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萬曆三大徵是怎樣的一回事?

多雲sky


萬曆皇帝和嘉靖皇帝一樣,極度不愛上朝,但是卻又和嘉靖皇帝一樣,即便不上朝也能輕鬆駕馭群臣。雖然20多年未曾組織過朝議,但這三次大規模的戰爭,萬曆皇帝卻十分果斷的進行了拍板。

萬曆三大徵分別是:萬曆二十年的寧夏之役,萬曆二十五年的抗日援朝,萬曆二十八年的平定播州之亂。

可以說這三大征戰都發生在萬曆二十年到萬曆三十年之間,十年時間發動三次大規模的戰爭,對於任何一個處於巔峰的王朝來說,都是一次要耗盡國力的舉措。況且發動戰爭不僅僅是消耗國力這樣簡單,所要承擔的是戰爭之後的一切後果。

當然,歷史告訴我們萬曆這三次戰爭都勝了,可是勝利的意義卻無法讓明王朝的車輪走向正規,反而朝著衰亡的方向越走越遠。僅僅這三次戰爭就消耗白銀1100萬兩,對於本來就入不敷出的明朝財政來說是一次不小的打擊。隨後自然災害頻發,讓經濟雪上加霜,關外的少數民族軍事勢力虎視眈眈,蠢蠢欲動,內憂外患正在向爆發點彙集。



小熊讀歷史


明朝萬曆年間,明神宗期間,明朝展開了三次大規模的平定戰亂,有人說,正是這三次戰亂是加速了明朝的滅亡,那我們就來討論一下,是哪次三次平定戰亂。

第一件事是發生在西北,李如松平定蒙古人哱拜叛亂的寧夏之役。第二件事,是發生在東北,是由李如松和麻貴主導的,抗擊日本豐臣秀吉政權的朝鮮戰役。第三件事,是發生在西南少數民族地區,是李化龍平定西南楊應龍叛變的播州之役。

第一次戰爭,李如松平定蒙古人的叛亂

這次蒙古人的叛亂,主要發生在寧夏,是當時明朝九個軍事重鎮之一,此地就專門是防止蒙古人的侵亂,這一次的叛亂是由蒙古韃靼人哱拜,發起來的叛亂,他其實是在明朝中做官,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在明代嘉慶年間,他因得罪了蒙古的酋長,他的父親和兄長全都被殺,他為了保命,他投靠了明朝。

在萬曆初年,他就相當於是邊疆的一個遊擊的將軍,統領著幾千人的軍隊,專門鎮守寧夏。但是到了萬曆17年,這個情況改變,他當上了副總兵,萬曆19年,蒙古人火落赤等部落,侵犯姚河,於是他就向朝廷請命,要去救援麼姚河,叫他去救援姚河的過程中,看多有很多的城池的士兵都出自於他的部下。但是他在返回寧夏的過程中,他取道草原,回到了寧夏,在草原上各部落見到他都避而不及。他很是得意,之後就起了反叛之心,在寧夏,他燒燬了中央的官印,起兵造反,最後寧夏的叛亂被李如松平定。

第二次戰爭,打擊日本侵略者

在中國明朝時期,日本他也沒有閒著,在日本這個時代,豐城秀吉完成了日本的統一,成為了日本的將軍,組建成了幕府。所以日本當時就非常的膨脹,就打起了中國的歪主意,想要通過征服朝鮮,進而征服中國。因此,一場抗日援朝的戰爭拉開了序幕。最後以明朝全勝而告終。

當時日本侵略朝鮮,朝鮮地區多年沒有經過戰爭。沒有能力,也沒有武力去對抗日本,最後落得個朝鮮八道,淪陷了七道,最後朝鮮的大王,上書請求明朝救援,明朝這時候就屬於當時的末期,正值萬曆年間,當時的明神宗在位,也就是那位30年不上朝的皇帝,當時明朝的國力也不是特別的充足,面臨著內憂外患。明朝為了做宗主國之誼,派李如松和麻貴,去幫助朝鮮抗擊日本,最後的結果顯而易見,中國以全勝而告終,而日本以豐臣秀吉鬱鬱而終。贏得了接下來近300年的和平,或許明朝的加速滅亡,就跟這個抗日援朝有關。

第三場戰役,李化龍平定西南楊應龍的叛亂

在明朝時期,明朝採取了對西南少數民族加強控制的一種方法,就是改土歸流,強制的將西南等地的勢力全部劃歸為中央管理。而現在治理西南地區的人便是楊應龍,雖然楊應龍不是少數民族,但是楊應龍此人驕橫跋扈,作惡多端,在萬曆17年,發動了叛亂,這就是另一場叛亂,播州戰亂,這一次進行平定叛亂的,便是李化龍。

