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6 雪上加霜的“大災之後必有大疫”,談談乾隆二十一年的江南大疫

“大災之後必有大疫”,這句話看上去似乎有點絕對,但是在古代卻有著相當多的事實支撐。實際上,古代的眾多瘟疫中大多數確實是緊鄰著大災難而來的,可以說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乾隆時期是中國封建王朝歷史上有名的康乾盛世的最後階段,也是在乾隆一朝這場盛世達到巔峰。然而,在乾隆二十一年(即1756年)卻爆發了一場大瘟疫,給那場盛世添了幾分波折。那麼,這場乾隆二十一年這場江南大疫是怎麼回事呢?於是,今天就想以這場江南大疫為主題,談談這場瘟疫和對“大災之後必有大疫”的理解。

雪上加霜的“大災之後必有大疫”,談談乾隆二十一年的江南大疫

乾隆時期的盛世

一、盛世下的刺耳聲:繁榮社會的災難

  • 乾隆時期的繁榮

乾隆二十一年,繼承大統的乾隆已經在位二十年頭了。乾隆登基後,有感於康熙朝的“寬縱之弊”和雍正朝的“嚴刻之失”,志在成為千古帝王的他結合二者,制定了他眼中寬嚴相濟的施政方針,以中和為標榜,以至於有些人認為他“所布詔令,善政絡繹”。

這裡姑且不論措施是否得當,至少在乾隆二十餘年的勤政下,整個清朝社會呈現出一片繁榮景象,國家財政收入逐年遞增,庫房所儲日漸豐盈。這其實也和很多書籍、電視劇所表現的乾隆好大喜功導致國庫空虛的情況並不相符。

據記載,乾隆繼位時,清朝國庫的存銀大概在3400萬兩,到了乾隆二十六年(即1761年)清朝的國庫存銀增長到約有3700萬兩。而在這之後,國庫存銀開始了突飛猛進,僅僅約10年就已經增長到7400多萬兩。

不僅如此,地方各省存銀都相當充裕,整體財政實力強勁。

雪上加霜的“大災之後必有大疫”,談談乾隆二十一年的江南大疫

乾隆遠征準噶爾

在財政日漸雄厚後,乾隆開始繼承“列祖列宗之偉業”,致力開闊疆域,先後遠征準噶爾和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亂。不僅如此,他與清朝歷代君王有所不同,是以一個比較積極的態勢介入政府救濟工作,比如要求各地加強倉儲設施建設,動用國家力量鼓勵民眾開展拓荒活動,並在災難發生時及時安排賑濟災民。看上去,這倒是個百姓安居樂業的時代。

  • 乾隆二十年到乾隆二十一年的多災多難

儘管乾隆年間本就多有水災,但是在乾隆二十年,一場大規模水災發生了。據估計,這場水災涉及的範圍至少包括了江蘇、浙江、安徽、山東、湖北以及湖南部分區域。

雪上加霜的“大災之後必有大疫”,談談乾隆二十一年的江南大疫

水災

其實,僅僅就江南地區而言,這場水災並不是十分嚴重,但在這場水災後,又在基本相同區域發生了一場蝗蟲為主的蟲災。這也得到了一些地方誌記載:

嘉定縣:六月大水,秋大旱,……。

烏程縣:淫雨損麥,蝗蝻生,大水傷禾……。

慈溪縣:七月大風雨,拔木傷稼……。

於是乎,一場大面積的饑荒也就如期而至。饑荒必然會造成所在區域人口的生活水平和身體素質的下降,而這一切似乎預示著一場大瘟疫的到來。

二、饑荒、官府應對與瘟疫爆發:積極應對卻無力避免

  • 一場大饑荒:米價火箭般躥升

前文提及,在乾隆二十年發生了一場大水災,而大水災後出現了蝗災,導致乾隆二十年的農戶在夏秋兩季的收成普遍不理想。這也就造成了各地米價紛紛出現了火箭般的躥升

。僅以浙江為例,浙江多地出現米價飆升的情形:

比如烏青鎮,在二月時,米價就已經達到了兩千八百錢,到了四月,米價更是達到了三千四百錢;

