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许三观卖血记》豆瓣评分9.0:99%的普通人都会经历这三个阶段


《许三观卖血记》豆瓣评分9.0:99%的普通人都会经历这三个阶段

图/来自网络

《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1995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主角叫许三观,小说讲述了小人物许三观的一生。他靠着卖血度过人生一个又一个的难关,战胜了命运带给他惊涛骇浪的故事。

《许三观卖血记》豆瓣评分9.0:99%的普通人都会经历这三个阶段

《许三观卖血记》

有的读者说不喜欢许三观,觉得他抢了别人的女人,直到他一路卖血到上海救一乐。有的读者不喜欢许玉兰,因为她招摇虚荣,直到她愿意去救给自己带来很多麻烦的何小勇。有的读者不喜欢何小勇的女人,直到她从胸前的衣服里拿出7元钱交给许三观。

他们都是最普通的小人物,平时斤斤计较,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可以分得清主次。

余华笔下的人就是最真实的中国底层人民,余华笔下的中国就是那个时候最真实的中国。

读完这本书,忽然觉得这不就是我们吗?

我们普通人都可能会是或滑稽或心酸的一生

读完《许三观卖血记》,其中作者写的许三观与林芬芳、许玉兰和何小勇两个人之间的故事,让我觉得很多人的人生不都是这样么?滑稽、心塞又有点调侃。

许玉兰本来是要嫁给何小勇的。

要嫁给说话会握住自己手腕的这个男人,要嫁给差不多天天都要微笑的来到她家的这个男人,要嫁给许一乐亲爹的这个男人。

这一天,许三观从乡下回到了城里。他见到了这个被大家称呼为:油条西施的许玉兰,许三观要请许玉兰吃饭。

改天他就请她吃了小笼包子、馄饨、话梅、糖果还有半个西瓜。这顿饭花了许三观八角三分钱,许三观让许玉兰嫁给他。

接下来,许三观提着一瓶黄酒和一条大前门香烟去了许玉兰的家里,见着许玉兰的爹就开始滔滔不绝的说了起来。说自己的爹是有名的许木匠,说自己的妈是城西的美人。

最后真正让许玉兰的爹决定把女儿嫁给许三观的原因是两人都姓许,嫁给许三观生了孩子,两家都有后,都会接上香火,但是嫁给何小勇就不一样了。就这样,女儿许玉兰就被嫁给了许三观。

而许三观和林芬芳是同一个丝厂的工人,许三观之前就这样想过:如果让他在丝厂的一群年轻姑娘选择一个做自己的女人,那他就会选择林芬芳。

许玉兰因为和何小勇之间的“故事”,在中国文化大革命的时候,被批斗。大家给许玉兰写了大字报,说她是破鞋。其实很多的批斗大会,许玉兰只是陪批斗的,因为在批斗大会里找到了地主、找到了富农、找到了右派...但就是没有找到ji女(这个词低俗,不让写)。戴红袖章的人来抓许玉兰的时候说:快跟我们走,救急如救火。

小人物许三观和许玉兰的一生很普通,普通中掺杂着滑稽和心酸。

许三观的儿子许一乐病了,得了肝炎,只能去上海的大医院看病。许三观向所有认识的人都张口借了钱,他让许玉兰拿着借来的钱带着一乐先去大医院,然后自己一路卖血到上海

他提前算清了途径的哪些站要卖血,算清之后一共6个,就这样许三观带着两元三角钱还有包裹里用来卖血前喝水的一只碗走向了码头,开始了卖血救儿的长途跋涉。

有时候觉得这才是中国底层人民的真实命运,这才是真实的中国。在大灾大难面前,很多人只能去拼命。

余华出生于1960年,全程经历了十年文化大革命。他笔下的许三观,真实。

余华说“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他的力量不是来自呐喊,也不是来自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于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许三观卖血记》豆瓣评分9.0:99%的普通人都会经历这三个阶段

平淡的生活

平凡普通的一生中,也会有爱和守护

我们知道许一乐并不是许三观的儿子,许三观自己也知道。

因为一乐不是自己的儿子,并且白白的养了九年,许三观心里不舒服,所以许三观拿着卖血的钱,只带着二乐、三乐还有许玉兰去胜利饭店吃面条,没有带一乐去。

一乐伤心,第二天早晨起来他去找了自己的亲爹何小勇。但是何小勇也不认他,一乐更加伤心了,觉得自己没有爹了,哭着走着不回家。

到晚上一乐还是没有回家,许三观在家坐不住了,开始起身去找一乐。

找到一乐后先是对他破口大骂,说他活该饿死。一乐被凶了之后还是不回家,一路向西走。这时许三观喊他站住,让他爬到自己的背上,嘴里还是说着早晚都会被一乐气死,而最后许三观背着一乐向胜利饭店走去。

