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儒家思想為什麼在春秋戰國行不通?

三文愚


為什麼春秋戰國行不通有兩個原因。

第一儒家思想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仁和禮是儒家思想的主要核心,提倡以德治國,重禮儀,尊王道,春秋戰國分裂周朝群雄逐鹿,兵荒馬亂不可能去用儒家思想。那個時候誰可以讓國家強大,就用誰的思想,說明儒家思想不適合戰亂時期,只適合太平盛世。

第二國家沒有大一統,四分五裂,文化也沒有一統,到春秋戰國後,秦始皇統一天下,車同軌,書同文,度量衡,焚書坑儒,才做到一統。從漢朝開始儒家思想正式登上歷史舞臺。


一笑萬年長


通俗講, 無論什麼學說要想真正發揮作用,都要看當時有沒有受到統治者的重用,而統治者是否採納一種學說,也要視其是否符合自己的統治需要,是否能夠鞏固自己的統治,使自己的國家強大。在春秋戰國那個時期,諸侯爭霸,幾乎無統治者不想富國強兵以稱霸中原。然而儒家學說在那個動亂爭霸的年代,無法符合統治者的需要。而法家的思想主張以法治國思想,樹立統治者的權威,對於整頓社會秩序、發展生產力非常有效,比如秦國通過法家代表商鞅、韓非子的改革,迅速發展壯大,蠶吞六國,統一中原,所以這也是為什麼秦始皇會繼續採用它。 春秋無義戰,說的是春秋戰國時期,戰爭繁多,但都不是義戰,周天子是想推行孔子的儒學,但他沒有這個能力,而任何的文化都是為統治者服務的,當時各國真正的統治者是各國的諸候,而這些諸候,強的想併吞弱的,弱的在千方百計防範滅亡,那裡還能接受孔子的儒家學識呢?一旦到了統一的前堤下,統治者要維護自己的地位,又想起要人們來遵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家天下,就又開始尊孔了,這也是必然的結果。


和諧號專列


答:如果放寬我們的視界,不單純地用歷史學,而是加上人類學、社會學以及哲學,綜合地來分析、判斷,會發現,儒家思想的興衰總伴隨著家庭秩序的興衰,下面我們來具體分析:

儒家思想可被視作以家庭為榜樣、為國家建立道德原則的意識形態。孔子在春秋末期編纂經典,十分眷戀周朝的社會秩序,但周因戰事不斷,已在分崩離析之中,而周的核心秩序是家庭秩序,家庭和親戚關係無疑又是家庭秩序的核心。

周滅商,開創了中國的封建時期,其時,政治權力非常分散,掌控在一系列等級分明的氏族和宗族手中。周天子共設七十一處封地,其中五十三處由他的親戚治理,剩下的則分給其他文武官員,以及已被擊敗但願效忠的商貴族。許倬雲在《中國古代社會史論》中指出:“(在春秋時期)國家像一個放大了的家庭。君主統而不治;大夫們很重要,不是因為其職位,而是因為他們是君主的親戚,或是顯赫家庭地家長。”

周朝早期處於部落和酋邦之間,史書中稱為“國”的,都不是真正的國家,換言之,整個國家為一系列封地君主和其親戚團體所擁有,土地和民眾,都是可傳給後裔的家族財產,只受父系家族親戚規則的約束,這個社會中沒有公私之分,每個佔統治地位的宗族都可徵兵徵稅,並作出自認妥善的司法裁決。

公元前770年—前256年是東周時期,真正的國家開始成形,它們設立常備軍,在界定領土內實行統一原則,配備官僚機構,徵稅執法,頒佈統一的度量衡,營造道路、灌溉系統等公共基建。然而,國家形成的最重要的動力就是戰爭。許倬雲計算,春秋時期的294年,中國的“國家”之間共打了1211次戰役,和平歲月僅有38年,超過110個政治體倍滅絕。後續的254年戰國時期,打了468次戰役,僅有89年太平無事。連綿不絕的戰爭使周朝親戚家族的社會秩序土崩瓦解,建立其上的儒家思想當然也就搖搖欲墜。

在某種程度上,戰爭衝突背後的癥結是舊貴族秩序分崩瓦解,取而代之的庶民尋覓新機會,以攀登權力階梯。不過,東周的分裂始終被看作曠日彌久的異數,中國需要承擔天命的血統崛起,予以撥亂反正,統一才是最正統,最符合天命的古老理念,換言之,就是看哪個宗族獲得統治中國的榮譽,這也為儒家思想在西漢的捲土重來,獨尊天下,埋下了伏筆。

希望這個答案能回答以上的問題,謝謝!



芥子藏龍


春秋戰國時期是大爭之時,要的是富國強兵,並非禮義仁智信!

中國古代的治國思想總體來說是:外儒內法而濟之以道!

