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弟弟对母亲说“你生我养我,供我读书的恩情难道还要让我记一辈子吗”,他是咋想的?

用户75785341081


我觉得生孩子是动物繁衍后代的本能,养孩子本质上是一种投资行为。年轻的时候投入资金、时间和精力养大孩子,年老的时候获得收益:资金和照护。

对父母来说,在前期投资的过程中痛并快乐着,但是因为有后期的期望,所以大部分人还是甘愿投资的,看看大部分家庭对孩子和老人的态度就可以发现这个问题真相很残酷,因为孩子可能有好的预期,至少人心理盼望有好的预期,虽然绝大部分最后都是普通人,但哪个父母不希望刚生下来的孩子是天才是未来的领袖或者富翁什么的。但是对老人,现实已经如此,完全没有翻盘可能,看得见的是累赘,所以对老人金钱和精力方面的付出都会少很多。

我国农耕文明几千年,农耕社会需要团结协作,所以崇尚多子多福,崇尚大家庭,这是适应社会的生存需要。农耕社会需要体力干活,年纪大了干不动了只有依靠孩子供养。所以养儿防老一直是普遍共识。但是随着大家意识的变化特别是退休金制度的推行,这种想法目前正在改变,一些人开始丁克不养孩子,一些人不再寄希望于养儿防老,至少不寄希望于让孩子从经济上给自己养老,认为养孩子是认识自我的一个过程,陪孩子长大是增加生命的厚度,大部分人√儿时的记忆都不多,陪孩子长大相当于重新活过一段幼年童年青年时光。

对孩子来说,不管父母处于什么样的目的养育了自己,毕竟还是付出很多,最起码的感恩的心还是应该有的,如果凡事都从纯经济角度出发,这个世界真的就是纯粹的动物世界,不再是人类社会了。

父母曾经也是孩子,孩子也会变成父母,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父母和孩子相互放手,把孩子养大猴就不要过于操心其他事情,不要过于索取,孩子也不要啃老,不要嚷父母再无畏付出,给自己买房买车带孩子当保姆。如此,可能都会过得更轻松,关系反而会更好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