一開始楊應龍勾結苗兵,一同作亂,但是李化龍有他自己的打法,加上中央的財力支持,再加上西南各地方的配合,最終將楊應龍平定。

總結

明朝萬曆年間,大家可能覺得萬曆皇帝不作為,但是大家想過沒有萬曆三大徵,為什麼都以勝利而告終?那這其中肯定有它的因果,正是這三次平定叛亂,也導致明朝國庫空虛,更加的內憂外患,加速的是明朝滅亡了。


經濟戰略


我是小石頭,今天談談明萬曆的三大徵,這也是以後歷史對明萬曆皇帝所肯定的地方。

萬曆三大徵指明神宗萬曆帝(1573年~1620年)年間,先後在明王朝西北、西南邊疆和朝鮮展開的三次大規模軍事行動;分別為李如松(李成梁長子)平定蒙古人哱拜叛變的寧夏之役、李如松,麻貴抗擊日本豐臣秀吉政權入侵的朝鮮之役,以及李化龍平定苗疆土司楊應龍叛變的播州之役。從明神宗萬曆從萬曆二十年到萬曆二十八年,大明王朝用八年的時間取得了三次戰爭的勝利,這三次戰爭的勝利雖然被後來有的史學家詬病說軍費消耗甚巨,對晚明的財政造成重大負擔,但它對少數民族政權和對整個東亞的戰略格局的影響是巨大的。

第一徵:寧夏之役自1592年(萬曆二十年)二月十八日延至九月十八日

寧夏之役即鎮壓哱拜之亂。寧夏是明代邊陲九個軍事重鎮之一,主要是防禦蒙古族人。叛亂的哱拜本是蒙古韃靼人,明嘉靖年間因得罪酋長,父兄被殺,他投了明軍。萬曆十七年(1589年),被提為副總兵,致仕後,其子哱承恩襲位。

萬曆十九年(1592),火落赤等部犯洮河告急。

拜自請率所部三千人往援,至金城,見各鎮兵皆出其下,歸途取路塞外,戎兵亦遠避之,因益驕橫,有不臣之心。哱拜於二十年二月十八日,糾合其子承恩、義子哱雲及土文秀等,唆使軍鋒劉東暘叛亂,殺黨馨及副使石繼芳,縱火焚公署,收符印,發帑釋囚。脅迫總兵官張惟忠以黨馨“扣餉激變”奏報,並索取敕印,惟忠自縊死。此後東暘自稱總兵,以拜為謀主,以承恩、許朝為左右副總兵,土文秀、哱云為左右參將,佔據寧夏鎮,刑牲而盟。出兵連下中衛、廣武、玉泉營、靈州(今寧夏靈武)等城,惟平虜堅守不下。叛軍又以許花馬池一帶聽其住牧為誘餌,得套部蒙古首領著力兔等相助,勢力越加強大,全陝震動。

三月四日,副總兵李昫奉總督魏學曾檄,攝總兵事進剿,但叛軍有套部蒙古支持,勢力強大。此後,明朝特調副麻貴馳援,貴率蒼頭軍在攻城同時,阻擊套部蒙古,斬獲甚多。

四月,又命李如松為寧夏總兵,以浙江道御史梅國楨監軍,統遼東、宣、大、山西兵及浙兵、苗兵等進行圍剿。七月,麻貴等搗毀套部大營,追奔至賀蘭山,將其盡逐出塞。各路援軍在代學曾為總督的葉夢熊的統帥下,將寧夏城團團包圍,並決水灌城。叛軍失去外援,城內彈盡糧絕,同時內部發生火併,九月十六日劉東暘殺土文秀,承恩殺許朝,後周國柱又殺劉東暘。軍心渙散。李如松攻破大城後又圍哱拜家,拜闔門自盡,承恩等被擒,至此,哱拜寧夏之亂全部平息。

第二徵:播州楊應龍:萬曆十七年楊應龍公開作亂。因明廷對楊應龍之亂舉棋不定,未採取有力對策。因此楊應龍本人一面嚮明朝佯稱出人出錢以抵罪贖罪,一面又引苗兵攻入四川、貴州、湖廣的數十個屯堡與城鎮,搜戮居民,姦淫擄掠。

