成都雙流機場,一架裝載著32名乘客和近18噸貨物的國航CA431,從這裡啟航飛往法蘭克福。因為疫情影響,該條航線上的空客A330寬體客機已暫停近一個月。緊接著,當天凌晨2點20分,成都至埃及開羅航線恢復飛行,至此,成都的國際及地區航線已恢復至26條。

同時繁忙的還有位於成都青白江區的國際鐵路港。“2月26日晚上又有一批滿載聯想、戴爾等電子產品的41個貨櫃,搭乘中歐班列(成都)的列車,從成都國際鐵路港發出。”成都國際鐵路港管理委員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在疫情期間,中歐班列(成都)每天都保持常態化的運行。

記者注意到,成都的復產復工與疫情防控正在有序推進。深化對外開放和國際合作,加強同經貿夥伴的溝通協調,優先保障在全球供應鏈中有重要影響的龍頭企業和關鍵環節恢復生產供應,維護全球供應鏈穩定,支持重點出口企業儘快復工復產。按照中央的要求,成都市已然做好了行動部署。

建設國際門戶樞紐城市,搭建和維護全球供應鏈正是成都的城市戰略。成都市口岸與物流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以“通道經濟”帶動“口岸經濟”和“樞紐經濟”發展,推動成都搶先建成歐洲與東盟間中轉貿易和離岸貿易的中樞。成都的目標就是全力打造“採購供應鏈樞紐中心”“製造供應鏈樞紐中心”“分銷供應鏈樞紐中心”和“供應鏈物流樞紐中心”,推動成都融入全球供應鏈體系。


維護全球供應鏈穩定 成都陸空並進推動開放


陸空並進推動對外開放

“以前我們都走海運,現在聯想集團有三分之一的貨品都通過中歐班列(成都)發向歐洲。”聯想集團國際物流中歐班列相關負責人介紹,在疫情期間,國際物流運輸部分受阻,特別是航空運輸,但中歐班列(成都)都能保持常態化的運行,這大大增加了企業對中歐班列(成都)的信心。

面對疫情,成都國際鐵路港快速建立響應機制,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保班列平穩運行,與鐵路、海關等部門同頻共振,確保了貨物能夠按期順利的發運。

為進一步促進中歐班列發展,海關總署近日出臺十條措施,從減少報關次數降低報關成本、加強樞紐站點建設、促進多式聯運業務發展等方面,進一步促進沿線各國經貿往來。

今年以來,中歐班列(成都)境外訂單不降反增,截至2月26日,班列開行量超240列,較去年同期增長近80.6%,運送貨物超16萬噸,貨物涵蓋電子產品、汽車、服裝、木材等。

不僅如此,中歐班列的朋友圈還在不斷擴大中。“目前,已聯接境外26個城市和國內15個城市。”成都國際鐵路港相關負責人介紹。

與此同時,成都的空中線路也有序恢復。成都市口岸物流辦介紹,根據成都對外開放需求等進行綜合考慮,繼2月7日率先恢復成都至新加坡航線後,再次選定了至日本東京、德國法蘭克福、埃及開羅作為首批覆航航線。目前,該辦正會同相關部門積極推進更多國際航線恢復運行,到2月底成都的國際及地區航線將恢復至26條。此外,國內的多條航線也陸續復飛。

國航相關負責人介紹,28日復航的法蘭克福是歐洲最重要的航空樞紐之一,通過空鐵、空陸幾乎可以輻射全歐洲的版圖。“國航西南分公司CA431航班的復航,意味著因疫情暫時中斷的空中絲綢之路再次開始響起了熟悉的‘駝鈴聲’,美麗的成都重新向世界打開了大門。”

復產復工維護全球供應鏈

“我們2月4日復工,24小時運行,為全球供應太陽能電池片。”位於成都雙流的通威太陽能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在疫情發生後,通威太陽能為了保證全球產品的供應需求,目前成都基地51條生產線開足馬力,滿負荷生產,日產電池片650萬片。

通威太陽能雙流基地現有10GW電池片產能,是全球單體規模最大的晶硅太陽能電池生產基地。“我們通過直銷加代理的方式,目前產品出口韓國、印度、土耳其、德國、巴西、澳大利亞等多個國家。”該負責人介紹。

不僅如此,近日通威還宣佈將在成都金堂縣計劃總投資200億元、用地2500畝,3-5年內建設“30GW電池片+30GW組件”。通威提出,將借力成都國際鐵路港物流優勢,拓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新興市場,計劃用5年時間搶佔全球近35%市場份額,打造成都千億級光伏產業生態圈。

