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疫”往无前:陕西司法行政系统战疫纪实之二十七

【安康市汉滨区司法局】

足不出户享受法律服务

“你好,这里是安康市汉滨区法律援助中心,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您的吗?”

“我叫石某某,是汉滨区人,2018年借给朋友2万元,当时对方打了欠条并承诺一年后就归还,但是到现在对方都没有将钱还给我。我多次索要,对方不仅避而不见而且将我的电话、微信都拉入了黑名单。我现在该怎么办?”

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耐心细致的听完当事人的叙述,并详细了解了案件的相关情况。在得知当事人的文化程度较高和证据资料相对齐全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告知其可以在追诉期内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并推荐了陕西司法微信公众号“陕小律在线智慧防疫服务”,告知其可以在该公众号中搜索民事起诉状范文,鼓励其自行书写起诉状,如有疑问可以通过“12348”服务热线进行咨询。

“疫”往无前:陕西司法行政系统战疫纪实之二十七

网络助力减少出行风险

2月21日早上刚上班,汉滨区早阳镇丁某火急火燎的来到汉滨区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事情原委是某陈姓老板拖欠其3万余元的工资,其多次索要无果,后陈某为其出具了工资欠条。工作人员在了解案件情况后,发现丁某的证据材料提交不齐全,为降低丁某多次出行带来的风险,工作人员告知他随后可以通过微信提交相关材料。材料提交后,工作人员及时为丁某办理了法律援助,并通过电话和网络将案件指派给援助律师。疫情当前,汉滨区法律援助中心用特殊的方式为群众提供便利,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切实保障群众的合法权利不受侵害。

“疫”往无前:陕西司法行政系统战疫纪实之二十七

线上模式发挥辩护职能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返岗复工新阶段,为确保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工作的正常开展,最大限度避免因业务往来而引起的人员出行风险,更好保障群众和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安全,汉滨区法律援助中心与汉滨区人民法院沟通后,创新工作方式,通过网络将非涉密案件和公开审理案件的指派材料进行送达及接收。同时,还采取电话和网络的方式与援助律师进行援助案件的指派工作,援助律师也将通过网络出庭为当事人辩护。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不仅充分避免了相关工作人员聚集而可能引发的交叉感染,而且加强了人权司法保障,彰显了司法公正。

自疫情防控以来,汉滨区司法局疫情防控专项公益法律服务团持续发力,汉滨区法律援助中心坚持落实疫情防控和法律援助服务并重,通过“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中国法律服务网、法律援助预约办理等多种途径和方式进行法律咨询、申请法律援助,让群众足不出户就享受到高效优质的法律咨询服务。截至目前,预约受理民事援助案件6件、指派刑事案件10件、接听电话咨询83通,涉及追索劳动报酬纠纷、民间借贷、人身损害赔偿纠纷、离婚纠纷、 抚养费纠纷、工伤保险待遇纠纷等多范围。

【渭南市司法局】

佛月升,渭南市司法局党组成员。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之时,他逆行而上,勇挑重担,冲锋在前。

闻令而动急先锋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按到组织安排,由他担任驻临渭督导组第四督查组组长,先后负责督查经开、高新片区工作。佛月升带领督查组一行四人深入经开区、高新区等重要点位进行全天候巡回检查,先后检查了3个市县界道路交通卡点,3家定点隔离医院,19家复工企业,46家正常营业超市、药店,279个街道办,村,组,社区卡点,检查中发放问题提示函31份,现场纠正问题56个,结合疫情防控实际提岀合理化建议20余条。

迎难而上硬本领

先锋引领,担当作为。佛月升带领督查组在防控督查工作中,一是“不添乱”,以暗访为主,坚持不打招呼、不听汇报,直奔一线,实地查看防控措施落实情况。二是“不盲目”,针对发现的问题面对面指导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及时下达督导提示函。三是“不放过”,对督查中发现的各类问题,采取当场交办、跟踪督办、限时整改、复核检查等方式,确保问题查不清不放过、问题不整改不放过。通过 “严、实、细”的督导,使各防控点的工作做的更细更实。

