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李鸿章从德国引进的克虏伯大炮有多牛?

羽化成仙


克虏伯大炮号称当时世界上最好的大炮,是路上炮台中的王者存在,然而到了满清手里,还真就只是放放礼炮用的。

当年李鸿章在镇压完太平天国之后,深感武器装备对于战争的巨大影响,所以李鸿章提出了建新军,购置西洋装备。


由此也就拉开了洋务运动的大幕,这场洋务运动以强军为主,建立不少的军工企业,购买了不少武器装备。

像当时的北洋舰队,就几乎全部都是购买而来。这些装备的维修几乎都得靠他国支持,十分的被动。


而李鸿章痛定思痛之后,开始了建立自己的军工工业,并且成功仿制了德国的克虏伯系列大炮。

其实也就是将生产线买过来,然后进行再加工生产,但是由于汉阳铁厂的铁水不合格,使得大炮质量难以保证。

为此在建设威海卫的海军基地和旅顺要塞的时候,李鸿章又斥资直接购买了德国最新式的克虏伯型号大炮。

按照李鸿章的设想,陆地炮台加上北洋舰队,足以捍卫京师。所以有人骂李鸿章甲午战争时期避敌保船,这其实是不正确的。



李鸿章只是清楚北洋舰队实力不足以抗衡日本联合舰队,只有借助陆地炮台才有可能胜利。

然而当年甲午战争爆发之后,日军先是从陆地上包抄了威海卫,先夺取了陆地炮台,然后便是调转炮台轰击北洋舰队。


为了摧毁陆上炮台,北洋舰队官兵不得不派出敢死队去炸毁,牺牲了一百多名优秀水兵才得以摧毁部分炮台。

可以说克虏伯大炮威力是有的,然而却是最终成为了敌人的利器,这只能说腐朽的国度,再怎么先进的武器都是徒然。


小司马迁论史


李鸿章从德国引进的克虏伯大炮有多牛?四十年后的抗日战争时,一炮击烂日军舰艇。

克虏伯大炮,在近代世界上的名声是非常大的,可它在中国的名声更大。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克虏伯大炮。

克虏伯大炮,它的口径有280毫米,炮管长11.2米,重44吨,最大仰角可以达到30度,有效射程能达到19,760米,在3000米的范围内,炮弹可穿透65.8毫米的钢板。

它是由德国的克虏伯公司生产的。李鸿章于1871年订购了328门各种口径的克虏伯大炮。

第1批运到中国的克虏伯大炮共有114门。这114门大炮,全都被李鸿章装备在了淮军当中。这次共装备完成了19个炮营,可以算是中国近代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炮兵部队。

克虏伯大炮在中国的名声非常大,不光是因为清王朝用它组建了中国近代的第一支炮兵部队,还在于1896年左右装备在的克虏伯大炮,在过了40年后的抗日战争,这些大炮还可以使用,并且做出了大的贡献。

1937年日军进攻厦门的时候,装备在湖里山炮台上的克虏伯大炮,只一炮,就打烂了日军的一艘轻巡洋舰“若竹”号。

李鸿章为什么选择了德国的克虏伯大炮?

  • 清王朝派人到欧洲求个先进武器,却遭到英法等国的领域,唯独德国克洛勃公司热情接待了他们。

我们知道,在中国的19世纪60年代左右,以李鸿章,张之洞等为代表的洋务派发起了一场以自强、求富为主旨的洋务运动。

洋务派们认为,要想使国家更快的强大起来,就要组建起一支强大的军队。而近代中国的军队战斗力低下的原因就是因为武器的落后。

所以,1866年清王朝派了一支选购武器的考察团到欧洲国家去考察。

本来这是一笔很大的生意,但不知为什么,英国和法国等国都对他们很冷淡。唯独到德国,他们却受到了非常热情的接待。

尤其是德国的克虏伯公司,那更是招待的非常周到。克虏伯公司的创始人阿尔弗雷德 克虏伯亲自接见了考察团。这让收到消息的李鸿章对克虏伯公司充满了好感。

  • 克虏伯大炮在色当会战中表现出强大的火力,让李鸿章决心购买克虏伯大炮

就在李鸿章对克虏伯公司充满好感,准备购买克虏伯大炮的时候,克虏伯大炮在普法战争中表现出了强大的威力。

在非常著名的色当会战中,普鲁士军队利用强大火力的克虏伯大炮使得法国军队损失非常惨重。

获胜的普鲁士军队仅仅损失了9000多人,而法国军队却损失了12.4万人。

听到这个消息后,李鸿章这样向朝廷做了如下汇报:

后膛装药枪炮最为近时利器。查格林炮一宗不能及远,仅可为守营墙护大炮之用。惟德国克虏伯四磅钢炮可以命中致远,质坚体轻,用马拖拉,行走如飞,现在俄德英法各国平地战阵皆以此器为最利,陆军炮队专用此种,所需子弹之价格与炮价相等。”

至此,李和章确定使用德国克虏伯公司的克虏伯大炮。前面我们就说了,他一口气采购了328门,各种口径的克虏伯大炮。

后来在李鸿章组建北洋水师的时候,购买的外国舰船上所配备的大炮均为克虏伯大炮。

据统计,从1877年到1896年,清王朝共向德国克虏伯公司购买的克虏伯大炮约有2000多门之多。当时中国沿海主要城市的炮台上,装备的大炮,基本上都是克虏伯大炮。

可是,因为清王朝本身的腐朽,有如此威力巨大的克虏伯大炮,依然没有挡得住列强的入侵,中国还是陷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渊当中。所以说,不管多牛的武器,真正要发挥作用还是要使用这个武器的人足够牛。

大家认为,是不是这样呢?


挚守静笃


1937年9月3日,日本海空军进犯厦门。厦门海防胡里山炮台在指挥官何荣冠的指挥下,率先开炮迎击,一发命中,重创日军驱逐舰若竹号,其他两艘军舰见若竹号受重创,连忙夹带若竹号向外海逃跑。

胡里山炮台乃是1888年李鸿章搞洋务运动时,从德国引进的克虏伯大炮,当时一共买了328门,只有两门安置在胡里山,其他大部分安置在旅顺、大连、威海、烟台等环渤海地区。

不言而喻,清政府购买这些克虏伯大炮的首要目的,是拱卫京畿。

克虏伯大炮拥有280毫米的口径,炮管长11.2米、重44吨,最大射程近20公里,炮弹3公里内可穿透65.8mm的钢板。在当时,拥有质量过硬的克虏伯大炮就相当于拥有“真理”,李鸿章采购克虏伯大炮,不失为明智之举。

从半个世纪之后,胡里山炮台一弹将日军驱逐舰若竹号打成重伤也可看出,克虏伯大炮的威力的确不俗。

“克虏伯”这个汉译名字(原名kruup),也出自李鸿章。

在中国,克,意味着克敌制胜;虏,则指代蛮夷番邦;伯,是一种贵族头衔。克虏伯三字,无疑寄托了李鸿章的厚望。

不过,克虏伯大炮的短板也非常明显——巨大、笨重、操作复杂。

因此,这个笨重的大家伙自安置海防开始,一直都是在战略上威胁敌人,真正发挥实战效用的机会不多。

从购买克虏伯大炮到重创若竹号,更是过去了近半个世纪!

被克虏伯大炮重创的若竹号,又是怎样的角色呢?

1921年,若竹号在日本川崎造船厂动工,次年竣工下水。它的标准排水量900吨,航速35.5节。其主要特点就是轻便、快捷,机动性强。因这一特点,若竹号在日海军主要担任警备任务。

与克虏伯大炮诞生时的同时代军舰相比,若竹号在速度上有绝对的优势——甲午战争中,清日双方时速最快的军舰吉野号,也只有22.5节。以若竹号的速度,说它“来无影去无踪”,一点也不为过。

普通的岸防炮想要打中这样的快速移动目标,真真有点儿难。

纵向来看,若竹号与胡里山克虏伯大炮相比,超出了不止一个时代。从实战表现来看,即便过去了半个世纪,克虏伯大炮的威力依旧。

须知,这些克虏伯大炮乃是清政府斥巨资购买,每门大炮的至少2万两白银,而当时清政府购买的北洋水师主力舰定远舰、镇远舰加起来也才340万两。

清政府为了巩固京畿,仅从克虏伯公司购买大炮,就用了600万两白银。加上为这些大炮构筑炮台、培训炮兵、解决吃喝度用等开销,则清政府的花费将十倍不止,而当时清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也才7500万两白银。

清政府花了这么多钱,克虏伯在晚清动荡的时局中,表现如何呢?

