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天子守國門,君子死社稷”,漫談大明王朝晚期的落幕

引言

一位中年人在萬念俱灰之際登上當時名為萬歲山的山頭,束上象徵皇權的龍黃色綢緞,雙手持綢緞轉眼南望,由近而遠,他看到了兢兢戰戰的太監,看見四處奔逃的宮女侍衛,看見城外燃起煙火,更看見綿延萬里的大明江山。念及往事,糊里糊塗的他被擁為帝,面對如火如荼的境內農民起義與虎視眈眈的邊關滿族騎軍,他又糊里糊塗的下達了一項又一項帝令,以致李自成兵臨城下、滿騎踏破東遼邊關,最終又登上這因混亂早已糊里糊塗的萬歲山。

群臣的一遍又一遍萬歲,沒有讓他擁有萬歲的長生,自己治理下的大明江山更是轟然倒塌。他不再回想,他可以昏聵,可以無能,但是他的脊樑是正直的,他不願做那乞降皇帝,也無意做那南逃如喪家犬之主,他伸出了頭顱,幾分鐘後便已氣絕身亡。公元1644年四月二十五日即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崇禎皇帝朱由檢自縊於萬歲山,明朝亡。

談及這位明朝最後的皇帝,後世褒貶不一,有人稱其“或為興世之帝,卻生不逢時”,有人則稱其“實乃昏聵亡國之主”,仁者見仁,每個人對於崇禎的看法都有各自的原因,因此筆者無權也沒有資格給這位明亡皇帝蓋棺定論。但是這並不阻礙我們可以拋開一切有色眼光去公平且客觀的審視崇禎皇帝在位時的歷史,而本文所將講述的便是崇禎十七年即明帝國餘暉下,曾發生在朝堂之上的真實歷史。

“天子守國門,君子死社稷”,漫談大明王朝晚期的落幕

明朝最後一位皇帝朱由檢

一、集兵拒敵,李建泰代帝領兵

崇禎十七年大年初一,在佔據河南、湖廣及關中等大部分地區後,農民起義大軍中脫穎而出的“闖王”李自成正式稱帝,國號為“大順”,定都西安。面對李自成的這一挑釁,奄奄一息的大明王朝只能吞下苦果。佔據戰場主動權的李自成並不安於“分江而治”,他所要圖謀的是整個明朝江山,因此稱帝當年李自成便向天下發布《誓師檄文》,檄文有言如下:

“在昔胡元乘隙,竊取山河,憑陵我諸夏,擾亂我中華。有明太祖,起自布衣,振翮一呼,天下響應。十有五載,底定燕京。拯黎元於水火,救生靈於塗炭。歷年三百,傳世十六。不圖朝綱曰替,苛政橫行,宦官切柄,民不聊生。馴至清人虎視,遼瀋淪亡。痛我中華,再陷於蠻夷,援舉義旗,重整乎乾坤。不轂以渺渺之身,起自銀州,兵威所至,壺漿竟迎。茲者三秦底定,建國關中,興師東渡,直搗燕京。指日戈回牧野,馬放華陽。長安平定,與萬民同登衽席。豈不休哉?......”

“天子守國門,君子死社稷”,漫談大明王朝晚期的落幕

《誓師檄文》部分內容

從中我們不難看出,李自成為進行後續的東征與北進北伐,並未採用自己真實的反明起義軍身份,而是“援舉義旗”,要救明皇室於蠻夷鐵騎下。誠然,李自成的這番話在局外人看來無疑是自欺欺人,但是在當時深陷局中的百姓與各地方明朝官兵來說,李自成的說法有著不小的可信度,因此不少百姓踴躍參軍加入李自成陣營,許多明朝州府甚至望風而降。在此背景下,李自成率軍勢如破竹,並在短短的三個月時間內將戰火引至明朝京師的重要防守門戶太原。

