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揭密,民国第一才女林徽因是怎样两次成功丢掉第三者恶名的

要说起林徽因,自然就联系到徐志摩。说起徐志摩,就会让人想起他的那首感动无数少男少女的佳作《再别康桥》:

“轻松的我走了,正如我轻松的来,

我轻松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揭密,民国第一才女林徽因是怎样两次成功丢掉第三者恶名的


一读《康桥》,激起心灵碰撞,

二读《康桥》,却是无限感伤,

三读《康桥》,青荇水草依样。

这首《再别康桥》是徐志摩与林徽因那段轰轰烈烈爱情的写照。

世人都知道了这段徐志摩在异国他乡与16岁的林徽因浪漫相遇到相爱的过程。


揭密,民国第一才女林徽因是怎样两次成功丢掉第三者恶名的


起初,林徽因并不知情,徐志摩是已婚之人。直到后来二人感情迅速升温,徐志摩为了表示自己的真心,就把自己已婚的实情告诉了林徽因。在这时候,林徽因多少还是点犹豫的。而徐志摩直接就告诉了自己的想法,那就是可以做他的二房太太,即小妾。别小看林徽因当时只有十六七岁,可她却是一个非常精明之人,岂会同意这样的做法。更何况,她的母亲就是因为是她父亲的小妾,才会眼睁睁看着父亲对自己母亲的种种冷遇。林徽因已经因为母亲是小妾身份,才会被父亲冷眼相待,非常同情怜惜自己的亲生母亲。所以,她自己是绝对不会走母亲原路的。


揭密,民国第一才女林徽因是怎样两次成功丢掉第三者恶名的


也正是因为她母亲不是正房,她是偏房所生,所以就拚了命发奋学习,只有这样才会获得父亲偏爱,才能够有机会,在父亲出国时把自己也带上,一起出国开拓眼界。这也是林徽因为什么会如此出类拔萃的真正原因。


揭密,民国第一才女林徽因是怎样两次成功丢掉第三者恶名的


当他俩热恋得如胶似膝的时候,林徽因也知道了徐志摩不仅是一个有妇之夫,并且他的原配张幼仪还身怀六甲,这时的林徽因,作出了最明智的决策。剪断这场恋情。她想到了,徐志摩肯定会来死死纠缠的。于是,不动声色和父亲一起悄悄回国了。那时候没有现在这样有手机电话之类的联系。当徐志摩做好一切准备处理完所有事务再来找林徽因时,林徽因早已回到国内了。


揭密,民国第一才女林徽因是怎样两次成功丢掉第三者恶名的


这时,徐志摩又急匆匆地赶回国内,一切都发生了不可挽回的变化。

因为,聪明的林徽因只有马上再开展一场恋情,才能让徐志摩彻底死心,并且所选择的对象还要比他徐志摩更加优秀才说得过去。并且还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确定自己新的恋爱关系,这样才不会使自己戴上第三者的帽子。虽然民国已经是新旧交替的时期,但是,国人还是比较封建的。一个年轻女性戴上一个第三者的帽子,在国内可想而知,那将声名狼籍,只会毁了自己一辈子。

所幸她的父亲林长民也是一个极具智慧之人,虽然林长民与徐志摩相交相识是好友,但是,他不会因为这个忘年交朋友而毁了自己亲生女儿的终身。孰轻孰重,自是明了。


揭密,民国第一才女林徽因是怎样两次成功丢掉第三者恶名的


回国后,机智的林长民选择了在北平雪池租住。这个选择的真正原因,是这里离当时的大思想家梁启超的家很近。最深层的原因就是,可以让自己的女儿与梁启超的长子梁思成自由交往。

好在,林长民和梁启超都是思想开放的学者,他们都明白,感情这事强求不来,两位长辈心都往一处想,但是,怎样的发展结果,只能由二位年轻人自己把握。

好在,林微因与梁思成交往之后,相互都生好感,自然而然,两人很快确定了恋爱关系,也迅速地定下了婚约。


揭密,民国第一才女林徽因是怎样两次成功丢掉第三者恶名的


就这样,徐志摩从国外追到国内,又迫不及待地在报刊上高调刊登与原配张幼仪离婚启事后,当他再去找林徽因时,他的心上人林徽因已经与梁思成,成双成对了。在当时,出国回国的路程不可能很快的。那时不象现在,飞出飞进方便快捷。在民国时期的一趟回国之旅也许至少要一两个月的时间,再加之出行的准备事亦等。

当然了,以徐志摩的性格,即使林徽因这么快就有新交了,也是绝对不会就此罢手的,肯定还会再来找林徽因。这时的林小姐,精明透顶了,时时避开徐志摩,无论徐志摩使用什么招数,林徽因都一慨不见。在这个特殊时段,林徽因始终都没有给他见面的机会,一次都没有。这样才让徐志摩真真死心了。

后来林长民与梁启超共同商议,把小俩口送到美国念书,彻彻底底斩断了徐志摩与林徽因的藕断丝连。

就这样,林徽因成功甩脱了插足徐志摩与张幼仪离婚的第三者帽子。


揭密,民国第一才女林徽因是怎样两次成功丢掉第三者恶名的


后来,徐志摩受王庚委托,要他有时间多陪陪自己的妻子陆小曼。因为结婚不久的王庚与陆小曼夫妇,王庚由于夫妻分居的原因,怕妻子陆小曼一个人寂寞,就拜托了徐志摩来照顾妻子陆小曼。谁知,这是引狼入室之祸。