倾心而为显真情

初心不改、使命在肩。佛月升在督查中亲临一线,查出入人员测温登记,查设施配备,特别是在疫情最危险的隔离点,他的身影离得最近。每天拖着疲惫的身躯回来,还要和同事一起起草督查报告。组员家里有小孩晚上要照顾,他就主动替组员值夜班。督查中他常给组员说:“危难的时刻,我们共产党员就应该冲锋在前,干好组织交给我们的工作。”他能舍小家为大家,用实际行动扛起使命担当, 他带领下的督查工作,受到了辖区人民群众的肯定。

【渭南市华州区司法局】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 面对疫情,渭南市华州区司法行政人义无反顾,舍小家顾大家,奋勇“逆行”,迎难而上,全力投入到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甘当战“疫”“护院员”的老模范

大明司法所所长谢晓,曾荣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称号。疫情当前,这位年近花甲的老“模范”,忘却年龄,冲锋向前,毫不犹豫的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积极配合镇政府开展疫情排查、疫情防控法治宣传、人民调解和社区矫正对象的管控工作。大明镇寺王村一位从武汉打工回家过年的郝某不愿接受留观,还撕掉了自家门前的留观公示,村干部劝解不下,谢晓知道后,就登门找他谈心,讲明疫情防控期间的相关法律政策,说服他自觉接受了居家留观。在镇政府大院门口值守中,谢晓认真履行疫情防控岗位职责,积极做好进出人员和车辆的登记、体温检测、消毒工作,不畏严寒,以所为家,甘当镇政府防疫的“护院员”。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谢晓不忘职责,积极引导社区矫正对象投入到疫情防控中。在他的教育引导下,社区矫正对象孙某主动为社区捐助矿泉水、方便面、消毒液等物品,帮助社区干部群众解决疫情防控物资困难的燃眉之急,获得社区群众的一致好评。

巾帼不让须眉的“铿锵玫瑰”

王秀丽、雷晓利是华州区基层司法所仅有的两朵“金花”,疫情面前,她们肩扛重任展身手。王秀丽按照瓜坡镇的安排,驻守在离镇政府比较偏远的过村,由于交通不便,她每天早早安顿好年近八旬的老母亲,步行三公里,按时来到值守点,积极协助村干部开展防疫知识、政策宣传、人员排查等疫情防控工作,确保村组村民免受疫情的侵扰。雷晓利是莲花寺司法所的负责人,疫情开始初期,看到镇政府防疫人员紧缺,她背起三四十斤的药桶,为防控检查点的过往车辆喷洒药物,进行消毒。为加强社区矫正对象疫情防控工作,她每日转发各大权威网站上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有关文章到社区矫正对象微信群,加强社区矫正对象对病毒传播的认识,提高对疫情的警惕性,确保了司法所疫情期间的平稳运行。

勇挑重担的战“疫”排头兵

柳枝司法所所长袁武是华州区司法局基层司法所中年轻的一位所长,同时担任柳枝镇新拾社区的包村干部,近一个月来,他每日往返数十里,一直奔波于镇村之间,疫情防控和社区矫正工作两不误。柳枝镇新拾社区属于合并村,村情复杂,人口众多,春节前后外地返乡人员多,通往出村的路口又多,疫情防控压力非常之大。接到上级疫情防控工作后,袁武与新拾社区“两委”干部并肩做好疫情防控和宣传工作。他与社区“两委”会人员带领驻村队员和村干部、党员,实行“分片包干”网格化管理,开展地毯式排查,严格人员的筛查登记,返乡人员留观,引导群众正确理解、积极配合、科学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形成群防群控的强大合力。他还发动党员组建了一支志愿者服务队,亲自制作宣传车辆、录制宣传音频,驾驶宣传车深入村组不间断的宣传,发放防控宣传资料,协助巡查、排查外地返乡人员,劝导村民取消一切民俗活动,说服群众丧事从简,防止人员聚集,科学参与疫情防控。在他积极参与下,新拾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得到村民的普遍理解和支持,主动配合工作人员进行出入排查、申报,有效筑起基层防控的安全屏障。(记者 孙思艺 赵官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