又比如常州靖江,僅僅一斗米就要三百餘錢,類似的情況還有太倉州、華亭縣等地。

百姓們苦無買糧之財,居然將山間的草根樹皮這些平日裡難以下嚥的東西作為食物,一時間連山間的植被都接近被吃光。還有些人為了活命,不惜賣掉妻子和孩子換取錢財購買糧食,當時,賣掉孩子僅僅只能換到三百錢左右,而賣掉妻子甚至只能換到一斛米,百姓生活可謂慘不忍睹。

雪上加霜的“大災之後必有大疫”,談談乾隆二十一年的江南大疫

饑荒只能啃樹皮

  • 清朝政府的積極賑災

面對這樣突如其來的饑荒,清朝政府整體來看還是採取了比較較積極的措施,並引導地方鄉賢發揮好地方治理力量。當時,乾隆下令免除了江浙地區的地丁稅,還從全國其他地方調撥糧食去賑濟。當時主要採取了兩方面的措施:

一是在饑荒較為嚴重的鄉鎮直接設立粥廠,每日施粥;

二是在地方官員組織下,發放口糧籽種,鼓勵農民耕織,儘快恢復生產。

而地方鄉賢同樣也在這時候發揮了作用,他們中的富貴之家直接合夥設立粥廠賑濟災民,組織安排每日熬粥或根據人口直接發放口糧,極大的緩解了地方的饑荒。

也正是在這種官府和社會力量的合力下,江南的百姓逐漸走出了災荒,迎來了來年的收穫時節。

  • 江南大瘟疫

上文提到,在乾隆二十一年,就在大家都以為在政府的積極救濟下社會即將走出饑荒困境時,一場大瘟疫在江南爆發開來了。對於這場瘟疫,其實《清史稿》中就有爆發時間和地域的記載:

《清史稿》:二十一年春,湖州大疫,蘇州大疫,婁縣大疫,崇明大疫,武進大疫,泰州大疫。夏,通州大疫。十一月,鳳陽大疫。

據我統計,乾隆年間大概發生瘟疫24次左右,而這次瘟疫幾乎是乾隆年間發生的最嚴重的瘟疫之一,另一場類似規模的瘟疫發生在乾隆五十一年,那已經是30年後的事情了。

雪上加霜的“大災之後必有大疫”,談談乾隆二十一年的江南大疫

瘟疫爆發

不過這場瘟疫嚴格來說,並不是從乾隆二十一年開始,在乾隆二十年已經隱約有爆發成大瘟疫的跡象了。當時的太倉州因為發大水導致饑荒就在冬天爆發了瘟疫,而在同年,寧波的象山附近爆發了大頭疫。

當然,其實上文的《清史稿》對乾隆二十一年的記載其實不夠全面,當時其實包括整個江南地區都被捲入了這場大瘟疫中,比如溧水、吳江、松江、海寧等地區。

對這場瘟疫發生的時間,史書記載道“春秋大疫、入秋始息”,由此來看,應該高峰期主要是在乾隆二十一年的四月到五月期間,到了八月時疫情逐漸平息。當然了,疫情還是有過反覆的,在第二年仍然有部分縣鄉出現了瘟疫的情況。不過整體來說,這場瘟疫大概持續了約四個月。

三、這場江南大疫的影響:勞力損失、絕望感瀰漫

說起這場瘟疫對乾隆時期清朝社會的影響,主要在以下幾方面:

  • 造成勞動力的減少

如果我們翻開史書的話,不難發現關於這場大瘟疫造成的人員傷亡是十分慘重的,最常出現的就是“死者無算、病疫者甚重、家無不病”等字眼,甚至根據《蘇州府志》的記載,小戶家庭因為沒有錢財救治,而全家病死、滅絕的情況。

從記載來看,儘管沒有對死亡人口的整體估算,但從一些地方誌的記載看,可以推算出部分區域的死亡人數。據《蘇州府志》記載,當時僅僅蘇州的吳中就死亡人數達到約幾萬人之多。而當時將來地區普遍富庶、人口眾多,以此推知死亡幾十萬人應該是極有可能的。甚至若加上一些大戶隱匿人口的情況下,達到接近百萬也不是不可能。

雪上加霜的“大災之後必有大疫”,談談乾隆二十一年的江南大疫

瘟疫造成的悲慘生活

  • 強大的心理落差造成當地民眾絕望感瀰漫,迷信現象十分頻繁

這場瘟疫從後世來看,並不是無跡可尋的,畢竟它是伴隨著水災和蟲災後引發的饑荒所引起的。但是對當時的老百姓而言,心理落差卻太大了。當時,不少老百姓,尤其是江南地區老百姓是對這段時間的安樂生活有著強烈的預期的。

