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3 追逐时尚变化,成为时髦流行的“时尚者”,谈谈宋代的女性消费

追逐时尚变化,成为时髦流行的“时尚者”,谈谈宋代的女性消费

“长因蕙草记罗裙,绿腰沈水熏。阑干曲处人静,曾共倚黄昏。” 当谈到爱慕的女生时,男性们的想象莫不是晏几道在《诉衷情》词牌中这样的妙词所描绘的情景,这般场景在如今的审美观看来也是极好的。“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在宋代较为开放的社会风气下,宋代女性对时尚的追求也是前朝历代所无法比拟的。加之宋代的经济水平达到古代中国的巅峰,生产决定消费,繁荣的宋代经济和发达的手工业为宋代女性追求时尚美提供了很好的物质基础。

一、 宋代女性时尚消费的社会背景

1、阶级加快融合

时尚历来是阶级或者说是阶层产物的特性,一个阶层对一种审美观念的认可引发其他阶层的追捧,这便是对时尚的追求。在宋代社会中,上层社会的女性也会引起下层社会女性的模仿。虽然在古代社会阶级僭越是一个忌讳的话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历史车轮的推进下,阶级观念在逐渐被淡化。

科举制下,寒门子弟鲤鱼跃龙门成为了可能。士大夫这一阶级对古老的世家大族形成了强烈的冲击,上层贵族与下层庶族或平民之间不再隔着无法逾越的屏障。

在这样的历史趋势下,虽说上层阶级妇女仍然享有着下层社会妇女无法得到的时尚资源,然而主流文化正在从贵族走向平民,同时得益于宋代发达的手工业和工商业,下层社会的妇女也可以发挥自己创造力追求或模仿上层社会的时尚潮流。

2、婚嫁观念改变

士农工商的阶级划分是封建社会的主流,但是宋代的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对人们的观念形成了冲击,这一点表现在婚嫁观念上,便是人们不再只注重对方的门第,同时也会考虑其经济实力。中国婚嫁事宜上历来就有聘礼和陪嫁这些习俗,加之传统的“面子文化”,使得宋代社会特别注重陪嫁财物的数量,甚至陪嫁财物的多少成为女子嫁人之后是否能在夫家站稳脚跟的标准。

追逐时尚变化,成为时髦流行的“时尚者”,谈谈宋代的女性消费

因此但凡有财力的家庭都会为待嫁女子大力准备陪嫁财物,如金银首饰,绫罗绸缎等等,这些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宋代女性时尚消费市场的发展。

3、女性地位提高

宋代发达商品经济在一定程度促进了女性地位的提高,这是因为封建社会中男性为追求社会地位多数选择读书考取功名,因此女性成为了手工业的劳动主力,例如纺织业者多为妇女。同时妇女也参与到了商业活动中,如我们在所熟知的《水浒传》中,有开酒馆的孙大娘,也有开茶肆的王婆等许多女性角色。

而在《宋史▪贾易传》记载:“贾易,字眀叔,无为人,七岁而孤,母彭以纺绩自给,日与易十钱,使从学。”

这里的贾易是理学大家程颐的门生。这样的环境使得部分女性可以摆脱对男性的经济依赖,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地位,具备了追求时尚的经济实力。同时,宋代律法对女性的财产权也给予了保护,在大宋律法《宋刑统▪户婚律》中规定:“姑姊妹在室者,减男聘财之半”,

对未婚的女子财产权进行法律保护。在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宋代女性获得了可以自由支配的财富,能够为她们追求时尚的消费保驾护航。

二、 宋代女性时尚消费的主要选择

1、服装饰品个性化

追逐时尚变化,成为时髦流行的“时尚者”,谈谈宋代的女性消费

宋代女性对时尚的追求首先表现在婚嫁时所用的头冠,我们所知的凤冠是皇室贵族的专属之物,但是民间女子对拥有头冠也很渴望。因此一些

商贩抓住商机制作了价格低廉的鎏金头冠来满足民间女性的消费需求。同时宋代女性对头发造型也有所创新,在唐代高髻的基础上可分为高低发髻,并且使得假发即“特髻”得以流行开来。

服装消费是宋代女性时尚消费的主要领域,《宋史•舆服志》中记载:“干道七年,定其常服,后、妃大袖生色领,长裙,霞帔玉坠子,背子生色领,皆用绛色,盖与臣下无异。”外穿大袖,例如“销金大袖”这等昂贵之物。为了是自己的衣服艳压群芳,贵族妇女们都会想尽办法点缀自己的衣服,为此花费巨大。

宋代女性的下身衣物以裙子为主,长裙被视为参加重要活动的必须,犹如现在的礼服。除裙子外,因裤子便于活动,多受劳动女性的喜爱。在鞋子方面,因为受到封建陋习缠足的影响,翘头鞋被广为推崇。在鞋子可以绣上各式花纹,可以使鞋子显得更加精致小巧。若是可以点缀少许金银饰品,则更显精妙。

