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感染艾滋病有什麼症狀?

手機用戶74432515446


艾滋病的全稱是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徵,從名字的全稱可以看出艾滋病是一種免疫缺陷的疾病,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導致的。



艾滋病傳播主要途徑大家都比較熟悉,主要通過性接觸傳播(包括異性和同性)、通過血液傳播、母嬰垂直傳播。但一般不會通過食物、呼吸道、握手、共同使用游泳池和公共廁所傳播。



艾滋病可怕的是在人體內攻城略地的時候,不斷的殺傷宿主細胞,並造成人體的免疫功能缺陷,導致人體發生各種機會性感染性疾病和腫瘤。

人從感染HIV 到發展到艾滋病有那些表現?

從開始感染上HIV 直到患者死亡,是一個非常漫長而煎熬的過程,並不是一感染上艾滋病就可以馬上發病並出現症狀,感染上艾滋病最快的也要幾個月才出現症狀,有的患者可以潛伏長達15到20年,從統計數據來看,潛伏期平均為8到10年。其具體表現如下:

1、急性HIV 感染期

常常出現在感染HIV 的14天到42天左右,大約五到七成的患者可以出現免疫系統急性受損和HIV 病毒血症。但大部分患者的表現輕微 ,大概持續7天到60天后症狀可以消失而隱身。此時的艾滋病以發熱最為常見,同時伴發頭痛、咽部疼痛、肌肉和關節疼痛、噁心嘔吐和腹瀉以及出現皮疹和淋巴結腫大。

2、無症狀的HIV 感染期:可以由急性感染期症狀消失以後延伸到此期,或者無明顯急性HIV 感染期症狀的患者直接進入這個時期。此期如前所講,短則數月,長則20年,平均8到10年。此期患者一般沒有什麼症狀。但部分患者可以出現淋巴結腫大並持續很長的時間。

3、終末艾滋病期,主要表現如下:

①發熱、盜汗以及腹瀉,可以持續一個月以上沒有好轉

②體重減輕

③全身淋巴結腫大腫大

④各種機會性感染和腫瘤,具體情況如下:

中樞神經系統病變:各種病毒性腦膜腦炎、弓形蟲腦病、結核性或者隱球菌性腦膜炎,患者可以出現頭昏腦漲眼花以及頭痛,嚴重患者可以出現昏迷。

眼部:弓形蟲性視網膜炎症和鉅細胞病毒性視網膜炎:表現為眼底部的絮狀白斑。

口腔病變:鵝口瘡、複發性口腔潰瘍、牙齦炎等,表現為吃東西后口腔疼痛,上述病變可以反覆發作。

呼吸系統疾病病變:肺孢子菌肺炎和卡波西肉瘤。患者表現為慢性咳嗽發熱、氣促、口唇甲床發紺、血氧飽和度不能維持正常。

消化系統病變:食管炎、胃腸炎、肛周炎。患者可以出現吞嚥疼痛、胸骨後燒灼痛和伴發腹瀉。

艾滋病危害非常大,重在預防,預防重點則要潔身自好。



(圖片來源於網絡,不作為商業用途!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診斷和用藥的依據,不能代替醫生和其他醫務人員的診斷和治療以及建議,如有身體不舒服,請及時就醫。)


佳園道




楊祖任


艾滋病的發展通常需要經歷三個時期,即急性感染期、無症狀期和艾滋病期。大部分人在剛剛感染艾滋病時是不會感覺到自己染病的。而且在窗口期血清中檢測不出HIV抗體。在感染的初期症狀一般比較輕微。

據統計,大概有70%~80%的人在感染之後,會出現跟普通感冒、流感一樣的症狀,比如發燒、咽疼、肌肉痠疼、關節疼、極度乏力,一般2~3周之後就恢復正常了。

在這期間就會進入無症狀的HIV感染期,稱為潛伏期。潛伏期的時間長短不同,一般持續8~10年血清中才能夠檢測出HIV抗體,在這幾年中,症狀也是很輕微的,不易被人發現。

但有一些比較常見的症狀,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常見的症狀:

