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 盛宣怀:晚清第一巨贾,官商亨通的背后是谁覆灭了王朝?

一、晋封宫保,崭露头角

盛宣怀一直被誉为中国实业之父清末首富,在这些头衔之前,还得从他初被赏识开始说起。

盛宣怀,字杏生,江苏武进人,家中世代为官。就是这样的一个官二代,当然和大部分人印象中的一样,混迹在上层阶级,左右逢缘,混个官当当,清朝晚期能贪就贪的人物。

盛宣怀:晚清第一巨贾,官商亨通的背后是谁覆灭了王朝?

开始确实如此,盛宣怀并是不科举出身,而是在李鸿章门下作为幕僚人员,作为文案兼充营务处会办从而得到了赏识,之后的他只是对接涉外海关事务的天津海关道,没过多久便升到了设立了近有百年的邮传部做尚书,专管当时最热门的交通事务且被晋封官保

由此短短几年之内,在北洋派中成为核心人物,正所谓“挟官凌商,挟商蒙官”。男人有钱就变坏不是没有道理的,年轻时盛宣怀从来没有想到自己年过半百的时候,在官商一体之路竟然能达到中国官场上前所未有的地步,作为洋务派的主干之一,学习西方器物的特点在盛宣怀的思想中占据大部,其利用自己邮传部尚书的身份,创办了轮船招商局,天津电报局,中国通商银行等等。

盛宣怀:晚清第一巨贾,官商亨通的背后是谁覆灭了王朝?

在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将大部分官办企业改为官督商办,在李鸿章的支持下,盛宣怀越发大胆,由文牍转向实业。以公谋私崭露头角,他从清政府手中接管了汉阳铁厂,并且开始大冶铁矿和萍乡煤矿,还将三者结合成为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自任公司总理。这些也使清政府大为赏识这个有头脑的人,且任命其为中国铁路总公司总办。一路财运亨通,这仅仅是命运对于盛家的开始。


二、官场横行,抗旨拒命

此言又要回到1900年,震动朝野的“东南互保”一事。1900年的6月21号,慈禧做了一件世界人民都想不到的事,老佛爷发矫诏向各国列强宣发战书,大义凛然的说道:

“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

盛宣怀:晚清第一巨贾,官商亨通的背后是谁覆灭了王朝?

彼时李鸿章还时任两广总督,其立刻发电报告知盛宣怀:“廿五矫诏,我两广是断然不会听的,因为是乱命。”

盛宣怀速告张之洞,刘坤一等封疆大吏,开始“东南互保”。此事在中国还处于封建制度,中央集权制度的统治下还是头一遭,有人将此事评价为,东南互保就是送国保荣,勾结洋人,不给予正面的抗击。

但在我看来,东南自保不仅仅是盛宣怀发挥核心作用的最佳时刻,也是洋务派保全中国的最后一个气息,他们阻断了义和团运动的扩散。且这一举动也使得盛宣怀能够得到李鸿章的喜爱,甚至后世有人评价其为“东南自保”的总导演。官场的横行之说也就是从这慢慢延伸,贪腐问题和诸多的谜团将持续困扰着后人以及历史学者。

三、弹劾下台,保全而退

在商业上一路高歌,在官场上也位极人臣

。1911年,在盛宣怀做邮传部尚书的后一年,清政府成立“皇族内阁”,改其尚书为大臣。至此,盛宣怀成为邮传大臣,忝列国务大臣。国务大臣可以说是重中之重的位置了,但是一场变革使得刚刚上位的盛宣怀打入了人生的最低谷。

盛宣怀:晚清第一巨贾,官商亨通的背后是谁覆灭了王朝?

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纷纷响应。尽管清廷迅即派陆军大臣荫昌率军南下镇压,但仅半月间,已有湖北、湖南、陕西宣布“独立”,清廷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人红是非多,就其拥财自重众官已然看不过眼之后,武昌革命的原罪就要

扣在盛宣怀身上

在革命爆发的第十六天,各个封疆大吏等同时上折,弹劾盛宣怀“违法侵权、激生变乱”,将武昌起义的原罪归结于盛宣怀欺蒙朝廷、违法敛怨所致,可谓误国首恶。当晚,清廷下旨,将盛宣怀“即行革职、永不叙用”。

从此风烛残年的盛宣怀踏上了客走他乡,避居“养病”的日子。


四、良田千顷,高屋建瓴,终成幻影。

盛宣怀在经受政治上的挫败之后,又受到身体上的打击。1911年的11月,在江浙两省总督的查抄下,盛宣怀在江苏、无锡、武进、江阴、嘉定、上海、扬州等地的房产,当铺,田亩,园林,市房等等产业尽数查抄。甚至连坐其叔伯兄弟,将财产没收充公。

盛宣怀:晚清第一巨贾,官商亨通的背后是谁覆灭了王朝?

