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3 追逐時尚變化,成為時髦流行的“時尚者”,談談宋代的女性消費

追逐時尚變化,成為時髦流行的“時尚者”,談談宋代的女性消費

“長因蕙草記羅裙,綠腰瀋水燻。闌干曲處人靜,曾共倚黃昏。” 當談到愛慕的女生時,男性們的想象莫不是晏幾道在《訴衷情》詞牌中這樣的妙詞所描繪的情景,這般場景在如今的審美觀看來也是極好的。“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在宋代較為開放的社會風氣下,宋代女性對時尚的追求也是前朝歷代所無法比擬的。加之宋代的經濟水平達到古代中國的巔峰,生產決定消費,繁榮的宋代經濟和發達的手工業為宋代女性追求時尚美提供了很好的物質基礎。

一、 宋代女性時尚消費的社會背景

1、階級加快融合

時尚歷來是階級或者說是階層產物的特性,一個階層對一種審美觀念的認可引發其他階層的追捧,這便是對時尚的追求。在宋代社會中,上層社會的女性也會引起下層社會女性的模仿。雖然在古代社會階級僭越是一個忌諱的話題,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歷史車輪的推進下,階級觀念在逐漸被淡化。

科舉制下,寒門子弟鯉魚躍龍門成為了可能。士大夫這一階級對古老的世家大族形成了強烈的衝擊,上層貴族與下層庶族或平民之間不再隔著無法逾越的屏障。

在這樣的歷史趨勢下,雖說上層階級婦女仍然享有著下層社會婦女無法得到的時尚資源,然而主流文化正在從貴族走向平民,同時得益於宋代發達的手工業和工商業,下層社會的婦女也可以發揮自己創造力追求或模仿上層社會的時尚潮流。

2、婚嫁觀念改變

士農工商的階級劃分是封建社會的主流,但是宋代的商品經濟的發展以及對人們的觀念形成了衝擊,這一點表現在婚嫁觀念上,便是人們不再只注重對方的門第,同時也會考慮其經濟實力。中國婚嫁事宜上歷來就有聘禮和陪嫁這些習俗,加之傳統的“面子文化”,使得宋代社會特別注重陪嫁財物的數量,甚至陪嫁財物的多少成為女子嫁人之後是否能在夫家站穩腳跟的標準。

追逐時尚變化,成為時髦流行的“時尚者”,談談宋代的女性消費

因此但凡有財力的家庭都會為待嫁女子大力準備陪嫁財物,如金銀首飾,綾羅綢緞等等,這些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宋代女性時尚消費市場的發展。

3、女性地位提高

宋代發達商品經濟在一定程度促進了女性地位的提高,這是因為封建社會中男性為追求社會地位多數選擇讀書考取功名,因此女性成為了手工業的勞動主力,例如紡織業者多為婦女。同時婦女也參與到了商業活動中,如我們在所熟知的《水滸傳》中,有開酒館的孫大娘,也有開茶肆的王婆等許多女性角色。

而在《宋史▪賈易傳》記載:“賈易,字眀叔,無為人,七歲而孤,母彭以紡績自給,日與易十錢,使從學。”

這裡的賈易是理學大家程頤的門生。這樣的環境使得部分女性可以擺脫對男性的經濟依賴,取得了一定的經濟地位,具備了追求時尚的經濟實力。同時,宋代律法對女性的財產權也給予了保護,在大宋律法《宋刑統▪戶婚律》中規定:“姑姊妹在室者,減男聘財之半”,

對未婚的女子財產權進行法律保護。在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宋代女性獲得了可以自由支配的財富,能夠為她們追求時尚的消費保駕護航。

二、 宋代女性時尚消費的主要選擇

1、服裝飾品個性化

追逐時尚變化,成為時髦流行的“時尚者”,談談宋代的女性消費

宋代女性對時尚的追求首先表現在婚嫁時所用的頭冠,我們所知的鳳冠是皇室貴族的專屬之物,但是民間女子對擁有頭冠也很渴望。因此一些

商販抓住商機制作了價格低廉的鎏金頭冠來滿足民間女性的消費需求。同時宋代女性對頭髮造型也有所創新,在唐代高髻的基礎上可分為高低髮髻,並且使得假髮即“特髻”得以流行開來。

服裝消費是宋代女性時尚消費的主要領域,《宋史•輿服志》中記載:“幹道七年,定其常服,後、妃大袖生色領,長裙,霞帔玉墜子,背子生色領,皆用絳色,蓋與臣下無異。”外穿大袖,例如“銷金大袖”這等昂貴之物。為了是自己的衣服豔壓群芳,貴族婦女們都會想盡辦法點綴自己的衣服,為此花費巨大。

宋代女性的下身衣物以裙子為主,長裙被視為參加重要活動的必須,猶如現在的禮服。除裙子外,因褲子便於活動,多受勞動女性的喜愛。在鞋子方面,因為受到封建陋習纏足的影響,翹頭鞋被廣為推崇。在鞋子可以繡上各式花紋,可以使鞋子顯得更加精緻小巧。若是可以點綴少許金銀飾品,則更顯精妙。