1. 乏力

患者可能會有持續性輕微的發燒、全身乏力、不願意吃飯、持續的、淺表的淋巴結腫大、體重減輕等。

2. 容易患病

體質抵抗力下降,容易患病。比如口腔黏膜容易感染、容易感冒、容易感染患病。

3. 其他

很多人會有夜間盜汗的問題,個別的還有血小板減少的問題。出現一些輕微感染,比如發生在口腔黏膜上的感染,常見的有口腔念珠菌的感染、牙齦炎、皮膚的真菌感染、帶狀皰疹、毛囊炎等。可能會出現一些皮膚病,比如多發的、全身的多見部位的毛囊炎,還有一些瘙癢性的皮膚病如瘙癢性丘疹。

如果有了一些容易感染艾滋病的行為,也不要自己恐慌。有些人對於普通的感冒也會感到恐懼,甚至有的人經過多次檢查,還擺脫不了擔心。我們一定要相信科學檢測。在窗口期以後做了抗體或核酸檢測為陰性即可完全排除感染的可能,不要再無謂地擔心和猜疑。

不要相信症狀,從醫學的角度講,症狀並不能作為判定是否感染的標準。恐艾者幾乎人人都有這樣那樣的症狀,但最後的血檢結果是99%以上都沒事,這足以說明症狀並不可信。

以上圖片均來自於網絡!


百科名醫


HIV感染後,最開始的數年至10餘年可無任何臨床表現。一旦發展為艾滋病,病人就可以出現各種臨床表現。



1、一般初期的症狀如同普通感冒、流感樣,可有全身疲勞無力、食慾減退、發熱等,隨著病情的加重,症狀日見增多,如皮膚、黏膜出現白念球菌感染,出現單純皰疹、帶狀皰疹、紫斑、血皰、淤血斑等;以後漸漸侵犯內臟器官,出現原因不明的持續性發熱,可長達3~4個月;

2、還可出現咳嗽、氣促、呼吸困難、持續性腹瀉、便血、肝脾腫大、併發惡性腫瘤等。臨床症狀複雜多變,但每個患者並非上述所有症狀全都出現。侵犯肺部時常出現呼吸困難、胸痛、咳嗽等;侵犯胃腸可引起持續性腹瀉、腹痛、消瘦無力等;還可侵犯神經系統和心血管系統。



3、一般症狀

持續發燒、虛弱、盜汗,持續廣泛性全身淋巴結腫大。特別是頸部、腋窩和腹股溝淋巴結腫大更明顯。淋巴結直徑在1釐米以上,質地堅實,可活動,無疼痛。體重下降在3個月之內可達10%以上,最多可降低40%,病人消瘦特別明顯。

4、呼吸道症狀

長期咳嗽、胸痛、呼吸困難、嚴重時痰中帶血。

5、消化道症狀

食慾下降、厭食、噁心、嘔吐、腹瀉、嚴重時可便血。通常用於治療消化道感染的藥物對這種腹瀉無效。

6、神經系統症狀

頭暈、頭痛、反應遲鈍、智力減退、精神異常、抽搐、偏癱、痴呆等。皮膚和黏膜損害

單純皰疹、帶狀皰疹、口腔和咽部黏膜炎症及潰爛。


7、腫瘤

可出現多種惡性腫瘤,位於體表的卡波濟肉瘤可見紅色或紫紅色的斑疹、丘疹和浸潤性腫塊。


斌格謙


部分患者在感染HIV初期無臨床症狀,但大部分HIV感染後6日至6周可出現HIV病毒血症和免疫系統急性損傷所產生的臨床症狀,具體來說,艾滋病初期,多有以下幾個症狀。


1、持續廣泛淋巴結腫大

尤其是頸、腋和腹股溝部位的淋巴結。淋巴結腫大的直徑在1釐米左右,質感堅硬、不痛、可移動,持續時間超過三個月。

2、數週以來不明原因發熱和盜汗

長期低熱、喉嚨痛、盜汗,且不明原因。

3、嚴重疲乏

持續數週的嚴重疲乏,且無法解釋不明原因。

4、體重驟減

食慾下降,體重驟減,2個月內體重下降達10%以上。

5、慢性腹瀉

持續數週出現不明原因的慢性水樣性腹瀉,每日10次以上。

6、氣促、乾咳數週

持續數週不明原因的氣促、乾咳。

7、皮疹

皮膚和口腔出現平坦或隆起的粉紅、紫紅色大斑點,不痛不癢。

8、咽喉部出現白膜

咽、喉出現白膜,白膜可以抹去,抹去後該部位或可出血。

9、男性、女性的不同症狀

此外,根據性別的不同,男性和女性也會有不同的症狀。

男性陰部會出現鱗屑性斑,癢;