接下来,还是一乐。

为了响应毛主席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一乐到了乡下去干活,不幸得了肝炎,因为病情太严重只能去上海的大医院。去上海看病需要花很多的钱,对于当时的许三观一家来说根本拿不出来。

许三观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家人病死家中,所以许三观向所有认识的人都借了钱。借来的钱还是不够给一乐看病,许三观只能接着卖血,他想着从家里一直卖血卖到上海,这样上海也到了,钱也筹到了。

在卖血的路上,许三观认识了来喜和来顺兄弟。

因为想省下客轮的钱,搭上了两兄弟的船。在船上,两兄弟知道了许三观的故事,也动起了想要卖血的念头。在两兄弟第二次卖血的时候,提出了要把血卖给许三观,因为自己的血浓,可以让许三观多赚一些好给他的儿子筹钱。

许三观的一生虽然很平凡,但是也在用自己的生命去守护着家人。生命中的惊涛骇浪,是长着一个要命的面孔,但是也会有一叶扁舟让我们进去避避风头。

《许三观卖血记》豆瓣评分9.0:99%的普通人都会经历这三个阶段

我们在大风大浪中,会遇到避风的扁舟

历经千帆,回归平淡

年老的许三观,生活回到了平淡,三个儿子都回城、结婚有了自己的工作和家庭。每到星期六,三个儿子才携妻带子的回到原来的家看他。

走过平凡和惊涛骇浪的许三观,过着平淡幸福的生活,他逢人就说:我身体很好。他的身体就像他的生活,幸福的像小溪一样缓缓向前流。

这天,许三观经过了胜利饭店,他闻到了熟悉的炒猪肝的气息,这种气味一下子勾住了许三观的脚步。他此刻特别想吃炒猪肝、喝二两黄酒,想法越来越强烈。

他想起了之前卖血的日子,是卖血让他的生活变好,是卖血让他的家人活了下来。

每次卖血之后,都可以去胜利饭店吃炒猪肝、喝二两黄酒。这次他还想吃炒猪肝、喝二两黄酒,所以他又想去卖血了,之前都是为了别人,现在是为了自己

但是许三观来到医院却碰了一鼻子灰,因为年轻的血头并不接受这个老年人的血,把他骂出了供血室。

许三观出了医院走到街上,看着来来往往刚下班的年轻人,还有背着书包的小学生在路上熙熙攘攘。他心里充满了委屈,过去的四十年里,家里遇上什么灾难都是靠自己卖血度过的,现在血头竟然嫌弃他的血,说只有油漆匠会要他的血。

许三观委屈的在街上哭了起来,眼泪顺着耷拉的眼角流在了布满皱纹的脸上,之后又滴在他的手上。他就这样流着泪在街上走着。

许三观这样一直哭着一直走着,直到三个儿子和许玉兰在桥上截住他。见到三个儿子,许三观还是在念念叨叨的说我的血没人要了,只有油漆匠会要。在许玉兰来了之后,他对许玉兰说:我的血没有人要了,以后家里再遇上变故可怎么办?

许玉兰安慰许三观说:咱们现在有钱了,不用再卖血了。接着,许玉兰带着许三观去了胜利饭店吃炒猪肝、喝黄酒。

是不是普通人都会担心自己变老?也许他们是担心自己没有能力承担家庭偶尔的风波,他们担心自己变得没用。

普通人安度一生的砝码失效,难免会有些心慌。因为太清楚这个砝码对自己还有整个家庭的重要性了,现实生活中绝大数的普通人都懂得这个道理,责任越重,越深有体会。

《许三观卖血记》豆瓣评分9.0:99%的普通人都会经历这三个阶段

养过家的人都知道沉甸甸的责任

因为只是保护你们都花费了我所有的精力和力气,如果有一天我保护不了你们了,那么我也会难过的哭泣。

平凡可贵,历经千帆后的平凡更可贵。我们的一生,即使没有功成名就,也不要觉得有遗憾,因为照料家人身体健康就是最大的本领。

灾难面前,我们不是超人,我们只是努力活着的普通人。

The end

<strong>文章同样发布在公众号:素履一往,想要解锁更多文章,扫二维码关注吧~

《许三观卖血记》豆瓣评分9.0:99%的普通人都会经历这三个阶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