1894年,清日甲午战争中,李鸿章一手创建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清政府倾力打造的炮台防御体系几乎没怎么发挥作用,守炮台的士兵便不战而逃。

六年后,悲剧再度上演。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固若金汤的环渤海炮台阵地的代表大沽口炮台,仅仅坚持了6个小时,失陷。驻守炮台的近千名清军官兵阵亡,敌军仅阵亡255人——守城战争打成这个样子,真真是对不起清政府花的那么多银子。

让八国联军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当他们登上大沽口炮台,惊奇地发现,这里竟然有96门克虏伯大炮、84门德式速射机关炮、3万支毛瑟枪和来福枪、以及无数的弹药;而侵华的八国联军仅有83门各式火炮。

如果守城清军能够合理利用这些枪支弹药,八国联军很难登陆。

结果呢,清军拥有这么多先进的大炮,依旧没能拱卫京畿,甚至还把京畿丢了!大沽口等一系列海防炮台,也在战后被拆除。

纵观清末的对外战争,说清政府“花做多的钱,挨最痛的打”,真真不为过。

克虏伯大炮的威力如此之强,在渤海湾安置了上百门这样的“真理”武器,清军在甲午战争中为何还会落得惨败?

或许有一点可以揭示其失败的原因:李鸿章出访欧洲,受到克虏伯公司的热情款待,克虏伯承诺李鸿章,如果清政府从他们这里购买军火,将给他3厘的回扣。仅仅购买克虏伯大炮这一项,李鸿章就拿了43万马克回扣。

窥一斑而见全貌,清军之惨败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了。

只可惜,克虏伯大炮无罪,却要替大清国的衰亡背黑锅。有一种说法就是,买这么多大炮也没发挥什么作用,还不如用来买军舰,这样就有可能赢下甲午海战!

图为若竹号模型

同样的克虏伯大炮,在换了一群官兵操控之后,即便它落后了一个时代,依旧将日军若竹号打得狼狈逃窜。

不得不说,仗是用武器打,决定最终胜负的,还是靠人。


记者李满


克虏伯大炮在近代世界战争史上,真可谓大名鼎鼎,不仅备受德军的钟爱,而且更是受到了李鸿章的追捧。为此,李鸿章不惜花费巨资在10年里购买了2000多门克虏伯大炮,不仅将它作为晚清的岸防炮使用,而且还将其安装在了北洋水师的舰船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克虏伯大炮就是近代晚清海防的代名词。那么,李鸿章为何如此喜欢德国的克虏伯大炮,还有就是这个克虏伯大炮到底有多厉害呢?万万没有想到它竟然在抗日战争中大显神威!

克虏伯大炮诞生于德国埃森的克虏伯公司,这是一种钢铁后膛大炮,口径280毫米,炮管长11.2米、重44吨,仰角可达30度,有效射程19760米,每分钟可发射1-2发炮弹,这真的就是一尊钢铁巨兽。这克虏伯大炮不仅看起来就令人胆战心惊,而且实战更是了得,克虏伯大炮在普法战争中大显神威。当时,法国攻入莱茵河,普鲁士阻击法军,本来实力悬殊,普鲁士岌岌可危,但是克虏伯大炮的加入完全扭转了战局,使得这场战争反而变成了普鲁士对法国的屠杀!在此战,普鲁士仅仅损失9000多人,而法国军队损失12.4万人,战损比达到了1:14。

此战之后,克虏伯大炮声名远扬,成为当时世界上威力最大的巨炮。恰逢此时,清朝正在进行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李鸿章大规模地购买外国先进的武器装备,威力巨大的克虏伯大炮自然引起了李鸿章的注意。随后,清政府派了一个外交使团出使德国,得到了德国热情的款待,这种有别于其它列强的尊重,给清政府带了极大的好感。就这样经过一番考察,清政府认为德国的克虏伯大炮不仅威力巨大而且价格也不贵,还负责培训,用户体验极好。于是乎,在1871年,李鸿章向克虏伯公司开出了一张巨额订单——328门各种口径的克虏伯大炮,并且后续一直继续追加订单,不仅将其作为岸防炮使用,而且还将其搬上了北洋水师的军舰。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厉害的巨炮,却并没有在此后清军的作战中大显神威。在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拥有大量克虏伯大炮的清军,一败涂地。那么,为何在普法战争中威力无比的克虏伯大炮在清军手中就成了一堆破铜烂铁,难道是克虏伯大炮落伍了吗?