歷朝歷代的統治者無論多麼標榜仁政愛民,骨子裡依然崇尚法家學說,理由是法家思想能夠解決實際問題,而儒家更多的是一種理想。

孔子曾率領門徒周遊列國,兜售自己的政治學說和治國理念,結果卻處處碰壁。各諸侯國都覺得此種方略與富國強兵之道有點距離。

孟子跟梁惠王談了那麼多次話,講了一堆仁政學說,梁惠王思來想去,覺得短時間內無法實現國家的富國強兵,也就沒有實行。

在春秋戰國時期,士人渴望建功立業,甚至不惜遠走他國,最終有所成就者,無一不是法家思想的踐行者,對富國強兵之道頗有建樹:

1.吳起 本是衛國人,卻歷仕魯、魏、楚三國,尤其在楚國,搞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吳起變法”,使楚國瞬間強大起來,而吳起也擔任了楚國的令尹一職,也就是後世的宰相。

2.李斯 本是楚國人,在楚國做了一個小吏,日子過得還不錯,但有一天他突然醒悟,覺得自己應該幹一番大事業,決定前往秦國,最終幫助秦王嬴政一統九州,官拜丞相之職。

3.商鞅 本是衛國人,在魏國不被重用,於是他毅然決然地投奔秦國去了,最終,他在秦國實現了自己的抱負,發揮了自己的才幹,在秦國踐行法家學說,搞了一場永載史冊的“商鞅變法”,是秦國很快強大起來。

4.張儀 本是魏國人,還是貴族後裔,但為了自己的胸中抱負和大好前程,他最終也投奔了秦國,官拜丞相之職,還曾率軍攻打自己的故國魏國。

當然,儒家思想並非完全不能解決問題,只有在大一統的環境之下,經過了長時間的戰亂,百姓渴望安居樂業,儒家這時候的功能作用就會體現出來,如唐朝。

大一統之後,還實行法家的嚴刑峻法,甚至搞暴政,那就行不通了,如秦統一後的秦始皇和隋朝的隋煬帝。


周慕白1988


簡單粗暴的講,大家都在爭地盤,你跟他說,和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你覺得想要一統天下,唯我獨尊的春秋霸主們能接受嗎?他們要的最終結果是,先爭上最大的地盤,打下江山,再用這一套儒家思想來控制天下人的思想,讓老百姓俯首稱臣,方便管理。也就是“以愚黔首”,黔首就是老百姓。這就是為什麼每個新王朝的開始就是先武力奪取天下,緊接著運用道家黃老之治休養生息,養好以後,再用儒家思想,制定條條框框,來約束想要造反的不法分子,最終方便統治者的統治。

比如典型的西漢,劉邦帥韓信等一干大將發兵奪取天下,楚漢相爭勝出。然後漢文帝漢景帝,就是採用黃老之治,垂拱而治,把戰爭的創傷抹平了,開創出文景之治的小盛世,之後漢武帝採用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讓儒家思想在百姓心裡生根發芽,一個崇尚禮教,尊卑有序的社會秩序產生,萬民頌揚,潤色鴻業,一片欣欣向榮。其實思想大解放之後伴隨著就是融合後的大一統。儒家思想裡面也已經潛移默化的滲透了別的思想元素。只要統治者覺得對維護皇權有利,便會取而用之。


綺夢閣言古社


因為儒家思想是治心的思想,他穩的是人心,而不是時局,更不是行為,因為在當時的那種條件下,所有的君王所關心的都是富國強兵,所以說,大家找的都是富國強兵的辦法,自然而然,法家就會脫穎而出。

法家治行,而後醫心

在戰國時期,法家學說的做法是通過一系列制定好的法案,在短時期內規範人的行為,直接以文字的形式告訴人,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什麼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如果做了之後,會有什麼後果,因為所有的東西都是落實到紙面上的,所以大家都能看得到,看得到之後,自然而然的就會照著做,大家行為統一,久而久之,就會形成一種習慣,一種風氣。

儒家正心,以靜思醫其本

如果以把諸子百家比喻成現在的藝術的話,儒家思想就是中醫學派,而法家思想則是西醫學派。儒家宣揚“仁”“義”“禮”“智”“信”,但凡行事以仁為先,能讓則讓,以禮待之,這個在太平盛世自然是最好的法則,大家做人做事都會有一個底線,都會根據前人的行為舉止來鞭策自己,但是這個想要在短時間內見效,自然而然是行不通的。

首先,你想要宣揚君王的政治體系和派系學說,你得建立學堂,通過老師教授的點擊和日常的行為舉止,來一點點的影響學生,學生通過書中所學,四方遊歷之後再感悟其中的道理,在這期間,會浪費非常非常多的時間,而這些時間,可能敵軍早已經把你吞沒了,你根本沒有時間去反抗。

