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御史大夫一再坚持“削藩”,终导七国之乱,社稷动荡皇上只能杀他

西汉景帝年间的“七国之乱”,是由吴王刘濞联合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等刘姓宗室诸侯王,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此次反叛要求清除的是御史大夫晁错。

御史大夫一再坚持“削藩”,终导七国之乱,社稷动荡皇上只能杀他

晁错在文帝时期原本是太子刘启的老师(太子家令,有辩才)。因此,在文帝驾崩之后,刘启即位是为景帝。对于昔日的老师,汉景帝是无比崇敬的,视晁错为智囊,言听计从。此后晁错先为内史,后升迁御史大夫。御史大夫一职秦代始置,负责监察百官。西汉时期沿置,御史大夫位列三公,与丞相、 太尉合称三公,相当于“副丞相”,协助丞相处理政务并监察百官,参与重大决策的制定 。

御史大夫一再坚持“削藩”,终导七国之乱,社稷动荡皇上只能杀他

可以看到,此时的晁错位列三公且极受皇帝的信赖,为他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和主张提供了条件。晁错的主张是削藩,多次上书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削减诸侯封地,这样的主张肯定是受到皇帝欢迎的。自古帝王谁不想要绝对的集权?这样的主张并没有错,汉文帝也是这样做的。但文帝时分齐为七、分淮南为三、分赵为二,封地的主人仍是各诸侯王的至亲子弟,类似于汉武帝的“推恩令”。但是晁大夫可不同,他要从诸侯王手中硬生生把郡县夺归中央。这是软刀子与硬刀子的区别,虎口夺食岂能容易?但是晁错跟景帝在思想上统一战线,削,诸侯反;不削,势大的诸侯早晚还是个反。杀牛趁早,以绝后患。

御史大夫一再坚持“削藩”,终导七国之乱,社稷动荡皇上只能杀他

于是首当其冲的是吴国、楚国、赵国和胶西等——国,各国分派指标交出郡县。诏书一下,七国起兵,旗号乃“人诛汉之贼臣晁错“。叛军首领们财大气粗,加之汉朝立国也仅传三代有余,“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想法还是很有号召力的。实际情形是反叛者兵强马壮,气势如虹,令汉景帝始料未及,顿时方寸大乱。晁错此时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本来就有点书生的迂腐,现在却提议景帝御驾亲征以壮士气。这简直是坑爹啊,危险推给了皇上,自己躲大后方倒挺安全。于是群情激奋,皆曰可杀。加之他公报私仇想排除异己——原吴国丞相袁盎,袁盎感到惊恐,他也不是吃素的主。当景帝询问他说你做过吴王刘濞的丞相,对吴王比较了解,你对此时的战乱怎么看呢?袁盎答道:"臣认为不足为虑。因为七国作乱根本原因是被晁大夫逼的。只要您杀了他,然后赦免七王,恢复封地,战事自然平息。”

御史大夫一再坚持“削藩”,终导七国之乱,社稷动荡皇上只能杀他

半月之后,晁错死。但叛军不退。要知道此时吴王可是六十有二的白发老人了,能够押上一家老小的身家性命下定决心反叛朝廷,肯定是抱有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最终和谈无望,战乱只能继续。最终由于梁王刘武的坚守和汉将周亚夫的强力进击,叛乱在三个月后被平定。

七国之乱平息后,同姓诸侯王的势力受到致命打击,除保存楚国另立新王外,其余六国皆被废除。之后配合一系列的政策更新,中央集权得到了进一步巩固,使得西汉王朝的实力愈发强大,汉族人对匈奴的反攻,也即将拉开序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