当然不是了,当时的克虏伯大炮依然是非常先进的,即使在一战中依然是德军的主力,令敌人闻风丧胆。在清军与帝国主义列强的作战中,清军的武器并不差,甚至比外国人的装备还要好,之所以清军不堪一击,不是清军武器不如人,而是清军鲜有像聂士成一样有死战之心的将士,遇到洋人就不战而逃,再好的武器又有什么用呢?

虽然李鸿章购买了数量众多的克虏伯大炮,但并没有清军与洋人的作战中大显神威,只是让他万万没有想到是克虏伯大炮子在抗日战争中大显神威。1937年9月,在抗日战争时期,当年李鸿章购买的克虏伯大炮依然是我们海防的主力军。当时,日军进犯厦门,胡里山炮台上配备的克虏伯大炮发出了怒吼,一声巨响,一炮就击毁了日军的“若竹”号轻巡洋舰,令日军胆战心惊,这是李鸿章万万没有想到的!


密探零零发


既然你诚心诚意的问了,我便认认真真的回答你。

当时李鸿章从德国购买的克虏伯大炮威力确实很强

他的有效射程达到了一万六千米的距离,威力也一点也不小,在后面的抗战中更是一炮

就击沉了日本的巡洋舰。

在甲午战争当中,清军其实对日军也是造成了极大的伤亡,日军当时也是付出了一万多

人的伤亡,而清军伤亡也有31000多人,这当中除了是将士有着很强的决心之外,最重

要的原因当时从德国购买了许多先进的装备,特别是从德国克虏伯公司买来的大炮更是

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

李鸿章其实很早就有购买装备的想法,但是强大的英法两国并没有答应李鸿章的请求,

反而是德国克虏伯公司,十分热情地接待了当时清朝的代表团,在双方交谈之后,李鸿

章就准备从德国购买328门大炮。

这些大炮的这个口径也是不相同的,李鸿章也是得在自己的淮军当中组建了一支专门的

炮兵部队。并在此后的二十多年中,李鸿章一直的从德国买来了大炮,可能有两千门克

虏伯大炮左右。

在1893年的时候,李鸿章就从德国买来两门2口径长达280毫米的大炮,威力十分强,

有效的射程也是达到了一万六千米的距离,后来这两门巨炮也是被安置在了胡里山炮

台。

在1937年9月的时候,日军准备对厦门发起进攻,可是这里的克虏伯大炮依旧好用,于

是就在双方激烈的交战当中,克虏伯大炮成功击中了日军的轻巡洋舰,并且让他沉没

了。不光是这样,还成功重创多艘日军战舰。


江水趣谈


早在清光绪年间,李鸿章为了加强沿海的岸防能力特意从德国克虏伯兵工厂购买了四门280毫米后膛海岸炮,分别放置在闽江口电光山炮台和胡里山炮台,目前仅存胡里山炮台一门。在当时那个年代,克虏伯大炮无论是从射程还是从威力上,都堪称世界第一!其在30度仰角射程可达19760米。胡里山炮台建成后,共在1896年至1985年经历了三次海战,其中1937年9月3日日本舰队进攻厦门时,守军凭借胡里山炮台成功击退来犯之敌。

图、胡里山克虏伯巨炮的理论射程

胡里山炮台位于厦门市东南沿海地区,现在炮台中仅存有一门德国克虏伯280毫米海岸炮,这也是现存19世纪世界上最达的海岸炮。这门克虏伯大炮全重87123千克,其中管重4.4吨,炮长11200毫米,炮尾管壁厚约500毫米,炮口管壁厚约80毫米。这门280毫米巨炮采用六层筒紧身管,能使身管壁内产生有效的应力分布。其中在装填药室是巨炮最坚固的地方,该圆柱形药室长2140毫米,壁厚约500毫米。

图、胡里山炮台鸟瞰图

胡里山炮台的克虏伯巨炮采用后膛火炮结构,每分钟可以发射1~2枚炮弹,能够连续发射数百枚炮弹。克虏伯巨炮为了保障击发效率还采用提弹装填系统和弹丸输送系统,在战时提单弹系统能快速将270~345千克的弹丸提升至2.85米高。从设计上看,胡里山炮台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炮台结构为半城堡半城垣式。军舰在外处难以识别,而炮台内部则有暗道相同,利于坚守攻击。

