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1 《紅樓夢》:詳細註解《枉凝眉》,破解林黛玉死因死期,精確到天


枉凝眉》是《紅樓夢》十二支曲的第三支曲,是總敘林黛玉一生愛情悲鬱的曲意。

這首曲子歷來眾說紛紜,令眾多讀者無所適從。

所以,下面我將主要以原著和脂批系統為客觀依據,逐字逐句深入分析此曲本意,並引申到更深一層,揭破曲子隱藏之意,破解林黛玉死期之謎。

《紅樓夢》第五回 “開生面夢演紅樓夢 立新場情傳幻境情”回目裡,提到賈寶玉在寧國府長孫媳婦秦可卿臥室裡小憩,竟於夢中去了太虛幻境,並在警幻仙子的引導下,暢遊仙境,邂逅仙姝,並聽到十二仙境舞女演繹了一曲《紅樓夢》,此曲共有十四支分曲,其中第三支曲名就是《枉凝眉》。

一 《枉凝眉》曲中詞,是敘說何人之事?

《紅樓夢》十四支曲子,第一支曲子名稱是《紅樓夢引子》,相當於故事開篇的引言,介紹此曲的由來等事宜;

末尾第十四支曲子名稱是《飛鳥各投林》,是結尾,概括全篇故事眾人的結局和因果分定。

除去這首尾二支曲子,剩下的十二支曲子,正好對應太虛幻境薄命司所造的“金陵十二釵正冊”中所有人物,一人一曲。

本來這是很完美一一對應的,但問題就出在這裡了,對於十二釵其他諸人,都能一一對應上曲子,唯獨這第二支曲《終身誤》和第三支曲《枉凝眉》卻存在不同看法。

特別是對第三支曲子,有各種看法,比如有的認為這不是指黛玉寶玉之事,而是寫黛玉和寶釵對比之事。說法很多,不再一一列舉。

但依我個人淺學陋識,我認為這第二支曲子《終身誤》是主要述及薛寶釵之事,第三支曲子《枉凝眉》是述及林黛玉之事。

第二支曲子《終身誤》將另文探討,下面將主要談談,為什麼說《枉凝眉》是敘說林黛玉的曲子。

《紅樓夢》:詳細註解《枉凝眉》,破解林黛玉死因死期,精確到天


二 《枉凝眉》的解析

紅樓夢第三支 枉凝眉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

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

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

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

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

怎經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

其一,這首曲子的名稱就是《枉凝眉》,其實就是明確指出這是寫給林黛玉的曲子。

“枉”字,拆開來看,左為“木”,即花木、草木之意;右為“王”,即魁首之意。合起來就是“花中之魁,木中之王”之意。

我們知道薛寶釵有金瓔珞,和賈寶玉的寶玉,是“金玉良緣”;林黛玉是絳珠仙草下凡幻世,是草木之身,和賈寶玉是“木石前盟”。

所以,這個“木中之王”,正是點出林黛玉真身本命之語。

“木中之王”,合起來卻是一個“枉”字!

“枉”的意思有三層次

一是點明瞭是指草木之質的林黛玉

二是“枉”,有白白耗費,竹籃打水一場空之意,意味著林黛玉對賈寶玉的一片痴心,終是水中撈月一場空。

所以,《紅樓夢》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悽清 凹晶館聯詩悲寂寞”裡的中秋夜,林黛玉和史湘雲在凹晶溪館一邊賞“水中月(史湘雲之語)”,一邊在水畔聯詩時,林黛玉最後收尾處,便說了一句驚心動魄的詩“冷月葬花魂”!

而“水中月”三字,正是《枉凝眉》曲子裡明言點出的。水中月不是天上月,終究是淚盡情逝一場空。

三是“枉”,還有冤枉,蒙受不白之冤的意思。

這是意味著,林黛玉的死,還蒙受了不潔之名,含恨而終。

《紅樓夢》第八回“薛寶釵小恙梨香院 賈寶玉大醉絳芸軒”,有甲戌本夾批之語,提到“餘謂晴有林風,襲乃釵副,真真不錯

”。

這是告訴我們晴雯和林黛玉之間是有緊密聯繫的,擁有著類似命運的,彷彿晴雯就是林黛玉的影子一般,晴雯是為林黛玉的“影身”

所以,依據此意,我們就可以通過對晴雯的認知,來探索林黛玉的未來命運結局。

那麼晴雯是怎麼死的呢?