女性肛門瘙癢、陰道癢、白帶增多,且按婦科病治療久治不愈。

10、頭痛、視線模糊

持續頭痛、視線模糊,且查不出病因。

當出現上面三個以上症狀且又有高危行為者,應及時去醫院檢查。

其實隨著醫學的進步,艾滋病並沒有想象中的危險。在發生高危性行為或者醫護人員發生職業暴露後的72小時內,及時使用HIV阻斷藥,可以有效阻止艾滋病病毒的感染,失敗率僅為0.5%。即便沒有及時服用阻斷藥物,也可以儘早使用抗病毒藥物,延緩艾滋病病毒的複製增殖,延長患者的壽命。


執業藥師yang


隨著信息的高速發展,艾滋病已經被很多人所熟知,但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通常不會立即出現症狀,所以他們可能不知道他們有這種症狀。今天我們就來看看艾滋病患者到底會有什麼症狀吧。

早期的HIV症狀

受感染後,人們通常會長時間看起來和感覺健康。艾滋病病毒可能需要10年或更長的時間才能顯示出任何症狀,感染艾滋病病毒後的第一個2-4周,您可能會感到發燒,疼痛和生病。這些流感樣症狀是您身體對艾滋病毒感染的第一反應。在此期間,系統中有很多病毒,所以將艾滋病病毒傳播給其他人很容易。症狀只持續數週,然後通常多年沒有症狀。

HIV會破壞免疫系統中的細胞,叫做CD4細胞或T細胞。沒有CD4細胞,身體很難與疾病作鬥爭。這使得你更容易得到真正的感染,通常不會傷害你。隨著時間的推移,HIV對免疫系統造成的傷害會導致艾滋病。

當患者患上了罕見的感染(稱為機會性感染)或癌症類型,或者如果身體已經失去了一定數量的CD4細胞,就有可能艾滋病。如果沒有得到有效的治療,通常會在感染艾滋病病毒10年後發生。隨著治療,發展艾滋病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

艾滋病的徵兆包括:

鵝口瘡(舌頭或嘴巴上的厚厚的白色塗層),喉嚨痛,慢性盆腔炎 ,不良感染很多,感覺真的很累,頭暈目眩,頭痛,身體消瘦,長時間腹瀉,發燒或盜汗,喉嚨,腋窩或腹股溝中腫脹或堅硬的腺體,感覺呼吸不暢,口腔,鼻子,肛門或陰道出血,皮疹,感到手腳麻木,失去對肌肉和反射的控制,不能移動,肌肉力量減弱。


藥療君


雖然如今艾滋病已經成為可防可控但不可治癒的慢性病了,但是還有很多人對艾滋病不瞭解,因此應當瞭解艾滋病的各種臨床表現,早發現早治療才有利於艾滋病的防治。但各位朋友千萬千萬千萬不要將艾滋病的症狀對號入座,因為如果對號入座的話,你會發覺你身上的所有表現都符合艾滋病的症狀。很多恐艾人群就是這麼折磨自己的,艾滋病抗體及核酸檢測是陰性,但他認為有相應的“症狀”。

臨床將艾滋病的過程分為急性感染期、潛伏期、艾滋病前期、典型艾滋病期四個時期。

急性感染期

此時HIV侵襲人體後對機體的刺激症狀常較輕微,容易被忽略。常見症狀有發熱、皮疹、淋巴結腫大、還會發生乏力、出汗、噁心、嘔吐、腹瀉、咽炎等,有的還會出現頭痛,但這些症狀都會自行消失。

值得注意的是,普通流感等疾病也會帶來上述症狀,不必因為出現上述症狀便擔憂。但當上述周身不適症狀持續兩週左右後,應當提高警惕去醫院檢查。如果在醫院或者疾控中心檢查沒有問題,那麼則完全可以放心,沒必要折磨自己,因為身體在很多情況下都會出現上述症狀。

潛伏期

指的是從感染HIV開始,到出現艾滋病臨床症狀和體徵的時間。艾滋病的平均潛伏期為2-10年,最長25年,最短半年。在潛伏期內,可以沒有任何臨床症狀的工作和生活。在這個時期由於沒有任何症狀,感染者容易忽視,作為重要的傳染源傳染給他人,因為及早的發現感染者對艾滋病的防治有重要意義。

