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前三部交響曲與貝多芬的“聽覺消亡史”

音樂相伴·聆聽心靈 | 前三部交響曲與貝多芬的“聽覺消亡史”

音樂相伴·聆聽心靈 | 前三部交響曲與貝多芬的“聽覺消亡史”

2020年是“樂聖”貝多芬誕辰250週年,在這個人類再次共同與命運抗爭的時刻,紀念這位敢於“扼住命運咽喉”的偉大音樂家,顯得尤為意義深刻。

音乐相伴·聆听心灵 | 前三部交响曲与贝多芬的“听觉消亡史”

貝多芬在世的57年為人類留下了無數音樂財富,其中,他的九部交響曲更是古典音樂史上的巔峰之作,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聆聽貝多芬初到維也納,逐漸走向成熟期時創作的前三部交響曲。

1 遲到的《第一交響曲》

有研究認為,早在貝多芬不到二十歲時,他在故鄉波恩就曾嘗試創作交響曲,但貝多芬《第一交響曲》最終首演於1800年,這也是貝多芬來到維也納的第八個年頭,此時他已快要步入“而立之年”。

《第一交響曲》明顯有著模仿前輩的痕跡,雖然在音樂中明顯能找到海頓、莫扎特等先賢留下的影子,但貝多芬用奏鳴曲式創作的終曲裡,詼諧活潑的旋律還是對傳統有所突破。

音乐相伴·聆听心灵 | 前三部交响曲与贝多芬的“听觉消亡史”

———————————————羅曼·羅蘭評價這部作品是:“一部年輕人對著自己夢境微笑的詩篇,它是歡快、懶散的,人們能從中聽到對快樂的希冀和渴望。”而其實在創作《第一交響曲》之前,貝多芬已經開始出現聽力退化的症狀,他即將直面自己的命運。

2 創作《第二交響曲》時,貝多芬立下遺囑

1802年,身體每況愈下的貝多芬來到維也納郊外的海利根施塔特小鎮療養,時年32歲的貝多芬已完全聽不見聲音,並受到了來自社會和音樂界的一些偏見,身心俱疲的貝多芬近乎崩潰,給自己的兄弟寫下了遺囑,表達自己內心的絕望,但他也寫道:“差一點我就要結束自己的生命,是藝術,只是也是藝術留住了我,在我沒有完成使命之前,我覺得我還不能離開這個世界。”

音乐相伴·聆听心灵 | 前三部交响曲与贝多芬的“听觉消亡史”
音乐相伴·聆听心灵 | 前三部交响曲与贝多芬的“听觉消亡史”

《海利根施塔特遺囑》

同年,也就是在立下《海利根施塔特遺囑》的那間屋子裡,貝多芬繼續創作他的《第二交響曲》,並在第二年首演。這部作品是貝多芬走出死亡陰影,對生活重拾信心的讚歌,音樂中充滿了堅強和信念。

3 除了改名,《第三交響曲》還有這些故事

1804年,貝多芬應法國駐維也納大使的委約,將自己的《第三交響曲》題獻給拿破崙,在這個流傳甚廣的故事中,出於對拿破崙恢復帝制的憤怒,貝多芬將這部交響曲改名為“英雄”,並題注“為紀念一位偉人而作”。

音乐相伴·聆听心灵 | 前三部交响曲与贝多芬的“听觉消亡史”

貝多芬修改後的《第三交響曲》首頁

《第三交響曲》不僅在篇幅上超越了貝多芬前兩部交響曲,其音樂的戲劇性和先鋒性在當時都是重大突破。第二樂章“葬禮進行曲”的主題經過多次變化,充滿美感與情感張力。

———————————————羅曼·羅蘭稱這一樂章是“全人類抬著英雄的棺柩”;第四樂章以前作《普羅米修斯的造物》為主題,結合了迴旋曲式、變奏曲式、奏鳴曲式,並在調性發展上更加自由,為此後音樂家的創作鋪開一條嶄新的道路

貝多芬身後的偉大音樂家們,比如勃拉姆斯、馬勒、柏遼茲、理查·施特勞斯的很多作品中,都有著貝多芬《第三交響曲》難以磨滅的印跡。

《第三交響曲》的完成也被認為是貝多芬進入創作成熟期的重要標誌,後面,劇小院還會繼續和大家一起聆賞貝多芬的全套九部交響曲,敬請期待!

音乐相伴·聆听心灵 | 前三部交响曲与贝多芬的“听觉消亡史”

“線上大劇院”系列內容,請戳

舞蹈相伴

中國古典舞、芭蕾基礎

音樂相伴

舒緩情緒的曲目;拉赫馬尼諾夫第二鋼琴協奏曲;振奮人心的曲目;“愛”的旋律;柴科夫斯基第五交響曲;貝多芬“春天”奏鳴曲;理查·施特勞斯《阿爾卑斯山交響曲》

演出相伴

亞歷山大紅旗歌舞團、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阿依達、“弓弦盛宴”音樂會、金沙江畔、玫瑰騎士、軍中女郎、法斯塔夫、泰伊思、冰山上的來客、弗萊明、郎朗在巴黎、青少年管絃樂隊指南、門德爾松交響曲音樂會

展覽相伴:

安徽音樂戲曲文物展

藝術微課堂

呂思清的小提琴大師課

跟王亞彬學中國古典舞

孫穎迪解讀“鋼琴之王”李斯特

胡文閣講梅派青衣之美

同舟共濟,國家大劇院在行動

《團結就是力量》《為武漢加油》《致我的朋友們》

《天使的身影》《嚴冬必將過去,春天就在眼前》

《我們在一起》《姐妹兄弟》

音乐相伴·聆听心灵 | 前三部交响曲与贝多芬的“听觉消亡史”

文案:陳暮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