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高三老師直播上課數次落淚:眼睜睜看著孩子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


因為疫情的影響,高三和初三的學生只能在家直播上課。

近日,河南周口淮陽中學的一位高三班主任在給學生直播上班會時,數次流淚:

擔心疫情對學生高考的影響,感動於同學們的勤奮,也為部分學生的不認真難過。


老師的真情流露感動了很多家長和學生,都覺得老師真把學生當自己孩子一樣才會這樣。


也有很多網友表示:又不是你一個班這樣,大家都同一處境。

還有一些網友一針見血地指出:受影響最大的應該是那些靠補課的學生、平時缺乏自覺性的學生。

甚至有人說在國難中成長學做人,未必不是更好的教育形式。

高三老師直播上課數次落淚:眼睜睜看著孩子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


這場疫情對全國人民都是一場考驗。

對學生而言,這場考驗的價值更大。

我相信,在這種情況下都能堅持學習,考出好成績的孩子,他一定是真正的佼佼者。

災難用一種殘酷卻又更公平的方式選拔出真正品學兼優的學生。


01

什麼樣的孩子能經受住這場考驗?


一直流行著一句話:“學霸不可怕,就怕學霸過寒(暑)假”。寒暑假也被稱為“彎道超車”的最佳時刻。

因為平時大家學習的時間都差不多,上課下課,回家做作業、複習,拉不開多大距離。


但是一到這種長假,完全是由自己安排作息時間,就考驗個人的自律性和勤奮程度了。

不說別的,就拿早上起床來說,就能分成高下。再加上你分配在學習和上網玩遊戲看電視等等的時間,短短一個假期,你就可以跟別人拉出很大段距離。

到開學的時候,自律的孩子可以迅速進入學習狀態,而一個假期過得很頹廢的孩子連早上起床都要經歷很長的一段時間來“倒時差”。

最近抖音上一些家長把自己孩子在家學習的圖片發出來,也是因為心疼。


一個家長拍了自己孩子在屋頂上用紙板搭一個簡易棚,因為怕家人影響自己學習,在這麼冷的天氣獨自在外面讀書。

高三老師直播上課數次落淚:眼睜睜看著孩子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


每一個在這種特殊情況下,還能加倍努力學習的孩子的確是讓人心疼的,但更多的是欣慰。

因為這樣的孩子將來無論遇到什麼情況,遭遇什麼環境,你讓他出國留學也好,一個人去別的城市打拼也好,都會讓父母很放心。


這兩天在抖音上又刷到這樣一個視頻:一個孩子的媽媽去參加抗擊疫情的工作,爸爸在外地上班,留他一人在家。


為了讓他方便跟父母聯繫,以及上網課,就給了一部手機。結果,幾天後發現,孩子給主播打賞,把家裡十多萬積蓄花光了,還找爸爸要錢呢。


這樣種不自律的孩子讓家長真是操碎了心。


不僅操碎了心,還有送了命的。


馬上又看見一條更可怕的新聞爆出來:

一個13歲的男孩殺死了自己的母親。因為瑣事。

媽媽跟孩子之間不都是瑣事嗎?我大膽猜想了一下,多半是讓孩子學習,不要玩遊戲,把手機沒收了等等之類的。

也許是因為讓孩子在家散漫了一個寒假,現在突然要開始上網課了,要交作業要打卡什麼的,孩子不配合,媽媽動怒,孩子動手……


這種不自律的孩子讓人不只是難過,而是頭皮發麻,不是要錢就要命啊!


02

培養一個自律的孩子有多重要?


前不久,武漢方艙醫院裡的一個“清流哥”火了,只見他跟其他病人最大的不同是,他正碰著一本厚厚的書安靜地看著。


其實,他和父母都被確診為新冠病人,如果換作別人,面對這樣的境遇怕早就崩潰,至少不可能在這樣一種環境中還能安心讀書。


而這樣的年輕人不是一般人,是一個留學海外的學生,看書學習已經成為他的習慣,無論在怎樣的環境,他都能做到。這只是他優秀的一個瞬間而已。


自律的人能泰然面對困境,從容面對各種不幸。


著名的哈佛學長李柘遠在疫情期間,就曬出了這樣一段話:


因為疫情,我在家宅了超過十天,也是很充實有收穫的一段日子。在一週多的時間裡,我看完了五本好書,寫了超過兩萬字的文章。和哈佛大學的導師遠程做課題研究。每天居家運動一小時,還做了十次飯,提高了廚藝。

我想說,別人覺得無所事事的時候,正是我們抓緊時間提升自我的好機會。接下來的日子好好珍惜,為自己加油鼓鼓勁,你一定可以的!