艾滋病期

病人會表現出不同程度的細胞免疫缺陷,具體表現分為以下幾種:

A.淋巴結腫大

是此期最主要的臨床表現之一,約30%的病人只表現出此症狀。一般表現為有兩處以上的部位出現淺表淋巴結腫大,且一般治療無反應,持續腫大超過半年。發生的部位多見於頭頸部、腋窩、腹股溝、頸後、耳前、耳後、股淋巴結、頜下淋巴結等。

B.全身症狀

病人常有病毒性疾病的全身不適,肌肉疼痛等症狀。如1月內多於5次的夜間盜汗,原因不明的數月內體重減輕10%以上。這是較為廣泛的表現,除此之外還可能出現頭痛、抑鬱或焦慮,反應性精神紊亂等。3/4的病人可出現脾腫大。

C.各種感染

出現各種特殊性或複發性的非致命性感染。如反覆感染的的腳癬,反覆發作的口腔白念珠菌感染等。其他常見的感染還有腋窩和腹股溝部位常發生的葡萄球菌感染,口唇單純皰疹和胸部帶狀皰疹等。有許多病人排便次數增多,變稀、帶有黏液。可能與直腸炎及多種病原微生物對腸道的侵襲有關。此外,口腔可出現毛狀白斑,毛狀白斑的存在是早期診斷艾滋病的重要線索。

D.典型的艾滋病期

此期具有三個特點:嚴重的細胞免疫缺陷,發生各種致命性機會性感染,發生各種惡性腫瘤。

病人會出現各種嚴重的綜合病症。

瞭解了艾滋病的各種症狀後,各位讀者千萬千萬不要與自己的身體正在對對照,如果覺得身體不適,可以到疾控中心或者醫院做檢測,早排除。那些不相信檢查結果的朋友,我想說,你們應該相信科學,檢查沒有問題就可以完全放心,為什麼不相信科學呢?

我是在疾控中心做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各位朋友有關於艾滋病相關的問題可以關注私信諮詢,謝謝。


波波醫生說健康


  • 艾滋病有什麼症狀?

這是很多有過高危行為,擔心得艾滋病卻又害怕面對檢測,想通過自我判斷來了解自己有沒有風險的人,經常會問的問題。

這些人喜歡自我懷疑和對號入座。不過,即使在網上看了各種的信息,也依然還是不相信,會反覆的問能問到的醫生:我的症狀是不是艾滋病症狀?

而事實上,艾滋病不是一個依靠臨床症狀來診斷的疾病,依靠的是血液檢測!目前的艾滋病血液檢測有三種:艾滋病毒核酸、艾滋病毒p24抗原和艾滋病抗體檢測。只有這三種檢測,才能夠診斷艾滋病。那些認為自己有艾滋病症狀的人,最應該做的,是去做這樣的檢查。

但是,艾滋病又是有症狀的。

只不過,這些症狀跟艾滋病感染的時間,以及艾滋病毒對人體免疫系統的破壞程度等有關。

在艾滋病急性感染期,大約50%~70%的人,可能有急性的感冒樣症狀,主要的表現是發熱、頭痛、噁心、嘔吐、全身肌肉痠痛、皮疹、腹瀉和淋巴結腫大等等。這些症狀的出現,與艾滋病毒在體內大量複製,引發免疫系統的急性反應有關。

不過,別急著對號入座。和你平時的感冒或者流感對照一下,是不是覺得也很像。沒錯,他們的病原都是病毒,有相似的症狀呢。

艾滋病急性期過後,會有一段很長時間的無症狀期,通常為1~10年。這段時間,由於免疫系統是比較穩定的,所出現的一些症狀可能跟艾滋病沒有關係,和自己本身有其他的病有關。但是,這段時間,是肯定是能夠檢測出來的。

最後,艾滋病進入發病期,人體的免疫力嚴重損害,導致免疫缺陷,會出現各種的機會看和腫瘤。常見的表現有:帶狀皰疹、馬爾尼菲藍狀菌感染、隱球菌腦炎、卡波西肉瘤、肺孢子菌肺炎疼等等。

