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為什麼以前人們窮成那樣了,還生6、7個。而現在有的人一個也不想生?

宙憒4LTn3495


"以前的人為什麼生好多小孩,現在的人為什麼不生想小孩"這個話題有些複雜;涉及到的問題也很廣,三言兩語是說不清楚的,'簡單的講:主要受文化、思想、觀念、科學技術等諸多原因的影響有直接關係。


泉水叮咚Peng


以前生活條件不好,孩子卻勝一大堆,現在條件好了,卻有家庭一個孩子都不要呢?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點,政策的變化,以前沒有計劃生育,有個時間段是提倡多生孩子的。後來實行了計劃生育之後,現在三十歲以下的基本都是一到兩個孩子。那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前後,很多正式工為了工作,只有一個孩子的家庭也特別多。直到前幾年,放開之後,立馬湧現一批四十歲左右的夫妻都積極生娃,我身邊從事各行各業的夫妻,就有不少高齡二胎產婦近年才要孩子的。

第二點,伴隨著社會的變化,女性朋友基本上現在也都出來工作了。以前雖然條件差,但是時間充裕,生活還是相對悠閒的,很多人都沒有走入城市的工作崗位,而是在家務農,那農忙是有季節性的,沒事幹嘛呢,加上當時避孕措施落後,那就造孩子了。

第三點,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自古以來,受傳統思想的影響,女人們在家相夫教子是理所當然,更有不孝有三 ,無後為大這樣的說法。沒有收入的女人,生孩子在某方面也是為了取悅婆家人,也受重男輕女思想影響,多生了幾個也正常。


第四點,以前生孩子成本低,基本上只要餓不壞有口飯吃就行了,反正周邊人都窮,都是這麼過來的。現在雖然條件好了,但是育兒成本卻大大提高,從寶寶生下來那一刻,奶粉,尿不溼,早教,興趣班,幼兒園,學區方方面面都要花錢,生活質量大受影響。尤其是教育這塊,資源緊缺,學區房價位離譜,幼兒園半夜排隊預約,孩子讀書,更是全家總動員。

綜上幾點是我個人認為現在生兒慾望降低的主要原因。兒孫滿堂, 兒女雙全是傳統眼光中的幸福家庭,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如魚飲水冷暖自知,人活一輩子,自己喜歡就好。如果說,結婚是兩個家庭的事情,那麼要孩子就是夫妻兩個人的事情。拿我身邊一個朋友的例子來說,她投胎是女兒,基本上孩子就是她一個人帶,老公就顧著自己吃喝玩樂,過的是喪偶式婚姻,雖然男方父母極力表示想要生個孫子,但是我朋友一直沒有同意。做女人太累了,白天上班,晚上還要帶孩子,三十歲的女人看起來有三十五六,圖什麼呢?


我個人提倡經濟條件足夠好的,喜歡孩子的,有責任心的父母可以多生兩個,反之,生一個足矣。


哈嘍我是小六


我是六十年代出生的,我來說一說這個話題。

在我的記憶裡,那個年代,好像家家都生好幾個孩子,我們村最多的一家生九個兒子,一女兒,整十個孩子。

可那時候,生那麼多孩子,負擔卻很小,因為不管你家有多少個小孩兒,或是多少口人,也不管你有沒有勞動能力,生產隊都是按人口分配給你糧食。

只是,到年根了,就要算總賬了,你家多少人,掙了多少工分,按工分應分多少錢,如果你家七口人吃飯,可勞動力只有兩個,那麼,剩下的這五口人是分不到錢的,並且這五口人吃的糧食要記賬了,也就是欠款。

如果還不起這些欠款,生產隊照樣分給你糧食,只是欠款要累計了,不怕大家笑話,國家都實行改革了,也就是生產隊都黃了,我家還有好多欠款呢,大隊知道我家的情況,也就免了。

現在不行了,現在如果生一個男孩兒的話,不知道城裡需要多少花費,反正農村一百萬不定夠不夠呢。

一百萬塊錢,對於農村來說怎麼攢?省吃儉用,打工拼命,沒日沒夜的幹,等這筆錢攢夠了,人也就虛脫了,身體也就出現各種各樣的病症了。

生產隊那時候,不管你有多少人,也就只有三間房,雖如此,可那時光棍卻不像現在這麼多。

說了這麼多,題主也能明白七大八了吧。


秦寶海9


1.那時醫學不夠發達,避孕措施不夠。我是70末生人,我家小地方的,70年代初已經生育過多個孩子的女性才開始普遍戴子宮環避孕,我母親也是那時戴的。但是那時可能技術不成熟?反正那批戴子宮環避孕的好多後來避孕環都不知什麼時候掉了,本人也不知道,然後意外懷孕的,我就是這麼來到這個世界的。現在避孕措施很多,大家也都瞭解,不像過去很多人都不瞭解怎麼避孕,甚至有的人都不知道已經有了這樣的技術。現在不想要孩子就可以提前避孕,這是那時沒法比的。而且現在醫學發達,即使懷孕了做流產,大人危險係數也不高。據說當時我媽媽發現懷孕時,本來想做流產的,但是發現懷孕時我已經四個月了(那時大概是營養不夠,媽媽經常半年多不來例假,這種情況已經好幾年,也沒當回事),當時醫療水平不行,醫院不敢做,讓轉院到省會城市的醫院。去單位開介紹信,婦聯主任說這麼大了做流產大人也危險,反正還沒正式實行計劃生育呢,就留下吧,這樣才留下的我。

