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孩子总像“含羞草”?家长做到这5点,孩子回复满满的自信

生活中我们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有的孩子看见同学在玩耍,自己却在一旁看着;有的孩子经常被同学欺负,却默默承受;有的孩子遇到不熟悉的人就十分扭捏,害怕与之交流,这些孩子就像“含羞草”,一碰就会害羞。

孩子总像“含羞草”?家长做到这5点,孩子回复满满的自信

害羞是一种稳定的特质,是指孩子处于陌生的社交情境或者知觉到自己将受到他人的评价时产生的警惕和紧张。害羞的孩子普遍比较安静,给家长和老师的印象往往是遵守纪律、做事认真、独立。但随着社会发展,在充满竞争的环境中,害羞的孩子更容易被其他同学排斥,甚至感到抑郁。

  • 因为孩子自身的气质。有的孩子天生对新事物比较敏感、不太适应新环境、不喜欢在公众场合发言。家长的过度保护恰恰加重了孩子的害羞程度。因此家长要帮助孩子适应新环境,降低他的敏感性。
  • 因为孩子曾经被同伴排斥。同伴的排斥和负面评价,会让孩子更加不敢在公众场合展示自己、更害怕他人的评价。此时,家长需要教给孩子一些社交技巧,帮助孩子融入集体、提高同伴接纳程度。
  • 因为父母过于干涉孩子的生活、孩子缺乏锻炼。家长过度卷入孩子社交生活的行为会加剧害羞儿童人际交往的困难。此时,家长需要摆正自己的角色定位,以提供建议为主,尽量让孩子自己处理自己的社交生活,包括人际矛盾。
  • 孩子总像“含羞草”?家长做到这5点,孩子回复满满的自信

    其实害羞也是缺乏自信的一种表现。孩子如果缺乏自信,会直接对孩子的自我评价、能力发展、人际关系、品德修养和学习成绩等方面产生巨大影响。影响孩子自信的因素有很多,比如以往的经验、学校的影响和家庭的影响等,其中家庭在一个人自信树立和自我意识建立的过程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儿童在童年期的经验和体验影响着其在一生中对自己目标的明确和能力的判断,所以培养孩子充满自信,不做“含羞草”,需要从家庭开始,从家长做起。

    怎样帮助孩子建立自信、不害羞?

    一、鼓励害羞的孩子多与他人接触、多参加集体活动

    孩子总像“含羞草”?家长做到这5点,孩子回复满满的自信

    害羞的孩子一般比较敏感,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多与其他同伴进行接触,从而慢慢适应与他人相处的模式,害羞程度就会慢慢降低。也要鼓励孩子多结交朋友,积极参与各种集体活动。

    父母可以多跟老师进行沟通。寻求老师平日的帮助:让老师了解孩子害羞的事实,延长孩子的适应时间;让老师对孩子更耐心,并在适当的时候引导孩子走出害羞的“阴影”。

    二、对于不同害羞的类型,使用不同的措施

    孩子总像“含羞草”?家长做到这5点,孩子回复满满的自信

    对于恐惧型害羞:应该让孩子多接触令他害羞的事物。多接触、多见识,提高孩子的应对能力和社交技能,慢慢地孩子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会有所提高。

    对于自我意识型害羞:引导孩子正确看待成败,有技巧地表扬孩子。告诉孩子结果并不重要,只要愿意尝试、敢于尝试,便是成功。

    当孩子表现不好时,家长应该跟孩子一起分析其中的原因、总结经验、就事论事。家长不应该因结果不理想而责骂孩子,避免孩子在事前感到担忧、紧张和焦虑。

    三、接纳孩子的错误,允许孩子的失败,不苛责孩子

    孩子总像“含羞草”?家长做到这5点,孩子回复满满的自信

    很多家长在培养孩子的时候,经常容易按照自己的标准要求孩子完成任务。但有时候孩子可能就会把家长眼中“简单”的事情搞砸,比如家长要求孩子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算术题,对于家长来说时间是足够的,但对于孩子可能就是一个小挑战。

    当孩子没有完美完成时,家长便指责孩子,总是盯着孩子的错误,却很少去发现孩子的优点,很容易造成孩子对自我的长期否定和怀疑,久而久之,易造成“无助”的不良心理,这种心理让孩子产生自我怀疑,进而放弃继续尝试的勇气和信心,甚至出现破罐子破摔的糟糕状态。

    父母是不完美的父母,那父母是否也可以接受不完美的小孩?承认孩子的不足,无条件地接纳孩子,让孩子在自己的空间里,不紧不慢、不慌不忙、不骄不躁、按部就班地成长,在不知不觉中,孩子会充满自信,而家长也会幸福。

    四、利用有效语言肯定和鼓励孩子

    孩子总像“含羞草”?家长做到这5点,孩子回复满满的自信

    培养孩子自信的过程,也是在向孩子传递爱的过程,肯定的言词也是表达爱的语言之一。但是家长需要学会利用有效的方式肯定和鼓励孩子,需要多加练习。有三个需要注意的内容:

    1. 需要以具体的事件和场景为基础,只有回归具体事件和具体场景,孩子才会真正意义上明确自己哪些行为是正确的,正确的行为才能得到再次强化。
    2. 需要真诚,要出于真心,所夸奖的内容是孩子确实具有或即将具有的优良品质和特点。
    3. 夸奖的内容应被孩子所在意。先肯定或接受孩子,孩子才会接受家长,家长的机会就会更多,这样的教育才是有效的。

    比如说:当孩子完成了很复杂的拼图,家长可以说“你很努力啊,完成了这么多块拼图,每一块拼图上都能看到你认真思考的印记”,让孩子记得自己为此付出的艰辛和汗水,而不是夸他聪明;当孩子费尽千辛万苦爬上了高山,家长可以说“虽然爬山很累很难,但你一直没有放弃,最终来到了山顶”,让孩子记得自己的耐心和坚持;当孩子从不会游泳到已经能进入浅水区,家长可以说“你在游泳方面进步了很多,你手臂的动作很标准”,针对某一项具体的能力,表扬孩子的细节。

    五、在实践中培养孩子建立自信,培养孩子对生活的掌控感

    孩子总像“含羞草”?家长做到这5点,孩子回复满满的自信

    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多给孩子安排自己力所能及的任务,可以让孩子自己做决定,从生活中的日常小事做起,比如自己穿衣服,独立完成作业。当他成功完成时,需要及时对孩子进行鼓励表扬,形成良性循环。

    适当进行“挫折教育”,鼓励孩子们自己设法解决,实在想不出办法时,也可以稍加指点启发,但还是要以孩子的办法为主,即使家长知道孩子的办法有可能行不通,也要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思路尝试,让孩子对生活具有掌控感,增强孩子的自我确信和自我认可感,当你给予他们充分地信任时,他们也会开始增加对自己的信任,孩子能够逐渐成长为一个愿意为自己生活负责的“小大人”。

    孩子总像“含羞草”?家长做到这5点,孩子回复满满的自信

    正确地认识到孩子的优点和缺点,不过分拔高,不过分贬低,给孩子安排一些切合实际的任务,发展孩子的各项能力。

    想要培养有自信力、不容易害羞的孩子,家长首先需要转变心态,要从心理上接纳孩子的不完美,并且要善于发现孩子闪光点,利用有效语言肯定和鼓舞孩子,让孩子在日常生活的实践中,逐渐培养他们自信阳光般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