胡里山炮台威胁巨大,即使到了民国时期仍有较大威胁。胡里山炮台原有2门巨炮,其中一门在1958年的大炼钢铁时被拆毁,先仅存一门,有兴趣的军迷可以前往一睹尊荣。


航空之家


很多人都在谈中国引进的德国造280毫米海岸炮,但历史实战亮相最多的还是德国克虏伯150毫米炮。

北洋水师的主力副炮

克虏伯150毫米炮,在晚清曾大量引进,不仅包括要塞海岸炮,也包括北洋水师各舰的舰炮。尤其是150毫米舰炮,构成了北洋水师的主力副炮。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克虏伯150毫米舰炮,射程要超过“定远”、“镇远”的305毫米主炮。前者射程可达11000米,后者才7800米。

定远、镇远、济远、经远、来远还有国产的“平远”,均采用克虏伯1880式150毫米炮作为副炮或后主炮,虽然各舰主炮不尽相同,但副炮却基本统一(致远、靖远副炮为2门英制阿姆斯特朗152毫米炮)。

克虏伯1880式150毫米(5.9英寸)加农炮,身管长35倍口径,长5.22米,炮重9930公斤,初速530米/秒,射速1发/分钟,有效射程11000米,弹重51公斤,药包重17公斤。

这种150毫米克虏伯炮,在中日甲午海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济远号在丰岛海战中击中吉野号的,就是150毫米的后主炮。大东沟海战第一个开炮的定远号,开火的应该就是150毫米前副炮,因为此炮射程比主炮还要远。

日本第一游击队的四艘快速巡洋舰,可谓是双方最好的军舰,其中两艘主力——“浪速”号和“高千穗”副炮也是150毫米克虏伯炮,与北洋水师完全相同,而不是以往认为的120毫米或152毫米速射炮。

甲午海战的失败,副炮太少是主因之一

由于中日各舰均存在主炮口径大但射速慢的问题,双方的副炮成为了决定海战胜负的关键。

但是,北洋水师的副炮明显不足,150毫米克虏伯炮威力可观,但射速远不及日军速射炮,而且中方每条军舰安装的副炮太少。例如,定远号仅装备150毫米副炮2门,来远号等舰也是2门,这就造成了中方火力输出频率的严重不足。

相比之下,同样装备150毫米克虏伯炮的“浪速”号却配备了6门,虽然射速也不高,但副炮火力却等于三条中方主力舰。至于吉野号,更是除了四门152毫米速射炮外,还配置了8门120毫米速射炮作为副炮。日军旗舰松岛号,更是拥有11门120毫米速射炮作为副炮。

所以说,大东沟海战北洋水师的失败,不仅仅在于新式速射炮少,即使旧式150毫米副炮数量也太少了。

实际上,中方主力军舰有增加副炮炮位的潜力。以“定远”为例,仅在首尾各安装一门150毫米克虏伯炮,舰体侧面居然没有安装中口径副炮,只有75毫米、47毫米、37毫米小口径炮,在海战中意义不大。如果去掉这些多余的小口径炮,在空出的地方配置150毫米克虏伯炮,甚至是120毫米速射炮,那么甲午海战的结果可能就会发生显著变化。

由此可见,北洋水师在武备设置上不仅对速射炮不够重视,对于150毫米副炮的作用也过于忽视了。导致海战中北洋水师7000吨级的铁甲舰,火力输出反而被4000吨的日本二等巡洋舰压制。

除了军舰外,150毫米克虏伯炮在中方要塞也配置了不少,可以说是旅顺、威海两大军港的炮台中坚力量。以旅顺要塞为例,清朝在军港左右两侧布置了十几处炮台,其中150毫米克虏伯炮有8门。

不光中国,日本、俄国等国也装备了不少150毫米克虏伯炮。甚至于在1904年日俄战争期间,这款大炮在旅顺攻坚战中仍被使用过。(陶慕剑)


陶式防务评论


李鸿章最爱克虏伯


在19世纪,英国的阿姆斯特、法国的施耐德和德国的克虏伯是当时的大清朝的主要采购对象。而最开始的时候,采购的火炮堪称当代印度,哪个国家都要采购几门,造成了后勤维修和保养的极大不便。

而随着洋务运动的逐渐深入,和对火炮的使用更加的密集,李鸿章也认识到了各家火炮之优劣,李鸿章也最终选择了当时最为先进的克虏伯大炮,并且大量购买克虏伯军火大炮来装备军队和巩固海防要塞。那么李鸿章为什么要引进克虏伯火炮呢?这火炮到底多厉害?这其中有什么缘由吗?

