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1 祕聞:赫魯曉夫重新埋葬斯大林。

  

秘聞:赫魯曉夫重新埋葬斯大林。

1956年,赫魯曉夫在蘇共二十大上做了《關於個人崇拜及其後果》的秘密報告,揭露並抨擊斯大林實行的大清洗及其導致的嚴重後果,該報告產生了轟動性效應,其影響難以估量。而史學家們證實,赫魯曉夫的做法首先是為了追求自己的政治利益,他在批判斯大林的過程中,沒有客觀、準確地進行歷史分析和評價,而且,還刻意掩蓋了自己在肅反擴大化過程中承擔的角色和犯下的罪行。

  此後,赫魯曉夫按照自己的方式實行了一系列非斯大林化措施。但他最關心的,其實還是如何保持自己的最高權力並不斷地加以鞏固。在他看來,鞏固自身權力的最好方式就是徹底解決“斯大林問題”。除了在各個方面消除斯大林的政治影響之外,還要把斯大林遺體從“全世界無產階級領袖”列寧身邊移開,從而實現徹底打倒斯大林的目的。

  1961年10月30日,蘇共二十二大在克里姆林宮召開。赫魯曉夫打算在這次代表大會上提出關於“斯大林遺體”這個讓自己頭疼不已的問題。但是,除赫魯曉夫以外,沒有任何一個代表打算提出重新安葬斯大林遺體的問題,而身為黨中央首腦的赫魯曉夫自己又不能將這個問題提到議事日程。為此,他特意指令一個叫斯皮利多諾夫的代表,以列寧格勒黨組織的名義,提交他精心準備的關於將斯大林遺體從公墓遷出的提案。赫魯曉夫則心情緊張地等待著,並準備如果遭到代表們的反對,就馬上對他們施加壓力。可是,令赫魯曉夫感到意外的是:代表們竟然通過了該提案。在蘇聯體制下,那些可悲的“沉默的大多數”是異乎尋常地懦弱,他們早已習慣於服從領導人的意志!

  代表大會雖然說是通過了,一些專家卻產生了意見分歧,認為應該由第二天召開的蘇共中央委員會的會議表決該提案。但是,赫魯曉夫不敢在中央委員會的會議上冒險一試,他打算趁消息還沒有在國內傳開,人民還沒有來得及表達對此事的真實態度之前,造成一個既成事實。

  

秘聞:赫魯曉夫重新埋葬斯大林。

在中央委員會的會議上,赫魯曉夫費盡周折,運用自己的地位,得到中央委員會成員的批准,甚至還佈置了軍隊,以防不測。克里姆林宮特種團的指揮官費·科涅夫將軍後來曾回憶:在中央委員會會議開始前,克里姆林宮私人保衛局的副局長、克格勃的瓦·切卡羅夫將軍把他叫到政府大樓,吩咐說:你必須緊急集合一個連的兵力!要將斯大林的遺體秘密地重新安葬到新處女公墓。第一道命令還沒來得及執行,隨即就又來了第二道命令:“要在公墓後邊安葬!您明白嗎?要安葬在克里姆林宮牆下的列寧墓旁邊!要保證行動的絕對機密性!”在電話裡,保衛局副局長說。

  這次談話是在1961年10月31日晚上。當時紅場上有許多莫斯科市民、以及一些外地來的公民,還有許多外國遊客。國家安全部門立即採取一系列緊急措施,派出大批穿制服的人員前往紅場。領導人決定用一個虛假的藉口清理紅場,將人群驅走,採取措施保守秘密,並且要加快行動步驟!

  斯大林被重新下葬1961年10月31日晚上6點左右,大批警察開始驅逐紅場上的人群,藉口說莫斯科軍區要在這裡舉行新武器展示的預演,為即將舉行的紀念十月革命的閱兵式做準備。“公民們,懇請大家離開這裡!”警察溫和地向紅場上的群眾喊話。當時確實有大批新武器裝備運到紅場上,而這麼做正是為了保證行動的絕密性。

  很快,紅場被清空了。警察封鎖了所有的出口和入口。而克里姆林宮特種團的士兵和那些受命執行這項秘密任務的人員則在焦急地等著暮色降臨。天剛黑下來,士兵們立即在預定地方,用膠合板設置了專門的障礙物,以免讓旁觀者看出那裡正在發生的事情。挖掘墳墓的地方用耀眼的聚光燈照明,衛士們幾乎在不間斷地挖著。特種團的指揮員和國家安全部的人員在旁邊監督。

  大約到晚上9點的時候,墳墓已經挖好了。隨即抬來幾塊巨大的、長1米、寬75釐米的鋼筋水泥板,用來砌墓坑。與此同時,廣場上還在進行別的工作。公墓的管理人員和為斯大林遺體做防腐的醫學專家打開了裝斯大林遺體的石槨,從中抬出斯大林的遺體,將其裝入一口包著紅布料的木棺。然後,斯大林的遺體與棺槨一起被抬進公墓悼念廳旁邊的一個房間。

  晚上十點整,以施威爾尼克為首的政府重新安葬委員會成員來到停放遺體的房間,主持下葬儀式。斯大林的所有親屬都沒有到場。赫魯曉夫根本就沒通知過斯大林的親屬要重新下葬斯大林,怕走漏風聲或生出什麼別的枝節。

  10點15分左右,在克里姆林宮牆下的墓地,用鋼筋水泥板鋪砌了一個獨特的石棺,斯大林的棺木隨即被放入石棺中。士兵們匆匆將墳墓填平,在其上堆起一個不規則的小土丘。上邊立起一塊石板,寫上了約瑟夫·維薩里奧諾維奇·斯大林的生卒年月。

  現在,最後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把紅場公墓的題有“列寧,斯大林”的碑石換掉。到此為止,赫魯曉夫秘密重新安葬斯大林的所有步驟已經全部完成。一切都進行得神不知鬼不覺。赫魯曉夫對此非常滿意。

  而當他去世後,卻沒能葬在紅場的墓地,而是在新處女公墓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