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擁有了這個能力的孩子,將一生受益,不斷前進

擁有了這個能力的孩子,將一生受益,不斷前進


不陪著、不催著,就不寫作業;

對學習沒興趣,寫作業敷衍了事;

很容易分心,鉛筆和橡皮都被玩爛了;

遇到難題就等著爸媽講,自己根本不動腦子;

寫作業還沒5分鐘,要上廁所 / 要吃水果 / 要喝水……


說到陪寫作業,很多爸媽都是“一把辛酸淚”。就陪寫個作業而已,怎麼感覺每次都恨不得要毀掉彼此的親子關係呢?!


擁有了這個能力的孩子,將一生受益,不斷前進


痛苦的根源在於孩子的內驅力不足。對孩子來說,學習是一件被動的、不得不去做的事情,是一個壓力。如同吃飯、睡覺一樣,學習終究也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越早學會自主,對孩子今後的成長和發展越好。


心理學上有一個理論叫“自我決定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SDT),總結了影響一個人內驅力的三大因素:歸屬需要、自主需要、能力需要。如果這三大心理需要都得到了滿足,那他就會更加積極、主動和愉快地學習和工作。(太棒了,有沒有?我們都需要這樣的理論來指導育兒)


擁有了這個能力的孩子,將一生受益,不斷前進


不靠爸媽監督,孩子自發地學習,這不就是我們的終極目標嗎?那具體怎麼做呢?怎麼把這麼美好的理論應用於骨感的現實呢?


1、歸屬需要


爸媽要給孩子無條件的愛


歸屬需要,簡單地說,就是親密的親子關係,孩子相信,即便自己做的不好,爸媽依然是愛自己的。想和孩子建立這樣的親密聯結,需要爸媽給孩子無條件的愛。


說到“無條件的愛”,很多爸媽可能會反駁芝麻醬,“當然是無條件的愛了,這可是我親生的娃”……可是,

有時我們的言行卻讓孩子覺得爸媽的愛是有條件的,好好寫作業媽媽才喜歡我,成績好媽媽才愛我……


擁有了這個能力的孩子,將一生受益,不斷前進

良好的親子關係是一切育兒、早教的基礎, 注意:是孩子覺得良好,而不是爸媽自認為的哦~~


教任何東西之前,都要先給孩子滿滿的愛,要讓孩子覺得“因為我是XX,所以媽媽愛我”,而不是“因為我做了XX,媽媽才愛我”。(好繞口!!簡單地說,就是愛孩子這個人,而不是愛孩子做了什麼)


當然咯,“無條件的愛”並不意味著無條件縱容。如果孩子做錯事,要“溫柔而堅定”。溫柔地表達對孩子的愛,堅定地要求孩子改正,“媽媽很愛你,但打人這個行為是不對的,你必須去跟同學道歉,媽媽可以陪著你去”。


只有孩子確認爸媽給自己的愛是無條件的,才會願意去嘗試、去行動、去攻克學習上的難關,否則,就會因為害怕出錯被責怪而停止不前。


擁有了這個能力的孩子,將一生受益,不斷前進


2、自主需要


爸媽要讓孩子體會到掌控感


自主需要,簡單而言,就是孩子對自己的生活有掌控感。穿什麼衣服,是自己的事情;畫什麼顏色的香蕉,隨自己的心情……一句話,“孩子的生活孩子做主”。


讓爸媽頭疼的terrible 2 其實就是孩子人生第一次尋求掌控感。喜歡說“不”,不再喜歡安靜地接受爸媽的安排。尋求掌控感,是孩子走向獨立自主的必經階段。爸媽要認清界限,不要剝奪孩子的掌控感。


一邊責怪孩子什麼都不會,一邊又什麼都替孩子做,這可能是大部分爸媽(尤其是媽媽)的常態了。無形之中就是在剝奪孩子的掌控感,剝奪孩子的內驅力,培養孩子對爸媽的依賴感。


擁有了這個能力的孩子,將一生受益,不斷前進


控制住想要幫孩子的衝動。即便兩三歲的孩子,會做的事情也非常多:自己穿衣服、穿鞋子、收拾玩具……只要孩子力所能及的,就儘量讓孩子自己完成。


爸媽替孩子做,是可以節省時間,但同時也剝奪了孩子的成就感,得不償失呀~~


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孩子都是行走的“十萬個為什麼”,當孩子問各種你答不上的奇怪問題時,千萬不要煩。充滿愉悅地陪孩子一起通過各種方式尋找答案~~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養成“有問題一定要搞明白”的好習慣,也會形成“學習探索是快樂的”這樣的認知,非常有利於之後的學習哦!!


小時候讓孩子住嘴,別問那麼多為什麼,長大後孩子有不懂的也不想問了,不懂的越來越多,成績能好嗎?


擁有了這個能力的孩子,將一生受益,不斷前進


給孩子一點自主時間。很多爸媽都看不得孩子閒著,生怕孩子無聊,買很多的玩具、很多的繪本,把孩子的每天都安排的滿滿當當。其實,孩子也需要一點自主時間,自己找事做,自己決定幹什麼、玩什麼……


小時候知道自己想玩什麼,長大後才能知道自己想學什麼、想做什麼工作!!


給孩子選擇,而不是命令和控制。哄孩子吃飯,告訴孩子穿什麼衣服、幾點睡覺,不和孩子商量就決定上哪個興趣班……所有這些也不是什麼大事,但累積在一起,就是孩子世界的全部形態:控制和命令。


多讓孩子做選擇,甚至做決定,這樣孩子才會去思考,才會養成自己解決問題的好習慣。否則,遇到問題,就會習慣性地依賴爸媽。


擁有了這個能力的孩子,將一生受益,不斷前進


3、能力需要


爸媽要讓孩子體會到做成一件事的感覺


能力需要,就是孩子通過做事,形成了“我可以、我能夠、我做得到”的自我認知。每個人做成一件事,都會自發地覺得自己很棒,孩子、成人都是如此。


表揚孩子做事的“過程”,而不是隻表揚“結果”。表揚孩子做事的過程,可以讓孩子明白事情的成功來自自己的努力,只要努力就會得到媽媽的表揚,只有努力才可能成功!


表揚過程,欣賞孩子的努力,會讓孩子感覺到自己被理解、被認可了,即便結果可能不盡如人意,“但沒關係,因為我有能力,因為以前我成功過”!


適時提供幫助,和孩子一起拆解難題,把目標分解成一個個小的步驟。孩子遇到困難時,和孩子討論具體遇到了什麼難題,明確問題核心,把困難拆解,然後讓孩子重新開始去做。


孩子需要的是爸媽成為“支持系統”,需要時提供幫助;而不希望爸媽成為“監督系統”,盯著自己做事,或直接完全替自己做事。


擁有了這個能力的孩子,將一生受益,不斷前進


如果把“內驅力”比喻成萌發於孩子內心的一枚種子,那這枚種子的發芽、成長卻非常依賴環境和水土。


對爸媽來說,培養孩子的“內驅力”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無條件的愛,尊重孩子,不控制孩子,幫孩子積累做成一件又一件事的自信……


雖然很難,但結果很值得我們努力,一起加油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