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我們結婚到底該不該抵制彩禮?

自由撰稿人夫慕雲


現在的人都很現實,基本上都會選擇要彩禮的,因為錢要來畢竟是自己的,不要白不要。話雖如此,但是結婚的時候也要考慮對方的家庭情況,如果對方父母已經為了給你們買房揭不開鍋了,那麼再要那麼多彩禮,一定會承受不住的。假若你老公家恰好非常有錢,那你要點彩禮完全沒有關係,因為這對他們來說簡直就是九牛一毛。可能你會覺得,愛情不能用金錢來衡量,如果兩個人真心相愛的話,要不要彩禮都沒有關係,你是因為愛情才跟那個人在一起的,而不是為了彩禮。但是對方如果執意要給的話,那麼你拿著就好了,畢竟你們都要成為一家人了,錢無論在誰的手裡都一樣,只要有愛就行


他說我是胖子



首先,雖說男方下聘、女方納彩是從古至今的傳統,但是隨著新新社會的到來,人人崇尚自由,每一對情侶們,都有自己的選擇權利,以及要堅守的原則。



順便說一下,我來自於重慶,記得2005年,我哥哥結婚的時候,嫂子孃家為了討一個彩頭,就象徵性地收了1999元的彩禮,等我嫂子出嫁的那一天,她的媽媽又添了1000元,給了我嫂子當隨手小紅包,討鬧新房的小孩子們歡心。


當然,也有新聞報道說,去年12月,海南的符某明,有一個關係融洽的女朋友,懷孕了想結婚,於是要求男方母親支付2萬元彩禮,結果遭到其母親強烈的反對,最後女朋友打掉孩子並提出分手,男方受不了刺激,醉酒弒母。



誠然,在這飛速的網絡時代,我們會發現,在各個地方,肯定會有不少這樣或那樣的習俗,而因為彩禮,弄得情侶之間不歡而散的例子不勝枚舉,所以我們需要理智地對待任何事情。


彩禮和嫁妝都是傳統,這中間沒有對錯,但決不是明碼標價的傳統,不然就成了一種交易,我們有很多方式證明相愛的忠誠,愛的質量和金錢沒有太大關係,更重要的是心與心之間的寬容。



所以,我們該抵制的,不是彩禮本身,而是因為彩禮衍生出來的野蠻行為。


以上就是我觀點,我是涼夢灼心,在這裡也祝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情深不負。



涼夢灼心


彩禮現在是很多地方讓家庭頭疼,孩子快要結婚彩禮都幾十萬,很多家庭真的拿不出那麼多這就要去借或者去貸款,可笑的是女方父母還整天說只要孩子以後生活過的好家長沒有什麼可挑剔的,結婚歸結婚為什麼非要那麼多彩禮?什麼心態?結婚本身就是兩家高興的事到最後可能會經常鬧的不愉快,還有很多男方父母在兒子結婚後還要還債,我兩個女兒前兩年結婚我就要一千多彩禮,現在她們過的都很幸福,不要為了彩禮去嫁閨女,唉!現在農村很多地方都是各種虛偽的攀比,這是人心的貪婪還找很多借口


我依然是我110890946


關於“我們結婚到底該不該抵制彩禮”這個問題,我覺得首先我們必須要知道,彩禮本身在結婚的過程中代表的含義,再來談談我們該不該抵制。

什麼是彩禮?

“彩禮起於中國古代婚禮程序之一,又稱訂親財禮、聘禮、聘財等。中國自古以來婚姻的締結,就有男方在婚姻約定初步達成時向女方贈送聘金、聘禮的,這種聘金、聘禮俗稱“彩禮”。在新中國成立之後的一段時間,彩禮和與彩禮相關的訂婚和婚約都受到了批判,曾一度被廢止,但在民間始終頑強存在。 彩禮在普通理解中,尤指婚戀中男方給女方的聘禮或禮金。在今天的中,還指朋友之間互贈彩票、祝福的一種行為。有些地方習俗稱為納徵,徵是成功的意思,即送彩禮之後,婚約正式締結,一般不得反悔。若有反悔時,若女方反悔,彩禮退還男方的;若男方反悔,則彩禮不退還。彩禮表示女子的身價,有的地區和民族直稱為身價禮。男方家向女方家送彩禮的多少,要由女方家的要求和男方家的經濟狀況而定。 彩禮陋習所引發的正日益受到關注,一些地區為此開展了多種行動進行整治。第一章總則中的第三條:“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

瞭解什麼是彩禮之後,相信大家都明白了,事實上從古到今國家一直都在提倡禁止包辦婚姻,買賣婚姻,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

彩禮只不過一直頑強地存在於民間。

但彩禮就真的沒有存在的必要嗎?以至於我們要抵制彩禮?