耳环等耳饰也是宋代女性最为喜爱的饰品,受少数民族的影响,在耳垂穿洞挂上饰品在宋代女性间流行开来,受制于律法规定,以黄金做成的首饰只有皇室及有高铭之妇可以佩戴,普通妇女只能佩戴不同的珠类饰品。手饰也是宋代爱美女性必不可少的装饰品,而用金银打造的镯子是女性手饰选择中最为常见的饰品。

追逐时尚变化,成为时髦流行的“时尚者”,谈谈宋代的女性消费

服装和各类饰品构成了宋代女性追求时尚的主要消费品,也是她民时尚消费支出的大头。虽然宋代是我国商品经济最为繁荣的时期,但是普通群众的消费水平还是有限,因此在追求时尚上,民间的爱美女性也只能拾人牙慧。除却贵族妇女和普通民间妇女。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便是当时盛行狎妓之风下的青楼女子。这些女子多命途多舛,倘若是受到士大夫的追捧时,便也可过上穿金戴银的奢侈生活。因此这些女子是除了贵族妇女之外的另一大消费主力

2、化妆品类多样化

现代女性对面部的护理尤其重视,凡出门必定要仔细化妆,其实在宋代女性已经开始重视自己的妆容,在粉底的选择上首选“水粉”,除此之外,还有雪丹和花粉,水粉是一种铅粉,须用水调和,故名之为水粉,其中以今广西桂林产的水粉最受欢迎。而胭脂以茶油和花子油为主

晏殊在《浣溪沙》中有:“玉碗冰寒滴露华,粉融香雪透轻纱,晚来妆面胜荷花。”

这便是对涂抹了胭脂的女子的赞美。受“瘦金体”影响,女子在画眉上多选择细叶眉。古代没有现在的口红,点染红唇多以朱砂为主料辅以动物脂膏调和而成的口脂。除了红色口脂外,宋代女性也喜檀色。这些也都是现代女性化妆的流程,不同于现代女性,宋代女性还有一个流程便是额黄。顾名思义就是在额间涂抹黄色,这种盛行于唐代的妆容之法是受佛像金身的启发。我们虽不得见这样的妆容,但也可以想象。其实这也反映出宋代女性对于时尚追求标新立异的心理。

3、古代香水与出游工具

宋代女性另一个主要消费品便是香药香囊,海外贸易的发展,使得国外的香药在宋代女性中流行起来。佩戴香囊使自己周身香气缭绕,更能引起她人关注的目光,这使得香药成为全体追求时尚的女性的热衷之物。

追逐时尚变化,成为时髦流行的“时尚者”,谈谈宋代的女性消费

在宋代重文抑武的政策下,整个社会少了尚武之风,呈现出一派祥和的氛围。节日庆祝的活动也多了起来,宋代女性自然要离开闺阁出来游玩。而碍于封建礼制的约束,出游的女子自然不能露面大庭广众之下,因此女性出游必须依靠一定的交通工具。大富大贵人家的女子自然要对其所乘的交通工具加以修饰,营造出与自身身份相匹配的氛围。

三、 宋代女性时尚消费的特点

1、由贵族流向民间

当然无论封建社会如何发展,其社会属性仍然注定着阶级之间存在着隔阂,上层阶级永远是下层社会的领导者。在追求时尚方面上,亦是如此。上层贵族的妇女是下层妇女的潮流时尚标,领导着整个宋代女性社会的潮流风向。新的时尚总是出现在上层社会,普通大众接着模仿上层社会,一种潮流得以形成。潮流流行一段时间后便不再是时尚,上层社会为了证明自身的特殊性,开始新一轮的时尚创新,如此周而复始。

2、青楼成为时尚消费风标

宋代士大夫狎妓盛行成风,青楼一时间成为宋代的目光聚集点。作为吸引士大夫和普通客人的资本,妓女们的吸引力便是青楼发展壮大聚敛财银的资本。那么无论迫于生存的压力还是自身对美的追求,妓女们必须时刻掌握时尚的变化,以此招揽客人。故而这些女子更加敢于尝试新的事物来标新立异,让自己成为各路目光的

中心

3、矛盾的消费观念

宋代是儒家理学发展的高峰,集大成者便是程朱理学,还有王阳明的心学。这些主流官方理念无不强调“节俭”二字。所谓“存天理,灭人欲”,这些与宋代女性追求时尚造成的奢侈消费观形成了强烈的冲突矛盾

追逐时尚变化,成为时髦流行的“时尚者”,谈谈宋代的女性消费

四、 总结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女性尤甚。在封建时代下,女性受制于封建礼制的压迫,她们对美的追求从未停止。唐宋时期的女性得益于较为开放的社会风气,她们对时尚对美的追求天性得到了一些释放,但仍然未能得到解放。程朱理学统治下的宋代,也是只是在北宋初年的时期,宋代女性才能更好地追求时尚。了解宋代女性的时尚消费,不只是让我们了解她们对美的追求,更是她们对自身权利的追求。

参考文献:

1、《宋刑统》

2、《宋史》

3、《诉衷情▪长因蕙草记罗裙》

4、《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