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请问“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有什么现实意义?举例说明?

老李愛啰嗦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的来历。

追寻这句话的来历,有关资料说法不一,还没有查到它确切的出处。暂时找到的最早的出处在《红楼梦》: “俗语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不是老君的仙丹,那有这么灵药?”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二回

寓意

得病容易,治病难。

指破坏一件事物是很容易的,但想要修复比重建还要困难。

我认为现实意义就在于两个字“积累”,不要只看到表面的光鲜,而看不到背后的努力。

现在社会是一个快社会,很多事情都在无形中进行着积累。有好的,也有坏的。好多人现在都在想着挣钱,这是没错的。想着创业,想着怎么样怎么样。但不要忽略了背后的努力和付出。“病来如山倒”如果之前没有任何预兆,没有任何诱因是不会出现突然的状况的。只不过在“如山倒”的背后是哪些原因我们没看到罢了。“病去如抽丝”也是一个反向积累的过程。那这个“如抽丝”的过程我们看到了,感觉很辛苦。可其实不管来的时候还是走的时候都是一个积累过程。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和“万丈高楼平地起”可以说是一对完全相反的词语。但两个词语都有一个关键点就是“积累”在里面

举例:在一家公司上班,老板第一次只交代你 一个很简单的任务让你去做。OK,(两种情况)一你做的非常好,恭喜你,领导会不断的把任务交给你。就这样不断的建立起来信任,而你的责任越来越大,职位越来越高。反之你办砸了,那你可以和自己说再见了。拿身体来讲,你抽烟,第一根,第一包,第一百包。从外在看可能看不出来什么。但是就真的没有危害吗?你看不到不代表没有。而这个持续积累的过程最终会导致一个极恶的后果出现。假如你意识到了抽烟的危害,你要开始戒烟,这就是抽丝的过程了。你要制定计划,找到方向,付出行动,严格要求,坚决执行。最终你才可能戒烟。


古言古语古文化


我是这个问题的亲身经历者。

2013年4月15日下午,突然觉着头晕恶心,四肢无力,马上到村诊所就诊,说是脑中风马上打点滴,当打到第二瓶,因小解起床下地时,左腿失去知觉,马上转市医院治疗,当时昏迷不醒,除于危险时期,经过抢救和半个月的治疗出院了,命保住了可留下左边失去知觉的后医症。

下面根据医嘱进行康复,每天至少锻炼身体4小时以上,我每天拖着腿行走,或用绳拽胳膊,一天一月不见好转。当康复一年时,腿才感觉不拖了,能抬起一点点,那是我才亲身体验到,什么是治病如抽丝。

经过7年的康复,现在能自力了,走路虽慢不用人扶,大小便自己能解决,说话清楚多了,家人不用多操心,自己对生活有了兴趣,劝大家有啥别有病,有病等于零。


王连军206


该句虽是古语,但其意义现实,很切合实际,其意思是,好好的一个人,一旦得了重病,马上就垮下了。要治好病,一时半刻,一月二月,甚至一年二年都看不好,就像抽丝线一样,断断续续,没完没了。如我的一个同事,原好好的一个健康人,猛然得了脑梗,当时就不省人事,经过医院近一年治疗,虽然命保住了,但成了一个拄棍拐子,又经过四、五年的治疗,才慢慢好起来。这不正是“如山倒”、“似抽丝”的写照吗?


郝柱平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是指疾病来时迅猛,形容像排山倒海一般,让人猝不及防。而康复确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如春蚕抽丝般漫长细致耐心。

这句话放到生活中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比如海啸:海啸发生时波速高达每小时700~800千米,瞬间摧毁堤岸,淹没陆地,夺走生命财产,破坏力极大,但等海啸过后,人类的重建工作确是艰难漫长的。又如这次庚子年春节期间的新冠状肺炎病毒,从病毒爆发,到现在已经过去两个多月,疫情也得到一定程度上控制,但要彻底消除病毒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还要做大量的工作,就如同抽丝剥茧般细致的工作,才能将病毒彻底消除。

我们既然知道得病容易、治病难,那么今后是不是要加强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身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哪!面对自然灾害,我们的科学家也在努力研究灾害预警机制,尽量避免人类的生命财产损失。面对自然界,我们是不是应该有一颗敬畏之心。保护自然环境,爱护生物,让地球健康发展,让地球上的生物和谐、幸福、快乐的生活,让我们共同努力!