2.那時扶養孩子成本低。我哥哥姐姐上學時,從小學到中學一直是所有費用(學費書費等等)三元/學年。我姐姐當年考上學,沒花家裡一分錢,她還是二等助學金(一等的錢更多一點),每學期放假回家時還能剩幾元錢給我買件衣服什麼的。那時雖然生活質量沒有現在好,但花錢的地方也少,多一個孩子和少一個孩子差別並不大。那時很多東西都是供應的,多一個人雖然會多一份用度,但也多一份供應。

現在,養孩子要靠自己奮鬥的。既然生了孩子,就得對他負責,誰也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所以很多家長會感到壓力山大。

3.過去,還在溫飽線上掙扎的人們,沒有心情和精力思考人生,思考為什麼到這個世上來,思考應不應該讓多一個孩子到這個世界來,思考對於沒有選擇權的孩子來說,讓他來到這個世界是幸福還是苦難。所以多數人根本不會考慮生還是不生。而現在大家物質生活水平好了,就難免有很多自己的思考和衡量,難免有自己的選擇。

所以,以前人們雖然窮,但仍然有六、七個孩子(其實如果算上沒存活的,沒長大夭折的可能更多),但是現在有的人一個也不想生。


雲舒0819


我們廣東湛江(包括粵西地區)是一個傳統觀念比較濃厚的地方,多子多福、傳宗接代、開枝散葉的觀念比較濃厚。在整個廣東來說,我們這邊生孩子是比較多的。還記得《外地媳婦本地郎》裡面的那個化州阿嬌嗎?她生了5個孩子,在廣州人眼中看就是個笑話,但是在我們粵西這邊是屬於很正常的事。

我出生在湛江的一條漁村,家裡就有5個兄弟姐妹。我爺爺生了5個,然後我爸又生5個。主要原因是觀念如此,覺得生多幾個總有一個會叫的。我們那邊民風有點彪悍,在農村不生多幾個兒子,真的沒有安全感。因為好多農村的事,還是要通過實力去解決的。在我們村,如果誰家生多了幾個兒子,就算現在經濟條件不好,別人也不敢小瞧你,不敢欺負你。而實際上了,兒子多,可會贏得別人羨慕的眼光,但真正的冷暖也就自己知道。

我爺爺那一輩養一個小孩的成本低。農村的茅屋雖簡陋,但大家都是住這種屋,久了也習慣了,不像現在農村家家都要建樓,建不起樓的,反而就跟周圍的村民格格不入,會被人看不起。那時候家裡孩子讀多,能讀書的就讀,不讀書的早早去工作,早點掙錢養家就行。那個時候多生一個小孩就是多一副碗筷的問題,連衣服都不用多買,撿哥哥姐姐的就是了。

但是到我父親這一代生小孩主要集中在70後80後,那時候壓力就已經比較大了。我們家三個兒子按照農村的習慣,就要至少要起三層樓。當時我爸媽辛辛苦苦在霞山擺地攤賣花蟹,掙了20萬都不敢在霞山買一套房,如果當時買了,現在早已經翻幾倍了。為了兒子們,只能拿這20萬,再找人借了幾十萬回農村修了1棟4層樓的樓房。之後就走上了慢慢的還債之路。我們小時候教育方面已經需要花錢了,記得我初中的時候,我爸把我弄到遂溪縣城去讀重點中學,也花了1萬塊錢,那時候1萬塊已經很多了。

為了養5個小孩,我父母勞累了一輩子,我媽落下一身病。為了還債,我爸到現在還在打工,另外還要花時間,幫我哥帶小孩做飯,有時還要幫我帶。幾兄弟也沒有誰當上大老闆的,現在自力更生,沒有家裡補貼,過得也不容易。我爸現在也覺得生這麼多沒啥意思,但在整個農村的文化氛圍和環境下,卻必須要多生。

總之看到爸媽這一生這麼辛苦,我打心底不想生太多小孩,一個就夠了,最多兩個,男女隨緣,人活一輩子,還得靠自己,把希望寄託在小孩身上不如活好自己。


湛江縱橫哥


我前兩天問那些老人了,為什麼有些人七八個,有些人一兩個子女,他們說,他母親坐了十五個月子,養活了四個,她們從嫁人開始,有了就生,有些流產,以前營養也跟不上,醫療也跟不上,很多嬰幼兒病死,長水痘出麻疹很多都活不下來,反正一直到不能生育為止。記得小時候村裡山上有間叫寶童塔的屋子,就是孩子死後就扔裡邊。圖中是我現拍的,我媽媽的鄰居,一些老人,四合院。