其次,儒家思想教的是君王該怎麼對待人民,人民該怎麼對待君王,君與臣、父與子、夫與妻、長與幼,講的都是這些在日常生活中比較細節的方面的問題,他這些主張對長治久安有用,但是對於短時間內提升國力與戰力卻沒有絲毫幫助。

切入重點,快速成長

當商鞅剛剛進入秦國的時候,對於秦國的貧弱深有感觸,那是人民不相信政府,下屬不信任長官,平民獲取軍功無法升遷,平民想要光宗耀祖,更是痴人說夢,而當時唯一能光宗耀祖的方式,就是通過學習,進入士人階層,但是讀書對於一般百姓來說,是不小的負擔,他們無法承受這樣的開支。

所以當看到百姓的痛點之後,商鞅開始推崇法制,通過醒木立信之後,明確的告訴人們,想要光宗耀祖、發家致富應該怎麼做,通過一套套法案的頒佈實施,引導著百姓們朝著致富的方向前進。打破常規,讓百姓也能看到除了學習之外的升遷之道,也因此讓秦國在短時間內,成了戰國時期的第一強國。

總的來說,儒家思想注重的是引導,是長與幼、上與下的引導,而法家則是規範,通過一種制度的實施,來告訴百姓們應該怎麼做,這也就是說,一個之本,一個是治標,戰亂時期用法治人,而和平時期用儒引人,這也就是,二者能一直並存影響著中華文化的關鍵。


大胖子爸爸


春秋戰國政治上分裂割據,從西周時期的禮樂政法自天子出到春秋戰國時期禮崩樂壞,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周天子不再是天下的共主,春秋時期相繼為了爭奪地盤和財產,先後出現了春秋五霸,這些戰爭是毫無意義的,所以我們說“春秋無義戰”。

到了戰國時期,戰爭的形式開始有了一定變化,從無義之戰開始轉向統一戰爭。各個諸侯國為了能夠在統一戰爭中獲得勝利,紛紛開始組織變法,引薦人才。那個年代,諸子百家的思想,哪家的思想能夠迎合大一統的需要,統治者就會採納。

在諸子百家最重要的四家“儒家、道家、法家、墨家”中,只有法家的思想強調“要在中央”,加強中央集權,所以法家的思想迎合了當時政治統一的需要。六國中,商鞅變法和法家思想的運用使得秦國如日中天,最終為其戰勝六國一統天下奠定了思想基礎。

而儒家思想主要仁政,為政以德,企圖恢復舊制度“周禮”,在當時是不符合歷史潮流的。只有在國家安定統一的基礎上,儒家思想的魅力才能得以彰顯。

因此,漢武帝實現大一統以後,採納了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主張,最終使得儒家思想成為封建社會的主流思想,處於獨尊地位,影響了兩千多年。



西神堂


儒家思想不僅在春秋戰國行不通,而且在整個北宋之前都沒怎麼行得通過。

這是因為:

1、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義,孔子講仁,孟子講義,皇帝講什麼?尤其是在春秋戰國、魏晉南北朝這樣的大分裂時期,講仁義,既不能安邦,也不能治國。

2、說說大漢王朝。漢武大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但雄才大略的武帝,真正行的其實是“外儒內法”,看看其任用的丞相就知道了,每一個儒家思想的人!漢朝還有一點是“以孝治天下”,這個操作性強啊。

3、說說大唐王朝。縱觀唐朝近300年,安史之亂以前,基本上是以道教和佛教思想交替作為朝廷意識形態;安史之亂後,則以法家為主了。儒家思想從未登主流。閱遍唐詩,詩人們的思想是極其開闊,很少有儒家思想的表現吧?

4、儒家思想真正成為朝廷意識形態,是披著“程朱理學”的外衣大行其道的。宋元明清,一以貫之……

5、根本原因是,儒家思想不能治亂世,只能在大一統王朝時才適用。尤其是,程朱理學通過“三綱五常”把儒家思想進行了固化和政治化,這才能夠“操作”了。


鋤揚軒


儒家倡導仁愛治國!春秋爭霸各君王的內在政治思想是法治律令霸治安國安邦,方能縱橫春秋時期之八方天地!因此,“儒治方略”大多得不到各諸侯王的支持!“儒治方略”比較適合天下已定,黎民安居樂業,這樣的社會環境!所以儒家思想未在春秋時廣為傳播!


三界遊童


春秋戰國是中國歷史上思想流派湧現,可以說是百花齊放的時期。儒,道,墨,法等和各種適合各諸侯國增強實力的學說流派紛紛出現。儒家以仁為思想核心倡導各國施仁政其實不太有利於當時各諸侯國的迫切需要。那個階段如果什麼學說流派能促進諸侯國當上霸主,能有助於把對敵對的國家打敗,能有利於在各國間保持平衡,這種思想就有可能受歡迎。以法家為例能使秦國增強國力,能讓秦國最後打敗六國而統一中國就可以看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