晴雯對賈寶玉也是情有獨鍾的,書中很多細節已經透露出來。比如,賈寶玉和襲人二人獨自在房內說悄悄話,晴雯進來看見了,便說了一番充滿醋意,奚落他倆的言辭。

再比如,賈寶玉的雀金裘破了,晴雯強撐著病軀,也要“病補雀金裘”。

《紅樓夢》:詳細註解《枉凝眉》,破解林黛玉死因死期,精確到天


所以,晴雯對賈寶玉是非常有深情的。

晴雯對賈寶玉之情,是精神層面的,在現實中並未越雷池半步,至死還是清白之軀

但是晴雯病中,被王善保家的等人趁著王夫人怒氣之時,從中讒言陷害她是“狐狸精”,勾引賈寶玉。王夫人為人心善無識,容易被別人思想左右,所以聽信了讒言,單憑一己喜惡,並無確鑿證據,便把晴雯趕出了榮國府。

所以,晴雯在榮國府外病死前,對前來看望她的賈寶玉哭著說,“我死也不甘心的:我雖生的比別人略好些,並沒有私情密意勾引你怎樣,如何一口死咬定了我是個狐狸精!我太不服。

今日既已擔了虛名,而且臨死,不是我說一句後悔的話,早知如此,我當日也另有個道理。不料痴心傻意,只說大家橫豎是在一處。不想平空裡生出這一節話來,有冤無處訴

”。

這就明明白白告訴我們,晴雯是蒙受不潔之名,被冤枉而死的。

晴雯作為林黛玉的“影身”,晴雯的遭遇正是伏筆後文林黛玉的命運終局

林黛玉雖然和賈寶玉有情愫暗生,但林黛玉一直謹守禮制約束,至死都是清白之軀。

關於林黛玉謹守禮制約束的證據也有很多

比如,第二十六回“蜂腰橋設言傳蜜意 瀟湘館春困發幽情”,賈寶玉去林黛玉的瀟湘館,在與其丫鬟紫鵑調笑時,藉機挑逗林黛玉,說了一句“好丫頭,‘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鴛帳,怎捨得疊被鋪床?’

聽到這種調情的話語,林黛玉是什麼表現呢?

林黛玉登時撂下臉來,並斥責他,說“二哥哥,你說什麼?

隨後,林黛玉氣得大哭,還往外走。

所以,林黛玉雖然和賈寶玉的情感心照不宣,但林黛玉卻是正統的大家閨秀,恪守禮制而不逾的,並非輕佻無節之女子。

林黛玉如同晴雯一樣,雖然自己冰清玉潔,但和寶玉之間,二人行為舉止較旁人更親密,被小人藉此讒言汙名是難免的,所以林黛玉死前必然也是蒙受了不潔之冤。

所以,這個“枉”字,只有用在林黛玉身上最合適。

其二,這首曲子的名稱,“枉”字後面,是“凝眉”二字。

《紅樓夢》中對眉毛描寫最細緻,最有來歷的就是“顰兒”林黛玉了。

在《紅樓夢》第三回“金陵城起復賈雨村 榮國府收養林黛玉”,賈寶玉初見林黛玉時,對林黛玉外表的描寫,第一句就提到了“凝眉”,原句是“

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泣非泣含露目”。

第一次見賈寶玉,第一次從賈寶玉的眼中來描寫林黛玉,第一句就先說眉毛是“蹙眉”,即“凝眉、皺眉之意”。

接著下文,賈寶玉又為林黛玉起了表字,是“顰顰”二字。“顰”的意思就是“凝眉,皺眉之意”。

為什麼起這個“顰”字呢?

