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为什么有人说赤壁大战的失败,曹操的亲征是失败的根源?

大马哈鱼12


首先,看一下赤壁之战前的曹操,可谓雄心壮志,气吞山河,他通过讨董卓、伐吕布、灭袁绍、携天子而令诸侯,一度统一了中国北方,而且麾下兵精将广、人才济济,因此挥师南下想完成一统天下的大业,但是却在赤壁之战中败的一塌糊涂,其中原因有4点

第一,致命的错误,军队远征,水土不服(有的军事已经染有瘟疫),军心不一(曹操军队多数从北方而来,不习水站,而且组成也比较混乱,有原来袁绍的军士投降曹操的军队,还有平定中原时徐州投降的军队,还有收服荆州时投降的军队,真正属于曹操嫡系的部队本来就不多,而且归顺者在当时心里上并没有加一统一,多有内部矛盾)

第二,曹操骄傲自满,过于轻敌,由于曹操在战斗之前就已经开始盘算胜利后在江东如何享乐,完全可以说明他骄傲、轻敌、匆忙出击,想一口吞下江东,对战斗的结果过分自信,有着这样轻浮的心态导致了他在赤壁之战中全线败北。晋代史学家习凿齿就指出是曹操一时的骄傲自满而招致赤壁之败:“昔齐桓一矜其功而叛者九国,曹操暂自骄伐而天下三分。皆勤之于数十年之内,而弃之于俯仰之顷,岂不惜乎!”

第三,战略不对,时机并不成熟,此战不应该打。贾诩曾进言,希望曹操休养生息,可做到“不战而令江东称臣”,而曹操不听,非要去打。就当时的格局来看,如果曹操能先在荆州站稳了, 西边是弱小的刘焉刘璋,东边同样是弱小的东吴,大兵压境之下,相信只要一纸诏书就能收复益州。这时再向东吴施加压力,东吴也只剩下投降了。

第四,曹操对于长江流域的气候缺乏研究,因为没有考虑到风向问题,以及其他谋士提醒曹操当心对方用火攻曹操完全不以为然,以为当时乱北风,对方不敢用火,没想到开战的时候,风向逆转,突然刮起了东南风,当时更有大雾天气,没有看清楚黄盖假意投降过来的战船上不是士兵,而且硫磺,等看到的时候,为时已晚,大火已经扑面而来。

其中4条,如果不是曹操亲征,或者其他的领军,或许不会大意。或者说不敢大意,但是曹操亲自出征时,所有的不妥之处都没有被他看在眼里,所以可以说赤壁之战的大败,是因为曹操的亲征,因为他前面得到的地盘太过于顺利了,骄兵必败。





邸家姑娘


曹操在赤壁之战之所以失败,是有多方面因素终合的影响;并非全因周瑜的火攻。一些自然因素疾疫乃至天灾,也是导致曹操这次失败的重要原因。

首先是风。正当东吴军发起火攻时,大冬天突然刮起东南大风,风助火威,正好烧了处于江北的兵船。

第二是雾。《英雄记》云:“曹公赤壁败,行至云梦大泽中,遇大雾,迷失道路。”这虽然不是直接的败因,但也造成了不利。

第三是疾疫。《三国志·周瑜传》云:“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没等交战,就已病倒,当然只有败退。

《三国志· 武帝纪》云:“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不仅病了,而且还死了不少,这就更说明了这次疾疫是这次失败的重要原因。

《三国志·先主传》、《吴主传》也有类似的记载。 这次曹营发生的疾疫,据今人考证,是血吸虫病。一场流行的血吸虫病,竟使号称八十三万的曹操大军“死者大半”(据《三国志·吴主传》,这次大疫“死者大半”),充分说明这是一次很大的天灾。

曹操就这样被弱小的对手打败,难怪他很不服气,事后他还写信给孙权提到这件事,说:“赤壁之战,正好我的军队有疾病,我便把船烧了,自行撤退,却让周瑜白白的得了一个好名声。”所以他不承认是失败,只承认是撤退。

《三国演义》的作者们,为了更具英雄形象色彩却有意无意回避了这些因素。东南风是孔明借来的,这场使曹军战斗力大减的疾疫,也只在庞统献连环计时轻轻带了一句。作者着力写的是孔明和周瑜策划的火攻,突出的是人事的作用。

综合以上几个历史记载,曹操失败的原因应该根亲征没有很大的关系。大家查阅还有不同的历史记载和看法希望一起探讨,谢谢!








伟诚说历史


曹操英雄一世,讨董卓,伐吕布,灭袁绍,携天子而令诸侯,一度统一了中国北部,确实是又奸又雄。而他又是很懂得用人,也很懂得用诈,同时他又是一位极富有经验的老臣,可是他为什么会在赤壁之战中失败呢?难道没有人劝他吗?难道真的是他粗心大意吗?

首先,我认为曹操的失误之处是轻敌了,完全没有把刘备放在眼里,也许他曾对刘备有过较高的评价,但在内心深处他依然不觉得刘备能强大到打倒他的地步,所以根本没有多留意留意刘备的举动。当然那时候的刘备确实还不成气候,一个连自身都难保的人怎么能与当时意气风发的曹操相比较,所以正所谓是乱世出英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其次,我认为赤壁之战中的曹操是抱着暴发户的心态去的。一方面前面有荆州之战的胜利,曹操打刘表本就是以石击卵,可以轻松拿下,结果大兵压境之下,刘表病死,荆州内乱,曹操不战而胜。这样的胜利让曹操觉得攻打东吴和荆州一样轻而易举,东吴当时的状况确实也是主少国疑, 内部不稳,加之东吴的军队也比不上曹操的大军,所以曹操是抱着挟胜威吓,不战而定的侥幸心态,这样就导致他在战略布局上出现了疏忽。

唐代胡曾甚至火攻是唯一的原因,他在诗中说;“烈火西焚魏帝旗,周瑜开国虎争时。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连“长剑”也不必“挥”,便取得了战争的胜利,火攻之成,可谓大矣,当然,诗是文艺作品,并不是史籍。那么,我们不妨来看一看史籍的记载。《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载:“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与曹公战于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焚其舟船”,当然是用火攻了。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记载更详,既有黄盖深感“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的献计,又有“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的火攻准备和诈降经过,更有“烟炎张天,人马烧死溺死者其众,(曹)军遂败退”的结果记录。所以曹操失败是轻敌了!准备不足 不是亲不亲征!