李鸿章采购克虏伯火炮的缘由


1877年至1895年间,李鸿章从克虏伯公司订购了陆战炮、海岸炮、战舰炮等多种样式的克虏伯大炮共计1666门,占清政府购买克虏伯大炮总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1870年的普法战争克虏伯火炮的威力给予了世人深刻的印象,普鲁士以损失九千余人的代价让法国战损了十四万人,克虏伯火炮威力可见一般,李鸿章也身为所以然。

为了能够更好的了解到克虏伯火炮的相关问题和达成相关的合作,李鸿章于1896年6月开始访问德国克虏伯,在访问德国期间,德皇威廉二世给予了李鸿章最高规格的待遇,不仅邀请了大量的政界、商界名流陪同。还被邀请到克虏伯家族的山庄做客,当然重头戏肯定是参观克虏伯的工厂和火炮实验。

1896年7月1日,李鸿章及其随行人员来到克虏伯梅彭射击场,不仅小克虏伯和克虏伯公司高层人员陪同外,小克虏伯还邀请了德国军队的将领和商业代表一同前往,为了向李鸿章展示最新发明制造的克虏伯军火大炮的威力,克虏伯公司为李鸿章专门制定了一个特别的射击项目表,其中包括最新制造的28厘米口径的大型克虏伯大炮,李鸿章观看以后收到了深深的震撼。


在李鸿章所统辖的北洋海防和海军基地中,大连旅顺、天津大沽口、山东威海卫等炮台也几乎全部标配克虏岸防炮,而且北洋海军的“定远”、“镇远”等铁甲舰和“济远”、“经远”“来远”等巡洋舰全部购自德国伏尔铿船厂,军舰上的主炮、副炮全部采用克虏伯战舰炮。即便是甲午海战中国被日本打的全军覆没,李鸿章依旧认为失败的原因并不是战舰上克虏伯火炮的问题,他始终信任克虏伯大炮。


德国克虏伯火炮厂商和李鸿章不仅建立了良好的私人关系,也让克虏伯火炮在中国的销量超乎想象,同时,李鸿章也派遣了一批学员到德国进行火炮知识的学习,沉淀了一批人才,让中国近代火炮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


春秋乱舞


李鸿章是克虏伯大炮的铁粉儿,当年访问欧洲各国时,对于德国克虏伯公司的这些洋玩意儿可谓是情有独钟。

其对于克虏伯大炮的评价颇高:

“后膛装药枪炮最为近时利器。查格林炮一宗不能及远,仅可为守营墙护大炮之用。惟德国克虏伯四磅钢炮可以命中致远,质坚体轻,用马拖拉,行走如飞,现在俄德英法各国平地战阵皆以此器为最利,陆军炮队专用此种,所需子弹之价格与炮价相等。”

李鸿章之所以如此青睐克虏伯,这第一肯定是因为克虏伯大炮本身良好的产品质量。

德国人严谨的秉性和德国工匠与生俱来的工匠精神,赋予了克虏伯大炮出类拔萃的性能,使得克虏伯大炮成为晚清历史上近海防御的主要火力。

北洋舰队中著名的镇远舰、定远舰,均装备着大名鼎鼎的克虏伯大炮。当时组建北洋水师,李鸿章原本是准备找造船技术最好的英国合作,但后来却选择了德国船,其很大原因就是德国军舰上会给他装上克虏伯大炮。

克虏伯军火公司始创于18世纪末,公司的前身是克虏伯家族的佼佼者弗里德里希以家族姓氏创建的大型铸钢厂。

18世纪的德国在战争的影响下面临着社会混乱、经济萧条的可悲局面,克虏伯铸钢长的销售额并不景气,一年的收入甚至无法结清员工们的工资。

克虏伯铸钢场的创立者弗里德里希在失败的人生中郁郁而终。

弗里德里希去世后,他的儿子阿尔弗雷德接手了铸钢场的生意,阿尔弗雷德是一位狂热的武器爱好者,更是一个视铸钢为艺术的“疯子”。他在上任之初便将铸钢场交给了副厂长经营,而阿尔弗雷德则隐姓埋名的跑到英国、法国的大型铸钢厂中去当学徒,学习“特殊”的铸钢的技术。