賈寶玉引經據典說,林妹妹“眉尖若蹙”,最適合用“顰顰”作為表字。

賈寶玉和林黛玉初見,便用大量文字,反覆三次提到林黛玉的“凝眉”之意,甚至用“顰”字作表字,時刻提醒眾人林黛玉的“凝眉”之意。

所以,“凝眉”二字所代表的象徵意義,在《紅樓夢》裡指向非常明確,就是指代林黛玉的象徵符號

其三,“仙葩”和“美玉”,指向的是木石前盟的幻世前身。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這句該如何理解呢?

首先,要明白閬苑仙葩是何意

戰國屈原的《離騷》詩中曾寫到,“世溷濁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朝吾將濟於白水兮,登閬風而紲馬。

這詩裡面所提到的白水,是傳說中崑崙仙山的長生水。閬風,是指崑崙山的閬風巔,是古代神仙居住之地。

據西漢文學家東方朔的《海內十洲記》所載,仙山崑崙山有三角,其中北面突出的一角,即名為“閬風巔”,乃是神仙所居。

所以,“閬苑”,即是指閬風巔上神仙所居住的仙宮宮苑。

在很多文學作品中,閬苑常被泛泛得用來代指神仙居所。

譬如,唐代李紳《新樓詩二十首·海棠》詩中,有“瓊蕊籍中聞閬苑,紫芝圖上見蓬萊”之句。

再如,晚唐李商隱《碧城三首》詩中,有“閬苑有書多附鶴,女床無樹不棲鸞”之句。

再譬如,宋代周紫芝《驀山溪》詞中,首句即是“月眉星眼,閬苑真仙侶”。

宋代趙以夫《揚州慢·十里春風》詞中,有“似閬苑花神,憐人冷落,騎鶴來遊”之句,更是直接點到了“閬苑”、“花神”之語。

到了清朝,亦有同時代的納蘭容若《

入直西苑》詩中,首句即提到“望裡蓬瀛近,行來閬苑齊”。

從這不同朝代、不同詩詞人物筆下所提到的“閬苑”來看,意思都是非常一致的,都指神仙居所之意。

這就說明,“閬苑”並非是曹雪芹先生為寫《紅樓夢》新造的詞語,而是取用了文學詞語的本義,即神仙居所、仙境之意

那麼,除了本義之外,“閬苑”還有什麼隱意嗎?

答案是肯定的。

曹雪芹先生選用“閬苑”一詞,還有一個“真假之辨”的隱意。

說起隱意,就要提到《紅樓夢》曲第二支,其開篇即言“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

《紅樓夢》:詳細註解《枉凝眉》,破解林黛玉死因死期,精確到天


那麼,金玉是誰,木石又是誰呢?

第二十八回“蔣玉菡情贈茜香羅 薛寶釵羞籠紅麝串”回目,林黛玉曾言道:“我沒這麼大福禁受,比不得寶姑娘,什麼金什麼玉的,我們不過是草木之人!”

這番話解釋得明明白白,金玉良緣是指薛寶釵和賈寶玉,木石前盟是指林黛玉和賈寶玉。

賈寶玉真正喜歡的是林黛玉,但和薛寶釵的姻緣卻被稱為“良緣”,這是為什麼呢?

這就是真假“良緣”之辨

《紅樓夢》小說開篇即提到“假作真時真亦假

”,說明故事裡假的會是真的,真的反而像是假的,正是此意。

那麼究竟哪個是真的良緣呢?

這就回到剛開始我們說的“閬苑”二字。

“閬苑”,諧音正是“良緣”

也就是說,明面上眾人皆言明的薛寶釵的“金玉良緣”,並不是真正的良緣,而隱線所伏的林黛玉才是真的木石良緣。

而明面上的“閬苑仙葩”,暗伏之意是點明真正的“良緣仙子”

所以,“良緣”,這才是“閬苑”一詞,除了表面的“仙境”本義之外,更深層次的隱意所在。

那麼,“仙葩”的含義是什麼呢?

