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汴梁水袖王”吳青峰多才多藝,痴迷臉譜,一年畫了一千幅

吳青峰出生在商丘市睢陽區一個貧窮的家庭,小時候他深受豫劇的影響,他也渴望穿上戲裝站在舞臺上表演長槍短棒,十歲那年他進入梨園行。

“汴梁水袖王”吳青峰多才多藝,痴迷臉譜,一年畫了一千幅

吳青峰走十幾裡山路學戲

戲班離他家很遠,每次學戲都要走十幾裡山路,戲班不起夥,他從家裡帶饅頭,就著醬豆、鹹菜、蒜瓣吃,渴了喝點蒸饃水。

有年冬天,雪異常的大,大雪撲面,雙眼迷離,也沒有路燈,荒郊野嶺的也沒有借宿的地方,吳青峰憑著以往的感覺走,意外發生了,他腳下一滑,差點滑進路邊的機井裡,他拼命的抓住旁邊的樹枝,爬了上去又匆忙趕路了。

母親知道這事非常心疼他,不僅覺得兒子學戲太辛苦,而且還要受到鄰居的冷嘲熱諷——”學戲有什麼出息?能掙錢嗎?“母親勸他不要學了,年少的他堅定信念,發誓一定要學出個名堂。

吳青峰從十一歲開始登臺演戲,個子小就主工娃娃生,他的娃娃生把各種角色演的活靈活現,廣受觀眾的好評,加上自己的刻苦努力,他很快就在劇團成了主演。

豫劇三團(原商丘縣豫劇團)團長李建立非常賞識這個娃娃生,把他接到了團裡。

吳青峰倒嗓期受挫折

吳青峰進了新組織後,主演文武小生角色,剛在商丘初露鋒芒,卻遇到了倒嗓期。

有一次,他飾演《黃鶴樓》裡的周瑜,化妝好的他意氣風發,正準備張口時,卻發現自己的高音完全唱不上去,而且越唱越不舒服,嗓子難受極了,觀眾在下面炸開了鍋,他在臺上聽到別人的嘲諷:“就這嗓子還唱武生呢”?

“汴梁水袖王”吳青峰多才多藝,痴迷臉譜,一年畫了一千幅

那次吳青峰哭了,甚至找到團長辭職,他說自己太丟人了。好心的團長安慰他鼓勵他說:“失敗是成功之母,不要灰心,變聲是自然規律,只要努力喊、堅持練還會過來的!

經歷過這次挫折,自尊心強的他更加努力了——天不亮就起來對著曠野喊,對著流水喊,向別人學,學科學發聲法。

經過日復一日的練習,他挺過了變聲期的考驗,喊出了一副明亮的小嗓子。團長很喜歡這個有追求的青年演員,於是就提升他做了業務團長。有了管理經驗以後,又讓他帶領分團去闖蕩演出市場。

吳青峰學習長水袖絕技表演

成為團領導的他更要求進步,他又考上了商丘文化藝術學校,在戲校深造。在這期間他學習了有高難度的長水袖絕技表演,這要求演員唱舞並重,並且還有較深的武功基礎,為了學會這折戲,他每天穿著練功衣舞動著八米長的水袖,來一個轉體殭屍的動作從三米高的“鬼門關”上翻下來。

他天天泡在練功房裡,反覆練習著水袖。為了將長袖舞繼承好,他拜在了著名演員高紅旗老師的門下。經過恩師精心的指導,他的長袖舞明顯提高。

吳青峰在繼承的基礎上有所出新和拓展,他所使用的水袖長達八米,是豫劇界最長的水袖,也是全國戲劇界最長的水袖。

一寸長,十分功,吳青峰用他嫻熟的技藝成為了當代舞動長袖絕技的佼佼者。

這項表演給他帶來了諸多榮譽。

“汴梁水袖王”吳青峰多才多藝,痴迷臉譜,一年畫了一千幅


河南人尊稱他“汴梁水袖王”

在一次節目中,八米長的水袖在兩隻手中揮灑自如,觀眾為他的精彩演出報以熱烈掌聲。

王華普老師乘興賦詩曰,“寶劍需磨礪,久磨出鋒芒。梨園出新秀,汴梁水袖王”。從此“汴梁水袖王”的稱號不脛而走。

吳青峰不僅是一個好演員,他還是藝壇上的多面手。

“汴梁水袖王”吳青峰多才多藝,痴迷臉譜,一年畫了一千幅


不僅拍電視劇受到導演的讚譽,他對臉譜也有濃厚的興趣,他在家中堆放了很多有關臉譜的材料和成品,閒暇之餘,他就練習畫臉譜,在他的筆下,各式各樣的臉譜栩栩如生,僅16年一年,他就畫了上千幅。

真想看一次他的水袖舞表演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