我覺得這個問題要回答的話,很困難,幾乎沒有答案,或者說因人而異。我想從男女兩方來分析:

從男方的角度來考慮,當然是希望丈母孃不要收彩禮,女方不收彩禮其實不太可能,除非女方父母特別開明。

所以,我認為大部分男生應該想法都差不多,彩禮可以收,但也不能獅子大開口,自然是收得越少越好。

畢竟大家結婚的時候都是二十多歲,才大學畢業不久,根本沒有那個能力拿出高達十幾萬幾十萬的彩禮。

更何況,大部分丈母孃還希望自己的女兒嫁過去就有車有房了。

舉個例子,就拿我的一個大學同學來說,他和女朋友在大學談了三年,兩人畢業後考慮結婚,可是丈母孃提出彩禮十萬,而且必須在縣城有房。

對於十萬彩禮,我那同學認為並不算多,可以滿足。可是房子他確實買不起,所以都五年了,兩人一直沒有結婚。

所以,我認為,大部分男士其實可以接受彩禮,只要合理,大家都還是願意努力奮鬥,娶到自己心愛的姑娘。

可是,生活中,因為彩禮而選擇分手的戀人太多了。

從女方的角度來考慮,有很多父母認為彩禮是一種面子,彩禮越多,證明嫁得越好。

就算收了彩禮,女方父母也不會給自己留著,一般會給女兒當陪嫁。

畢竟誰都希望自己的女兒能嫁得好一點,從彩禮這件事也可以看出未來的女婿是個怎麼樣的。

而且,大部分女孩應該也會認為,收彩禮是有必要的,因為父母養育她們也不容易,收點彩禮應該不過分吧!

如果是出於這種目的,而且要求合理,男方的家庭能夠承受,彩禮還是有存在的必要。

但是,也有不少女方的父母,會把嫁女兒當作一門生意,漫天要價,開出高額的彩禮,並且將彩禮收入囊中。

對於這種不考慮男方的家庭情況,漫天要價的亂收彩禮,自私自利的行為,我覺得應該被抵制。

我記得不久前聽說過一件事情,一個男孩付不起女方父母提出的高額彩禮,但女孩仍然在父母不同意的情況下和男孩結婚,結果女孩的父母斷絕了女孩的聯繫。

結婚幾年後,女孩想回家看看,但女孩的父母卻說,“拿錢來,不然不要回家。”

這件事不禁讓人沉思,父母到底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孩子的幸福。

所以,我認為,是否要抵制彩禮也要視情況而定,可以收,但不要把婚姻當作買賣。


每日的力量


男方下聘,女方納彩是自古就有的習俗,是說南方要娶女方為妻時,需要給女方家禮金,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彩禮。

它是有一定的代表意義的,是一個男方把女方當做珍寶誠心求娶的態度,同時也是對岳父岳母養育好女兒的答謝敬禮。

女方會要彩禮,有幾種原因:

(1)多數女方家庭要彩禮,會把彩禮錢加上自己的嫁妝返給男方,萬一生活有什麼變故,可以有壓箱底的錢作為急用,希望自己的女兒嫁給對方能過得更好;

(2)每個地方的習俗不一樣,就像安徽,我自己的家鄉,女方要多少彩禮,就要準備多少的嫁妝,所以我們那邊一般情況下,是能給點就給點,沒有的夜不強求的態度,雖然是嫁女兒,但是總的心願是希望女兒能夠幸福的,因區域不同,會導致當地的風俗習慣不一樣,個人覺得在彩禮合理的範圍之內,是不應該抵制的

(3)有一些女生會想要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所以,也希望男方能夠在自我承受範圍之內,出彩禮錢,也並不過分,我相信,如果實在沒有,應該也不會強求

