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皇帝打了胜仗,却向战败国交“保护费”,封禅还要给大臣送礼


皇帝打了胜仗,却向战败国交“保护费”,封禅还要给大臣送礼

澶渊之盟是一种地缘政治的产物。——黄仁宇

在中国5000年历史长河中发生过很多战争,战争的发生随之也带来了条约的签订。在中国清朝时期就签订很多丧权辱国的条约,然而在北宋时期签订了一个在依旧成为历史学家争论不休的条约——澶渊之盟。这个签订之后还发生了一件趣事当时的北宋皇帝宋真宗为了得到丞相的支持就宴请丞相,丞相离开时送了一坛装满珠宝的酒,他立即明白了皇帝的意图。

辽军多次进犯

在宋太宗统治的那个年代,雍熙北伐惨败后,宋军就害怕辽军的进犯,在后续的战争中逐渐由主动进攻转为被动防御,可以说那时候的宋军被辽军给打怕了。对于宋军的被动防守,辽军乘此机会步步紧逼,也就开始不断南下侵扰宋朝。

皇帝打了胜仗,却向战败国交“保护费”,封禅还要给大臣送礼

后来宋辽为了争夺燕云十六州,发生了无数场战争整整维持了25年。由于燕云十六州比辽国本部地区发达,所以他们对这块地方很是重视。当时他们将幽州改为南京,在南京幽州建立了朝政,开始形成一个国家屹立于北方与宋朝对峙。

这时的辽朝开始在萧太后的管理下,国家经济得到很大发展,国内逐渐稳定下来。国家稳定之后辽朝有了发动战争的基础,又开始打起了宋朝疆土的主意。

皇帝被迫亲征

宋真宗赵恒生于968年是宋太宗的第三个儿子,后来被立为太子。997年,赵恒即位,成为宋朝的第三任皇帝。自从宋真宗继位的第二开始,辽军经常在北宋边境掠夺财物,让边境地区的北宋人民遭到严重损失,威胁到了百姓的生命。

皇帝打了胜仗,却向战败国交“保护费”,封禅还要给大臣送礼

面对辽军的屡次进犯,宋真宗也派杨延朗、杨嗣积极抵抗辽军的入侵。但是辽军大多都是骑兵他们的战术十分灵活,进退也比较容易,对此宋军感到很大的压力。

国力稳定的辽朝在1004年,萧太后与耶律隆绪带领大军以收复瓦桥关开始发起战争深入宋朝境内。在大军的碾压下攻破遂城,抓住了宋将王先知。辽军又将目光转移到了定州,俘虏观察使王继忠。

这两场战争的失败震惊了北宋朝廷,使得朝臣上下惊惶恐惧,又加上边境告急说辽军准备要大规模入侵宋朝。那时有很多官员都提议要迁都到他们的家乡,主张用躲避的办法来应付辽军的入侵。面对辽军的入侵,宋真宗很是软弱,无心抗敌,本来他也想接受群臣所提出的迁都之议。

皇帝打了胜仗,却向战败国交“保护费”,封禅还要给大臣送礼

但当时的丞相寇凖坚决反对,并提议让宋真宗亲自领兵出征,极大鼓舞了士兵们的士气,只有这样敌人会害怕逃跑。出奇兵打乱敌人的计划,用坚守阵地来消磨敌人的士气,如果迁都就会导致人心涣散,敌人就会乘势而入。这才阻止了宋真宗妥协逃跑避敌的想法。

后来辽军攻下祁州,直扑凛州城下,怯弱的宋真宗在被迫下御驾亲征。但是澶州被黄河一分为二。辽军当时就在北城附近,面对这样的情况宋真宗并不敢过河,他只想驻扎在南城。但最后在寇凖和高琼的极力劝说之下,宋真宗才准备向北城行进。当北宋的百姓和士兵看到皇帝亲临一时间气势大增。

但是宋真宗只是在北城象征性的巡视,就坚持回南城行宫。但那时候辽军孤军深入,粮草供应不及时,如果在宋朝腹地战败,后果不堪设想,而且那时候辽军在战场上节节失利。宋真宗的出现极大鼓舞了士气使得当时的辽军将领被宋军给射杀。当辽军将领被射杀之后,辽军的士气受到了很大的挫败。辽太后等人听闻,辽军将领被射杀痛哭不已。

皇帝打了胜仗,却向战败国交“保护费”,封禅还要给大臣送礼

澶渊之盟

而当时萧太后本身是一个极其有政治头脑的领导人。在率军出征之前,她就做好了两手准备。所以在这样一个情况下他们也知道,在战场上捞不到什么便宜了。便向宋朝求和,企图从议和条约上占取一些便宜,派人进澶州转达自己想求和的愿望

而当时的宋真宗本来就没有抗敌的决心。看到辽军送来的求和信,也当即派出曹利作为宋朝议和使臣前往辽丹军营商议。当时的丞相,寇凖听到消息之后连忙赶回跟宋真宗说没必要和谈,这时候正是打败他们的大好时机。当时的边防将领也上书称现在正是敌军人困马乏的时候,应该趁此机会将辽军打败,收回燕云十六州。

可是当时的宋真宗畏敌如虎,并不想在发生战争,只想与辽军讲和。而朝中各大臣也皆是如此,后来寇凖无奈之下只好同意。

皇帝打了胜仗,却向战败国交“保护费”,封禅还要给大臣送礼

双方便开始谈判了起来,本来辽军是想让宋朝归还之前被夺取的关南之地。但宋真宗贪图安宁财大气粗,也担心领土事宜会遭到后人的唾骂。于是便对辽军提出了的条件,关于领土上的要求都不会答应,但是只要辽军退兵便可每年给辽军一些银两和布匹。

最终两国经过多次谈判达成协议:宋辽今后为兄弟之国,后世仍为齿论。两国以白沟河为界双方就此撤兵。宋每年要向辽提供白银10万两,绢二十万匹。这便是著名的澶渊之盟,明明宋国是战胜一方。却还要每年给辽国提供白银与绢布。

皇帝贿赂臣子

当两国签订澶渊之约后,宋真宗极为得意。但当时王钦若便提议封禅泰山,便可得到,上天祥瑞。当时宋真宗考虑了很久才同意,但是心中又担心作为右丞相的王旦会不同意,于是便找了机会向王旦说明,但对于宋真宗这一做法王旦并不同意。后来宋真宗为了得到王旦的同意便设宴款待王旦,在结束之后还送一坛酒给王旦让他回去与家人一起饮用。

皇帝打了胜仗,却向战败国交“保护费”,封禅还要给大臣送礼

回到家的王旦便将这坛酒打开发现里面都是珠宝,便明白了皇帝的意思。从此之后便对封禅这件事便不再言语,只好顺水推舟,违心的率领百官上书请求封禅。

一个皇帝竟然想到以贿赂的方式取得臣子的同意也是厉害了。虽然签订的澶渊之盟是一个皇帝软弱的象征,但是这个条约也为两国保持了百年的和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