二十六年,四川巡撫譚希思於綦江、合江(今四川瀘州東)設防。次年,貴州巡撫江東之令都司楊國柱率軍三千進剿,失利,楊國柱被殺。明廷罷江東之,以郭子章代之。又起用前都御史李化龍兼兵部侍郎,節制川、湖、貴三省兵事,並調劉綎及麻貴、陳璘、董一元等南征。

二十八年二月,在總督李化龍指揮下,明軍分兵八路進發,每路約三萬人。劉綎進兵綦江,連破楠木山、羊簡臺、三峒天險。又敗應龍之子朝棟所統苗軍。巾幗英雄秦良玉與其丈夫馬千乘亦率兵攻下金築等七寨,並偕同酉陽等土司軍一起攻下桑木關為南川路戰功第一。其他幾路明軍也取得勝利。三月底,劉綎攻佔婁山關,四月,楊應龍率諸苗決死戰,又敗。綎進佔楊應龍所依天險之地龍爪、海雲,至海龍囤(今遵義西北),與諸路軍合圍之。六月,劉綎又破大城。應龍知大勢已去,與二妾自縊,子朝棟等被執,明軍入城,播州平。後分其地為遵義、平越二府,分屬四川、貴州。

第三徵:朝鮮戰爭,這個也我們中國人最喜歡討論的一場對外戰爭,我喜歡明軍和去研究萬曆皇帝也是從這開始的。

萬曆朝鮮戰爭分為兩個階段的:

第一階段:1592年取得日本大權的太閣豐臣秀吉命加藤清正、小西行長率軍從對馬攻佔朝鮮釜山,又渡臨津江,進逼王京(今首爾)。朝鮮國王李昖的軍隊望風而潰。李昖逃奔平壤、後又奔義州(今新義州東北)。明朝派兵入朝,由於對整個朝鮮情況的不瞭解,明軍戰敗。

消息傳到北京,明朝調整部署以宋應昌為經略、李如松為東征提督,集四萬兵馬赴朝。次年正月進攻平壤,擊敗小西行長部,獲平壤大捷,此後又復開城,扭轉戰局。後又進逼王京,但在距王京三十里的碧蹄館因輕敵中伏,損失慘重,李如松險些陣亡。三月,劉綎、陳璘率軍抵朝。明軍扼臨津、寶山等處,並斷日軍糧道,日軍缺糧,不得不放棄王京,退縮至釜山等地,開始與明軍談判。

第二階段:因日本提出以大同江為界等無理要求,談判破裂。

萬曆二十五年日軍再次發動進攻,明神宗以邢玠為薊遼總督,任命麻貴為備倭大將軍,調薊遼、宣府、大同、山西、陝西兵及福建、吳淞水兵援朝,又募川、漢兵等往援。次年二月,明軍兵分四路,中路董一元、東路麻貴、西路劉綎、水路陳璘,分道向釜山挺進,陳璘與朝鮮水軍將領李舜臣緊密配合,在海上打敗敵人最精銳的小西行長所部,八月,豐臣秀吉死,日軍撤兵,中朝聯軍乘勢進擊,日軍大敗。十一月,戰爭基本結束,援朝抗倭戰爭取得勝利。

萬曆三大徵是需要我們肯定的,站在國家和民族的立場它有積極的意義。後代的有人說萬曆三大徵耗掉了明的國力和經濟,為以後明的滅亡埋下了隱患。這些個論點是把片面的問題擴大話了。可以粗略統計出這八年間國家的軍事開支為一千一百六十餘萬兩白銀,而三大徵實際軍費則由內帑和太倉庫銀足額撥發,三大徵結束後,內帑和太倉庫仍有存銀,遠未達到傷筋動骨的地步。以明晚期對後金的作戰有六千萬兩。

明萬曆三大徵都完成了戰略目標,為民族的穩定融合和東北亞的穩定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九鈞農特


萬曆三大徵指的分別發生在朝鮮、寧夏及播州的三次比較大的戰役。

朝鮮之役

  萬曆二十年(公元1592年),掌握日本大權的豐臣秀吉攻佔朝鮮釜山,進佔漢城(今首爾),攻入開城、平壤。明朝應屬國朝鮮之請,出兵援朝。先獲平壤大捷,此後又收復開城、漢城。

  日軍為拖延時間,與明軍假意談判。二十五年日軍再次發動進攻,次年二月,明軍在海上打敗日軍精銳部隊。八月,豐臣秀吉死,日軍撤兵。十一月,日軍最終大敗,戰爭基本結束。朝鮮名將李舜臣和明軍老將鄧子龍在露梁海之戰中犧牲