没有人知道阿尔弗雷德的心中在想些什么,也没有人知道他究竟想做些什么…… 18世纪末,年迈的阿尔弗雷德跳上了德国崛起的快车,他将濒临倒闭的铸钢场改头换面,成立了日后名震国际的“克虏伯军火公司”。

克虏伯军火公司拿出的第一件作品便是“克虏伯大炮”,克虏伯大炮全长17.3米,炮长11.2米,就长度而言,克虏伯大炮称的上是大炮中的“巨无霸”。

在没有电子推动技术的18世纪末期,炮管的长度决定着炮膛的推动性,而炮膛的推动性决定着大炮的有效射程,中小型大炮的有效射程在百米至千米不等,而炮管长度达11米的克虏伯大炮则能将有效射程延长至近2万米!(19760米)

克虏伯大炮重约44吨,巨大的体积赋予了它碎石穿铁的恐怖破坏力,克虏伯大炮的口径约280mm左右,要知道一门炮口直径为88mm的大炮便足以穿透普通坦克的护甲,可想而知克虏伯大炮的实力有多么恐怖。

据说,克虏伯大炮3000米以内能够穿透65mm厚的船用复合型钢板。一般重型坦克所装备的装甲厚度为50mm—80mm左右,也就是说克虏伯大炮的威力足以干掉一辆造价昂贵的重装坦克,这在19世纪前叶简直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北洋大臣李鸿章在观看克虏伯大炮的射击演练之后被震撼的说不出话来,他无法想象落后的大清国要如何与西方国家展开战争……

当然了,除了克虏伯大炮本身的质量以外,德国克虏伯公司给予李鸿章的良好印象也是其选择他们的重要原因。

1866年,洋务运动开展初期,本着强军强国的目的,清政府特地组建了一支访问考察团,去到列强门所在的欧洲,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的地方,考察学习,并准备购买武器。

但是,英法列强们看不起落后的东方人,考察团在英国和法国受尽了冷遇。反而是当时的普鲁士王国(德国前身)克虏伯公司,热情的招待了这些远道而来的客户。克虏伯公司的创始人阿尔弗雷德·克虏伯甚至亲自招待,给考察团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他(阿尔费雷德·克虏伯)热情、好客,不像英国人、法国人那样藐视我们的长衫、马褂和长辫,他彬彬有礼地用盛宴款待我们这些中国人!”

后来普法战争,普鲁士击败了老牌列强法兰西帝国,算是帮清朝人出了一口恶气。要知道法国人算是当年列强最不要脸的,也是欺负中国最狠的,可以说是仅次于沙俄、日本。特别是在当年,他们和英国的强盗行径,更是为国人所痛恨。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清朝内部对于普鲁士有一种特殊的亲近感。当然了,相对而言哈。

1871年,李鸿章向克虏伯公司开出了一张巨额订单,订单包括328门各种口径的克虏伯大炮。第一批114门克虏伯大炮运到中国后,李鸿章将它们率先装备在淮军中,一共装备了19个炮营。这是中国第一支近代炮兵部队。

1888年12月17日,北洋水师正式成军。德国克虏伯公司派出特使前来祝贺。在成军仪式上,李鸿章对克虏伯特使说:

“结识克虏伯先生是我一生莫大的荣幸,十二年前他赠送我多头火车模型,今天,又是他帮我们的驻德公使和留学生得到鱼雷德磷铜秘炼之法,使我北洋的军力大增啊!”

1894年,由李鸿章组织的建立的北洋水师在黄海海域进行演练,随着定远号上克虏伯大炮喷射出的浓烈火焰,黄海海面上响起了一声惊天巨吼。一颗重达三百公斤的巨型炮弹以每秒五百米的速度向遥远的海平面飞去,这一炮不仅震惊了西方国家,更击碎了大清国上下守旧派的迂腐之心。

对于世界来说,克虏伯大炮是一种威力巨大的武器。对于中国来说克虏伯大炮则象征着中国人民向世界看齐的决心。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克虏伯大炮,在清朝灭亡后依然发挥这功用。1937年9月,日军进犯厦门。胡里山炮台上配备的克虏伯大炮发出怒吼,一炮击烂日军一艘轻巡洋舰“若竹”号。此后8个月内,日军未敢再犯。


白话历史君


晚清时期,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用炮火轰开了清朝的国门,封建专制社会陷入空前混乱之中。