耳環等耳飾也是宋代女性最為喜愛的飾品,受少數民族的影響,在耳垂穿洞掛上飾品在宋代女性間流行開來,受制於律法規定,以黃金做成的首飾只有皇室及有高銘之婦可以佩戴,普通婦女只能佩戴不同的珠類飾品。手飾也是宋代愛美女性必不可少的裝飾品,而用金銀打造的鐲子是女性手飾選擇中最為常見的飾品。

追逐時尚變化,成為時髦流行的“時尚者”,談談宋代的女性消費

服裝和各類飾品構成了宋代女性追求時尚的主要消費品,也是她民時尚消費支出的大頭。雖然宋代是我國商品經濟最為繁榮的時期,但是普通群眾的消費水平還是有限,因此在追求時尚上,民間的愛美女性也只能拾人牙慧。除卻貴族婦女和普通民間婦女。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群體,便是當時盛行狎妓之風下的青樓女子。這些女子多命途多舛,倘若是受到士大夫的追捧時,便也可過上穿金戴銀的奢侈生活。因此這些女子是除了貴族婦女之外的另一大消費主力

2、化妝品類多樣化

現代女性對面部的護理尤其重視,凡出門必定要仔細化妝,其實在宋代女性已經開始重視自己的妝容,在粉底的選擇上首選“水粉”,除此之外,還有雪丹和花粉,水粉是一種鉛粉,須用水調和,故名之為水粉,其中以今廣西桂林產的水粉最受歡迎。而胭脂以茶油和花子油為主

晏殊在《浣溪沙》中有:“玉碗冰寒滴露華,粉融香雪透輕紗,晚來妝面勝荷花。”

這便是對塗抹了胭脂的女子的讚美。受“瘦金體”影響,女子在畫眉上多選擇細葉眉。古代沒有現在的口紅,點染紅唇多以硃砂為主料輔以動物脂膏調和而成的口脂。除了紅色口脂外,宋代女性也喜檀色。這些也都是現代女性化妝的流程,不同於現代女性,宋代女性還有一個流程便是額黃。顧名思義就是在額間塗抹黃色,這種盛行於唐代的妝容之法是受佛像金身的啟發。我們雖不得見這樣的妝容,但也可以想象。其實這也反映出宋代女性對於時尚追求標新立異的心理。

3、古代香水與出遊工具

宋代女性另一個主要消費品便是香藥香囊,海外貿易的發展,使得國外的香藥在宋代女性中流行起來。佩戴香囊使自己周身香氣繚繞,更能引起她人關注的目光,這使得香藥成為全體追求時尚的女性的熱衷之物。

追逐時尚變化,成為時髦流行的“時尚者”,談談宋代的女性消費

在宋代重文抑武的政策下,整個社會少了尚武之風,呈現出一派祥和的氛圍。節日慶祝的活動也多了起來,宋代女性自然要離開閨閣出來遊玩。而礙於封建禮制的約束,出遊的女子自然不能露面大庭廣眾之下,因此女性出遊必須依靠一定的交通工具。大富大貴人家的女子自然要對其所乘的交通工具加以修飾,營造出與自身身份相匹配的氛圍。

三、 宋代女性時尚消費的特點

1、由貴族流向民間

當然無論封建社會如何發展,其社會屬性仍然註定著階級之間存在著隔閡,上層階級永遠是下層社會的領導者。在追求時尚方面上,亦是如此。上層貴族的婦女是下層婦女的潮流時尚標,領導著整個宋代女性社會的潮流風向。新的時尚總是出現在上層社會,普通大眾接著模仿上層社會,一種潮流得以形成。潮流流行一段時間後便不再是時尚,上層社會為了證明自身的特殊性,開始新一輪的時尚創新,如此週而復始。

2、青樓成為時尚消費風標

宋代士大夫狎妓盛行成風,青樓一時間成為宋代的目光聚集點。作為吸引士大夫和普通客人的資本,妓女們的吸引力便是青樓發展壯大聚斂財銀的資本。那麼無論迫於生存的壓力還是自身對美的追求,妓女們必須時刻掌握時尚的變化,以此招攬客人。故而這些女子更加敢於嘗試新的事物來標新立異,讓自己成為各路目光的

中心

3、矛盾的消費觀念

宋代是儒家理學發展的高峰,集大成者便是程朱理學,還有王陽明的心學。這些主流官方理念無不強調“節儉”二字。所謂“存天理,滅人慾”,這些與宋代女性追求時尚造成的奢侈消費觀形成了強烈的衝突矛盾

追逐時尚變化,成為時髦流行的“時尚者”,談談宋代的女性消費

四、 總結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女性尤甚。在封建時代下,女性受制於封建禮制的壓迫,她們對美的追求從未停止。唐宋時期的女性得益於較為開放的社會風氣,她們對時尚對美的追求天性得到了一些釋放,但仍然未能得到解放。程朱理學統治下的宋代,也是隻是在北宋初年的時期,宋代女性才能更好地追求時尚。瞭解宋代女性的時尚消費,不只是讓我們瞭解她們對美的追求,更是她們對自身權利的追求。

參考文獻:

1、《宋刑統》

2、《宋史》

3、《訴衷情▪長因蕙草記羅裙》

4、《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