寧夏之役

寧夏是明代邊陲軍事重鎮,主要是防禦蒙古族人。哱拜原為蒙古族人,後投降明朝。萬曆初年為遊擊將軍,專制寧夏。萬曆二十年二月哱拜發動叛亂,勢力強大,全國震動。因此明朝於三月開始平叛,至九月,哱拜軍心渙散。明將李如松攻破大城,哱拜自盡,至此,哱拜之亂全部平息。

  播州之役

  播州位於四川、貴州、湖北間,山川險要,廣袤千里。楊氏世代統治此地,接受中央皇朝任命。

  萬曆初,楊應龍為播州宣慰司使,並於萬曆十七年公開作亂,又引苗兵攻入四川、貴州、湖廣的數十個屯堡與城鎮,搜戮居民,姦淫擄掠。

  萬曆二十八年二月,在總督李化龍指揮下,明軍分兵八路進發,每路約三萬人。巾幗英雄秦良玉率兵攻下金築等七寨,戰功卓越。其他幾路明軍也取得勝利。六月,楊應龍自縊,明軍入城,播州之亂平息。後分播州為遵義、平越二府,分屬貴州、四川。

  三場戰役雖然都取得了勝利,達到了鞏固了明朝邊疆穩定,使朝鮮王朝免受倭寇的侵略的最終目的。可是這三場戰爭也嚴重消耗了明朝的財力。

清朝官方的《明史》載:“寧夏用兵,費帑金二百餘萬。其冬,朝鮮用兵,首尾八年,費帑金七百餘萬。二十七年,播州用兵,又費帑金二三百萬。三大徵踵接,國用大匱” 。又卷百二十三《王德完傳》:“近歲寧夏用兵,費百八十餘萬;朝鮮之役,七百八十餘萬;播州之役,二百餘萬”。據此可以粗略統計出這八年間國家的軍事開支高達一千一百六十餘萬兩白銀。

兵力、財政等國力的消耗,加上後來的天災、後金作亂,為明朝的覆亡埋下的伏筆。


碼農讀史


大家好,我是史憶小史官,對於萬曆三大徵是怎樣的一回事?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這裡說的萬曆三大徵,其實說的就是說在明代萬曆年間平息的叛亂,萬曆二十年的寧夏之役,萬曆二十五年的抗日援朝,跟萬曆二十八年的平定播州之亂。

其實,這三大戰役都是發生在萬曆二十至萬曆三十年間的。相當於在10年間發動了三次超大規模的大戰。不論這個朝代到了多麼強盛的地步,大規模的戰爭都會讓這個國家消耗大量的國力跟人力。

可是,這三次大規模的戰爭的勝利,並沒有讓大明王朝越走越遠,反而慢慢靠向了衰退!因為在萬曆發動三次大戰的同時,東北地區的戰況已經不穩定了。

三次大戰消耗了明朝大量的國力,關外的少數名族勢力也開始摩拳擦掌,這時自然災害頻發,國家資金也開始緊缺,此時的國內外出現各種危機,導火索正在被點燃。


史憶小史官


萬曆三大徵指明神宗萬曆(1573-1620年)年間,先後在明朝西北、西南邊疆和朝鮮展開的三次大規模軍事行動。分別為李如松(李成梁長子)平定蒙古人哱拜叛變的寧夏之役;李如松、麻貴抗擊日本豐臣秀吉政權入侵的朝鮮之役;以及李化龍平定苗疆土司楊應龍叛變的播州之役。這三場大戰鞏固了中華疆土,維護了明朝在東亞的主導地位。但是凡事都有好的一面和壞的一面,萬曆三大徵極大削弱了明朝的國力。在加上自身的貪汙腐敗明朝,進一步走向虛弱,最終導致了明朝走向了加速滅亡的道路。


遠錦樓


戰爭打的是金錢,《明史》記載:“二十年。寧夏用兵,費帑金二百餘萬。其冬,朝鮮用兵,首尾八年,費帑金七百餘萬。二十七年,播州用兵,又費帑金二三百萬,三大徵踵接,國用大匱。”