当时的晚清政府,武器陈旧,防务废弛,官兵不思进取,懈怠懒散。为了救亡图存,以李鸿章等人为代表的士大夫,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发动了以“自强、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把“师夷长技以制夷”作为宗旨,用学到的洋人特长来制约洋人。

而学习洋人特长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直接从国外引进先进武器,壮大清兵的军事力量。

(李鸿章)

1866年,清政府派出一支考察团,到欧洲各国购买军备。而鸦片战争中用坚船利炮攻破清政府的英、法等国家,为了进一步欺凌清朝,并不希望清朝军队强大起来,因此对清朝考察团极为冷淡。

但是德国军火商们,却对考察团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其中的克虏伯公司招待周到,让考察团倍感温暖。再加上李鸿章一直对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崇拜有加,因此,他最终将克虏伯大炮作为购买洋武器的首选。那么,当初能入李鸿章法眼的克虏伯大炮,究竟有多大威力呢?

当年,在德意志军国主义的不断领土扩张中,克虏伯家族可谓举足轻重。严格守时、信守规则、执行坚决是他们的信条。阿尔弗雷德·克虏伯作为家族创始人,以善于发明威力巨大的大炮知名。

19世纪中叶,俾斯麦曾用克虏伯大炮,连续打败了奥地利和法国,使这款火炮在西方列强中如雷贯耳。

按考察团拿到的克虏伯大炮资料记载,大炮重达44吨,炮管长11.2米,炮口直径280毫米,仰射角达到30度,最远20千米的有效杀伤射程,3千米之内能洞穿70毫米的钢板。在当时来说,这些数据远远领先于其它火炮。

(俾斯麦)

当时正值普法战争打响。整场战争中,普鲁士军队利用克虏伯大炮的威力,取得了重大胜利,伤亡仅仅9千人。饱受克虏伯大炮远程轰炸之苦的法国人,却有高达14.2万人的伤亡。双方的战损比达到1:14。

亲眼目睹炮击威力后,李鸿章认为,克虏伯大炮威力巨大,价格适中,非常值得购买。

1871年,首批114门克虏伯大炮运到中国,李鸿章将它们装备到他的嫡系部队淮军中,成立了19个步兵炮营,从此中国最早的炮兵涎生了。

光绪六年,克虏伯公司代表卡尔·曼斯豪森来到清朝。李鸿章向他承诺,以后淮军只采用克虏伯火炮。

当时在各个重要边防关口,克虏伯火炮大量列装。晚清时的旅顺口有10座炮台,共63尊炮,其中克虏伯火炮42尊;大连湾建6座炮台,共38尊炮,其中克虏伯火炮26尊;威海卫有15座炮台,全部装备克虏伯火炮。

除了地面,北洋舰队全部的海上主力舰船,也都加装了2至8门克虏伯火炮。可以看出,鸦片战争战败之后,克虏伯火炮逐渐成为清政府海防的主力炮火。

(甲午战争)

据统计,从1877年到1900年间,清政府购买的克虏伯大炮多达2000多门。这些被装备在中国海防线城市的大炮,成为清朝海防的中坚力量。在中法战争、中日海战、庚子战役等近代战争中,克虏伯大炮无处不在。

民国之后,为中国服务几十年的克虏伯大炮,在军阀混战及抗日战争中,仍然老当益壮,威力不减。淞沪大战时,吴淞炮台的克虏伯大炮,仍然成为国民党军队打击日军的神兵利器。

1937年9月,厦门受到日军的进攻,胡里山炮台上配备的克虏伯大炮一声怒吼,仅一发炮弹,即将载有大量日军的巡洋舰"若竹"号击沉,船上日军士兵被全部歼灭。日军惊慌之下连忙撤退,厦门保卫战取得了辉煌胜利。这时克虏伯大炮服役已经达67年之久,可见它的质量之好。

从李鸿章引进克虏伯大炮,并大量装备海防炮台,可以看出,中国正从鸦片战争的教训中,开始改变以内陆为主的传统国防观念,海防意识逐渐增强。

只可惜,由于清朝封建统治的腐败,军事工业畸形发展。依靠洋务运动采购、装备看似强大的海军,实则不堪一击。甲午战争中,遍装克虏伯大炮的北洋舰队,却在日本海军的进攻下全军覆灭。这只能说明,军事实力的提升,远非装备对外采购的强大武器所能解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