在全球供應鏈中,通威太陽能正是成都光伏產業參與全球競爭的重要構成。

此外,作為成都市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核心區和引領區,成都高新西區擁有規上電子信息企業120餘家,包括英特爾、德州儀器、中光電、華為等龍頭企業,形成了完善的現代電子信息產業體系。2月26日,目前全區規上工業企業已全部安全有序復工,涉及12.7萬人。

“一直以來,成都作為中國西部最重要的航空樞紐之一,在中歐的貿易和物流通道上,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上述國航負責人表示,蘋果、戴爾、英特爾為代表的外資看好這片熱土,紛紛在成都投資建廠開通產線,“成都造”的PAD、筆記本、芯片等高科技電子產品通過直達國際客貨運航線可以在24小時內輻射全球。

自從疫情阻擊戰打響以來,成都市口岸物流辦圍繞全市重點產業的國際供應鏈需求,以及重要物資的搶運要求,全力確保主要國際航空通道的穩定和醫療採購物資運輸的順暢。與英特爾、蘋果、戴爾等重點企業對接溝通,掌握企業訴求,實時跟蹤企業生產進度和進出貨安排,同時與航空公司主動銜接,根據航班安排為企業制訂應急解決方案,全力保障航空運輸服務。

針對英特爾貨源地廣、貨物批次多、批次貨量少的特點,成都市口岸物流辦與國航西南分公司及時協調,為英特爾提供了成都至新加坡的以客代貨運輸方案。從2月7日起,國航的成都至新加坡航線恢復飛行,每天往返一班,採用空客A330寬體客機執飛。

“這是疫情影響以來成都恢復的第一條國際航線。其腹艙運力每班達15-20噸,有效保障了成都市重點企業的國際運輸需求,實現企業正常生產經營,也維護了芯片行業全球供應鏈的穩定。”成都市口岸物流辦負責人表示。


維護全球供應鏈穩定 成都陸空並進推動開放


打造全球穩固供應鏈

近日,成都國際鐵路港綜保區也正式復工建設,預計今年9月將實現封關。未來,圍繞“保稅+展示”“保稅+貿易”“保稅+製造”“保稅+供應鏈”等拓展“保稅+”業務,成都國際鐵路港將作進一步的探索和創新。

據成都國際鐵路港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相關企業逐漸將目光轉移到鐵路運輸,將為帶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增長開闢新路徑。

記者注意到,早在2017年8月,成都獲批國家首批供應鏈體系建設試點城市。為此,成都市先後兩批次確定了試點項目30個。隨後在2018年3月20日,成都市口岸與物流辦會同相關部門共同發佈《成都市關於推進現代供應鏈創新應用的實施方案》。該方案旨在幫助成都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供應鏈樞紐城市,大幅提升成都資源要素配置能級水平和深度參與全球經濟競爭實力。

“成都已經構建出覆蓋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快速配送通道網絡。”成都市口岸與物流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2019年底該市的國際(地區)航線數量已達126條,2019年旅客吞吐量突破5500萬人次。目前,成都第二機場天府國際機場已經全面復工,計劃明年正式投入運營。

此外,經過六年多運營,中歐班列(成都)累計開行超過4600列、年複合增長率達120%,約佔中國開行總量1/4,成為中國運行最穩定、運行時間最短、發班頻率最高的中歐班列,累計帶動217億美元進出口貿易。

“目前,我們已經吸引了聯想、戴爾、TCL等萬餘家企業利用通道開展業務,因此這是利用樞紐口岸及國際貨運通道優勢,承接產業轉移的需要。”成都國際鐵路港相關負責人表示。

就此,專業從事冷凍食品保稅加工和進出口企業上海佩南頓國際物流總經理屠銀輝介紹,“鐵路港綜保區的設立將會使我們的業務範圍大大拓寬。在綜保區的支持下我們可以開展9610和1210兩種模式發展跨境電商。佩南頓冷鏈業務主要面向食品和醫藥,我們將在綜保區建立自己的現代化冷庫,全面輻射西南市場”。

“在經濟全球化和社會分工專業化的今天,供應鏈的整合能力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一個城市、一個產業、一個企業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標誌。”成都口岸與物流辦負責人表示,成都將力爭搶佔全球化供應鏈領先城市一席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