朝鮮用兵消耗最大,當時朝議上多數大臣反對,因為剛剛寧夏用兵已經國庫空虛。這個時候在東北朝鮮邊上的努爾哈赤,他通過人參賄賂朝臣宦官被萬曆封為龍虎將軍,上書皇帝願意領兵馳援朝鮮不用朝廷出錢,自籌糧草。但是朝鮮使臣聽說後堅決反對,女真人經常進入朝鮮境內搶掠,他們擔心脫離狼爪又入虎口。正在兩難之間,萬曆皇帝說他掏自己私房錢,這時群臣不能在反對,就此明朝被拖入災難性的八年抗戰。出兵朝鮮主要抽走的是駐紮東北的軍隊,因此放鬆了對努爾哈赤的監督,他得以乘機統一其他女真部落擴充壯大自己隊伍,擴大對關內出口人參規模賺取更多銀子。期間也有他帶兵支援在朝鮮作戰的明軍,努爾哈赤就當練兵,摟草打兔子也有獲利。這八年抗日援朝就此埋下了明朝滅亡的禍根。六年後,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努爾哈赤自稱罕王宣佈獨立,就此與明朝對抗。


JCX13_咱也侃球


就是明神宗萬曆二十年至二十八年在西北、東北、西南邊境接連展開的三次大規模軍事征討被稱作萬曆三大徵,分別為平定哱拜叛亂的寧夏之役,平定日本豐臣秀吉入侵的朝鮮之役,平定楊應龍叛亂的播州之役。


老呂自媒體


萬曆三平西北、東北、西南的巨大魄力解決了相當大一部分棘手的國防問題。的確,作為一個邊患十分嚴重的王朝,大明從建立之初就在不停地處理此類事件,幾乎所有皇帝都遇上過,比較著名的有明成祖朱棣多次親征漠北、瓦剌折騰的土木堡之變、正德平韃靼還有東南戚繼光抗倭等等。

在這樣一個邊患迭起的時代,朱氏集團的一代一代總裁卻秉承了一個相當一致的默契:有衝突基本考慮的都是怎麼征討,皇帝養成了“專治各種不服”的暴脾氣,這個朝代,創造了“無漢唐之和親,無兩宋之歲幣”的奇蹟,一直為後人所稱道。

它不僅是個成績,更重要的是代表了種不可侵犯的尊嚴——因此,萬曆三大徵之後,驕傲而滿意的萬曆皇帝不厭其煩地蒞臨處死戰犯的現場,讓自怠政以來受過的氣一吐為快,讓天下都朝賀他這位全勝的帝王至高無上的威嚴——無限風光啊!

光亮越強的地方,影子也越黑。風光的背後,總是會有傷口。

萬曆大哥在為他空前的軍事里程碑洋洋得意的時候,有沒有記得冷靜地回望一下大戰之後,他千瘡百孔的社稷,有沒有記得謙虛地思考一下這場戰爭我們有多少漏洞呢?

他顯然沒認真想過。就連他的大臣們,還有很多後人也沒有認真想過,大家都被這所謂“遠邁漢唐”的閃亮成果所吸引,很難看到這風光背後難以癒合的傷口。如今,我們就來分析看看,除了勝利的喜悅,這三大徵究竟還給明王朝留下了什麼?又暴露出了怎樣的“舊疾”呢?

經 濟

先說經濟,給大家一個數據,《明史》記載:“二十年。寧夏用兵,費帑金二百餘萬。其冬,朝鮮用兵,首尾八年,費帑金七百餘萬。二十七年,播州用兵,又費帑金二三百萬,三大徵踵接,國用大匱。”(帑金,指的就是國庫中的錢。)

計算一下,三場戰爭花去了一千多萬的國庫存款,相當於橫徵暴斂情況下的明末政府大約一年的全部收入,這個數字是比較可怕的,若不是萬曆小時候他老師張居正為他積累下的雄厚財政基礎,這仗是很難撐下來的。

但是張居正已經去世很久了,再也沒有一個那樣強大的宰相給他來一場“中興”了,經濟已經到了很吃緊的階段,但是國家依然到處都需要用錢啊,明末自然災害奇多,賑災的錢哪來?災荒年月民變就多,鎮壓民變的軍費又從哪來?都是大問題!更有後來,女真崛起,遼東軍餉又要出……三大徵留下的經濟危機不容小覷。

但是縱觀整個戰爭過程,萬曆似乎仗著自己財大氣粗,沒有很刻意地節約下點滴費用,相反,他是帶著一種炫耀、甚至調皮的心理去打仗的,這體現出的還是我們曾經說的,萬曆本身責任感的缺乏,每場戰爭都是以慘敗為開始的,接著調換將領、重新重視才得以勝利。