因為林黛玉是絳珠仙子下凡歷劫之身,而絳珠仙子化為人形之前的本體,是西方靈河岸邊三生石畔的一棵絳珠仙草,所以此處稱為“仙葩”,仙草本體之意,暗點木石的前世盟約緣分。

其次,要讀懂美玉無瑕的反意。

賈寶玉的前身是赤瑕宮神瑛侍者,在西方靈河岸邊澆灌絳珠仙草,對其有灌溉之恩。

“瑕”,是指赤紅斑點、瑕疵,有病之處。

所以,賈寶玉的前身即是有瑕疵的神瑛侍者。而賈寶玉不好經濟仕途之道,愛在閨閣嬉鬧,又有愛吃紅胭脂的毛病,性格也每多病處,實在算不得“無瑕”二字。

而賈寶玉所佩戴的通靈寶玉,其前身是女媧補天剩下的唯一一顆“無材補天”的病石,亦非“無瑕”。

再者,在“脂京本《紅樓夢》”第一回回前批語中,作者曹雪芹自言自己的大病處是,“則自欲將已往所賴天恩祖德,錦衣紈絝之時,飫甘饜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負師友規談之德,以至今日一技無成、半生潦倒之罪,編述一集,以告天下人

”。

所以,從作者本身,到書中人物、通靈寶玉等等皆有病處,皆有不完美瑕疵之處。

另一方面,在情感問題上,亦有瑕疵

賈寶玉和林黛玉兩情相悅,卻不能舉案齊眉終老,豈非是大病之處,哪裡算是美玉無瑕?

所以,此曲所言“美玉無瑕”,並非是真的無瑕,而只是內心期盼的是無瑕,實際是有瑕難以自解其病處,而自嘆無奈之語。

其四,交待林黛玉的死因。

絳珠仙子為償灌溉救命之恩,而在警幻仙子處掛了號,陪神瑛侍者下凡歷劫,幻化林黛玉,以身相許,還淚了結此緣。

所以,曲子說“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就是此意。這段姻緣,是木石前盟,是上天註定的緣分。

然而,這段良緣,既然是上天安排的,為什麼卻異常的艱難?為何天天為他煩惱,為他牽掛,為他流淚,結局竟是個悲劇呢?

她想不通。

所以,曲子裡下一句,就嘆道,“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

那麼,他們二人的愛情是如何艱難,如何悲劇的呢?

林黛玉初進榮國府時,就因為說自己也沒有玉,便導致賈寶玉發狂摔玉,把林黛玉著實嚇到了。

當晚,林黛玉就因此夜不能寐,偷偷地“淌眼抹淚”,心中暗怪自己剛來榮國府,就惹出了賈寶玉發狂病。

後文又有多處,因為和賈寶玉感情之事,而暗自傷感的情節。這正是所謂的“一個枉自嗟”。

《紅樓夢》:詳細註解《枉凝眉》,破解林黛玉死因死期,精確到天


而另一方面,賈寶玉又心心念念他的林妹妹。

在第三十六回“繡鴛鴦夢兆絳芸軒 識分定情悟梨香院” ,賈寶玉在睡覺時,猶在夢中牽掛他的林妹妹,說夢話“什麼是金玉姻緣,我偏說是木石姻緣!”

如果這還是心中囈語的話,那在第五十七回“慧紫鵑情辭試忙玉 慈姨媽愛語慰痴顰”回目,就更加明確直白了。

這回中,黛玉的丫鬟紫鵑為了試探賈寶玉是否對林黛玉有真情,便謊稱林黛玉要離開榮國府,回到蘇州去,以致賈寶玉猛然受打擊之下,竟嚇出了痴呆之病症。

這就是曲中所言“

一個空勞牽掛”。

為什麼都是“空”字呢?

