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清朝的铁帽子王有多铁呢?

宋安之


清朝的铁帽子王,在历史上那可是一个超特殊的存在。因为,它就像我们以前所说的“铁饭碗”一样,可以爷爷传给爸爸,爸爸传给儿子,职位收入还丝毫不打折扣,简直比“铁饭碗”还“铁饭碗”。可是,铁帽子王并不是特指的一个爵位,而是专指的那些可以无限往下承袭爵位,且不会被降爵的王爷们。那除了可以“接班”这点,铁帽子王到底还有多铁呢?

一、世袭罔替,只要还有后人在,爵位就在,且永不降爵

铁帽子王,在清朝历史上只出现过12个。前八个都是大清的开国功臣,是努尔哈赤亲封的王爷。

只不过,当时虽有“铁帽子王”之实,但却没有“铁帽子王”的虚名。“铁帽子王”的制度正式得以颁布,是在乾隆时期。制度规定,列属于铁帽子王行列的亲王和郡王,爵位可以世袭罔替,只要有后人在,爵位就可以无限地传下去,并且永不降爵。

也就是说,只要祖上有一个铁帽子王,这个家族就永远有一个铁帽子王的爵位,就像是为全族后人都买了“养老保险”一样。因为,就算是正处爵位上的王爷突然去世了,本人又后继无人,他的子侄旁孙仍有资格继承爵位,不至于全族无望。比如第一代庄亲王硕塞,在他家绝后后,雍正皇帝就将自己的亲弟弟胤禄过继给了硕塞,以此来保证庄亲王一脉爵位的正常承袭。

这样一来,“养老保险”可以正常发放,硕塞存于世间的其他亲属也就可以继续保证荣华富贵了。

二、犹如拥有一道“免死金牌”,犯再大的错至少可以把命保住

前面我们就说了,虽然铁帽子王制度是在乾隆时期才正式确立的,可是早在努尔哈赤时期,铁帽子王就已经实际存在了。彼时,铁帽子王权力极大,不过,其中最令人羡慕的权力莫过于“他们不会被判死刑”。哪怕是犯了极重的罪,也只不过罚一顿了事,不会真的被拉出去砍头。

彼时的铁帽子王,犹如人人怀揣一道“免死金牌”。可是,那是因为清朝初建,国家政权还不够稳固,皇帝要靠这些铁帽子王为他守天下。到了后来,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皇帝们再不用彻底依赖铁帽子王时,他们的“铁帽子”也就没有那么“铁”了。如果犯了大罪,仍是该杀头杀头,该削爵削爵,“铁帽子王”再没有了绝对的“免死权”。比如大名鼎鼎的多尔衮,去世后就被顺治皇帝削了爵位,抄了家。

所以说,“铁帽子王”在“免死”这件事上到底铁不铁,还是要看皇帝手里的权力大不大,手腕子硬不硬。倘若皇权不稳,铁帽子王妥妥地“免死”,但如果皇权够稳,铁帽子王的命能不能长久,就得看皇帝愿意让他活到几更了。

三、身处权贵阶层,地位独一无二,权力只手遮天

清朝的“铁帽子王”,在一定意义上只比皇帝的级别低一级,所以,他们动辄摄政、辅证,要么就是朝廷里不可或缺的要员、大将,地位独一无二不说,权力也是只手遮天。

比如位属第三的铁帽子王多尔衮,看着虽只是个摄政王,可地位之高、权力之大堪比皇帝,随便出个门仪仗排场比皇帝的都气派。

再比如恭亲王奕䜣,不仅是大名鼎鼎的议政王,还要代表整个国家参与各种外事活动,露脸的机会比皇帝多得多。再加上,铁帽子王多是因战功赫赫封的王,手头大多有兵权。有权有兵,简直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存在,说是权倾朝野一点也不为过。

四、俸禄优厚,有钱到令人无法想象的地步

铁帽子王在集中了世间大部分的荣耀后,还是一个十分有钱的群体。因为,他们不但有一年一万两的年薪,还有御赐的世袭王府,额外每年还发一万斛的米粮。当然,这还不包括额外的逢年过节赏赐或者打仗胜利之后的论功行赏。

当时,普通的一个长工,赚一两银子,最快也要花费一个月。也就是说,如果一个普通人想赚够铁帽子王一年的年薪,至少要不停不休地劳动10万个月,300万天。更何况,因为铁帽子王是权贵阶层,手里的权力很大,所以下面巴结、贿赂的人也极多。据说,清朝最后一位铁帽子王和硕庆亲王奕劻就是个堪比和珅的大贪。

他办一次70大寿,光寿礼就收了近乎150万两以上。当时,英国的《泰晤士报》还专门报道过这位铁帽子王,说他超级能挥霍钱财,可奇怪的是,他还是能存下巨款,仅汇丰银行的存款就有300万两之巨,其他地方的存款就更不可想象了。在当时那种国力衰弱的情况下,可以说是富可敌国了。

所以说,能戴上“铁帽子”的王爷,非但可以享受世袭罔替,永不降爵的优待,遇到个手腕不那么硬的皇帝,还拥有“免死金牌”,而且权力够大,几乎只手遮天,还十分之有钱,富可敌国,“帽子”也是有够“铁”的!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