據記載,乾隆二十年時雨水充足,田地裡的禾苗碩大,人人都認為必定是個大豐收的年份。誰知道八月以後,田間忽然出現了一種較為罕見的蟲子,在田間密佈,使得田裡的收成全部歸零,百姓們沉浸在驚駭之中。

而好不容易在政府救濟下逐漸從饑荒中走出來,人們看到田間的春收有望,歡欣鼓舞以為苦盡甘來時,居然就在即將收成之際爆發了這場大瘟疫。

從水災流離失所到蝗災餓殍遍野,再到瘟疫的死者無算,讓當時的老百姓絕望之情濃烈,甚至到了無時不刻不在祈求鬼神保佑的地步。

在這種絕望感下,人們不得已只能尋求精神安慰,於是將很多自己不能理解的自然和社會現象將鬼神聯繫在一起。據說,當時因為冬天,空氣中較乾燥,導致出現磷火現象,百姓們就覺得這是陰燈,於是就一傳十、十傳百變成了陰兵之說。

四、清朝政府、地方鄉紳對這場瘟疫的應對措施

中國古代封建王朝往往在制度上都會存在一個弊端,那就是儘管對水旱災害多有規定,但卻十分不重視對瘟疫等方面的規定。這也造成了這次瘟疫發生時,清朝政府從全國層面是沒有采取多少統籌全局的措施,官員們也不知道該如何依照規定採取行動。

  • 清朝政府官員對這次瘟疫的應對

當然了,儘管規定不繫統,但在儒家倫理觀念下的官僚體系,依然會有秉承“官乃民之父母”理念的地方官員積極採取救濟措施。這些官員們往往會動用地方經費設置設置廟官,並親自招攬名醫,倒有點類似於現在的“醫療專家組”,一起攻克瘟疫的病理。

有時候,這些官員還會設置一些施藥場所,向一些民眾發放藥品。當然了,在當時的迷信思想下,還有官員會組織一些方士來幫助向神明祈禱,從而減輕或消除民眾的恐懼心理。

雪上加霜的“大災之後必有大疫”,談談乾隆二十一年的江南大疫

官府施藥和施粥

  • 地方鄉紳、醫生的做法

中國古代歷來有衣錦還鄉的說法,這其實也基本反映地方鄉紳對地方的特殊情感。這些在地方屬於上流人物的鄉紳在地方遇到大危機時往往會很積極採取措施救治父老鄉親。他們有時候會利用自己的私人資產幫忙購買藥物然後發放給鄉親,又或者是直接施捨錢財給鄉親。

至於醫生,想必很多人都會想到醫者父母心,這其實大多數的醫生也是這樣看待自己的。那個時候,醫生們看到那些病人,往往會盡心診治,並悉心尋找解決之道,熬製藥湯供病人服用。比如吳江人名醫全錦,就是在那場瘟疫中盡心診斷病人,還把自己的錢財贈送給那些無力購買食糧和藥物的鄉親。據說,得益於他醫術高超,所以他救治的病人大多活了下來。

雪上加霜的“大災之後必有大疫”,談談乾隆二十一年的江南大疫

醫生救治病人

五、思考與感慨:對“大災之後必有大疫”的理解

“大災之後必有大疫”,這是古代很多人對瘟疫到來時機的總結與看法。表面上看,似乎只是時間上的關聯性,但如果我們結合乾隆二十一年的江南大疫,會發現這句話背後的原因更值得我們重視。

首先,大災之後往往會導致民眾出現營養不良甚至過度飢餓的情況,導致民眾的身體素質下降,從而給瘟疫的傳播提供了契機。其次,大災往往意味著出現了極端的天氣、氣候變化,導致自然環境在短時間內出現比較大的變化,更容易出現一些罕見的病菌。最後,由於大災難的發生,人們往往會流離失所,但聚集在一起往往會增加彼此的安全感。可是高度聚集的人群又容易引發疾病的傳播。因此,如果從這三個維度看,大災之後必有大疫倒也不只是經驗之談,而是有著相當充分的科學依據。

我想這也是我們回顧歷史的目的,以史為鑑,居安思危,再以科學的手段、高效的組織積極應對,我們定能應對好每一次的疫情,從而綻放出更勝從前的光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