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終於知道怎麼去表達了---就是說“方法”

職場上老闆或者主管在會議上滔滔不絕地講著間或批評或訓斥著,你下面拿著筆、本或微笑、或鬱悶的地記錄著、思考著,因為一會就到了你彙報思想的時刻了,要你

表達你的收穫、打算...


社會分工日益細化,一起工作就要交流、溝通,就要表達。

可是社會上有些人的說話水平就是高,北京德雲社可以組成說話團隊,郭德綱可以就憑表達能力強出人頭地,靠說話掙錢。不服還真不行。

人證、物證都可以證明,說話並不是知識,學習它不需要數學、物理計算,就是一種技能。這裡介紹的一本書《說話就是生產力》,孫路弘,鷺江出版社,2010年11月,它就是教你表達技能的實戰大綱。


終於知道怎麼去表達了---就是說“方法”

表達需要什麼樣的”配合“


表達不是一般的說話,既不同於讓你客觀地描述事實的講述,也不同於讓你對事實進行有目的的篩選的敘述,而是講述加敘述再加表演的一種形式。

道具形式更容易實現表達的目的。中央電視臺《贏在中國》欄目邀請過很多人去講自己的商業設想,進而爭取投資人的青睞拿到贊助。如果給你40秒......,你想起來了嗎?怎麼讓大家聽懂、記住你的申請項目---卡片,就是採用道具。項目介紹、現狀、計劃、目標,最後兩張的內容是:一張是個”3“,一張是個”1.5億“,讓人印象深刻,無形中增大了投資人的信心。

李敖在北大演講也有這麼個細節,他告訴師生們他寫了100多本書,有96本被當地政府查禁,如果至此這樣也就只是好多的一些印象。李敖接著就拿出一張紙,把查禁的書名、寫作的年代、被查禁的理由都寫在這張紙上,瞬間加深了絕大多數人的印象。


表達需要的四個要求


一個表達想要達到成功,最好做到四個要求:

1、內容框架。它強調的是自我表達的完整性。操作上的技巧上,可以用數字來開篇,”我要講的內容有三點,“有意識地控制談話層次。階段性總結,原則上是一個10分鐘的表達至少需要三次以上的小結,每一個觀點表達完,要對自己的話進行一次簡要概括和提煉。嵌入一定的形象化的比喻,調動受眾的情緒。

2、內容質量。表達需要適當表演,事先設計一定的肢體語言。

3、過程管理。一般情況下的表達時間較長,因此需要進行必要的過程控制。受眾參與度管理。比如,可以安排受眾舉手發言或是回答問題。整體思想一致性管理。從開篇到結尾要有比較,強化印象,中間可以安排跳出去,但是注意保持內在邏輯,一直要為主體服務。

4、時間控制。尤其是單項溝通,大多會有時間範圍,30分鐘是個普遍的時間節點


終於知道怎麼去表達了---就是說“方法”

理想表達的個人效果


如果表達的步驟做到位,你會得到至少三個方面的效果。

1、促進個人思想成熟。思想的深度可以決定一個人的競爭力,尤其目前的學校教育不容易形成個人的思想體系。堅持表達訓練,就可以促使個人形成思考的習慣,進而達到思想的成熟。

2、提高個人表演能力。表演是現代社會很需要的實際技能之一。通過表情、姿態、手勢、工具等來強化自己的觀點。2020年春晚上的小品演員金靖豐富的表演能力無形中強化了受眾的代入感。

3、逐漸擴大個人的群體影響力。行為能力的動作需要多次、大量的重複來強化。慢慢地,你會發現這些表演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群體影響力。


事實上,打造個人的溝通能力,最關鍵的不是你瞭解多少溝通知識,重點是需要按照基本的規則進行訓練,參與體驗。


終於知道怎麼去表達了---就是說“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