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形色各異救命詩

“七步詩”成救命詩

曹操死後,曹丕繼承了魏王位,但對“出口成文,下筆成章”的弟弟曹植仍不放心,總想找個藉口殺掉他,以除後患。便想出個“七步成詩”的辦法,欲治罪其弟。曹丕限曹植在七步之內,吟詩一首,如能做到,可免一死,否則決不寬恕。曹丕說: “我與你是兄弟,就以此為題,不可犯‘兄弟’二字。”曹植聽罷,詩已脫口而出: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以萁豆相煎為比喻,控訴了曹丕對自己的迫害。曹丕不得不收回成命,降低曹植的官爵了事。曹植的“七步詩”不但救了性命,也因此更出名了,公認他是“才高八斗”、文思敏捷的人。

“劣詩”成為救命詩

南北朝時北魏崔巨倫很有詩才,他在魏文帝時任殷州長史、北道別將之職,恰逢葛榮反叛攻陷殷州,稱帝自立。葛聞崔才名,欲用為黃門侍郎,崔巨倫不願接受。端午節葛榮藉故命崔賦詩,崔巨倫即故作不堪,就吟道: “五月五日時,天氣已大熱。狗便呀欲死,牛復吐出舌。”只拼湊了幾個俗語,詩意全無,只剩下粗鄙而已。葛榮果然以為他浪得虛名,不再要他降己為官了。不久葛榮事敗被殺,崔巨倫藉此得以免禍,正是這首端午劣詩,才保全了他的性命。

表明心跡的詩成為救命詩

王維是唐代與李白、杜甫鼎足而立的大詩人,當官至正五品給事中時,安史之亂爆發,長安失陷,唐玄宗奔蜀,王維追隨玄宗不及,為叛軍俘獲。安祿山素知王維的才華,強迫他做偽給事中。王維便服藥取痢,假稱暗痢(口啞不能說話),遂被遣送洛陽拘禁。朋友裴迪來探望,說及樂工在凝碧池流淚為安祿山演奏之事,王維作了一首《凝碧池》詩: “萬戶傷心生野煙,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葉落空宮裡,凝碧池頭奏管絃。”表明了他不願作偽官的心跡。這首詩為唐肅宗所稱許,平定“安史之亂”後,王維因此詩不但保全了性命,還官復原職,後晉升為尚書右丞。

“絕命詩”成救命詩

宋代大詩人蘇軾因“烏臺詩案”被捕入獄,自知性命難保,就暗中約好:如果有死刑判決的壞消息,就送魚。一日,兒子蘇邁出京借錢,忘記告訴朋友暗中約定之事,偏巧朋友給送去了一條燻魚。蘇軾一見大驚,以為自己凶多吉少,便以極度悲傷之心,為弟弟蘇轍寫下訣別詩兩首,其一: “聖主如天萬物春,小臣愚闇自亡身。百年未滿先償債,十口無歸更累人。是處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獨傷神。與君今世為兄弟,更結來生未了因。”其二:“柏臺霜氣夜悽悽,風動琅璫月向低。夢繞雲山心似鹿,魂飛湯火命如雞。額中犀角真君子,身後牛衣愧老妻。百歲神遊定何處?桐鄉應在浙江西。”宋神宗讀到蘇軾的這兩首絕命詩,甚覺委婉悽切,悲惻動人,頓生憐憫愛才之心,遂下令對蘇軾從輕發落,貶其為黃州團練副使。蘇軾的“絕命詩”,逢凶化吉,竟成了革命詩,一時傳為佳話。

妻妾的詩成為丈夫的救命詩

據傳宋真宗愛惜人才,訪天下隱者,後有人推薦隱士楊樸很有文采,尤能詩,就專門將楊樸召來。真宗皇帝問道: “聽說你很能詩?”誰知楊樸卻不買皇帝的賬,斷然答道: “我不能詩。”真宗皇帝一聽大怒: “臨行有人作詩送卿否?”楊樸曰: “惟臣妾有一首雲:更休落魄耽杯酒,且莫猖狂愛詠詩。今日捉將官裡去,這回斷送老頭皮。”真宗皇帝聽罷大笑,遂放楊樸歸隱山林。正是楊樸之妾這首詩,才救了他一命。

轉換概念的詩成救命詩

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傳說有一次來到“東南第一叢林”的常州天宇寺進香還願。一天午後,乾隆乘著酒興去禪房,故意賜給方丈和部分和尚煮熟的雞蛋,並要他們在七步之內作詩並吃下去,否則便以欺君之罪處死。全寺八百僧侶萬分緊張地盯著 70 多歲的方丈,在這生死攸關的緊要關頭,只見方丈手託煮熟的雞蛋吟道: “聖上賜我一個桃,既無核來又無毛。老僧帶你西天去,免在陽間受一刀!”吟畢吃了雞蛋,乾隆皇帝哈哈大笑。老方丈這首救命詩的高妙之處就在於,他把雞蛋說成桃,這樣吃下去,既不犯寺院的戒規,又順從了皇上旨意,還保全了全寺僧侶的性命。從此天宇寺的和尚也名正言順地吃雞

形色各異救命詩

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