盛宣怀在日甚至付不起房租,搬至深山居住,且每日接到国内亲戚寄说家里祖产没收,告穷告苦的家书。这使年老体衰的他陷入了无可比拟的痛苦之中,但是最终还是在次年回到了国内,在面对樯倾楫摧,田园荒芜之际。他自嘲所幸人口相安,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在与孙中山和袁世凯的斡旋下,捐赠150万给南京政府后,一度被民国政府查抄了的家产得以归还。

然在1916年的四月,这个身价相比一百个李嘉诚的富豪巨贾撒手人寰,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即便走了也留下巨款遗恨人间。

五、败家子输光百万家产

盛宣怀的姨太太众多,虽说有四个男丁,但前三个都夭折了,唯有小儿子成为家中传承的唯一。

连名字都是慈禧太后赐的,可知其出身极高,衔着金钥匙出生这个比喻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他就是压垮盛家的最后一根稻草,盛恩颐

盛宣怀:晚清第一巨贾,官商亨通的背后是谁覆灭了王朝?

父亲是清末巨贾,连老丈人都是民国初年的大总理孙宝琦。正所谓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从小娇生惯养的盛恩颐是真视金钱如粪土,花钱根本不在意大小,一掷千金的感觉就如同余华的小说《活着》中的富贵少爷一样。上海的百乐门就如同自家的花园一般,游走玩乐,风花雪月,对待女人也是简单粗暴,就和现在直播送礼物似的,直接刷洋楼,跑车。但人家给的却是实实在在的上海洋房。

盛宣怀:晚清第一巨贾,官商亨通的背后是谁覆灭了王朝?

说起爱好也如同《活着》里的富贵少爷一样,生性好赌,且是豪赌。一般赌局是瞧不上眼的,豪掷千金,财大气粗根本不输当时民国时期所有的军阀富商。一次与浙江总督卢永祥的儿子卢小嘉的赌局,仅仅是一个晚上,其在北京的一百处房产便付之东流。

挥霍无度,晚年悲情的盛恩颐,在解放后家产败的败,收的收。国有政策的实施,使盛家无法拿出高额的地税,被收归公有。最后只剩下自家的四间祠堂小屋,在1958年的某一日,凄惨死去。


六、一代巨贾终成影能得到什么启发?

纵观其一生,盛宣怀更像一颗棋子,一颗被制度牵制左右的棋子。一个位高权重的人想谋私利,却忘记了身为官员的本分所在。盛宣怀所处的时代,是社会动荡,时局变化的,当洋务派需要改革人才便可将盛宣怀这样的棋子高高捧起,即便你是“红顶商人”也好,位极人臣也罢。只需要你有这个方面的才干,便需要你的存在。

一旦时局转变,即便你富可敌国,也要把你拉下马来,这便是如今人们总说的当局者迷。我们十分迫切的渴求渴望我们能够实现我们的需求,就如“网络刷单”打着躺着挣钱的旗号招摇撞骗,但是人们利欲熏心难以也顾不上许多就投身其中,太过执着于美好的遐想,结果被骗。希望诸位不要成为欲望和利益所蒙蔽了双眼。

盛宣怀:晚清第一巨贾,官商亨通的背后是谁覆灭了王朝?

我们在社会中也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当你拥有价值时,一群人蜂拥而至,希望得到你的认可和青睐,但一旦深陷困境,就成了墙倒众人推的对象,正所谓“匹夫无罪 怀璧其罪”,本身太风头正劲,便容易枪打出头鸟,此时应该暂避锋芒,等待机会。

盛家的衰败更多的对于儿子的溺爱和中国延续许久的家教问题。富豪和土豪的区别就在于一个在用财富创造财富,另一个则是挥霍财富,因此我们不会叫李嘉诚为土豪而是富豪。而盛恩颐从小衣食无忧,不分五谷,不谙世故,拿到巨额财产便开始其挥霍的时光,所谓的“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我想是代代相传的教育理念出了偏差,在第三代必然难以传承家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