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謝謝你們!忙前跑後,讓我們留在上海很安心

1月24日,上海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機制至今已經一個多月了。有這樣一些聲音,你一定記得。


面對空氣中瀰漫的緊張情緒,那些聲音激勵你:

“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個傳染病,能將一個國家的人民打倒”;


面對探頭探腦的蜚語流言,那些聲音告訴你:

“上海市場供應總體平穩,不用囤貨”

“非滬籍不列入新增病例,那是謠言”

“上海市中小學生3月前不開學”;


面對窗外初春美景,那些聲音提醒你:

“春暖花開也請繼續宅,疫情防控沒有局外人”

“特殊時期,請用拱手微笑代替擁抱”。


這些聲音,來自每天下午的

上海市疾控中心2號樓會議室。從大年初二到今天,上海市疫情防控新聞發佈會已經在此連開38場。全市黨政部門,超8成以上悉數亮相,人大法工委、高院、檢察院,以及總工會、團市委等社會團體等也輪番登臺向市民傳達最權威的疫情防控訊息,澄清謠言、消除焦慮,並普及防疫知識,也因其贏得大批“忠粉”。


謝謝你們!忙前跑後,讓我們留在上海很安心


“零時差”

用真相跑贏謠言


牽頭為發佈會奔忙的,是市政府新聞辦團隊,成員大多是80後。上海市政府例行新聞發佈會大約一週舉行一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佈會召開至今,已經和以往半年的場次數持平,對質量的把控,卻沒有放鬆。


謝謝你們!忙前跑後,讓我們留在上海很安心

整理佈置姓名牌


謝謝你們!忙前跑後,讓我們留在上海很安心

檢查話筒


謝謝你們!忙前跑後,讓我們留在上海很安心

每一場發佈會為提問記者遞上話筒


本週三深夜,申城市民臨睡前都被這樣一條消息揪住了心——寧夏中衛市發現1例自伊朗輸入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且該病例從浦東機場入境,在上海停留一晚後又乘坐火車離開。十多個小時後,第34場新聞發會上,市衛健委新聞發言人鄭錦上海海關副關長柳波回應——已追蹤到該病例在本市的63名密切接觸者,均已實施集中隔離醫學觀察。


“凌晨一點剛更新了消息睡下,七點鐘起床,工作群的未讀消息已經多到只能用省略號來顯示了。” 負責發佈會選題策劃的兩名女將張沁和黃亢告訴海岸君,這樣的工作狀態在最近一個月,幾乎是常態。張沁家讀幼兒園的小姐弟倆,這個寒假被媽媽“狠心”扔去了外公外婆家;黃亢的兒子一歲多,由於起得晚,睡得早,雖然在同一屋簷下,寶寶見到媽媽的機會也不多。


上緊發條,只為了向市民“零時差”傳遞疫情防控信息,用真相跑贏時間,更跑贏謠言

1月29日,市市場監管局執法總隊向銷售“天價”綠葉菜的家樂福徐匯店作出罰款200萬元的行政處罰,第二天,這一決定便通過發佈會向全社會公佈;


1月31日,本市出臺居民第一輪預約口罩的措施,第二天,市民政局在發佈會上詳解了具體登記購買口罩的方式;


2月7日上午,市人大常委會通過《關於全力做好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決定》,當天下午,市人大法工委就趕到發佈會解讀決定;受疫情影響,不少企業遇到經營難題,2月7日,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關於全力防控疫情支持服務企業平穩健康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28條),2月8日上午,加開一場專題發佈會,參與制定的6個部門負責人到場解讀28條措施;


2月13日上午,湖北公佈的確診病例中新納入了臨床診斷的數據,一時間引發各種猜測,下午,市衛健委發聲:上海的臨床診斷標準,並沒有改變;


2月23日,市醫保局在發佈會上首度公佈“醫保12條”完整內容,新增的“互聯網+”醫療服務試行納入醫保支付等8條舉措引發市民關注。


“零距離”

回應市民關注熱點


疾控中心1號樓1001室,是發佈會團隊的臨時辦公室。策劃隨後幾日的發佈會選題,聯絡出席嘉賓……每日發佈會結束後,大家便立刻回到這裡,和市衛健委團隊開始了連軸轉。


為了讓發佈會和市民需求“零距離”,選對選題、找對嘉賓格外重要。


做一天,想今後三天(選題)。”這是發佈會召開第一天,就定下的規矩。磨合至今,發佈會已經形成較為固定的格式——每天,除了市衛健委每天擔綱發佈當日病例情況、醫療救治情況和全市防控措施外,另有1-2家單位負責“主發佈”,並和其餘2-3家單位共同回應記者提問。“其實也簡單,我們自己就是市民,我們想知道的,一定也是很多人想知道的。”黃亢說,除了將心比心,團隊每天花大量時間關注12345市民熱線以及網友在“上海發佈”下的留言,也向中外媒體開放溝通渠道。