但是,在他下面就有人留言:十天五本書,2萬字文章,還有交流、運動、做飯!吹牛不打草稿。

高三老師直播上課數次落淚:眼睜睜看著孩子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


自律的人能做很多別人望塵莫及的事情,所以他們也能收穫別人夠不到的成功。


03

怎麼培養自律的孩子


首先教孩子學會守規矩。


華人船王趙錫成有6個子女,全部畢業於常春藤,其實4個畢業於哈佛。每個人的事業都很成功。而孩子們的優秀,離不開趙錫成從小給他們離的規矩。


趙家規矩很嚴,父母還沒有動筷前,小孩是不準先吃的;自己做家務,不讓別人伺候;女孩子在外面消費後,要拿收據回家報賬;家裡擺宴席時,所有孩子都要出來接待,為大家斟酒、上菜等等。


正是這些規矩,成就了趙氏子女優異的成績和自律的品質。而但凡出現敗家的富二代,都是父母從小不教孩子規矩,讓孩子離開父母的庇護後,就完全不知道控制自己的言行舉止。


在生活中讓孩子處處守規矩,讓自律成為骨子裡的一直行為,而不是等到孩子上學了,需要守規矩了才來慢慢學習約束自己的行為舉止。


上文中那兩個孩子,父母要是從小教好了規矩,是不會幹出這麼離譜的事情來的。


其次,就是一定不能讓孩子養成睡懶覺的習慣。


如果覺得第一條現在一時間來不及培養,那我們可以從要求孩子早起開始。


早起的好處無數的成功人士都證明過了。只要能早起的人,他就一定是自律的人。所以,也有人說要成功先從每天早起開始。


就像《羊皮卷》裡說的:自古以來,要飯的就沒有要早飯的。因為他要是能早起,就不會要飯了。


與其熬夜,搞得筋疲力盡,不如把晚上的時間挪到早上來。


不說一定要起得跟上學時那麼早,每天8點前起床也完全可以。只要能堅持早起,就一般不擔心會晚上不睡了。


第三,學會制定計劃,安排任務。


有句話叫:你怎麼過一天就怎麼過一生。但凡能把一天規劃好的人,他的一生也不會渾渾噩噩。

相信經過這次疫情,很多人再也不羨慕自由職業者。


自由職業者,雖然上班的時間自由,工作地點自由,但是絕不是想幹就幹,不想幹就不幹,他們一定是把自己的每天每週每月每年的計劃都安排好,到時間就會讓自己進入工作狀態。


越是在家工作的人,時間觀念也重。因為沒有人監督你、提醒你,完全要靠自己管理自己。

一旦你管不住自己,你的時間就會完全被浪費,你就一事無成,收入為零。


《晨間日記的秘密》一書裡教我們的一個方法是寫“晨間日記”。

就是早上起來後,先花一點時間反思昨天的學習情況,再安排當天的任務,並按輕重緩急排序,越重要的事情越先做。

高三老師直播上課數次落淚:眼睜睜看著孩子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


第四,按時上網課,學習要有儀式感。

不要認為網課可以回看,就讓孩子不及時觀看。


有人研究出一個現象,同樣的課程,聽直播課的人比聽錄播課的學習效果更好。

因為直播是固定好時間的,到時候就上課,根本不能想上就上;而聽錄播的課的人,不僅半天起不起聽課的心,就是聽也是一會兒離開,一會兒暫停。完全不能認認真真聽完。


就跟我春節期間看《囧媽》一樣,斷斷續續看了幾次,到現在都沒看完,因為看著看著就沒有什麼慾望了。

要是在電影院,兩小時裡只能認真專注在電影上,省時又高效,印象還深刻。


最後一條是,要想培養自律的孩子,你首先得做自律的父母。

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孩子什麼樣,家長基本也什麼樣。所以,現在也是到了最考驗家長的時候。孩子父母老師一起加油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