時刻關注起義軍動向的崇禎皇帝得知這一消息後心急如焚,並立即集召群臣進行議事以尋求有效的拒敵方法。皇帝尚且坐不安穩,朝中的大臣早已是熱鍋上的螞蟻,主戰、南遷派更是吵鬧的不亦樂乎。經過數日的緊急商議後,崇禎最終選擇主戰方大臣的意見,決定派遣李建泰為領兵大臣,命其星夜兼程前往太原。《明史》如此記載道:

“建泰退,即請復故御史衛楨固官;授進士凌駉職方主事,並監軍;參將郭中傑為副總兵,領中軍事;薦進士石釭聯絡延、寧、甘、固義士,討賊立功。帝俱從之。加建泰兵部尚書,賜尚方劍,便宜從事”

“天子守國門,君子死社稷”,漫談大明王朝晚期的落幕

《明史》史料內容

對於崇禎為何最終敲定李建泰為領兵大臣,筆者仔細分析後做出如下結論:

第一,李建泰祖籍山西,未在官場發跡前曾長期于山西省內生活,因此李建泰對於山西的地理環境與官兵分佈十分熟悉。命令此人任當領兵大臣,可馬虎的認為明朝官兵佔了

“地利”

第二,山西本土士族看不起李自成的寒族起兵身份,他們不願放棄現有的利益來支持一個前途存有變數的李自成。同時鑑於山西士族存有排斥心理,崇禎所派遣的土生土長於山西的李建泰容易和山西本土的士族百姓打成一團,這佔了“人和”

第三,崇禎皇帝與明朝大部分臣子並不認為明朝江山會就此滅亡,他們將明朝的氣運是否延續寄託於上天,他們主觀且僥倖的認為自己佔了“天時”。殊不知在歷史大勢與大失民心面前,佔據這樣“天時地利人和”的大明王朝已經不堪一擊。

對於此次雙方的戰事史書中並未詳細長篇記述,然而《明史·李建泰傳》中有文如下:

“建泰以宰輔督師,兵食並絀,所攜止五百人。甫出都,聞曲沃已破,家貲盡沒,驚怛而病。日行三十里,士卒多道亡。至定興,城門閉不納。留三日,攻破之,笞其長吏。抵保定,賊鋒已逼,不敢前,入屯城中。已而城陷,知府何復、鄉官張羅彥等並死之。建泰自刎不殊,為賊將劉方亮所執,送賊所。”

堂堂領兵大臣在朝廷危難之際,竟因“家貲盡沒”“驚怛而病”,而後更是“自刎不殊”,領兵大臣尚且如此,山西一方的明將明兵如何抵擋得了勢如破竹的李自成。此戰之後,明朝軍隊再無要地用來阻擋起義軍的北進步伐,京畿地區已完全暴露在起義軍面前。

“天子守國門,君子死社稷”,漫談大明王朝晚期的落幕

李自成影視劇形象

二、南遷之議,李邦華上疏胎死腹中

驚聞前方戰敗噩耗後,朝中主戰派個個垂頭鎩羽,一時間朝中人人主張南遷。事實上,早已有人向崇禎皇帝傳達南遷的建議,《明史·后妃轉》有文如下:

“後性嚴慎,嘗以寇急,微言曰:“吾南中尚有一家居”。帝問之,遂不語,蓋意在南遷也”。

除了皇后外,朝中不乏對戰局持悲觀態度以致早早考慮南遷的臣子,但是鑑於早期朝中中流砥柱的臣子多為主戰派,因此這一建議被擱置下來。然後《豫變紀略》有言:“一呼百萬,而其勢燎原不可撲”,山西戰事的落敗已將崇禎逼上絕境,左都御史李邦華迅速上疏,疏中為崇禎提出三條建議供其選擇。

第一,崇禎以大明皇帝身份南巡至南京,並重新建立防守佈局;

第二,崇禎皇帝繼續鎮守京師,太子離開京師,同樣南行至南京並部署兵力與崇禎南北呼應抵擋李自成部;