历史的波澜壮阔


赤壁大战的失败与他的亲征没有半毛钱关系,如果赤壁这场战争胜利,基本上就完成大一统,主帅亲征是必然的,这场战争对曹操来说多么重要的,谁能代替他来征伐,曹操在三国演义中是最优秀的帅才,没有任何将领能超过他。后来失败原因也是在于曹操。我们现在找愿因,其实曹操回去也在找原因。

这场战争失败,我分析的原因,也是曹操总结的原因。

第一是骄兵必败。

曹操进兵江南先攻打的是荆州然后是东吴,曹操大军一到荆州,不费吹灰之力,攻城掠地。荆州就投降了,这场战争胜的太顺了,主帅高兴,士兵也高兴,在下一场大战中没有更高的防御性,战斗力也下降,那有胜利的可能。并且东吴对这场战争不同他们是全力以赴。

第二是准备不足。

这场战争主力军是曹操在在北方带过来的,荆州兵更本还没有依附,他们不可能真心卖力,他们各怀心事。北方兵在北方战场打的是平原战,一马平川,两军对垒无障碍,双方打的是气势战。到了南方打的是山地战显然不适应,北方气候与南方气候又不同,兵将当中有许多人水土不服,影响战斗力。曹操着急和东吴决战,其他因素更本就没有考虑周全,仓促应战那有不败之理。

第三是低估对手。

曹操军队对这场战争没有全力以赴,胜利当然好,输掉他们有退路。东吴方面却不同,他们会认真对待这场战争,对于他们来说生死存亡,失败了什么都没有了,国破家亡,他们在这场战争中每个人都是死士,把生死度之之外,全力以赴打好这场战。

这就是我的分析,不知大家是否认可。


风月追狂


赤壁之战的失败并不取决于曹操的亲征:

就当时的魏蜀吴三国的形式来讲,首先对于吴蜀两国,具有良好的胜利条件:

1、吴蜀政权结构稳固,民心稳定。

2、吴蜀集团军事政治人才辈出,东吴有:周瑜、黄盖、程普、鲁肃、吕蒙等;蜀汉:诸葛亮、赵云、关羽、张飞等。

3、吴蜀联盟,组成抗曹统一战线,军事政治行动统一明确。

4、地理优势,长江天堑阻隔,曹军阵营士兵不习水上作战,吴蜀军队善于水战,水军建设完备。

反观魏国曹操阵营:

1、刚刚统一北方,人心思安。

2、劳师远征,外线作战,军队疲弊,后勤运输线过长。

3、战略上,赤壁之战前未使孙刘集团关系破裂,战术指挥上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灵活机动策略,被孙刘联盟火攻取胜。




i闲庭信步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所以不同人对同一历史事件有不同的看法。赤壁之战是曹操的中央派对东吴集团的一场战争,结果曹操大败,统一中国的历史步伐被阻挡。为什么曹操会败?历来有不同的说法,《三国志》中多次提到曹操军队发生瘟疫;《三国演义》中说曹军不习水战。我认为这两方面原因都有,至于影视作品中那些精彩的计谋和打斗,都是小说演义渲染的,不是真的历史。最后曹操因为瘟疫和不习水战,决定向北撤退,所以根本就没有和吴军发生战斗。后来在乌林这个地方碰到了以逸待劳的刘备,一阵互殴后,自然曹操大败。这个场景被《三国演义》演义成华容道放曹操,并被编成各种戏剧,反复上演。所以真相就是这样,可能颠覆了传统认知,所以有些历史事件还是不要深究最好。



历史唯物主义


曹操亲征让孙权感觉是要灭掉东吴,只会用举国之力来维护孙氏家族的利益,曹操本来意图是灭掉刘备残余,因此没有做好充分准备,至少连水军都是临时准备。想要取得赤壁胜利,可以坐镇荆州派大将帅军出征,采取步步为营蚕食政策先消灭刘备残余


富元制作


我觉得失败根源不在曹操是否亲征,攻打袁绍,北征乌紈叛乱,曹操都是亲征,所以赤壁之战不在于亲征,在于两点

一 曹操过于自信,兵强马壮,在加上统一北方,所以盲目自信

其二 不听信程昱的建议,程昱建议小心火攻

其三 郭嘉早亡,曹操非常信赖郭嘉,北方的平定,统一也全都赖于郭嘉


it从业


这首先要先说说曹操这个人的性格,曹操是个很自信却疑心重的人格特征,再加上曹操不善水战,没有经验,又急于求成,而他的谋士将领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这是曹操才轻易中了离间计,冲动杀了懂水战却把荆州拱手让给曹操的蔡冒。我认为这才是赤壁之战惨败的重要原因


和眼镜


我认为赤壁之战的失败,就是曹操不亲征也可能失败。失败的原因主要遇到了强悍的对手,一是诸葛亮借得了东风,再就是中了庞统的连环计。胜败乃兵家常事,尽管曹操有过赤壁之战的失败,也不能不承认曹操是出类拔萃的军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