買口罩得頂著寒風排著長隊去搶購,買綠葉菜要開著鬧鐘一大早起床去秒殺,疫情爆發後不久,關於市民“買買買”的焦慮,發佈會幾乎每天都有委辦進行回應;


“慢性病人可開三個月長處方”“臨牌車輛在上海道路通行時間延長”“不用拒收快遞,所有外地來滬郵件快件消毒” ……宅家抗疫的日子,各項便民措施,在發佈會上得以詳解;


疫情何時出現拐點,疫苗研製是否有進展中國工程院院士聞玉梅、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凱先等,先後帶來科學界的權威信息;


隨著疫情趨於平穩,城市漸漸甦醒,各項復工復產復市的舉措,在發佈會上唱起主角。


從2月21起,發佈會與市健康促進中心合作,增加了常駐健康科普專家,10天以來,上海市衛健委健康促進處處長王彤率領的團隊精心設計內容,從出行防護方式到辦公室工作指南,從青少年用眼衛生到宅家鍛鍊方案,每一條內容實用清晰。


零距離,也體現在話語方式的改變。


海派風格做事,一向低調謹慎,不喜張揚。發佈會團隊坦言,起初,不少委辦還是有所顧慮,一方面是忙於疫情防控工作,另一方面,也是怕“特殊時期”萬一表達欠妥引起誤會。經過一個月的磨合,情況變了樣,不少委辦主動來預約檔期,主動為市民答疑解惑。迄今,市商務委已經出席了7次發佈會,從緊缺物資如何進口、市場供應是否穩定,到餐飲行業何時恢復堂吃,理髮店的“Tony”老師們何時歸來,成為信息量十足的“出場王”。


週四下午4時,海岸君走進新聞發佈處辦公室時,發佈會團隊正在給週六出席的淮海集團支招,“老字號沒有客人著急,有了客人,客人在門外排長隊造成人員聚集,也著急……多準備貼近市民的案例,切入點要小一點。” 發佈會團隊揭秘,每次發佈會前,

  • 一方面,他們會協助發言嘉賓,瞭解記者關注熱點,儘可能詳盡地準備背景資料,以免冷場;
  • 另一方面,也要提醒發言嘉賓,講話稿一定要擠幹水分,避免空話套話。“發佈會時間有限,各委辦可能只能回答一個問題,但他們準備的資料可能有幾千字。”張沁告訴海岸君。


發佈會召開至今,層出不窮的“精彩語句”成了“忠粉”們每天的期待。無論是提出“上海人怕死,才能切斷病毒傳播途徑”的“600號男神”、市精神衛生中心主任醫師謝斌,還是叮囑市民“千萬不能麻痺大意,千萬不能心存僥倖,千萬不能放鬆措施”的“疾控女俠”,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副院長吳凡,還是“一米是愛你的距離”的“科普一哥”、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主任醫師崔松,都以專業而親民的形象,令被疫情困擾的人們,眼前一亮。


“零距離”,還體現在發佈會積極擁抱世界的開放心態


目前,70餘家外國新聞機構在滬派駐記者。


路透社、彭博新聞社等媒體多次通過場外提問的方式,關注特斯拉上海工廠何時復工、上海隔離措施是否會放鬆以幫助恢復經濟活動等熱點話題,並在發佈會上得到回應;瑞士德語廣播電臺、日本NHK等機構則多次來到現場採訪。


1月30日,針對外媒普遍關注的口罩供應問題,市政府新聞辦與市外辦聯合邀請20多家境外媒體赴松江區上海大勝衛生用品製造有限公司現場採訪。


2月20日,發佈會現場響起了東京電視臺記者的日語提問:其他人口集中的省市感染還在增加,為什麼上海可以做到新增感染人數為零?目前進行的防疫措施與生活經濟之間的平衡是如何考慮的?市衛健委新聞發言人鄭錦回應:上海正積極有序復工復產,道口流量、城市通勤等已逐步迴歸常態,上海始終以確保城市公共衛生安全和市民生命健康安全為目標,並築牢“

三道防護圈”。


市政府新聞辦新聞發佈處處長尹欣笑言,雖然忙碌已經成了慣性,但和所有人一樣,大家都期待著發佈會結束的那一天早日到來。屬於新冠肺炎病毒確診病例、疑似病例的那個“零”,才是所有人最期盼的。




金海岸工作室

作 者 | 陸梓華

攝 影 | 周 馨

編 輯 | 梁 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