美天過


時代不同了,想法也會變噻!毫不誇張地說,以前養活六七個孩子加起來的錢,都不夠現在養活一個孩子的錢,誰還敢生呀?就拿我們這個家庭來說吧!正宗的窮人家庭,就靠著老公一個月微薄的薪水,養活我們一家三口。可我女兒出生22年以來花的錢,是我們兩口子加起來的總和還不止😀我們兩口子省吃儉用,滿足了她學習上的一切需求(所有學習用品、初高中高額的補習費),除了沒有給她交過擇校費之外,其他該交的錢都交了,還不算她的吃穿用度。她的吃穿用度雖然不是最好最高級的,但也是我們一家三口之中最好的!所以媽呀!如今養個孩子可不得了啊!這還是我們這個小縣城裡一個普通窮人家庭的開支,就更別說北上廣那些大城市的生活了……


鳳146983974


答:以前生活條件不好,孩子卻勝一大堆,現在條件好了,卻有家庭一個孩子都不要呢?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點,政策的變化,以前沒有計劃生育,有個時間段是提倡多生孩子的。後來實行了計劃生育之後,現在三十歲以下的基本都是一到兩個孩子。那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前後,很多正式工為了工作,只有一個孩子的家庭也特別多。直到前幾年,放開之後,立馬湧現一批四十歲左右的夫妻都積極生娃,我身邊從事各行各業的夫妻,就有不少高齡二胎產婦近年才要孩子的。

第二點,伴隨著社會的變化,女性朋友基本上現在也都出來工作了。以前雖然條件差,但是時間充裕,生活還是相對悠閒的,很多人都沒有走入城市的工作崗位,而是在家務農,那農忙是有季節性的,沒事幹嘛呢,加上當時避孕措施落後,那就造孩子了。

第三點,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自古以來,受傳統思想的影響,女人們在家相夫教子是理所當然,更有不孝有三 ,無後為大這樣的說法。沒有收入的女人,生孩子在某方面也是為了取悅婆家人,也受重男輕女思想影響,多生了幾個也正常。

第四點,以前生孩子成本低,基本上只要餓不壞有口飯吃就行了,反正周邊人都窮,都是這麼過來的。現在雖然條件好了,但是育兒成本卻大大提高,從寶寶生下來那一刻,奶粉,尿不溼,早教,興趣班,幼兒園,學區方方面面都要花錢,生活質量大受影響。尤其是教育這塊,資源緊缺,學區房價位離譜,幼兒園半夜排隊預約,孩子讀書,更是全家總動員。

綜上幾點是我個人認為現在生兒慾望降低的主要原因。兒孫滿堂, 兒女雙全是傳統眼光中的幸福家庭,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如魚飲水冷暖自知,人活一輩子,自己喜歡就好。如果說,結婚是兩個家庭的事情,那麼要孩子就是夫妻兩個人的事情。拿我身邊一個朋友的例子來說,她投胎是女兒,基本上孩子就是她一個人帶,老公就顧著自己吃喝玩樂,過的是喪偶式婚姻,雖然男方父母極力表示想要生個孫子,但是我朋友一直沒有同意。做女人太累了,白天上班,晚上還要帶孩子,三十歲的女人看起來有三十五六,圖什麼呢?

我個人提倡經濟條件足夠好的,喜歡孩子的,有責任心的父母可以多生兩個,反之,生一個足矣。


曉小飛


那時候生孩子是像養豬仔一樣養孩子,能養得活就養活,養不活就挖個坑埋了。

家裡面有什麼吃的就吃什麼,沒有吃的就吃野菜啃樹根,或者餓死,等年頭好了再生一個。

那時候的父母既不給孩子讀書,衣服也是老大長大了穿不下去,老二接著穿,老二長大了老三再接著穿,如此下去,直到最小的孩子,更甚者留給老大的孩子。

往往一件衣服能穿個一二十年,直到徹底不能穿下去,然後再把有用的部件拆了,再留著織下一件衣服。

可想而知,那時候養孩子的成本極低,自然能養大量的孩子。

現在的孩子一出生就在醫院,不知花費了多少錢。

然後買兩年的奶粉,打各種的預防針和買維生素,還有不知要買多少件新的兒童衣服給孩子穿。

到了一定年齡還要送到幼兒園,再大一點還要讀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光是讀書都要花個一二十萬。

可想而知,養一個孩子究竟要多少錢?

還有現在結婚,少則要好幾萬,多則幾十萬的彩禮,何況結完婚之後再生個孩子。


鵬飛萬里展鴻圖


正因為窮,連使用避孕套都無錢可買,國家又不能免費提供。這就增加了受精懷孕的機率。醫療條件的缺乏,醫生的不足,流產變得危險,經濟的拮据,交通的不方便,送進醫院流產變得十分艱鉅。

小時候,我家在煤礦,離縣城只有十多華里(7公里多),去一次縣城很辛苦,別說離縣城幾十裡上百里的農村,更是艱難。

醫療條件的落後,生理知識的貧乏,懷了孕肚子大了才能意識到。到了這種時候,生下來比流產引產更容易。這也是一些偷情少女不得不生下私生子女的唯一的原因。要知道,那時候的未婚生子,是一件很丟臉很嚴重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