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深度解读vivo全新概念机的两大拍照功能

Hello,大家好,我是ET。这里是相机笔记2020年的第32篇文章。去年11月27日,ET写了一篇探讨手机拍照硬件发展的文章。其中,ET对远摄镜头的畅想就是从若干定焦的接力变成潜望式连续变焦:

那么镜头呢?其实ET原本期待有潜望式变焦的(比如6-18mm,等效50-150mm这样)。但看了索尼T系列数码相机的透视图以后,又有些沮丧了: 透镜单元的尺寸还好说,但实现电动变焦所需要的机械部件很大。


《手机拍照的硬件极限在哪里?》by ET (2019-11-27)

首先,ET被打脸了:使用潜望式变焦的手机早就有了 —— 2015年11月,华硕推出的ZenFone Zoom“鹰眼”手机就采用了3倍变焦的潜望式镜头模组。

深度解读vivo全新概念机的两大拍照功能

然后,就在今天,ET期待的产品也登场了:vivo正式发布第三代概念手机APEX 2020。除了120°全视屏、屏下前置摄像头、60W无线充电等配置外,这款手机还拥有1个5-7.5倍的潜望式变焦模组。

注意!虽然此处看起来很像是打广告,但ET真的没有收钱,纯属自干五!除了没必要提前3个月埋下伏笔,ET也没资格提前获知这种核心机密……实在要说的话,那就是英雄所见略同吧(笑)。

深度解读vivo全新概念机的两大拍照功能

在相机上,我们将通过镜组移动实现连续视角变化的镜头称为变焦镜头。而在手机上,目前主要通过多个定焦镜头相机模组的切换与算法补偿来实现“接力变焦”。一方面,两个相机模组之间焦距的画质会比较差(比如在拥有25mm、70mm镜头的手机上使用50mm进行拍摄);另一方面,变焦过程中也很难避免画面跳变、色彩/白平衡存在差异等情况。

更重要的,如果我们想要比现的变焦体验更好,难道要继续增加相机模组么?vivo、小米都已经在手机上放入4个不同焦距的摄像头模组了。继续增加的话,不仅会进一步加大设计难度与生产成本,同时无法根本改变用户体验上的诸多问题 —— 不说画质这些了,如何引导大众用户选择最恰当的模组,这就是一个不简单的问题。

所以,“潜望式连续变焦”应该是手机拍照(特别是变焦体验)的一个未来方向。

深度解读vivo全新概念机的两大拍照功能

因为是概念机,vivo并没有公布APEX 2020的更完整参数。从“7.5x”这个数字来看,长焦端焦距应该在190-200mm左右。问题来了,焦距延长后,防抖要如何做得更好呢?

注意!前方高能预警。如果说潜望式连续变焦还是ET能想到的解决方案,接下来vivo的实践就真的突破想象力了 —— APEX 2020的摄像头模组被悬挂起来,以整个模组的位移实现了机械式抖动补偿。

没听懂?大家知道索尼、奥林巴斯、松下、宾得的机身防抖(CMOS位移防抖)吧。把CMOS换成镜头模组,然后塞进手机里,这就是APEX 2020!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深度解读vivo全新概念机的两大拍照功能

绝大多数镜头都是2轴防抖,即对应最常见的倾斜、俯仰抖动;少数镜头(也包括一些手机)做到了4轴防抖,增加了微距/近摄时的平移补偿。但镜头防抖无法像CMOS位移防抖、数码防抖、稳定器那样提供旋转轴补偿,而旋转轴补偿不仅适用于手持慢门拍摄,也对移动状态下的视频拍摄稳定性有很大影响。

深度解读vivo全新概念机的两大拍照功能

虽然是APEX 2020是一款并不量产的概念机(连参考定价也没有),但这并不是vivo第一次“放卫星”。像以往概念机上的升降式摄像头、屏下指纹识别、5G等探索,都在之后的量产产品上逐步落地。可能具体参数上会有一些偏差,但大的方向是没错的。所以,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也很期待未来一年的手机新品呢?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