在進入艾滋病期,免疫力嚴重破壞的時候,出現的一些症狀才會讓醫生大膽懷疑艾滋病。

總之,艾滋病沒有進入免疫系統嚴重缺陷的情況下,單純的依靠症狀是無法做出診斷的,需要去醫院檢測血液。


龍大夫的肝病課堂


艾滋病是感染艾滋病毒引起的。艾滋病毒是一種能攻擊人體免疫系統的病毒,它把人體免疫系統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細胞作為主要攻擊目標,大量破壞該細胞,使人體喪失免疫功能。人感染病毒後根據症狀可分為四期:

1.急性期:會有15-20%的感染者在2-6周內可出現發熱、發汗、疲乏、肌痛、關節痛、厭食、皮疹、淋巴結腫大等,症狀一般持續3-14天后進入無症狀期。有的人感染HIV後並不出現任何急性症狀。

2.無症狀期:絕大多數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開始時都沒有任何症狀,如同健康人一樣,因此,自己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感染的。重要的是這些無症狀的艾滋病病毒攜帶者是最主要的傳染源。一般持續幾個月至10年以上。隨著免疫功能逐漸下降,開始逐漸出現症狀。

3. 艾滋病發病早期病人表現有全身淋巴結腫大,常見分佈在頸、腋窩及腹股溝等處。腫大的淋巴結多為對稱性,特點是堅硬不粘連,無觸痛及波動感。少數患者可出現輕度貧血。但無明顯其它症狀。出現相關綜合症。各種症狀逐漸發生,日趨嚴重。

4.艾滋病發病期患者會出現如長期發熱(達一個月以上),進行性體重減輕(2個月內體重減輕10%以上),持久性腹瀉、乏力、厭食、智力減退、反應遲鈍等。由於艾滋病病人免疫功能完全損失,發生常見的機會性感染,如結核、乙型肝炎、口腔與咽部黴菌感染等。艾滋病也常併發惡性腫瘤如卡波濟氏肉瘤、淋巴瘤、肝癌、腎癌等。


藥事健康


對艾滋病的初步認識,來自之前看過的一部電影--《最愛》,講述的是偏僻落後的山村裡,村民靠賣血掙錢,幾乎全部感染“熱病”,其實就是艾滋病。

艾滋病,人類病史上的一顆嚴重毒瘤。可以說是人人“談艾色變”,今天咱們就詳細認識一下它。

什麼是艾滋病?

艾滋病,通常稱作HIV,是由HIV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危害性極大的傳染性疾病。病毒進入人體大量破壞淋巴細胞,導致人體喪失免疫功能,進而極易感染各種病菌、癌症。

感染後的症狀?

艾滋病病毒感染後,在人體內潛伏期平均為8-9年,在這期間可能不會表現症狀,直到發展成為艾滋病才會有症狀表現。

1.持續發熱3、4個月,體溫38℃以上

2.體重以每月5%的速度持續下降

3.連續半年以上的口腔潰瘍

4.局部皮膚出現紫斑、血皰、淤血斑

5.持續性的腹瀉,大便帶血絲

6.持續性的咳嗽,痰中帶血

7.脖子、腋窩和股溝部位淋巴結腫大

最容易感染艾滋病的人群?

男性同性戀、長期賣淫嫖娼、賣血、吸毒、性病患者、紋身、文眉、打耳洞人群。

目前醫學家暫時沒有能完全治癒艾滋病的藥物。

只能通過相關治療來適當的抑制HIV病毒複製,保存和恢復免疫功能,降低病死率和HIV相關性疾病的發病率。

艾滋病的預防?

艾滋病的傳播途徑主要有三種:血液傳播、性傳播、和母嬰傳播

正常看待艾滋病,握手、共同進餐等不會傳播艾滋病毒。

在預防方面要做到:

1.嚴禁與他人共用同一注射器。

2.合理使用安全套,限制不潔性行為。

3.不與他人共用牙刷、剃鬚刀。

4.定期體檢。

5.健康飲食,多吃瓜果蔬菜。

6.加強鍛鍊,提升免疫力,降低染病幾率。

7.保持良好心態,積極樂觀生活。

以上回答屬於個人觀點,歡迎留言評論,分享看法。收藏轉發,傳遞正能量。

更多健康資訊請關注@健康非常道@,每天聽三甲營養主任醫師道健康,致力成為您身邊最貼心的健康養生專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