因為他們的姻緣,註定了“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是一場虛幻無果之約。

“水中月”之意,前文“冷月葬花魂”處已述及,不再贅述。

“鏡中花”,亦非泛泛之語,也是意有所指

《紅樓夢》一書,有多個書名,其中有一個書名是《風月寶鑑》。

在“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凡例”中曾提到,取名《風月寶鑑》之意,是“戒妄動風月之情”,即警告不要輕易動情。

“風月寶鑑”本身出自太虛幻境空靈殿,是一面可以正反照人的鏡子,但效果不同,正面照會勾魂攝魄,反面照可濟世救人

,此鏡出現在書中第十二回。

當時“妄動風月之情”的賈瑞,因為迷戀王熙鳳,而深受其害,病入膏肓。

跛足道人持此鏡來救他,叫他只可照反面的骷髏,而不可正面照鏡中相思的王熙鳳。

然而,賈瑞還是照了正面美貌如花的王熙鳳,最終魂飛魄散。

所以,“鏡中花”之語,正是告誡不要妄動風月之情,一旦妄動情念,便是生離死別一場空。

其五,交待林黛玉的死期

《枉凝眉》曲,最後一句是“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經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

這句話不僅僅是感慨愛情的不如意,抒發閨怨,而是石破天驚,令人毛骨悚然之語,隱晦的點出了林黛玉的死期演進過程。

首先,絳珠仙子曾對警幻仙子說過,此次下凡歷劫,正是要用還淚的方式,以償神瑛侍者灌溉之情。

所以,林黛玉和賈寶玉姻緣天定,林黛玉也因和賈寶玉的感情,而終日以淚洗面,冥冥中的還淚之舉。

那麼,這個還淚到何時呢?

絳珠仙子曾言,要用一生眼淚還他。

所以,林黛玉的死期,就是淚盡之時

那麼,林黛玉何時死呢?

曲中提到,“秋流到冬盡”,意即在後文中重要的某個冬天,林黛玉會哭到淚盡,再也哭不出眼淚了。

然而,林黛玉的死期是冬天嗎

並不是。

因為曲中“秋流到冬盡”之後,還有最後結尾一句是“春流到夏”!

注意這裡有個“流”字,說明林黛玉在冬天淚盡之後,還是在繼續哭,因為眼裡有東西一直“流”到夏天終止。

淚盡之後,無淚可哭,什麼東西還在以“淚”的形式流出呢?

這就要從林黛玉二個貼身丫鬟名字的取義,去分析作者暗藏之意了。

一個丫鬟叫“紫鵑”。血是紅色,紅到深處即是紫色;鵑,是杜鵑,杜鵑啼血。

另一個叫“雪雁”,諧音“血雁”。

這就是作者取名的伏筆之意。

另一方面,林黛玉從小就有不足之症,急怒之下,還經常咯血。

所以,林黛玉愛情失意,冬天淚盡之後,眼裡還有什麼“流”出來呢,就是血,是又泣血數月而亡

《紅樓夢》:詳細註解《枉凝眉》,破解林黛玉死因死期,精確到天


其次,林黛玉死期,並非孤證

一方面,前文已述及,林黛玉之死,有“冷月葬花魂”之讖語。

這說明林黛玉最晚的死期,是陰曆八月十五中秋節夜晚之時

而陰曆八月份,大致是在陽曆九月份左右,正是夏末秋初之時。

所以,“春流到夏”,是符合的。

另一方面,在《紅樓夢》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後託夢王熙鳳,囑咐其家族身後事時,曾說了二句讖語,即“三春去後諸芳盡,各自須尋各自門

”。

這裡的“三春”二字,也有非常多的隱意在其中(三春的多重用意,將另文深度解讀,此處不再詳細發散引申),而其中一個隱意就是表明,在《紅樓夢》八十回本之後的第三個春天過去之後,諸芳才會“盡”,即“走到盡頭”

所以,別的小人物不好說,但作為最重要的女主角,太虛幻境薄命司金陵十二釵正冊第一的林黛玉,一定會按照這個讖語,過完最重要、最驚心動魄的第三個春天之後,最遲會在夏末秋初的中秋月夜之時,走到她還淚的盡頭,蒙不潔之冤,泣血而亡

綜上所述,《枉凝眉》曲,並非隨意而為,其中每一字每一句,都意有所指,蘊含了林黛玉人生的全部隱意所在。

一曲《枉凝眉》,誰解其中味……


[穿越層層迷霧,深度解讀傳統文化典籍……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