第三,若介意崇禎與太子的身份過於顯眼,可派遣永王與定王南下直隸,集結軍隊已解京師之圍。

“天子守國門,君子死社稷”,漫談大明王朝晚期的落幕

崇禎皇帝鎮守京師相關的戰爭

在筆者看來,這三條建議中最佳者當屬太子南行。為何選擇這一建議呢?我們可以試加分析。首先,可以將成功南遷建都的北宋、南宋作為參考對象,此時的明朝局勢與北宋滅亡時的局勢有著很大的不同。

第一,明朝所面臨的是內部起義軍問題,農民起義之所以起義原因在於政府所作所為大失民心且剝削壓迫過重,以致百姓不得已扛起反旗。北宋面臨的則是金國的入侵,縱使開封被迫,兩帝被虜,宋朝仍舊擁有民心,因此康王趙構得以於南遷建都。試想如果崇禎皇帝親自南逃至南京,南京周邊早已存在大批起義民兵,儘管這些民兵旗號混雜,很多並不歸屬於李自成,但是他們的矛頭對準的卻都是崇禎帝,南逃至此尚未立穩腳跟的崇禎帝可能立即暴屍荒野。而對於太子,百姓的怨氣自然不會過重,如若太子做出些皇家必將改過的表態,或可迎來不少百姓的支持。

第二,李自成軍隊進攻路線是自南向北,這意味著京師至南京途中的許多省份已被李自成佔領或者勢力滲透,崇禎打著大明皇帝的招牌路過如何不惹來是非,縱使崇禎喬裝打扮化身貧民百姓,但是兵荒馬亂的時局下,等到崇禎趕至南京,屆時恐怕早已是另一番天地。若崇禎繼續坐鎮京師,各地起義軍自然會將目光放於京師,太子出京自然會相對安全。

《烈皇小識》有言:“擇大臣奉太子南行,臣等輔皇上固守”

事實上,崇禎皇帝確實準備實行第二條建議,然而大臣光時亨卻上疏崇禎:“奉太子往江南,諸臣意欲何為?將欲為唐肅宗靈武事乎?”崇禎被此言深深打動了,各朝各代少有皇帝願意未死卻早早讓位於繼承人的,崇禎便是如此,因此太子出京的準備工作由此戛然而止。

“天子守國門,君子死社稷”,漫談大明王朝晚期的落幕

崇禎皇帝死亡之際

總結

筆者在此將皇權統治比喻為“道術”,“道”指道義,“術”指權術。縱觀崇禎統治生涯,崇禎在“道術”上有著很大的欠缺,既不能以“道”服人,從未受過皇儲教育的他也無“術”可言。上文所講述的其任用一介書生李建泰為領兵大臣與放棄命令太子南行以致整個皇室束手就擒的事情僅是他失敗統治生涯的一個縮影。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他是一位心懷天下的皇帝,一位試圖勵精圖治以挽救大明江山的皇帝,他心急火燎的將改革的觸角拓展至許多領域,但是最終仍未擺脫亡國皇帝命運。

《明史》有言如下:“陛下求治之心,操之太急。醞釀而為功利,功利不已,轉為刑名;刑名不已,流為猜忌;猜忌不已,積為壅蔽”。

當塵埃落定,大明江山已絕無起死回生可能,他並未選擇苟活做那乞降皇帝,他要“朕志決矣,朕不能守社稷,朕能死社稷”《明史》。天子守國門,君子死社稷,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崇禎帝親自手寫最後一道詔書後慨然登上萬歲山,自縊殉國。這最後一道詔書,筆者將其內容陳列如下,供讀者細細品味其中甘苦。

“朕自登極十七年,逆賊直逼京師,雖朕薄德匪躬,上幹天怒,致逆賊直逼京師,然皆諸臣之誤朕也,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參考文獻:《誓師檄文》、《明史》、《明史·李建泰傳》、《明史·后妃轉》、《豫變紀略》、《烈皇小識》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