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姜堰方言用字小議


  細細讀之,感慨頗多。首先,陶老師提出“方言的書寫應向普通話靠攏”,我覺得需要商榷。其次,陶老師對小說《香河》中蘇中方言的糾正,我並不完全贊同。以下草草略寫片言,與陶老師及各位網友進行討論。

  陶老師文中所言的蘇中方言就是俗稱的泰州土話,即如(皋)泰(州)地區使用的地方方言。使用這種方言區域,學術上一般稱之為如泰方言片或通泰方言片,為下江官話或稱江淮官話的一個亞區。歷史上,春秋時期的如泰地區,曾先後為吳越兩國的飛地,晉代永嘉之亂後,大量北方居民又大量遷徙至江淮之間。所以從語言學研究角度,有專家稱:如泰方言有古越語及北方方言的遺留。古代,我們這片地區北側是興化瀉湖沼澤地,南方是長江天塹,因此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經過多次分化和統一,如泰方言保存了不少古語音、古文言文,並且摻入了不少形象的鄉土詞彙。

  現在通用的普通話,是以北京話、東北話為基礎的官方標準話,與本地方言差異較大。在我國大陸地區,現代漢語常用字也不過二千多字。此外,由於五四以來白話文的興起、發展、推廣,許多古代文言文中的詞語,現代人常常很少使用。而各地方言中留存的土話,並不能完全用普通話和流行的常用字來表達和書寫,能使其中部分詞不達意,且違背其本來面貌和特殊味道。所以我認為,方言的書寫應向普通話靠攏,用普通話來規範,不完全正確。方言需要動用所有的古今漢語詞彙來書寫,才能更貼近於原意。這樣才利於方言的傳承。國家為了保護各地方言,將方言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我省從2009年起,建立了方言資料庫,已存檔十多種地方方言,泰州話也在其中。

  由於當今普通話的流行,使得如泰方言片邊緣及中心城市,泰州話趨向普通話。而處於方言片中心的姜堰地區,古音保存比較好。下面,我以姜堰話的語音,陶老師所引用的詞語次序,來展開討論。

  陶老師修改的方言詞語,一些還是非常不錯的。如:概,撥開的意思。概,古用槩,量米粟時平鬥斛用的刮板兒。關目山(三)兒,姜堰又有“關頭過節、名堂山兒、穴頭山兒”。不胎孩、眼淚沽沽的,等等也都是不錯的,有形有聲。

  但是,餘下一些方言詞語,我不敢苟同,提出來與陶老師商討。

  羅漢魚,姜堰這叫羅蝸兒。這裡用“蝸”可能比較貼切。本地又有蝸兒菜,其肥大肉質的根莖可加工成醬菜,俗稱“螺螄菜”。

  《香河》小說中的裝飯,應該是噇飯。噇的意思就是毫無節制地大吃大喝。“裝”字不管從音、從意,都沒有“噇”字準確。噇,姜堰更有“噇倒頭飯”之語,是罵人的話。小說原文就有呵斥之意,此處用“噇”,何錯之有?

  訛錯就是錯誤,音、意皆對。“訛錯”一詞,姜堰從來就沒有讀“誤錯”的,不能因為訛字一解為“敲詐”,就否定該詞的正確。清代神話小說《鏡花緣》第五三回中,就有“但一時口說,恐有訛錯。”

  字典上“順緒”的意思是順著次序,這裡應作“順遂”。遂,有稱心,如意,成功等意思。順遂,就是順當,順利,合乎心意,吉利話。舉一例,清朝野史《述異記·五聖為祟》中,有“是晚,此人即入室求歡,言從我,令汝家富厚順遂,不從即禍至矣”之語。

  拿瞧,字典上查不到這個詞。這個詞應該是“拿喬”,字典當中就有,本意是“拿喬”的人裝出為難的樣子,找藉口刁難別人,用以抬高本人身價。喬的意思是高,又有“假裝”之意,如:喬裝打扮。“讓人仔細瞧瞧而不要小瞧小看自己”,就不是“拿喬”的人的行動了,動作人錯誤了。

  “篤”衣裳,“篤”洋機,我認為這是鄉人把象聲詞作動詞用的,用“嘟”或“篤”都可以。嘟嘟嘟,短而急促的響聲,非常像縫紉機的聲音。文中說“讀”既取其音又借用其意,那“讀”是什麼意思呢?

  手為,或手位、手未,這個詞不太好寫,我認為可能是一種古物,被方言引申了。用首尾,能找到出處,但是讀音訛錯了。

  豆昔兒粥、豆昔兒餅,這個字是有的,讀音也不錯,但是電腦卻打不出。現成的倒有一個字“糝sǎn,shēn”,解釋和“豆昔chǎi”字一樣,都是穀類製成的如麵粉樣的食物,如玉米糝兒。

  灰濛楚囊,楚,清楚;囊,袋子。如此怎麼解釋成:陳舊,沒光澤?蒙,姜堰話讀“冒”,有人解釋為上黴的“冒”。但我認為,應是“灰冒褚浪”。冒有一解為“覆蓋”,如:沈括《夢溪筆談》中有“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描述畢昇的泥活字印刷術。褚的本意是古代覆蓋棺材的深紅布——褚幕。東漢鄭玄曾對“褚chǔ或zhǔ”字加註:“以丹布幕為褚,葬覆棺。”姜堰方言稱掛字為“浪”,如浪起來,“浪”字有一解釋,[方言]:敞開,亮出來。這四個字組合起來就是“塵灰覆蓋,褚幕掛著”。一半說樣子“灰濛濛的”,一半說感覺“如喪事般堵心”,這樣的形象比喻再恰當不過了。

  得福不覺,姜堰話“覺”讀擱,用“覺”表示,意思好像是到了。但是,本地方言中有“硌覺”一詞,說明這兩字並不是同一字。“硌”的本意是凸起的硬東西跟身體接觸,使身體感到難受或受到損傷,如土話中有“硌住了”,此字也有“感到、覺得”的意思,比“覺”字更具形象,意如“得到福氣卻不感到硌住了”。所以用“得福不硌”更為確切。

  以上說了這麼多,本人水平有限、初涉不深,可能不少會“文不對題”,出現“訛錯”,請陶老師及網友指正。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載體,其多樣化複雜化,使得漢字再博大精深,也不一定完全能註解,並且用普通話的讀音,也不能全部對方言進行正確注音。我們只有尋找更接近本意、原音的字來記錄它們,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傳承保護它。


姜堰方言用字小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