這其中固然有官員無能的問題,但作為一個帝國的決策者,萬曆沒有為國用支出有精打細算的本能,是他的失職。如果這場戰爭更謹慎一些的話,應該不至於費這麼多錢。肉疼啊。經濟的內傷是萬曆三大徵很突出的後遺症。

軍 事

再說軍事,雖然這三場戰爭都贏了,卻並不能說明軍是強大的,因為每一場都打得用盡全力、精疲力竭,是勉強撐下來的。

平哱拜,最後不得已用了下策,放黃河水淹了人家才贏的;逐日本,是拖啊拖,拖得豐臣秀吉死翹翹了,趁機殲敵的;就連收拾一個西南山區的小土司,都是輸慘了以後,把出國作戰的大將調回來才勝利的。

所以細看看反而暴露出明軍的作戰能力其實很疲軟,而且不同的地方水平相差太大。曾經戚繼光、李成梁等訓練出的軍隊是很硬,但其他地方草包就很多了,比如哱拜就是因為看見寧夏的明軍跟自己差太遠才堅定了造反的念頭。

一個人龐大帝國的國防能力這麼脆弱,萬曆注意到了嗎?如此勉力完成的大型征戰,明軍要休整多久才能恢復戰鬥力?如果還有第四場戰役,他們還撐得住嗎?

當女真的鐵蹄踏燃遼東新的烽火之後,外強中乾的軍事就要暴露它真正的不足了,而且剛剛殺完十年大仗的軍隊,也疲憊得厲害,沒力氣再戰了。這,也是三大徵無法忽視的大創。

朝 政

還有中央,朝政。戰爭讓我們發現,明朝的政府還真是不乏白痴,一個比一個會說,說的都是錯的;理論家遍地都是,能實際作戰的寥寥無幾,代表人物:魏學曾、黨馨、石星、江東之等等。

這反映出的是萬曆他手下的官僚隊伍真的很腐敗,他長時間躲在紫禁城怠政,這官場能幹淨得了嗎?官場不乾淨,直接影響的就是軍隊的戰鬥力。

腐敗,貪汙,萬曆年間軍餉不足、將士譁變的事情不在少數,那麼重視邊事的萬曆皇帝不至於按著糧草不給供應,只能說是官員謀取私利,底層士兵苦不堪言,試問打仗何來動力?

而這些還沒有人及時管,最高領導人長期罷工,他不瞭解這前朝有多烏煙瘴氣,也就任由底下該貪汙貪汙,該渙散渙散去吧。他心裡更多的是他自己懶惰自私的本性。

萬曆三大徵,他沒有百分之百懷著鞏固邊防的目的去戰,尤其是後兩場,還是帶著一絲所謂“天朝上國”皇帝的傲慢炫耀的心理,不是很在乎過程是不是最合理,效果是不是最好,他更關心結果,試想一個幾十年不願邁出宮門一步的皇帝,兩次登上城門欣賞處死戰犯的場面,你不是腳疼得不能下床嗎?!你不是心悸頭暈不能見人嗎?!砍人這麼血腥的場合你見得了啊?……

所以,萬曆把這場征戰,竟放了樂趣在裡面,他享受這種俯視敗將的快感,他陶醉於這種幾乎變態的成就感。萬曆能領導三大徵勝利說明他很精明很有能力,可這並沒法讓他配得上一些研究者給他的“功過康乾”的評價,只能說明他對這個感興趣願意管了。我們客觀理智地讀讀這個受爭議頗大的皇帝,會發現事實才是最公允的評價證據。

這個皇帝,有著識人用將的慧眼,也有把握大權的心機,卻太缺少了一個統治天下的帝王應有的胸懷大略,太缺少了一個高度專制政權的君主必要的責任感,也太缺少了一個龐大帝國的決策者關鍵的憂患意識。

作為皇帝,萬曆不夠稱職。這是勝利背後最大的陰影,也是對比看來,人們突然發現這天天睡覺的頭兒其實是握緊了大政方針,驚訝佩服下,而忽略掉的事實。


呼倫貝爾匠心人


萬曆三大徵指明神宗萬曆,即1573年至1620年,年間,先後在明朝西北、西南邊疆和朝鮮展開的三次大規模軍事行動。分別為李成梁長子李如松平定蒙古人哱拜叛變的寧夏之役;李如松、麻貴抗擊日本豐臣秀吉政權入侵的朝鮮之役;以及李化龍平定苗疆土司楊應龍叛變的播州之役。這三場大戰鞏固了中華疆土,維護了明朝在東亞的主導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