随着二人经常的相见相伴,很快就产生了感情。这就是后来徐志摩与陆小曼又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最终以王庚退出收场,成全了徐志摩与陆小曼。

他二人的这段婚恋感情,又成为民国时期轰动一时的新闻。直到1931年11月19日,年仅34岁的徐志摩搭乘”济南号“邮政飞机遇难,这场婚姻又以徐志摩的空难嘎然而止。而徐志摩的这场空难又把林徽因带进了舆论的漩涡。

因为,这时的徐志摩要急急忙忙搭乘这”济南号“邮政飞机的目的,是想参加林微因的一个关于建筑学的讲坐。所以,徐志摩在空中遇难之事又与林微因扯上了不清不白的关系。如果,陆小曼知道了自己老公徐志摩是因为要参加林徽因的讲坐而失事遇难的话,那不陆小曼又会怪罪林徽因,成为了他们的第三者了。


揭密,民国第一才女林徽因是怎样两次成功丢掉第三者恶名的


当飞机空难之事发生后,智慧的林徽因心里很是明白,徐志摩的死,一定会被世人所议论。当得知徐志摩与自己通信往来的全部日记被存放在八宝箱里,现寄存在好友凌叔华处时,林微因就坐卧不安了。因为她知道,一旦这些信件日记被他人发现或是被记者刊登在报上的话,那将是自己毁灭性的灾难。还有,如果这些信件日记一旦被陆小曼发现,林徽因无疑再一次会被世人说成是徐志摩与陆小曼婚姻中可耻的第三者。

贤明之至的林徽因当机立断,一定要在最快的时间内拿出这些日记信件。因为这些东西是千万不能落在陆小曼和报社记者手里。

事情的严重性,由不得一点疏忽和怠慢。一切想明白了,就好办事了。林微因以最快的时间直接前往凌叔华家中,进门见了凌叔华的第一句就是:“我来拿回我与志摩的那些信件日记的。”看到没,她首先用了“拿回”二个字,不由分说,我是来拿我自己东西的。当时就把凌叔华给说愣住了,过了一会才回答道:“这是志摩交由我保管的,我不能给你。”


揭密,民国第一才女林徽因是怎样两次成功丢掉第三者恶名的


林徽因马上回敬说:“这些本来是我的东西,只是在你这放了一下,就成你的了?再说,我只是借一下,回去看看后就还给你。”你看看,林徽因真是会说话,一口死死咬定,这是自己的东西。再说了,我看一下还是会还过来的。这真是句句在理。这凌叔华在言语上就输给了林徽因。一时半会还真搞不明白,这八宝箱里面的东西到底是谁的了。同时,真搞不明白,林徽因是真借,还是真还。

实在没有推脱的理由,就只好转身进屋了。

但是,这凌叔华好夕也是徐志摩的朋友,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能够和徐志摩交友的人,也一定是有智商的人。在进屋拿箱子的时候,脑子转动了一下,于是,就把在康桥交往的信件扣押了几页,作为林徽因交还的抵押。


揭密,民国第一才女林徽因是怎样两次成功丢掉第三者恶名的


偏偏林徽因是一个超智慧的才女,如果是一个普通人倒也行得通的。当林徽因回家后,迅速关起门来仔细翻阅了一遍,发现少了几页,还是最重要的几页。心下顿时明白,这是凌叔华以此来制衡自己的。林小姐毫不犹豫地当即披衣就出门了。急匆匆来到凌叔华面前说:“《康桥日记》还有四页,是不是你撕下了?我要完整的。”这句话足以证明,这些通信日记,是自己的东西,所以自己非常熟悉,少了四页,一看就知道。

这时的凌叔华,只好给自己圆场说:“都给你了,你又来,说不准是志摩自己搞掉了。”

为此,林徽因第三次再来要时,凌叔华交给林徽因一张字条:“家中书物,皆堆积成山,少有时间整理,如果有空找出来了再给你。”林微因见到字条后,只得悻悻而回。

林徽因见自己无力要回,就想到了只有求人了。想到求人,当然会想起古人云,“求人须求大丈夫”。她想到了,“朋友圈就是半部近代史”的大文豪胡乱先生,并同时叮嘱,受林徽因委托要八宝箱编印《志摩全集》,并且还承诺,待编完书集后,会转交给志摩遗孀陆小曼。

这一帮子人本来都是好友熟人,凌叔华平日里也与胡适有信件往来。也是信得过胡适的。再加之这八宝箱越来越烫手,留不得,正愁如何把这东西交出去才好,既然胡适都来了,交给他也是最合适不过了。

只是凌叔华没有想到的是,当胡适拿到箱子后,就直接把林徽因想要的那几页给了林徽因。当然林徽因也承诺胡适,看完还过来。


揭密,民国第一才女林徽因是怎样两次成功丢掉第三者恶名的


后来林徽因是肯定不会还的,所以被林徽因要去的那一部分至今下落不明了。成为一个迷。

当胡适向林徽因问起时,林徽因轻描淡写地回答道:“那些都是英文写的,没写好。”后来胡适再问时,林徽因就说:“那些东西一点都不好,我把它烧了。”胡适听了,只好作罢。

于是,世人想要以徐志摩的死来说林徽因是徐志摩与陆小曼的第三者时,因为没有证据而不成立了。

这就是林徽因两次成功的甩掉了第三者的恶名。

林徽因也不愧是民国时期一位才貌双全的智慧女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