綜上所述,我覺得對待彩禮,我們更應該理性的去面對它,而不是選擇去抵制它。


城南不喜1


結婚不該抵制彩禮,說來說去大人養大一個女兒不容易,從小養到大花費了不少心血,養大嫁出去,嫁到人家是人家的人,她也組立新家,也沒有太多顧慮孃家,之所以男方不應抵制彩禮,但女方也不能要昂貴的彩禮,差不多就可以了,畢竟要女婿,女兒共同還的,只要他們幸福就可以,按地方上走個普通形式就可以,不要太傷腦,男方也會接受,錢是小,往後的人情還在,相信女婿,女兒一定會孝順父母。


鄉村若哥


彩禮是舊社會女方嫁給男方基本就不怎麼回家了,正所謂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現在是21世紀新中國,想回家隨時都可以,交通方便。結婚還是基於兩個人情投意合願意領證過日子,去辦理個結婚證就行了,我認識的開明家庭真的是沒有要彩禮錢,就領了個證,還是共產黨幹部家庭的女兒。

真就習俗無可厚非,根據家庭條件能出多少出多少,博個彩頭就好,不要傷筋動骨,嫁過去女兒不是一樣得一起還麼,我身邊朋友結婚男方不論給多少,女方買個車都賠回來了,沒有要下彩禮錢的。

祝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Mr米小米


結婚該不該要彩禮?

我們可以做個假設,假設男方一家迫於無奈給了你一筆非常昂貴的彩禮,並且短時間內為了這筆昂貴的彩禮對你畢恭畢敬、視若珍寶,那麼請問你跟一臺昂貴的電視機有什麼區別?

我想這樣假惺惺的愛情根本不可以稱之為愛情,這樣的婚姻也實在算不上是好的婚姻。你要再多的彩禮,還不如人傢什麼都不要的過的好。

所以說女孩子不要那麼傻,也不要那麼沒主見。很多婚姻的失敗並不是因為沒有彩禮,而是因為沒有真愛。就是打心眼兒裡,他就不那麼愛你,這是要多少彩禮也改變不了的事實。

彩禮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它絕不是為了婚後讓婆家高看你一眼,一個樂意給你出彩禮的男人,和一個在彩禮上討價還價的男人,他們的區別僅僅在於願意為你和你們的婚姻付出多少。這種區別還在於,他們哪一個更在意你的感受。

但是愛是相互的,這是你的選擇。你如果真的愛他,想和他在一起,也應該體諒他的為難,更要體諒他在未來婚姻裡的付出。那他要是真的一毛不拔或者不情不願的,又何必苦苦糾纏呢。


萌兄弟


我是一個女孩的母親,我主張取消彩禮,主張新型的婚戀觀,兩個年輕人結婚,不是誰嫁入誰家,而是兩個年輕人都脫離原來的家庭重新組成一個新家。兩個孩子和兩個家庭完全平等,如果說有嫁妝和彩禮,那也都是兩個原生家庭對小家庭建設的支助,而不是單獨給哪方方父母的補償。尤其是女方父母,堅決不能把彩禮截留,那是讓女兒非常沒有尊嚴的事情。


陽春三月282945961


彩禮是中國古代婚嫁習俗之一,又稱訂親財禮、聘禮、聘財等。中國舊時婚姻的締結,有在婚姻約定初步達成時互相贈送聘金、聘禮的習俗,這種聘金、聘禮俗稱“彩禮”。在新中國成立之後的一段時間,彩禮和與彩禮相關的訂婚和婚約都受到了批判,曾一度被廢止,但在民間始終頑強存在。

彩禮作為我們中國傳統習俗是不可避免的,對於女孩子來說彩禮是對她自己的一份保障,畢竟女方結婚後到男方家裡來人生地不熟,彩禮也是為了讓女方看出來你在乎她,其次是為了讓女方父母放心,畢竟自己養了二十多年的孩子也算是給他們的一個回饋,如果你真的讓女方父母滿意放心了,你給女方的彩禮女方父母是會給你返回來的,因為他們也不想讓自己的孩子以後生活困難。

當然彩禮也要量力而為,不需要太多,不能為了滿足女方家的條件而讓自己家“傾家蕩產”婚後無法生活,所以彩禮是要給的,但是要量力而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