诗词爱好


从医学的角度来说,病来如山倒,形容和贴切,就拿这次疫情病例来举例,刚开始感染的时候,可能只是稍微有点发热,或者咳嗽,或者其他一些不明显的小症状。这个时候,大部分人,可能都认为这都是小问题,自己随便吃点药就好了,还不至于到“病”的地步,不需要去做检查,也不需要去医院。等真正严重,扛不住了,才到医院找医生看病,一旦被确诊,担心、害怕随之而来,也必须得住院治疗,对待这个病的态度就截然不同了,这个时候是真如山倒。

病去如抽丝,在医院治疗后,不是说症状减轻了,或者自己认为好了,就可以出院。而是必须经过医院的观察,各项指标检测,确认治愈了,才能出院。如果说还有某个方面达不到相应的指标规定要求,就不能算治愈。

引申到现实生活中来,可能就是,当我们遇到小问题的时候,都被忽略了。当真正的问题来临,无法解决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是早早就埋下隐患,多种因素促成了现在问题的爆发。现在问题来了,要彻底解决,必须每个问题都要处理好,才能回到正轨。


平凡人生的星火


释义:形容得病时快而猛,病愈却十分慢,泛指对某一毁坏的东西的修复比对它的毁坏来讲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二回“你太性急了,俗语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不是老君的仙丹,那有这么灵药?”

译文:你太心急了,俗话说,得病容易,治病难,不是太上老君的仙丹,哪有这么灵的药?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是一句谚语,类似成语,但口语性强,通俗易懂,而且一般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两个短句。



丹朱命理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病来如山倒,病来并不是一日所造成的,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也就是说有病了是因为长时间生活饮食不规律才会得病。比如脂肪肝,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这些病都是长期吃吃东西不注意导致的病态,而并不是吃一天就有病了。

只不过人们在没有病的时候,不去注意这个事,所以并没有感觉时间有多长。

而病走如抽丝则是要一点一点调理,一点点的去把生活,饮食习惯改过来,才可以恢复。在这个时候,人们已经把关注点放到这上面了,所以有时候就感觉特别慢。

举个栗子: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时间你越想让它快点过,它过得越慢;你越想让它慢点过,它过得越快。

这就是人们的心理状态的描写,也是人的本性。人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万事也不要着急,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一步步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不要想一口吃个胖子,欲速则不达。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谢谢!


易生君子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是我们古代人民对于疾病和康复的一个形象具体的比喻。它的意思是:疾病来时像山崩一样迅速而猛烈,而要康复却很慢,像从蚕茧里面抽丝。也就是说,得病容易,治病难。“抽丝”,是形容很难很慢的意思,因为从蚕茧里面抽丝是很难很慢的工作。得病容易,治病难,所以我们要爱护身体,注意身体的保养,同时要求我们在身体康复阶段,注意循序渐进,慢慢恢复,不能急于求成,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也比喻对某一毁坏的东西的修复比对其毁坏来讲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其实这句古话放到现在来讲,仍然有它的现实意义。比如规律作息,尽量不熬夜,注意身体的健康保养。特别是针对那些心态急躁,缺乏耐心,做事情急于求成的人,同时也告诫我们,尊崇事物发展的自然发展规律,调整好心态,成功需要努力和时间,水到才能渠成。






农科传播


这个说的意思是,疾病来时迅速凶猛,而治病却缓慢。用一个例子来说:中风也就是脑卒中(出血或梗死),往往都是骤然发病,一倒难起。治疗的时候由于本身带有心脑血管疾病,手术用药都很慎重,患者多有后遗症,需要后期长时间的康复治疗。从得病到恢复身体机能缠绵很长时间。这不就是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吗。


卯金钊


生病的时候一下子整个人身体就垮了,甚至影响整个家庭,而拜托疾病的过程是漫长的,需要一天天的慢慢恢复,这句话告诉人们一定要注意身体健康,别等到生病那一天才后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